一种协同型阻燃海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404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海绵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协同型阻燃海绵。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海绵制品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由于现行的海绵存在极高的可燃性,使得在海绵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较高的安全隐患。

传统的阻燃海绵,通过大量采用含卤聚合物或含卤阻燃剂组合而成的阻燃混合物来提高海绵的阻燃性能。然而一旦发生火灾,由于热分解和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以及有毒的腐蚀性气体,从而增加救灾人员救援难度,因此,低烟低毒也是阻燃材料的必不可少的指标。

在不影响到海绵制品的机械性能的条件下,阻燃材料的开发研究是阻燃海绵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海绵制品的阻燃性能以及降低阻燃剂对海绵制品的各项物理性能的影响的协同型阻燃海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协同型阻燃海绵,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协同型阻燃海绵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以聚醚多元醇100份计,二甲苯二异氰酸酯40-45份,三聚氰胺15-25份,三(b-氯异丙基)磷酸酯5-10份,磷酸酯与卤素混合阻燃剂5-10份,复合催化剂0.2-0.5份,均泡剂0.5-2份和水3-4份;其中,所述复合催化剂为胺类催化剂与锡类催化剂的复合,且胺类催化剂与锡类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4:5。

进一步地,所述聚醚多元醇选用分子量为3000的聚醚多元醇。

进一步地,所述二甲苯二异氰酸酯选用异氰酸指数为110-115的二甲苯二异氰酸酯。

进一步地,所述三聚氰胺选用颗粒粒径为5-10μm的三聚氰胺。进一步地,所述均泡剂为烷基改性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进一步地,所述烷基改性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为阻燃硅油聚环氧烷甲基硅氧烷共聚物。

进一步地,所述胺类催化剂选用叔胺类催化剂。

进一步地,所述叔胺类催化剂选用70%双(二甲胺基乙基)醚的二丙二醇溶液或33%的三乙烯二胺溶液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锡类催化剂选用辛酸亚锡。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协同型阻燃海绵,采用的三聚氰胺、,三(b-氯异丙基)磷酸酯、磷酸酯与卤素混合阻燃剂按照一定的比例作为混合阻燃剂,燃烧时各组分产生协同效应,能够有效地隔绝空气,提高海绵的阻燃性能;与此同时,考虑到随着阻燃剂量的增多,海绵的各项物理性能影响,如硬度、拉伸强度、伸长率、回弹率以及撕裂强度等均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所以需要综合考虑阻燃剂对海绵的影响,严格控制阻燃剂的用量,从而提高海绵制品的阻燃性能以及降低阻燃剂对海绵制品的各项物理性能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本发明协同型阻燃海绵,该协同型阻燃海绵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以聚醚多元醇100份计,二甲苯二异氰酸酯40-45份,三聚氰胺15-25份,三(b-氯异丙基)磷酸酯5-10份,磷酸酯与卤素混合阻燃剂5-10份,复合催化剂0.2-0.5份,均泡剂0.5-2份和水3-4份;其中,所述复合催化剂为胺类催化剂与锡类催化剂的复合,且胺类催化剂与锡类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4:5。

本发明中,聚醚多元醇选用分子量为3000的聚醚多元醇,二甲苯二异氰酸酯选用异氰酸指数为110-115的二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氰胺选用颗粒粒径为5-10μm的三聚氰胺,均泡剂为烷基改性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优选阻燃聚环氧烷甲基硅氧烷共聚物;胺类催化剂选用叔胺类催化剂,优选70%双(二甲胺基乙基)醚的二丙二醇溶液或33%的三乙烯二胺溶液中的任一种,锡类催化剂选用辛酸亚锡。

通过多次试验与对比,下述各实施例中聚醚多元醇选用分子量为3000的聚氧乙烯三醇,二甲苯二异氰酸酯选用异氰酸指数为110-115的二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氰胺选用颗粒粒径为5-10μm的三聚氰胺。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协同型阻燃海绵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按照上述要求选取各原料,来制备协同型阻燃海绵,各实施例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上述实施例中协同型阻燃海绵,通过常用的流水线发泡进行规模化生产,生产工艺如下:将原料分别放置在带有计量泵的缸内,通过计量泵按比例喷射到发泡剂混合室,经过充分混合后,通过发泡管及发泡槽均匀平铺在带有输送带的发泡箱内进行自由发泡,发泡后进行熟化,制成阻燃海绵。

海绵的硬度性能采用ifd海绵测试仪,参照gb/t10807-2006方法进行;海绵拉伸应力应变测试采用拉伸撕裂强度测试仪,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参照gb/t6344-2008方法进行、撕裂强度参照gb/t10808-2006方法进行。海绵材料回弹性能测定采用落球法回弹测试仪,参照gb/t6670-2008方法进行。海绵材料的阻燃性能测试根据防火类产品bs5852测试标准进行测试。

根据防火类产品bs5852测试标准,选取3组阻燃型软泡聚氨酯海绵进行阻燃测试。其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在测试阻燃型软泡聚氨酯海绵阻燃性能的过程中,燃烧时间、损失百分量以及是否烧穿是对整块聚氨酯海绵阻燃性能的重要指标。由表可见,通过4组海绵样对其的阻燃性能测试结果,实施实例1和3能够符合阻燃效果。与此同时,实施实例3,由于其阻燃剂的量增多,导致了海绵整体的物理性能有这较明显的下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协同型阻燃海绵,所述协同型阻燃海绵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以聚醚多元醇100份计,二甲苯二异氰酸酯40‑45份,三聚氰胺15‑25份,三(B‑氯异丙基)磷酸酯5‑10份,磷酸酯与卤素混合阻燃剂5‑10份,复合催化剂0.2‑0.5份,均泡剂0.5‑2份和水3‑4份;其中,所述复合催化剂为胺类催化剂与锡类催化剂的复合。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调节配方以及各类阻燃剂的不同比例的配比所产生的协同效应,从而提高海绵制品的阻燃性能以及降低阻燃剂对海绵制品的各项物理性能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倪张根;林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梦百合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2
技术公布日:2018.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