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轴卧式增氧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1352发布日期:2018-09-15 00:0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卧式发酵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卧式发酵装置是用于动物饲料或有机肥发酵的装置,它主要由发酵罐构成,在发酵罐内活动安装有搅拌轴,目前常见的卧式发酵装置多为双轴或单轴式发酵装置,然而这种发酵装置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一是搅拌效果较差,物料搅拌不均匀,容易留下死角,导致物料发酵不充分,从而影响了最终的物料成品品质;二是物料在发酵的过程中,需要向发酵罐内通入热空气,以达到对罐体内的物料进行加热,使物料的温度维持在最佳的发酵温度的目的,然而目前常见发酵罐的热空气进气分布不均,导致物料受热不均,出现局部过热或局部温度过低的现象,从而严重影响了物料的发酵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大大提高搅拌效果,可对物料进行充分搅拌,并且进气均匀,物料受热均匀,可有效提高物料发酵效果的三轴卧式增氧发酵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三轴卧式增氧发酵装置,它包括有发酵筒体、第一芯轴、成对的第二芯轴、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空气加热器和鼓风机,在所述发酵筒体的前部开设有进料口,在发酵筒体的后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芯轴和成对的第二芯轴分别可转动地活动穿置在发酵筒体内,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芯轴传动连接,第二电机与成对的第二芯轴传动连接,在位于发酵筒体内的第一芯轴和成对的第二芯轴上分别设置有搅拌桨叶,所述第一芯轴为中空状,在位于发酵筒体内的第一芯轴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孔,所述第一芯轴通过活动连接机构与空气加热器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鼓风机与空气加热器的进风口相连通。

它还包括有成对的弧形板,所述成对的弧形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发酵筒体下侧部的内壁上,在该弧形板与发酵筒体之间形成进气腔,在成对的弧形板上分别开设有出气孔,在发酵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进气腔相连通的进气口,该进气口分别通过第二管道与空气加热器的出风口相连通,在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球阀。

所述活动连接机构由套筒、旋转筒体、成对的轴承和成对的密封圈构成,所述套筒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在所述旋转筒体上设置有环形限位板,旋转筒体通过其环形限位板活动卡置在套筒的环形槽内,所述成对的轴承分别卡置在环形槽内,并分别位于环形限位板的两侧,所述旋转筒体的后端部从套筒内穿出,所述成对的密封圈分别卡置在套筒前后端部的内侧壁上,并分别套置在旋转筒体上,所述套筒的前端部与空气加热器的出风口相连通,旋转筒体的后端部与第一芯轴相连通,所述活动连接机构的套筒通过第一管道与空气加热器的出风口相连通,在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球阀。

所述第一芯轴和成对的第二芯轴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可转动地活动穿置在发酵筒体内,在位于发酵筒体后部外侧的第一芯轴上设置有皮带轮,第一芯轴通过皮带轮与第一电机皮带传动连接,在位于发酵筒体后部外侧的其中一个第二芯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二芯轴通过该第一齿轮与第二电机齿轮传动连接,在位于发酵筒体前部外侧的成对第二芯轴上分别设置有第二齿轮,成对第二芯轴之间的第二齿轮相互啮合。

