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家用发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5428发布日期:2018-09-01 03:49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家用发酵箱。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用户或者小型的私人店铺在发酵食物时,都没有一个良好的载体,尤其目前烘焙食物被国内消费者普遍接受后,目前发酵箱在家用市场上一直是空白状态,因为目前发酵的载体都是不专业的,比如消费者自制一个保温容器,或者直接盖上保鲜膜放到温水里面加热,或者就是用烤箱对食物发酵,这些都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这些载体都不能给食物的发酵提供一个稳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而稳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是发酵成功与否的关键和核心。

目前国内市场上,国内厂家在家用发酵箱(用于给食物提供稳定和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使得食物发酵可以更稳定进行发酵的一种家用电器,其可以用于面包的发酵,酸奶的发酵,红酒的发酵,纳豆的发酵等等只要温度在20~50度区间,湿度60~95%RH的食物都可以进行发酵)产品类别几乎为零。

发酵遍布很多的食物类别,如面包的发酵,纳豆的制作,红酒的酿造,酸奶的制作等等,都需要发酵的过程,最适宜发酵的温度往往自然环境温度提供不了,或者说会受大自然春夏秋冬温度的影响,比如以发酵面包为例,发酵面包需要两个过程,一个是一次发酵,温度需要28度,湿度85%RH,这个温度夏天一般可以达到,但是面包最核心的发酵过程为二次发酵,所需的温度是38度,85%RH的湿度,这个温度和湿度环境条件很难提供,而且发酵过程对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幅度越小越好,因此,现有的发酵箱已不能满足家庭用户对发酵箱更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201869754U,在发酵箱内部设有风扇和电热管,通过电热管产生热风,来实现发酵,这样的产品将发热部件裸露在内腔中,一方面不利发酵食物的卫生,另一方面降低了发热部件的整体性能,也不能精准的控制内腔的温度和湿度,同时驱动风扇的电机,也会长期受热受潮,极大地降低了使用寿命,这样的技术缺乏家用电器的方便、快捷、高效、安全的宗旨,不利于家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作出的,通过改变发酵箱的内部结构,提供了一款保温性好、密封性好、温度湿度控制精准的家用发酵箱,具体的,包括一侧设有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内腔,所述壳体内以降低与所述内腔之间热传递的方式设有保温层,所述内腔中沿竖直方向设有至少二层网架,所述内腔的两侧面以使所述网架水平放置在内腔中的方式设有多个支撑体,所述壳体一侧以打开或封闭内腔的方式转动连接可观察内腔内部的门组件,所述壳体的上端板壳体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壳体的下端板上以为所述内腔内部提供湿度的方式设有内底板;所述内腔中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还包括风道组和照明组,所述风道组以为所述内腔内部提供恒定温度的方式设在内腔上,所述内腔中设有照明范围覆盖全部网架的照明组。

优选的,所述门组件包括与所述壳体开口处大小相应的门框,所述门框上沿靠近内腔的方向依次设有两层玻璃板,所述门框靠近壳体的一侧以门组件与壳体连接时封闭内腔的方式设有密封圈。

具体的,上述结构的门组件,保证了用户既可以通过两层玻璃板观察内腔的情况,根据观察到的食物变化,调节合适的温度湿度,另一方面,其密封结构减少了热对流,保证了内腔的温度和湿度更加均衡,提高了发酵箱的使用效果,既方便有又高效稳定。

优选的,所述内腔的底部设有集水盘,所述集水盘以所述门组件封闭内腔时与门框的下端边缘位置相应的方式与所述内腔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集水盘的作用在于承接发酵箱在工作时凝固的水珠,在工作时,水蒸气和外界(尤其是门组件玻璃一侧)发生对流,对流后,蒸汽会有部分凝结成液态的水珠,水珠累积到一定自重后,会顺着门往下流,集水盘位于门组件下方,并固定于内腔一侧,可以有效的接纳水珠,这样就可以防止水珠直接掉落到工作台面,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用户体验;而且集水盘是可拆式的,用户拆取后,把积蓄下来的废水集中倒掉,并清洗水槽。

优选的,所述内底板设在所述壳体下端板的上方,所述内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容槽,所述容槽为所述内底板向壳体下端板方向延伸形成的具有一定容积的容槽,所述内底板上设有与所述容槽位置对应的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以加热容槽中液体的方式设在所述容槽的外部。

具体的,上述结构的内底板形成为发酵箱的湿度来源,能通过发热体发热,进而蒸发容槽中的水,为内腔提供稳定的湿度,并且根据不同的食物对湿度有不同要求时,通过湿度传感器感应内腔中的湿度,将信号传递给与传感器连接的电子板,电子板发出指令控制相应的程序,形成一个闭环控制。

