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脂粗炼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3327发布日期:2018-10-26 21:57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油脂提炼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脂粗炼设备。



背景技术:

动物油脂是从动物体内取得的油脂。可分为陆生温血动物和禽类的油脂,如牛油、羊油、猪油等,一般是固体的,其主要成分是棕榈酸、硬脂酸的甘油三酸酯;海生哺乳动物和鱼类的油脂,如鲸油、鱼油等。油脂分布十分广泛,各种植物的种子、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油脂,特别是油料作物的种子和动物皮下的脂肪组织,油脂含量丰富。动物油在常温下呈固态,在加热条件下会变成液态,由于动物油脂主要成分是饱和脂肪酸,因此,整体上较液态植物油 (如葵花油和色拉油)稳定性高,但是由于贮藏或者加工不当也会酸败氧化,形成难以接受的气味,不能食用。普通的动物油脂提炼可以通过挤压,将油脂提炼出来,这种提炼方式往往由于提炼不充分造成油脂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脂粗炼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粗炼出油率低的问题。

一种油脂粗炼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顶板、侧板和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压滤装置,所述顶板上设有搅拌装置。

优选的,所述侧板内表面设有电加热板。

优选的,所述压滤装置包括压滤槽,所述压滤槽底部设有出油槽,所述压滤槽设于底板中心处,所述压滤槽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液压杆一,所述液压杆一顶部设有压块组件。

优选的,所述压块组件包括压块和抓耳,所述抓耳设于压块顶部,所述抓耳下表面与液压杆一顶部固接,所述压块与压滤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棒,所述搅拌棒顶部设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电机和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下端与搅拌棒上端面固接,所述电机轴上端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顶部连接有液压杆二,所述液压杆二上表面与顶板中部固接,所述压块中部设有通孔,所述搅拌棒穿过通孔并与通孔滑动连接,所述搅拌棒下部设有搅拌组件。

优选的,所述搅拌棒中部设有圆柱形通孔,搅拌棒下部左右对称设有L型凹槽,所述L型凹槽下端内表面与圆柱形通孔连通,L型凹槽内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叶片和齿轮,所述L型凹槽下端设有转轴,所述齿轮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齿轮顶部固接有叶片,所述圆柱形通孔内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外表面设有环形齿牙,所述环形齿牙与齿轮配合,所述拉杆顶部设有固定杆,所述圆柱形通孔上部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杆与固定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端部设有把手,所述固定槽顶部水平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固定杆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可以提高设备粗炼的出油率,首先启动液压杆一,液压杆一推动搅拌棒至压滤槽底部后关闭液压杆一,此时抓住把手将圆柱形通孔内的拉杆向上提,由于拉杆表面的齿牙与齿轮配合,而齿轮做绕转轴的圆周运动,故将拉杆提起后,会带动齿轮发生转动。齿轮上固接的叶片随齿轮的转动而转动,当叶片转动到水平位置后,固定杆刚好触碰到固定槽上表面,此时将把手横向推动到卡槽内,对拉杆的位置进行固定,保证了拉杆不会出现上下滑动。当调节好搅拌棒的位置后,将待粗炼的油脂置于压滤槽内,启动液压杆一,液压杆一带动压块向下移动,待压块移动至刚好可以覆盖压滤槽开口位置后使液压杆一停止移动,启动电机使搅拌棒转动,叶片对待粗炼的油脂进行搅拌,由于压块对压滤槽开口进行了覆盖,保证了搅拌过程中不会出现动物油脂的飞溅,待搅拌完毕后,横向拉动把手并将固定杆向下拉动,使叶片收入L 型凹槽内,启动液压杆二收回搅拌棒,当搅拌棒收回到与压块下表面一致后关闭液压杆二,此时同时启动液压杆一和液压杆二,使压块对搅拌后的动物油脂进行挤压,同时侧板表面的电加热板对压滤槽内动物油脂进行加热,可以大大提高动物油脂的出油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油脂粗炼设备结构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搅拌装置主剖视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搅拌装置左视图。

