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秸秆再回收利用制备沼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89654发布日期:2018-06-02 06:22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质秸秆再回收利用制备沼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秸秆再回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生物质秸秆再回收利用制备沼气设备。



背景技术:

秸秆沼气是指利用沼气设备,以生物质秸秆为主要原料,在严格的厌氧环境和一定的温度、水分、酸碱度等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厌氧发酵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生物质秸秆做沼气发酵原料主要是采用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秸秆,从而将生物质秸秆资源再回收理由农村常用的秸秆沼气主要分为全秸秆沼气发酵和秸秆与人畜粪便混合沼气发酵。在使用农作物秸秆作为沼气原料时,首先要对农作物秸秆进行预处理,机械粉碎预处理是现秸轩沼气预处理工程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预处理方式,将农作物秸轩变成较为短小的碎块可以有效的破坏植物的细胞壁结构,并且增大秸轩与酶和菌类与有机物的接触面积,使其容易发酵分解。但是目前对秸秆的预处理往往只停留在粉碎这一步,加快秸秆发酵速度的效果不够明显,除此之外,在对秸秆的预处理过程中往往需要人工进行一些操作,很容易在操作过程中划伤、割伤身体,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不能得到保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秸秆再回收利用制备沼气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秸秆再回收利用制备沼气设备,可以解决现有秸秆沼气预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人工成本高、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与工作稳定性差等问题,可以实现了对秸秆进行自动化预处理的功能,人工成本低、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工作安全性高与稳定性好等优点。

本发明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生物质秸秆再回收利用制备沼气设备,包括底板、粉碎装置与捣碎装置,所述底板上从左往右依次安装有粉碎装置与捣碎装置;其中:

所述粉碎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架、推送机构、限位机构与切割机构,工作台安装在底板上,工作台上端安装有推送机构,工作台右端安装有工作架,工作架安装在底板上,工作架顶端安装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下端安装有切割机构;通过推送机构将秸秆缓慢、匀速向右推进,使得切割机构能够将秸秆切成相同长度的碎块,限位机构则能够在切割过程中对秸秆位置进行限定,避免秸秆位置发生滑动,保证了切割的效果。

