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酚综合利用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4471发布日期:2018-08-14 18:16阅读:1236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一种煤化工,尤其涉及一种粗酚综合利用工艺。
背景技术
:粗酚是对煤焦油蒸馏得到含酚馏份进行加工得到的,可用于生产合成纤维、农药、工程塑料和染料中间体。主要用于提取苯酚、邻甲酚、间对甲酚、二甲酚、3,5-二甲酚等,是高级绝缘漆的溶剂,也是塑料、医药、防霉剂等行业的重要原料。由于粗酚组成复杂,各组份之间沸点非常接近,对其进行加工分离工艺比较繁琐,设备多,主要设备为:脱水塔、脱渣塔、苯酚塔、邻甲酚塔、工业甲酚塔和二甲酚塔;主要工艺为连续脱水、脱渣,最终采出产品苯酚、邻甲酚、工业甲酚及二甲酚馏分。由于提纯分离的工艺成本高昂,通常粗酚作为炼焦废弃物烧掉,对环境有较大污染。该技术存在的问题是:(1)加工分离工艺繁琐,能耗高;(2)酚渣处理难度大,对环境有较大污染;(3)处理过程有大量的废水产生,处理难度大。技术实现要素: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工艺流程短、能耗低、污染少、生产产值高的粗酚综合利用工艺。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粗酚综合利用工艺,其包括下述步骤:第一步,将粗酚与甲醛水溶液混合形成第一混合物,加入盐酸水溶液进行缩合反应1小时至2小时,得到小分子缩合物的混合水溶液;第二步,将上述小分子缩合物的混合水溶液进行缩聚反应3至6小时,得到树脂水混合液;第三步,将上述树脂水混合液脱水得到酚醛树脂;第四步,将上述酚醛树脂与催化油浆搅拌得到改性沥青。进一步的,第一步中的缩合反应温度为65℃至75℃,第二步中的缩聚反应温度为85℃至95℃,第三步中的脱水温度为120℃至170℃。进一步的,第一步中的缩合反应温度优选为70℃,第二步中的缩聚反应温度优选为90℃,第三步中的脱水反应温度优选为130℃至135℃。进一步的,第一步中的缩合反应压力为-0.05mpa至0.05mpa,第二步中的缩聚反应压力为-0.05mpa至0.05mpa,第三步中的脱水压力为-0.01mpa至-0.1mpa。进一步的,第一步中加入的盐酸水溶液质量是第一混合物总质量的0.2%至5%,盐酸水溶液浓度为8%至12%。进一步的,第一步中加入的盐酸水溶液质量占第一混合物总质量百分比优选为2%,盐酸水溶液浓度优选为10%。进一步的,第二步中缩聚反应的反应时间为5小时。进一步的,第一步中的粗酚与甲醛水溶液中的甲醛的摩尔比为1:0.4至1:2;优选为1:0.75。进一步的,第一步中的甲醛水溶液中甲醛的质量分数>35%。进一步的,第四步中酚醛树脂与催化油浆以质量比3:1至9:1,温度为95℃至180℃,常压下搅拌均匀得到改性沥青;其中酚醛树脂与催化油浆的质量比优选为7:1至8:1,温度优选为130℃至135℃。本申请中的粗酚外观呈黑褐色液体,其中苯酚质量百分比约为39%,邻甲酚质量百分比约为9.3%,对甲酚质量百分比约为28.3%,二甲酚质量百分比约为12.4%,三甲酚质量百分比约为1%,其他物质质量百分比约为10%.缩合反应: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机分子相互作用后以共价键结合成一个大分子,并常伴有失去小分子(如水、氯化氢、醇等)的反应。缩聚反应机理催化油浆:是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排出的残渣油,性质不稳定,其中含有30%至50%左右的饱和烃,40%至60%的芳烃和多环芳烃以及10%的胶质和沥青质,油浆中含有1%的催化剂粉尘。酚醛树脂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两类,考虑到沥青调制和使用过程需要加热到130-180℃,热固性树脂不适用,因此本申请挑选制备热塑性酚醛树脂。减蒸脱水为在压力-0.086mpa条件下进行升温脱水。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利用粗酚直接作为原料,与甲醛反应制备酚醛树脂中间产物,该过程无需蒸馏切割高沸点酚类物质,能耗低,无废物产生,避免了环境污染,预制出的酚醛树脂再与催化油浆调制,制备出优于200号道路沥青系列产品。本申请工艺流程短,设备少,能耗低,污染少,同时解决了油浆技术指标(即软化点低于30℃)达不到要求的问题。附图说明本申请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图1是本申请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粗酚综合利用工艺包括下述步骤:第一步,将粗酚与甲醛水溶液混合形成第一混合物,其中粗酚与甲醛水溶液中甲醛的摩尔比为1:0.75,甲醛水溶液中甲醛的质量分数>35%;加入质量是第一混合物总质量的2%的、浓度为10%的盐酸水溶液进行缩合反应1.5小时,温度为70℃,压力为0mpa,得到小分子缩合物的混合水溶液;第二步,将小分子缩合物的混合水溶液进行缩聚反应5小时,温度为90℃,压力为0mpa,得到树脂水混合液;第三步,将树脂水混合液在130℃、-0.086mpa下脱水,得到酚醛树脂,该酚醛树脂颜色较深,常温下硬脆固体,平均分子量668,软化点123℃;第四步,将酚醛树脂与催化油浆以质量比7:1,在温度140℃、常压下均匀搅拌得到改性沥青,针入度(25℃,100g,5s)为208(1/10mm),延度(25℃,不小于)21.9cm,软化点32℃。