其中:1、外壳;11、侧板;12、顶板;13、底板;2、压滤槽;21、出油槽; 3、液压杆一;4、压块;41、抓耳;5、液压杆二;61、电机;62、电机轴;7、搅拌棒;71、圆柱形通孔;72、L型凹槽;73、转轴、74、拉杆;741、固定杆; 742、把手;75、固定槽;76、卡槽;77、齿轮;78、叶片;8、电加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油脂粗炼设备,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包括顶板12、侧板11和底板13,所述底板13上设置有压滤装置,所述顶板12上设有搅拌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板内表面设有电加热板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滤装置包括压滤槽2,所述压滤槽2底部设有出油槽 21,所述压滤槽2设于底板13中心处,所述压滤槽2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液压杆一3,所述液压杆一3顶部设有压块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块组件包括压块4和抓耳41,所述抓耳41设于压块 4顶部,所述抓耳41下表面与液压杆一3顶部固接,所述压块4与压滤槽2滑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棒7,所述搅拌棒7顶部设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电机61和电机轴62,所述电机轴62下端与搅拌棒7上端面固接,所述电机轴62上端与电机61连接,所述电机61顶部连接有液压杆二5,所述液压杆二5上表面与顶板12中部固接,所述压块4中部设有通孔,所述搅拌棒7穿过通孔并与通孔滑动连接,所述搅拌棒7下部设有搅拌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棒7中部设有圆柱形通孔71,搅拌棒7下部左右对称设有L型凹槽72,所述L型凹槽72下端内表面与圆柱形通孔71连通,L 型凹槽72内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叶片78和齿轮77,所述L型凹槽72下端设有转轴73,所述齿轮77与转轴73转动连接,所述齿轮77顶部固接有叶片78,所述圆柱形通孔71内滑动连接有拉杆74,所述拉杆74外表面设有环形齿牙,所述环形齿牙与齿轮77配合,所述拉杆74顶部设有固定杆741,所述圆柱形通孔71上部设有固定槽75,所述固定杆741与固定槽75滑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741端部设有把手742,所述固定槽75顶部水平设有卡槽76,所述卡槽76与固定杆741配合。

具体工作原理及步骤:首先启动液压杆一3,液压杆一3推动搅拌棒7至压滤槽2底部后关闭液压杆一3,此时抓住把手742将圆柱形通孔71内的拉杆74 向上提,由于拉杆74表面的齿牙与齿轮77配合,而齿轮77做绕转轴73的圆周运动,故将拉杆74提起后,会带动齿轮77发生转动。齿轮77上固接的叶片78 随齿轮77的转动而转动,当叶片78转动到水平位置后,固定杆741刚好触碰到固定槽75上表面,此时将把手742横向推动到卡槽76内,对拉杆74的位置进行固定,保证了拉杆74不会出现上下滑动。当调节好搅拌棒7的位置后,将待粗炼的油脂置于压滤槽2内,启动液压杆一3,液压杆一3带动压块4向下移动,待压块4移动至刚好可以覆盖压滤槽2开口位置后使液压杆一3停止移动,启动电机61使搅拌棒7转动,叶片8对待粗炼的油脂进行搅拌,由于压块4对压滤槽2开口进行了覆盖,保证了搅拌过程中不会出现动物油脂的飞溅,待搅拌完毕后,横向拉动把手742并将固定杆741向下拉动,使叶片78收入L型凹槽72 内,启动液压杆二5收回搅拌棒7,当搅拌棒7收回到与压块4下表面一致后关闭液压杆二5,此时同时启动液压杆一3和液压杆二5,使压块4对搅拌后的动物油脂进行挤压,同时侧板11表面的电加热板8对压滤槽2内动物油脂进行加热,可以大大提高动物油脂的出油率。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