所述捣碎装置包括安装架、移动机构、捣碎机构与工作箱,安装架安装在底板上,安装架顶端安装有捣碎机构,捣碎机构下端安装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安装在底板上,移动机构上端安装有工作箱;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的不同,可随时通过移动机构改变工作箱的位置,捣碎机构则可以将切割后的秸秆碎片捣成泥状,以便加快之后秸秆的发酵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推送电机、丝杠、移动块、直线导轨、挡板、托板、推送板与限位架,推送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工作台上端,推送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一端相连接,丝杠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挡板上,丝杠中部安装有移动块,移动块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直线导轨相连接,直线导轨安装在工作台上端,移动块上端安装有托板,托板上安装有推送板,推送板前后两端均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限位架相连接,限位架安装在工作台上端;通过推送电机的转动带动丝杠进行转动,在直线导轨的辅助作用下,使得移动块进行往复直线运动,并且带动安装在托板上的推送板在限位架内进行滑动,由此实现匀速推动秸秆前进的功能,无需人工移动位置,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松紧支链、辅助伸缩杆、工作板、一号限位槽与二号限位槽,松紧支链数量为三,三个松紧支链等间距安装在工作架顶端,相邻松紧支链之间布置有辅助伸缩杆,辅助伸缩杆一端与工作架顶端相连接,辅助伸缩杆另一端与工作板相连接,工作板下端安装有一号限位槽,一号限位槽下端布置有二号限位槽,二号限位槽安装在工作台上;当需要对秸秆进行切割时,通过调节松紧支链使得一号限位槽与二号限位槽相接触,便于对秸秆进行限位,当一次切割完毕时,通过调节松紧支链使得一号限位槽与二号限位槽分离,使得推送机构能够将秸秆向右推进,以便进行下一次切割,无需人工进行操作,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伤害,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松紧支链包括辅助板、旋转电机、凸轮、工作框与安装环,辅助板安装在工作架顶端,辅助板中部通过电机座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输出轴与凸轮外壁相连接,且凸轮侧壁与工作框内壁紧贴,工作框上下两端安装在安装环内,安装环安装在辅助板侧壁上,工作框下端与工作板相连接;通过旋转电机的转动带动凸轮在工作框内转动,当凸轮与工作框上端内壁接触时,工作框带动工作板向上运动,当凸轮与工作框下端内壁接触时,工作框带动工作板向下运动,由此实现对一号限位槽与二号限位槽间距的调节,操作简便、灵活,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固定支板、支撑板、支撑气缸、护板与刀片、刀架与升降气缸,固定支板安装在工作台上,固定支板顶端通过铰链与支撑板相连接,支撑板前后两端均安装有护板,支撑板下端通过铰链安装有支撑气缸,支撑板上端布置有刀片,刀片数量为三,三个刀片等间距安装在刀架上,刀架上端与升降气缸顶端相连接,升降气缸底端安装在工作板下端;通过升降气缸的伸缩运动带动刀架上的刀片对支撑板上的秸秆进行切割,切割完毕后,通过支撑气缸的伸缩运动,调节支撑板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使得秸秆能够自动落入工作箱内,无需人工对秸秆进行切割与收集,消除了在人工切割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了工作的安全性,且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捣碎机构包括直线滑轨、电动滑台、挤压块、连接板、横板与捣碎支链,直线滑轨数量为二,两个直线滑轨对称安装在安装架左右两侧,直线滑轨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电动滑台,电动滑台下端安装有挤压块,挤压块数量为二,两个挤压块对称安装在电动滑块左右两侧,安装架前后两侧均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下端安装有横板,横板上均匀开设有四列圆孔,圆孔内设置有捣碎支链;在直线滑轨的辅助作用下,通过电动滑台带动挤压块进行往复直线运动,同时挤压块的下端不断对其正下方的捣碎支链进行挤压,使得捣碎支链能够对工作箱内的秸秆进行捣碎操作,无需人工捣碎,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捣碎后的秸秆发酵速度更快,使得后续的工作能够更快完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捣碎支链包括挤压板、复位弹簧、挤压柱与捣碎块,复位弹簧安装在横板上端,复位弹簧顶端与挤压板相连接,挤压板为弧面结构,挤压板下端安装有挤压柱,挤压柱直径小于圆孔直径,挤压柱下端安装有捣碎块,且捣碎块为半球形结构;当挤压块下端与挤压板接触时,挤压板带动挤压柱向下运动,从而使得捣碎块对秸秆进行捣碎,当挤压块下端与挤压板不再接触时,复位弹簧带动挤压板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捣碎支链恢复原有状态,无需人工进行调整,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挤压块下端为圆弧状结构,且挤压块下端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滚珠;有效减少了挤压块在移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使得移动更流畅,使得工作能够稳定完成,保证了工作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导引轨、电动滑板与支撑液压缸,导引轨安装在底板上,导引轨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电动滑板,电动滑板上端安装有支撑液压缸,支撑液压缸顶端与工作箱相连接;通过电动滑板带动与支撑液压缸顶端相连接的工作箱在导引轨上进行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可以满足不懂工作状态的需要,无需人工移动位置,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作时,工作人员将秸秆放置在工作台上,并且使得秸秆的右端位于二号限位槽内,通过调节松紧支链使得一号限位槽与二号限位槽相接触,便于对秸秆进行限位,之后便可以对秸秆进行切割,通过升降气缸的伸缩运动带动刀架上的刀片对支撑板上的秸秆进行切割,当一次切割完毕时,通过调节松紧支链使得一号限位槽与二号限位槽分离,使得推送机构能够将秸秆向右推进,保证秸秆最右端能能够位于刀片正下方,以便进行下一次切割,切割完毕后,通过支撑气缸的伸缩运动,调节支撑板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使得秸秆能够自动落入工作箱内,接着通过移动机构调整工作箱的位置,使得工作箱位于捣碎机构的正下方,然后捣碎机构开始工作,在直线滑轨的辅助作用下,通过电动滑台带动挤压块进行往复直线运动,同时挤压块的下端不断对其正下方的捣碎支链进行挤压,使得捣碎支链能够对工作箱内的秸秆进行捣碎操作,当挤压块下端与挤压板接触时,挤压板带动挤压柱向下运动,捣碎块对秸秆进行捣碎,当挤压块下端与挤压板不再接触时,复位弹簧带动挤压板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捣碎支链恢复原有状态,无需人工进行调整,捣碎后的秸秆发酵速度更快,使得沼气能够加速生成,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秸秆沼气预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人工成本高、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与工作稳定性差等问题,可以实现了对秸秆进行自动化预处理的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秸秆沼气预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人工成本高、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与工作稳定性差等问题,可以实现了对秸秆进行自动化预处理的功能,人工成本低、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工作安全性高与稳定性好等优点;