200号道路沥青:针入度(25℃,100g,5s)(1/10mm)为201-300,延度(25℃,不小于)(cm)-,软化点(℃)30-45。分析可知采用实施例1的最优工艺,可制得200号道路沥青或性能优于200号道路沥青的改性沥青。实施例2,粗酚综合利用工艺包括下述步骤:第一步,将粗酚与甲醛水溶液混合形成第一混合物,其中粗酚与甲醛水溶液中甲醛的摩尔比为1:0.5,甲醛水溶液中甲醛的质量分数>35%;加入质量是第一混合物总质量的0.3%的、浓度为8%的盐酸水溶液进行缩合反应1小时,温度为65℃,压力为-0.05mpa,得到小分子缩合物的混合水溶液;第二步,将小分子缩合物的混合水溶液进行缩聚反应3小时,温度为85℃,压力为-0.05mpa,得到树脂水混合液;第三步,将树脂水混合液在120℃、-0.01mpa下脱水,得到酚醛树脂,该酚醛树脂颜色较浅,常温下有流动性,平均分子量220,软化点-13℃;第四步,将酚醛树脂与催化油浆以质量比3:1,在温度95℃、常压下均匀搅拌得到改性沥青,针入度(25℃,100g,5s)为840(1/10mm),延度(25℃,不小于)-cm,软化点-℃。实施例3,如图1所示,粗酚综合利用工艺包括下述步骤:第一步,将粗酚与甲醛水溶液混合形成第一混合物,其中粗酚与甲醛水溶液中甲醛的摩尔比为1:0.75,甲醛水溶液中甲醛的质量分数>35%;加入质量是第一混合物总质量的2%的、浓度为10%的盐酸水溶液进行缩合反应1.5小时,温度为70℃,压力为0mpa,得到小分子缩合物的混合水溶液;第二步,将小分子缩合物的混合水溶液进行缩聚反应4小时,温度为90℃,压力为0mpa,得到树脂水混合液;第三步,将树脂水混合液在110℃、-0.086mpa下脱水,得到酚醛树脂,该酚醛树脂颜色较深,常温下硬脆固体,平均分子量572,软化点92℃;第四步,将酚醛树脂与催化油浆以质量比8:1,在温度140℃、常压下均匀搅拌得到改性沥青,针入度(25℃,100g,5s)为242(1/10mm),延度(25℃,不小于)17.1cm,软化点-℃。实施例4,粗酚综合利用工艺包括下述步骤:第一步,将粗酚与甲醛水溶液混合形成第一混合物,其中粗酚与甲醛水溶液中甲醛的摩尔比为1:2,甲醛水溶液中甲醛的质量分数>35%;加入质量是第一混合物总质量的5%的、浓度为12%的盐酸水溶液进行缩合反应2小时,温度为75℃,压力为0.05mpa,得到小分子缩合物的混合水溶液;第二步,将小分子缩合物的混合水溶液进行缩聚反应6小时,温度为95℃,压力为0.05mpa,得到树脂水混合液;第三步,将树脂水混合液在160℃、-0.1mpa下脱水,得到酚醛树脂,该酚醛树脂颜色较深,常温下硬脆固体,平均分子量763,软化点107℃;第四步,将酚醛树脂与催化油浆以质量比9:1,在温度180℃、常压下均匀搅拌得到改性沥青,针入度(25℃,100g,5s)为870(1/10mm),延度(25℃,不小于)-cm,软化点-℃。综合实施例1至实施例4,通过改变工艺参数可调配出多种改性沥青,可根据实际需求制备。本申请中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无需焚烧处理固体废弃物,避免了环境污染,生产改性沥青直接获得经济回收;对应工艺所需的设备少,投资小。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只进行实施例1中的前三步工艺,并且不同之处列于表1。通过实施例1与表1综合分析可知:在相同投料量的情况下,反应时间越长分子量越大,但是小于3小时的缩聚反应,热塑性酚醛树脂的产量极低;超过六小时的反应,体系容易发生暴聚,分子量急剧增加,过程难以控制,不适宜生产加工。实施例7至实施例11,只进行实施例1中的前三步工艺,并且不同之处列于表2。通过实施例1与表2综合分析可知:随着脱水温度的提高,酚醛树脂的分子量和软化点都有所提高,后期调和改性沥青的过程中可调配种类多;但是当温度超过140℃时,难以控制恒温时间。综合实施例1至实施例11可知:反应温度低,初期反应缓慢温和,反应时间长,反应温度高反应迅速,反应过快难以控制;盐酸浓度过高或用量大时,反应引发速度快,发生暴聚;浓度过低或用量小时,反应不能进行或引发时间过长。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表1表2试验编号脱水酚醛树脂情况平均分子量软化点实施例7温度95℃颜色较深,常温下硬脆固体52776℃实施例8温度105℃颜色较深,常温下硬脆固体56385℃实施例9温度115℃颜色较深,常温下硬脆固体57596℃实施例10温度125℃颜色较深,常温下硬脆固体603112℃实施例11温度135℃颜色较深,常温下硬脆固体668123℃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