它还包括有机架,在所述发酵筒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发酵筒体内部相连通的排气管,在发酵筒体的进料口处设置有进料斗,在发酵筒体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闸阀,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弧形支板,所述发酵筒体固定架置在机架的弧形支板上,所述成对的第二芯轴平行布置,所述第一芯轴位于成对第二芯轴的正下方,所述第一芯轴和成对第二芯轴上的搅拌桨叶分别呈倾斜状,所述空气加热器为电加热空气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第一芯轴和成对第二芯轴的三轴布置形式,从而大大提高了物料搅拌翻抄作用,使得物料得到了充分的搅拌;并且在呈中空状的第一芯轴的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孔,通过鼓风机将热空气通过第一芯轴的出风孔输送至发酵筒体内,使得物料受热均匀,并可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芯轴转动,使得在对物料进行翻抄的同时,向物料间通入热空气,增大了热空气与物料的接触面积,从而显著提高了发酵效果;通过在发酵筒体的内侧下部设置成对的进气腔,空气从出气孔进入发酵筒体内,并从物料的底部向上扩散至物料内部,与物料充分进行接触,从而大大提高了物料发酵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和图3所示,三轴卧式增氧发酵装置,它包括有发酵筒体1、第一芯轴2、成对的第二芯轴3、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5、空气加热器6、鼓风机7、成对的弧形板22和机架35,在所述机架35上设置有弧形支板38,所述发酵筒体1固定架置在机架35的弧形支板38上,在所述发酵筒体1的前部开设有进料口8,在发酵筒体1的进料口8处设置有进料斗39,在发酵筒体1的后部开设有出料口9,在发酵筒体1的出料口9处设置有出料闸阀37。所述第一芯轴2和成对的第二芯轴3可转动地活动穿置在发酵筒体1内,所述成对的第二芯轴3平行布置,所述第一芯轴2位于成对第二芯轴3的正下方,所述第一电机4与第一芯轴2传动连接,第二电机5与成对的第二芯轴3传动连接,并可按如下方式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芯轴2和成对的第二芯轴3分别通过第一轴承30可转动地活动穿置在发酵筒体1内,在位于发酵筒体1后部外侧的第一芯轴2上设置有皮带轮31,第一芯轴2通过皮带轮31与第一电机4皮带32传动连接,在位于发酵筒体1后部外侧的其中一个第二芯轴3上设置有第一齿轮33,第二芯轴3通过该第一齿轮33与第二电机5齿轮传动连接,在位于发酵筒体1前部外侧的成对第二芯轴3上分别设置有第二齿轮34,成对第二芯轴3之间的第二齿轮34相互啮合。在位于发酵筒体1内的第一芯轴2和成对的第二芯轴3上分别设置有搅拌桨叶10,所述第一芯轴2和成对第二芯轴3上的搅拌桨叶10分别呈倾斜状,所述第一芯轴2为中空状,在位于发酵筒体1内的第一芯轴2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孔11,所述第一芯轴2通过活动连接机构12与空气加热器6的出风口14相连通。由图4所示,所述活动连接机构12由套筒16、旋转筒体17、成对的轴承18和成对的密封圈19构成,所述套筒16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20,在所述旋转筒体17上设置有环形限位板21,旋转筒体17通过其环形限位板21活动卡置在套筒16的环形槽20内,所述成对的轴承18分别卡置在环形槽20内,并分别位于环形限位板21的两侧,所述旋转筒体17的后端部从套筒16内穿出,所述成对的密封圈19分别卡置在套筒16前后端部的内侧壁上,并分别套置在旋转筒体17上,所述套筒16的前端部与空气加热器6的出风口14相连通,旋转筒体17的后端部与第一芯轴2相连通。所述空气加热器6的进风口13与鼓风机7相连通,所述空气加热器6可选用市面上常见的电加热空气加热器。所述成对的弧形板22分别固定安装在发酵筒体1下侧部的内壁上,在该弧形板22与发酵筒体1之间形成进气腔23,在成对的弧形板22上分别开设有出气孔24,在发酵筒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进气腔23相连通的进气口25,该进气口25分别通过第二管道26与空气加热器6的出风口14相连通,所述活动连接机构12的套筒16通过第一管道27与空气加热器6的出风口14相连通,在第一管道27上设置有第一球阀28,在第二管道26上设置有第二球阀29,在所述发酵筒体1的顶部设置有与发酵筒体1内部相连通的排气管36。

本装置在工作时,需要进行发酵的物料从进料口8进入发酵筒体1内,通过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5分别驱动第一芯轴2和成对第二芯轴3上的搅拌浆叶10对物料进行搅拌翻堆,当需要向发酵筒体1内通入热空气时,分别将第二管道26的第二球阀29关闭,将第一管道27的第一球阀28打开,通过鼓风机7将经空气加热器6加热后的热空气输送至第一芯轴2内,并从出风孔11排入发酵筒体1内对物料进行加热,当需要向发酵筒体1内通入空气为物料发酵提供氧气时,将第一管道27的第一球阀28关闭,将第二管道26的第二球阀29打开,并将空气加热器6关闭,通过鼓风机7将空气经第二管道26鼓送至进气腔23内,并从出气孔24进入发酵筒体1内,为物料发酵提供氧气,当物料发酵完成后,将出料闸阀37打开,通过第一电机4驱动第一芯轴2呈倾斜状的搅拌浆叶10转动,将物料向后推送至出料口9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