2.本发明设置有捣碎装置,无需人工对秸秆进行捣碎,减少了人工成本,消除了安全隐患,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本发明设置有松紧支链,操作简便、灵活,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4.本发明设置有限位机构,能够在切割过程中对秸秆位置进行限定,避免秸秆位置发生滑动,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保证了切割的效果,且无需人工进行操作,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伤害,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底板、工作台与推送机构之间的配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工作架、限位机构与切割机构之间的配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工作架、松紧支链、辅助伸缩杆与工作板之间的配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安装架与捣碎机构之间的配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底板与移动机构之间的配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生物质秸秆再回收利用制备沼气设备,包括底板1、粉碎装置2与捣碎装置3,所述底板1上从左往右依次安装有粉碎装置2与捣碎装置3;其中:

所述粉碎装置2包括工作台21、工作架22、推送机构23、限位机构24与切割机构25,工作台21安装在底板1上,工作台21上端安装有推送机构23,工作台21右端安装有工作架22,工作架22安装在底板1上,工作架22顶端安装有限位机构24,限位机构24下端安装有切割机构25;通过推送机构23将秸秆缓慢、匀速向右推进,使得切割机构25能够将秸秆切成相同长度的碎块,限位机构24则能够在切割过程中对秸秆位置进行限定,避免秸秆位置发生滑动,保证了切割的效果。

所述捣碎装置3包括安装架31、移动机构32、捣碎机构33与工作箱34,安装架31安装在底板1上,安装架31顶端安装有捣碎机构33,捣碎机构33下端安装有移动机构32,移动机构32安装在底板1上,移动机构32上端安装有工作箱34;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的不同,可随时通过移动机构32改变工作箱34的位置,捣碎机构33则可以将切割后的秸秆碎片捣成泥状,以便加快之后秸秆的发酵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推送机构23包括推送电机231、丝杠232、移动块233、直线导轨234、挡板235、托板236、推送板237与限位架238,推送电机231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工作台21上端,推送电机231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232一端相连接,丝杠232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挡板235上,丝杠232中部安装有移动块233,移动块233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直线导轨234相连接,直线导轨234安装在工作台21上端,移动块233上端安装有托板236,托板236上安装有推送板237,推送板237前后两端均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限位架238相连接,限位架238安装在工作台21上端;通过推送电机231的转动带动丝杠232进行转动,在直线导轨234的辅助作用下,使得移动块233进行往复直线运动,并且带动安装在托板236上的推送板237在限位架238内进行滑动,由此实现匀速推动秸秆前进的功能,无需人工移动位置,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限位机构24包括松紧支链241、辅助伸缩杆242、工作板243、一号限位槽244与二号限位槽245,松紧支链241数量为三,三个松紧支链241等间距安装在工作架22顶端,相邻松紧支链241之间布置有辅助伸缩杆242,辅助伸缩杆242一端与工作架22顶端相连接,辅助伸缩杆242另一端与工作板243相连接,工作板243下端安装有一号限位槽244,一号限位槽244下端布置有二号限位槽245,二号限位槽245安装在工作台21上;当需要对秸秆进行切割时,通过调节松紧支链241使得一号限位槽244与二号限位槽245相接触,便于对秸秆进行限位,当一次切割完毕时,通过调节松紧支链241使得一号限位槽244与二号限位槽245分离,使得推送机构23能够将秸秆向右推进,以便进行下一次切割,无需人工进行操作,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伤害,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所述松紧支链241包括辅助板2411、旋转电机2412、凸轮2413、工作框2414与安装环2415,辅助板2411安装在工作架22顶端,辅助板2411中部通过电机座安装有旋转电机2412,旋转电机2412输出轴与凸轮2413外壁相连接,且凸轮2413侧壁与工作框2414内壁紧贴,工作框2414上下两端安装在安装环2415内,安装环2415安装在辅助板2411侧壁上,工作框2414下端与工作板243相连接;通过旋转电机2412的转动带动凸轮2413在工作框2414内转动,当凸轮2413与工作框2414上端内壁接触时,工作框2414带动工作板243向上运动,当凸轮2413与工作框2414下端内壁接触时,工作框2414带动工作板243向下运动,由此实现对一号限位槽244与二号限位槽245间距的调节,操作简便、灵活,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切割机构25包括固定支板251、支撑板252、支撑气缸253、护板254与刀片255、刀架256与升降气缸257,固定支板251安装在工作台21上,固定支板251顶端通过铰链与支撑板252相连接,支撑板252前后两端均安装有护板254,支撑板252下端通过铰链安装有支撑气缸253,支撑板252上端布置有刀片255,刀片255数量为三,三个刀片255等间距安装在刀架256上,刀架256上端与升降气缸257顶端相连接,升降气缸257底端安装在工作板243下端;通过升降气缸257的伸缩运动带动刀架256上的刀片255对支撑板252上的秸秆进行切割,切割完毕后,通过支撑气缸253的伸缩运动,调节支撑板252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使得秸秆能够自动落入工作箱34内,无需人工对秸秆进行切割与收集,消除了在人工切割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了工作的安全性,且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捣碎机构33包括直线滑轨331、电动滑台332、挤压块333、连接板334、横板335与捣碎支链336,直线滑轨331数量为二,两个直线滑轨331对称安装在安装架31左右两侧,直线滑轨331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电动滑台332,电动滑台332下端安装有挤压块333,挤压块333数量为二,两个挤压块333对称安装在电动滑块左右两侧,安装架31前后两侧均安装有连接板334,连接板334下端安装有横板335,横板335上均匀开设有四列圆孔,圆孔内设置有捣碎支链336;在直线滑轨331的辅助作用下,通过电动滑台332带动挤压块333进行往复直线运动,同时挤压块333的下端不断对其正下方的捣碎支链336进行挤压,使得捣碎支链336能够对工作箱34内的秸秆进行捣碎操作,无需人工捣碎,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捣碎后的秸秆发酵速度更快,使得后续的工作能够更快完成。