优选的,所述内腔中设有至少一个照明组,所述照明组以其与所述内腔等高的方式设在所述内腔的内侧。

具体的,上述结构的照明组,可以同时对腔体内部进行照明,不会因上层食物的遮挡而观察不到下层食物状态,此结构的优势在发酵箱多层均放置食物时效果更佳明显。

优选的,所述照明组包括灯带和上盖,所述内腔的内壁上向远离内腔的方向延伸有与所述照明组数量一致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中部设有与所述放置槽高度一致的灯带,所述放置槽的开口处以使灯带照射范围覆盖所有网架的方式设有上盖。

具体的,上述结构的照明组结构,一方面灯带通过透明上盖将光源发散到内腔中,并且,所述上盖为透明件,透明的上盖结构使灯带发出的光源散射至内腔中,足以照明内腔内部,另一方面,上盖与放置槽密封连接,保证了灯带的正常工作,不会收到内腔中湿度和温度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上盖为向内腔内部突出的具有弧形截面的透明上盖;所述上盖向靠近所述内腔的方向凸起形成散射灯光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弧度为π/9~π/3。

具体的,上述上盖的弧度范围,是将灯带发出的光漫反射至整个内腔的最优结构,保证了灯带的照明工作。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设在靠近所述壳体的上端板的内腔上部。

具体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在内腔上部设施,用以监测内腔中的温度和湿度,并及时反馈至内部控制系统,经控制系统反馈至操作面板上,方便用户调整。

优选的,所述内腔上设有至少一个风道组,所述风道组包括风机,风管和发热块,所述风机设在内腔上,所述内腔上设有与所述风机输入端连接并贯穿所述内腔表面的进风口,所述风机的输出端连接风管,所述风管的另一端与贯穿内腔表面的出风口连接;

所述发热块以其使出风口出风温度恒定的方式设在所述内腔上。

具体的,上述结构的风道组形成为发酵箱的温度来源,为内腔提供稳定的温度,并且根据不同的食物对温度有不同要求时,通过温度传感器感应内腔中的温度,将信号传递给与温度传感器连接的电子板,电子板发出指令控制相应的程序,形成一个闭环控制;

一方面保证了内腔中热风的循环,保证了上层和下层的温度和湿度一致,提升了发酵食物稳定的品质和成功率,避免出现因内部温度不一导致的食物发酵的缺陷,

另一方面,上述结构使发酵箱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得到了精准控制,便于用户根据食物要求进行改变,提高了使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风机设在所述壳体的上端板与内腔之间的内腔上部,所述风管自所述内腔上部向下延伸至内腔下部,所述发热块设在所述风机的输出端,同时连接风机与风管。

具体的,上述结构的风道组,保证了内腔中的循环风是自下而上的,因为热是上升的,所以加热过程的热由底往上是最合理的结构方式,因此该结构可以使内腔中保持恒定的温度。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互相垂直的设在所述内腔上,所述进风口进入的风,经过风机输出至发热块后,形成热风,所述热风经过风管后由出风口吹出,形成内腔中的热风循环。

具体的,上述结构的风道组,保证了风循环过程中,可以保持要求的温度,发热块位置的设置,保证了出风口吹出的风温度恒定,便于调节,并且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位置设置利于循环风的形成,并且有利于热风充满内腔中。

有益效果

上述家用发酵箱,结构合理,方便实用,一方面提供了可调节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保证了用户多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内置照明系统和可视化门组件方便了用户可以随时观察内腔的状况,以便进一步调节温度与湿度的配合。符合家庭使用要求,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的发酵箱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的发酵箱的内腔外部示意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的发酵箱的内腔外部示意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的发酵箱的内腔底部示意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的发酵箱开门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的A-A方向下进风口示意图。

图7是表示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的发酵箱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图8中C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9所示的一种家用发酵箱,包括一侧设有开口的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内腔2,所述壳体1内侧与所述内腔2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优选为发泡板或者隔热棉,能有效的解决内部的热能散失,降低热传递效应,可以很好的保证内腔2的温度及其湿度的稳定。壳体1的材质的采用不锈钢材质;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钣金材料,如冷轧板,镀锌板等;

本实施例中,内腔2材质为压花铝板或不锈钢板,厚度在0.25~0.8mm之间;

所述内腔2中沿竖直方向设有三层网架3,所述内腔2的两侧面设有多个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优选为内部凸起或导轨。

所述网架3与所述凸起连接,以保证网架3的水平放置。网架3上可放置食物或二次载体(如烤盘等)。

本实施例中,网架3材质采用不锈钢线材,线径¢5.0~¢3.0mm;或采用普通碳钢线材,如Q235A,加表面电镀工艺处理;

