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核酸提取实验的乙醇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1716发布日期:2018-08-14 20:11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酸提取装置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核酸提取实验的乙醇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核酸提取过程中需要进行核酸沉淀,并且为了保证核酸质量,此时需要通过乙醇洗涤核酸沉淀并进行盐分及水分的清除。因此,在核酸洗涤后必须对洗涤后的沉淀进行干燥以利于后期核酸沉淀的溶解。现有操作中,一般遵循的步骤是:利用1ml75%乙醇洗涤沉淀两次,再利用1ml无水乙醇洗涤沉淀,离心后倒掉试管中的无水乙醇;然后再用离心机对试管进行离心,利用移液枪吸取沉淀底部的乙醇;采用将试管倒置在试验台上让其自然沥干,或者借用超净工作台中的无菌风促使剩余乙醇的挥发,但是自然风干的速度过慢,超净工作台受制于垂直风向往往容易导致污染物落入试管中,造成核酸污染及降解,给后续高精度的分子试验带来后顾之忧。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核酸提取实验的乙醇清除装置,其乙醇清除速度快,且不会对试管中的核酸样品造成污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核酸提取实验的乙醇清除装置,包括风机主体、试管盒以及能够扣压在试管盒上的盒盖,所述试管盒内装有EP管架,所述EP管架上排布有若干试管孔,所述试管孔中可放置盛有待干燥核酸的EP管,所述的风机主体内设有风扇以及为风扇供电的电源,所述风机主体上设有风机口,所述风机口位于风扇的正前方,所述风机口上安装有风嘴,所述风嘴的另一端设有水平的扁平嘴;所述盒盖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入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扁平嘴可从入风口插入,所述扁平嘴、入风口、出风口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风扇转动带来的气流变化沿风机口、风嘴、入风口形成水平风穿过EP管架上方并从出风口吹出,从而在EP管上方形成负压。优选的,所述扁平嘴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在靠近风扇的一侧设有可更换的用于过滤空气的滤膜,所述滤膜的周边通过弹性密封圈紧贴于过滤网上。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为金属网,所述金属网为不锈钢网或铜镍合金网。优选的,所述入风口位于所述EP管的管口上方,所述入风口上还设有扁平入风嘴,所述扁平嘴可从扁平入风嘴内插入。优选的,所述风嘴通过插拔的方式安装在风机口上。优选的,所述风机主体上还设有用于调节风速的风速调节旋钮,所述风速调节旋钮通过控制器与风扇进行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源为内置电源,所述内置电源包括电池盒、电池盖以及置于电池盒内的电池。优选的,所述电源为外接电源,所述外接电源包括与风扇电连接的外接电线和外接插头。优选的,所述风机主体的底部还设有配重块;所述风机主体的后端通过吸盘紧紧固定在超净工作台内的侧壁上。优选的,所述试管盒的外壁上活动连接有若干搭扣杆,所述搭扣杆位于入风口的下方,所述风机主体上设有与搭扣杆位置对应的固定杆,所述搭扣杆可挂靠在固定杆上。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为C型,所述搭扣杆的另一端设有可挂靠在固定杆上的倒U型搭钩。优选的,所述风机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连接有一L型连接杆,所述L型连接杆的末端设有可吸附在试管盒前后两端外壁上的吸盘嘴。优选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网格板,所述网格板的上方开设有网格孔,所述网格板位于EP管的上方,所述网格孔的孔径大于EP管管口的孔径,所述EP管的管口暴露在网格孔中,所述EP管的整个顶盖被压于网格板之下。优选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网格板,所述网格板的上方开设有网格孔,所述网格板位于EP管的上方,所述网格孔的孔径大于EP管管口的孔径,所述EP管的管口以及EP管的顶盖均暴露在网格孔中,所述顶盖的盖耳处被压于网格板之下。所述网格板的顶端设有把手,以方便网格板的放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所述乙醇清除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弹性密封圈、网格板、装有过滤网的风嘴、盒盖通过DEPC水浸泡后,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并通过烘箱干燥并除去RNase;(2)将滤膜放入风嘴后,置入密封圈使滤膜紧紧贴靠在滤网上,将风嘴安装在风机口处,并使风嘴的扁平嘴位于水平方向;(3)将EP管架放入试管盒内,将盛有含乙醇洗涤残液的核酸的EP管插入EP管架的试管孔上,使EP管的管口处于打开状态,放好网格板,将盒盖盖在试管盒上;(4)将扁平嘴插入入风口中,然后将试管盒与风机主体固定在一起;(5)打开电源使风扇在13~52m/s风速下运转10min~20min即可完成乙醇的清除。