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酒蒸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5813发布日期:2019-02-15 20:11阅读:10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果酒蒸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酒制备领域,具体设计一种果酒蒸馏装置。



背景技术:

在果酒制备工业中,采用现有的蒸馏装置往往存在以下缺点:果渣较为细小,如果直接打开下部的排出口,果渣与果酒融于一体,要是再分离,工艺流程繁琐。进过改进,在罐体的排出口上方设置过滤网,但是在提取过程中,果渣会沉降在过滤网的上方并聚集并堵塞过滤网,使果渣液难以透过过滤器排出罐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果酒蒸馏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果酒蒸馏装置,包括罐体本体和蒸馏循环装置,从内之外依次包括内罐、夹套和保温套,所述蒸馏循环装置包括三组依次连接的冷凝器、冷却器和油水分离装置,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内罐之间通过进气管连接,所述油水分离装置与所述内罐通过回流管道连接,其中

所述内罐包括:

罐盖,设置在所述内罐的顶部;

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内罐中,其上端连接至所述罐盖;

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搅拌装置的下方,包括环形的过滤器和压缩装置,所述压缩装置套设在所述过滤器中,可周向挤压所述过滤器;

多个第一过滤网,对应所述过滤装置均匀周向设置在所述内罐的内壁上;

排渣门,设置在所述内罐的底部,其上表面具有拱形、具有弹性的第二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过滤网以及柔性的过滤材料和压缩装置,使果渣液从内罐的侧壁排出,有效解决了果渣沉淀在底部并堵塞过滤网的问题;另外过滤网吸收果渣液后可能造成向下沉降,在排渣门的上表面设有具有弹性的第二过滤网,可以支撑过滤器,提高罐体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果酒蒸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一种果酒蒸馏装置,包括罐体本体和蒸馏循环装置。罐体本体设有内外三层,从内向外依次为内罐1、夹套2和保温套3,蒸馏循环装置包括三组依次连接的冷凝器4、冷却器5和油水分离装置6,其中内罐1与每个冷凝器4之间通过蒸气管连接,油水分离装置6与内罐1之间设有回液管道。

内罐1的上端设有罐盖101,下端设有出渣门102,内罐1内设有搅拌装置11和过滤装置12,过滤装置12设置在搅拌装置11的下方。过滤装置 12包括压缩装置121,以将残留在过滤装置12中的果渣液排出。

内罐1为圆柱体,夹套2周向设置内罐1的外部,设有循环水进口21 和循环水出口22,通过循环水进口21向夹套2与内罐1之间的腔体通入恒温19~22℃的水,再从循环水出口22流出,以此进行散热保温。

保温套3周向设置在夹套2的外部,且两者之间设有保温材料。

罐盖101与内罐1的上端面接触时为密封连接。罐盖101的上端面中心设有减速机13,减速机13的上端连有提供动力的电机14。在罐盖101 的上端面还设有排气口、三个蒸汽管、进液口、备用口、放空口、回流口、检修孔、视镜、视灯和压力表。排气口和放空口用于调节内罐1的气压,三个蒸汽管均用于将内罐1发酵后的酒精蒸汽导出至冷凝器4,进液口用于向内罐1中添加水,回流孔可用于将蒸馏后的果液重新加入至内罐1 进行二次提取。另外,在内罐1的侧壁还设有向内凹陷的螺纹槽,螺纹槽内设有温度计,以更准确监测内罐1中的温度。

内罐1内的搅拌装置11包括搅拌轴111和搅拌叶112。搅拌轴111竖向设置并与减速机13连接,搅拌叶112至少有3组,均匀间隔设置在搅拌轴111上。

搅拌轴111与罐体1的内壁之间还设有固定支杆,用以固定搅拌轴 111。搅拌装置11的下方设有过滤装置12。内罐1的侧壁对应过滤装置12 的位置周向均匀设有多个第一过滤网103,内罐1在第一过滤网103处设有第一出液口。

优选地,至少设有四个第一过滤网。

优选地,第一过滤网的尺寸为500×400cm。

如图2所示,过滤装置12为包括压缩装置121和套设于压缩装置121 外的过滤器120。过滤器120包括环形的过滤器夹套1201以及在过滤器夹套1201中的过滤填充材料1202。其中,过滤器夹套1201包括过滤器夹套内壁和过滤器夹套外壁。

具体地,过滤器夹套1201的内壁为弹性材料,过滤器夹套1201的外壁与第一过滤网103贴合。过滤填充材料1202为柔性过滤材料;优选地,如毛毡、过滤棉等。

压缩装置121包括壳体1210和多根伸缩杆1211,壳体1210内设有连接伸缩杆1211的动力装置1212,如小型发动机;壳体1210具有环形侧壁,其环形侧壁周向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穿过一根伸缩杆1211。动力装置1212推动伸缩杆1211做伸缩运动,并使过滤器夹套内壁1201收缩和扩张。以压缩过滤填充材料1203,并挤出过滤填充材料1203中吸收的果渣液。使果渣液既可以横向挤出并透过第一过滤网103流到第一出液口,也可向下流到排渣门102处。

优选地,至少设有8个伸缩杆1211。

内罐1底部的排渣门102为旋转式出渣门。优选地,为DN1400三气缸旋转式出渣门。排渣门102具有侧边窄中间大的橄榄型表面,并且靠近过滤装置12的上表面设有拱形且具有一定弹性的第二过滤网1020,以进一步过滤滤液并可支撑吸收果渣液的过滤装置12。远离过滤装置12的下表面设有直通蒸汽进口1021和第二出液口1022。

优选地,第一过滤网103和第二过滤网1020的筛孔尺寸均为90目。

保温套3上还固设有提拉装置31,提拉装置31包括固定座、气缸、传动杆,固定座固设在保温套3的侧壁上,气缸的一端与固定座连接,另一端与传动杆的一端连接,传动杆的另一端固设在排渣门102的下端面上。提拉装置31控制打开排渣门102,省时省力。.

优选地,冷凝器4均为20m2的冷凝器,冷却器5均为2m2的冷却器。

工作时,从设置在罐盖101上的进料口投料,开始发酵。进水量为内罐1容积的30~60%。进料完毕后,关闭罐盖101。根据工艺要求,通过控制循环水进行恒温发酵。发酵一段时间后,罐内会产生酒精并挥发,依次进入冷凝器4和冷却器5中冷凝,并且油水分离器6可进行除杂分离,除杂后的果酒重新回流至内罐1中。

需要注意的是,在反应过程中,注意内罐中的温度、气压等反应条件。

提取果酒过程中,可借助设置在提取罐外的泵将果渣液从第一出液口或第二出液口1022抽出,并从罐盖101上的回流口重新流入内罐1进行强制循环,既利于提取又便于罐内温度平衡。提取工作完毕,可再从第二出液口1022排出果渣液。以上工作完成后,打开排渣门102,果渣即可排出,若遇果渣叶渣放不尽时,可关闭排渣门102,向内罐1加少许水,松动果渣叶渣,再开门放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