所述壳体1一侧转动连接门组件4,所述门组件4包括与所述壳体1开口处大小相应的门框41,所述门框41上沿靠近内腔2的方向依次设有两层玻璃板42;

所述玻璃板42上方设有同时连接门框41和玻璃板42的操作面板44,所述操作面板44内置有电子控制板,所述电子控制板分别与风道组7、内底板5、照明组8连接,所述操作面板44上设有多个与电子控制板连接的触摸按键45,所述触摸按键45周围的操作板上设有至少一块显示屏46,至少一块所述显示屏46与所述电子控制板连接。

所述触摸按键45包括开关键、+键、-键和功能切换键,所述开关键、+键、-键和功能切换键沿操作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显示屏46设在所述+键和-键之间,所述显示屏46上设有与所述显示屏46显示内容对应的标识。

所述门框41靠近壳体1的一侧以门组件4与壳体1连接时封闭内腔2的方式设有密封圈43;

所述门框41上设有与所述门框41形状一致的凹槽,所述密封圈43固定在所述凹槽中,并且所述密封圈43远离所述凹槽一侧的端面伸出凹槽,所述密封圈43优选为PVC密封圈。

所述内腔2的底部设有集水盘21,所述集水盘21以所述门组件4封闭内腔2时与门框41的下端边缘位置相应的方式与所述内腔2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集水盘21一侧设有多个沟槽,所述内腔2底部设有与所述沟槽对应的凸起,所述集水盘21和内腔2通过沟槽与凸起卡合连接在一起。

所述壳体1的下端板12上设有内底板2;内底板2作为内腔2组件的一部分,起到了封闭内腔2底部的作用。

所述内底板5设在所述壳体1下端板12的上方,所述内底板5上设有至少一个容槽51,所述容槽51为所述内底板5向壳体1下端板12方向延伸形成的具有一定容积的容槽51,所述内底板5上设有与所述容槽51位置对应的发热体52,所述发热体52以对容槽51中水加热的方式设在所述容槽51的外部。

所述发热体52优选为PTC发热块。

所述内腔2中设有感应装置6;所述感应装置6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用以感应内腔2中的温度和湿度,并反馈至电子板上,通过电子版反馈至控制板上,以便于用户做相应调整。

还包括风道组7,所述风道组7以为所述内腔2内部提供恒定温度的方式设在内腔2上;

所述内腔2上设有两个风道组7,两个所述风道组7对称的设在所述照明组8两侧,所述风道组7包括风机71,风管72和发热块73,所述发热块73优选为PTC发热块。

所述风机71设在内腔2上,所述内腔2上设有与所述风机71输入端连接并贯穿所述内腔2表面的进风口74,所述风机71的输出端连接风管72,所述风管72的另一端与贯穿内腔2表面的出风口75连接;

所述发热块73以其使出风口75出风温度恒定的方式设在所述内腔2上。

所述风机71设在所述壳体1的上端板11与内腔2之间的内腔2上部,所述风管72自所述内腔2上部向下延伸至内腔2下部,所述发热块73设在所述风机71的输出端,同时连接风机71与风管72。

所述进风口74与所述出风口75互相垂直的设在所述内腔2上,所述风机71制造的风经过发热块73后形成热风,所述热风经过风管72后从出风口75进入内腔2;

内腔中的风在风机71带动下,自进风口74进入风机71,经过风机71输出至发热块73后,形成热风,所述热风经过风管72后由出风口75吹出,形成内腔2中的热风循环。

还包括照明组8,所述内腔2中设有照明范围覆盖全部网架3的照明组8。

所述内腔2中设有一个照明组8,所述照明组8以其与所述内腔2等高的方式设在所述内腔2远离门组件4的内壁上。

所述照明组8包括灯带81和上盖82,上盖82作为照明组的美观和防护部件,材质优选为透明塑胶,透明度可有多种样式选取;

所述内腔2的内壁上向远离内腔2的方向延伸有与所述照明组8数量一致的放置槽83,所述放置槽83的材质为铝合金型材或塑胶材质型材。

所述放置槽83的中部设有与所述放置槽83高度一致的灯带81,所述放置槽83的开口处以使灯带81照射范围覆盖所有网架3的方式设有截面为弧形的上盖82。

优选的,灯带81为LED灯带,所述放置槽83上设有向其内部凹陷的条形内缺口,所述上盖82上设有与所述内缺口滑动配合的凸条,使上盖82与放置槽83滑动连接。

所述上盖82向靠近所述内腔2的方向凸起形成散射灯光的弧形面84,所述弧形面84的弧度为π/9。

所述壳体1的上端板11与侧端板13可拆卸的连接,以便于对照明组8和风道组7安装和维护。

所述壳体1下端还设有炉脚9,起到整机的固定和支撑、并且防止机器在正常使用中,发生位移的作用。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