所述捣碎支链336包括挤压板3361、复位弹簧3362、挤压柱3363与捣碎块3364,复位弹簧3362安装在横板335上端,复位弹簧3362顶端与挤压板3361相连接,挤压板3361为弧面结构,挤压板3361下端安装有挤压柱3363,挤压柱3363直径小于圆孔直径,挤压柱3363下端安装有捣碎块3364,且捣碎块3364为半球形结构;当挤压块333下端与挤压板3361接触时,挤压板3361带动挤压柱3363向下运动,从而使得捣碎块3364对秸秆进行捣碎,当挤压块333下端与挤压板3361不再接触时,复位弹簧3362带动挤压板3361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捣碎支链336恢复原有状态,无需人工进行调整,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挤压块333下端为圆弧状结构,且挤压块333下端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滚珠3331;有效减少了挤压块333在移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使得移动更流畅,使得工作能够稳定完成,保证了工作效果。

所述移动机构32包括导引轨321、电动滑板322与支撑液压缸323,导引轨321安装在底板1上,导引轨321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电动滑板322,电动滑板322上端安装有支撑液压缸323,支撑液压缸323顶端与工作箱34相连接;通过电动滑板322带动与支撑液压缸323顶端相连接的工作箱34在导引轨321上进行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可以满足不懂工作状态的需要,无需人工移动位置,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作时,工作人员将秸秆放置在工作台21上,并且使得秸秆的右端位于二号限位槽245内,通过调节松紧支链241使得一号限位槽244与二号限位槽245相接触,便于对秸秆进行限位,之后便可以对秸秆进行切割,通过升降气缸257的伸缩运动带动刀架256上的刀片255对支撑板252上的秸秆进行切割,当一次切割完毕时,通过调节松紧支链241使得一号限位槽244与二号限位槽245分离,使得推送机构23能够将秸秆向右推进,保证秸秆最右端能能够位于刀片255正下方,以便进行下一次切割,切割完毕后,通过支撑气缸253的伸缩运动,调节支撑板252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使得秸秆能够自动落入工作箱34内,接着通过移动机构32调整工作箱34的位置,使得工作箱34位于捣碎机构33的正下方,然后捣碎机构33开始工作,在直线滑轨331的辅助作用下,通过电动滑台332带动挤压块333进行往复直线运动,同时挤压块333的下端不断对其正下方的捣碎支链336进行挤压,使得捣碎支链336能够对工作箱34内的秸秆进行捣碎操作,当挤压块333下端与挤压板3361接触时,挤压板3361带动挤压柱3363向下运动,捣碎块3364对秸秆进行捣碎,当挤压块333下端与挤压板3361不再接触时,复位弹簧3362带动挤压板3361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捣碎支链336恢复原有状态,无需人工进行调整,捣碎后的秸秆发酵速度更快,使得沼气能够加速生成,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秸秆沼气预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人工成本高、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与工作稳定性差等问题,实现了对秸秆进行自动化预处理的功能,达到了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