本实用新型方法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以往通过垂直风干燥试管,利用水平风产生的负压效应,实现EP试管中残留乙醇的快速挥发,有效的减少批量核酸提取过程中清除残留乙醇的步骤及时间,同时降低提取样品受污染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盒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试管盒的固定方式;图4为实施例3中试管盒的固定方式;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实施例4中试管盒的固定方式;图7为实施例5的网格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6的网格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乙醇清除装置干燥获得的RNA电泳效果图;附图标记:1、风机主体;2、试管盒;3、EP管架;4、试管孔;5、EP管;51、管口;52、顶盖;521、盖耳;6、风扇;7、电源;8、风机口;9、风嘴;10、扁平嘴;11、过滤网;12、滤膜;13、盒盖;14、弹性密封圈;15、入风口;16、出风口;17、扁平入风嘴;18、配重块;19、吸盘;20、搭扣杆;21、固定杆;22、倒U型搭钩;23、L型连接杆;24、吸盘嘴;25、网格板;26、网格孔;27、把手;28、风速调节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核酸提取实验的乙醇清除装置,包括风机主体1、试管盒2以及能够扣压在试管盒2上的盒盖13,所述试管盒2内装有EP管架3,所述EP管架3上排布有若干试管孔4,所述试管孔4内插有盛装待干燥核酸的EP管5,所述EP管5的规格为1.5-2.0ml。所述的风机主体1内设有风扇6以及为风扇6供电的电源7,所述电源7为内置电源,所述内置电源包括电池盒、电池盖以及置于电池盒内的电池。所述风机主体1上设有风机口8,所述风机口8位于风扇6的正前方,所述风机口8上安装有风嘴9,所述风嘴9可通过插拔的方式安装在风机口8上,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将风嘴9单独取下进行灭菌和除去RNase的处理。所述风机主体1上还设有用于调节风速的风速调节旋钮28,所述风速调节旋钮28通过控制器与风扇6进行电连接。所述风嘴9的另一端设有水平的扁平嘴10,扁平嘴10能够使风扇6转动产生的气流进行汇聚且形成水平风。所述扁平嘴10内设有过滤网11,所述过滤网11在靠近风扇6的一侧设有可更换的用于过滤空气的滤膜12,所述滤膜12的周边通过弹性密封圈14紧贴于过滤网11上。所述过滤网11为金属网,所述金属网为不锈钢网或铜镍合金网。滤膜12的设置能够保证进入试管盒2的风不含细菌、RNA、RNA酶、灰尘等杂质,滤网的设置能够为滤膜12提供机械支持,弹性密封圈14使滤膜12固定更加稳定。所述盒盖1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入风口15和出风口16,所述扁平嘴10可从入风口15插入。为了保证扁平嘴10与盒盖13连接更加稳固且不漏风,本实用新型还在入风口15上设置有扁平入风嘴17,所述扁平嘴10可从扁平入风嘴17内插入。所述扁平嘴10、入风口15、出风口16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风扇6转动带来的气流变化沿风机口8、风嘴9、入风口15形成水平风进入EP管架3上方并从出风口16吹出,从而在EP管5上方形成负压,加快试管内乙醇的蒸发。并且进入的风为无菌、无RNA、无RNA酶污染的风险,也不会直接吹向EP管管壁或者EP管内的核酸样品,因此,有效避免了样品(DNA或RNA)的污染。并且,所述入风口15位于所述EP管5的管口51上方,从而保证从入风口15进入的水平风不会直接作用于试管,避免气流从试管盒2与盒盖13之间穿过时引起试管晃动所述风机主体1的底部还设有配重块18,所述风机主体1的后端通过吸盘19紧紧固定在超净工作台内的侧壁上,配重块和吸盘19的设置保证了在风扇6运行过程中风机主体1牢靠固定不移动。所述试管盒2的外壁上连接有若干搭扣杆20,所述搭扣杆20可以通过铰接连接(如球铰连接方式)或者其他连接方式(也可为固定连接的方式)与试管盒相连接。所述搭扣杆20位于入风口15的下方,所述风机主体1上设有与搭扣杆20位置对应的固定杆21,所述搭扣杆20的可挂靠在固定杆21上,从而避免使用过程中试管盒2被吹动移位。实施例2与实施1不同的是,所述电源7为外接电源,所述外接电源包括与风扇6电连接的外接电线和外接插头。实施例3与实施1不同的是,如图4-5所示,所述固定杆21为C型,所述搭扣杆20的另一端设有可挂靠在固定杆21上的倒U型搭钩22。因此,在吹风过程中,搭扣杆20不受力沿固定杆21左右晃动,且倒U型搭钩22的设计使搭扣杆20的前后位移也受到限制,所以,本实施例的设计使试剂盒的固定效果更佳牢靠。实施例4与实施例1和4不同的是,如图6所示,所述风机主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连接(如球铰连接方式)有一L型连接杆23,所述L型连接杆23的末端设有可吸附在试管盒2前后两端外壁上的吸盘嘴24。实施例5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网格板25,所述网格板25的上方开设有网格孔26,所述网格板25位于EP管5的上方,所述网格孔26的孔径大于EP管5管口51的孔径,所述EP管5的管口51暴露在网格孔26中,所述EP管5的整个顶盖52被压于网格板25之下,网格板25的设置有利于使EP管5位置固定,从而防止EP管5因为其顶端的水平风产生晃动。所述网格板25的顶端设有把手27,以方便网格板25的放置。实施例6与实施例5不同的是,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网格板25,所述网格板25的上方开设有网格孔26,所述网格板25位于EP管5的上方,所述网格孔26的孔径大于EP管5管口51的孔径,所述EP管5的管口51以及EP管5的顶盖52均暴露在网格孔26中,所述EP管5的顶盖52的盖耳521处被压于网格板25之下,相对于实施例5,本实施例的网格板25的设置不仅有利于使EP管5位置固定,防止EP管5因为其顶端的水平风产生晃动,而且网格板25不碰触与EP管5管口51相扣合的顶盖52接口处,从而进一步避免了样品污染。所述网格板25的顶端设有把手27,以方便网格板25的放置。实施例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实施例1-6的乙醇清除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弹性密封圈14、网格板25、装有过滤网11的风嘴9、盒盖13通过DEPC水浸泡后,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并通过烘箱干燥并除去RNase。(2)将滤膜12放入风嘴9后,置入弹性密封圈14使滤膜12紧紧贴靠在滤网上,将风嘴9安装在风机口8处,并使风嘴9的扁平嘴10位于水平方向。(3)将EP管架3放入试管盒2内,将盛有含乙醇洗涤残液的核酸的EP管5插入EP管架3的试管孔4上,使EP管5的管口51处于打开状态,将盒盖13盖在试管盒2上。(4)将扁平嘴10插入入风口15中,然后将试管盒2与风机主体1固定在一起。(5)打开电源7使风扇6运转,52m/s10min,即可完成乙醇的清除。为了提取的样品更加干净无污染,以上乙醇清除过程可在超净工作台内完成。利用以上方法在短期内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无需进行滤膜12更换以及盒盖13、网格板25、风嘴9的灭菌,试管盒2和EP管架3的灭菌更无需频繁进行。因此,在短期连续使用时,每次使用时仅需要将盛有经乙醇洗涤的核酸的EP管5插入到试管孔4中,然后盖上盒盖13并与扁平嘴10连接即可。本实用新型在洗涤核酸沉淀离心倒掉乙醇后,直接进行负压干燥,无需再次进行离心并用移液枪抽取残余乙醇等耗时耗力的操作,还避免了样品污染,尤其对大批量核酸提取具有很大的意义。1、利用本实用新型的乙醇清除装置干燥RNA利用1ml无水乙醇洗涤沉淀,离心后倒掉试管中的无水乙醇;然后再用离心机对试管进行离心,利用移液枪吸取沉淀底部的乙醇;采用将试管倒置在试验台上让其自然沥干,或者超净工作台吹风促使剩余乙醇的挥发。将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和方法进行乙醇清除的RNA样品电泳,电泳结果如图9所示,两条RNA条带清晰且无明显降解。2、不同干燥方式下乙醇的风干速度加入1ml的无水乙醇对DNA沉淀进行洗涤,离心后将乙醇倒掉,然后直接分别利用自然晾干、超净台风(8m/s)、本实用新型的乙醇装置(调节风速分别为13m/s、26m/s、39m/s、52m/s)进行干燥,每种处理设有三个重复,结果见表1(表1比较的前提是乙醇相同的情况下)。表一说明一改格式就乱不知怎么回事,水平风与垂直风无明显差异表1不同干燥方式下乙醇的风干速度比较风速(m/s)自然晾干(0)超净台风干(8)813263952挥发速度(μL/min)0.250.50.51.01.41.72.0如表1所示,相同的风速下,垂直风还是有优势。水平风的优势是不易造成污染。3、不同干燥方式所耗费的时间加入1ml的75%乙醇对DNA沉淀进行洗涤两次,再加入1ml的无水乙醇对DNA沉淀进行洗涤,准备三组(每组48个样品),每组3个重复。第一组样品和第二组样品采用常规处理,二次离心,并用移液管抽取剩余部分乙醇,然后将第一组样品用自然晾干,第二组样品用超净台风干(8m/s)吹风风干;第三组无需进行二次离心和剩余部分乙醇的抽取,直接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调节风速为52m/s)进行DNA干燥,结果见表2。表2不同操作方式下乙醇的清除时间风速(m/s)自然晾干(0)超净台风干(8)本实用新型(52)耗时(min)80±10min60±10min20±5min如表2所示,因为节约了残余乙醇离心和二次抽取的操作步骤,本实用新型大大节约了乙醇的清除时间,提高了核酸提取效率。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