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人体血红细胞培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98312发布日期:2018-08-19 02:09阅读:14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用人体血红细胞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血红细胞又称红血球或红血细胞或红细胞,是血液中最多的一种血细胞。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因而使血液呈红色。血红蛋白能和空气中的氧结合,因此红细胞能通过血红蛋白将吸入肺泡中的氧运送给组织,而组织中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也通过红细胞运到肺部并被排出体外。

血红细胞对于人体十分重要,因此对其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在对血红细胞进行培养时,目前的培养方式主要采用简单的培养皿,这种方法不便于血红细胞液的转移,无法快速制备成多个样本;对于血红细胞的保护措施不够,使得血红细胞在进行试验观察时,容易受到外界温度影响。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人体血红细胞培养方法,其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医用人体血红细胞培养方法,通过分散处理机构和分液控制机构可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验需求,将血红细胞液从细胞培养盒分散至各个收集板中,从而实现多个培养载体的制备,无需再人工手动转移制备,以便于操作人员对不同收集板中的血红细胞液状态进行检测,从而得出更为准确的实验数据,并且各个收集板与流通管之间相互独立设置,可使得血红细胞液在流通至各个收集板的过程中互不干扰;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医用人体血红细胞培养方法,在储存培养盒的底部安装有保温机构,能够使得储存培养盒在观察过程中处于恒温状态,血红细胞液不会过冷或过热,有效的保证了血红细胞的活性,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人体血红细胞培养方法,通过分散处理机构和分液控制机构可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验需求,将血红细胞液从细胞培养盒分散至各个收集板中,从而实现多个培养载体的制备,操作人员能够对不同收集板中的血红细胞液状态进行检测,从而得出更为准确的实验数据;并且各个收集板与流通管之间相互独立设置,可使得血红细胞液在流通至各个收集板的过程中互不干扰;在储存培养盒的底部安装有保温机构,能够使得储存培养盒在观察过程中处于恒温状态,血红细胞液不会过冷或过热,有效的保证了血红细胞的活性,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人体血红细胞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提取、分离出人体血红细胞;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制得的人体红细胞放入到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人工配制的培养液的组成及含量与健康的人体不含血红细胞血液相同;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添加了血红细胞的培养液放入到培养仪中进行培养;

其中,所述培养仪包括细胞储存机构、密封机构、支撑机构、保温机构、分散处理机构以及分液控制机构;所述细胞储存机构的底部安装有所述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分散处理机构;所述分散处理机构位于所述细胞储存机构的底部;所述细胞储存机构的顶部配合连接有所述密封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外侧壁连接有所述分液控制机构;所述细胞储存机构的底面安装有所述保温机构。

具体的,所述细胞储存机构包括储存培养盒、第一流通管、第二流通管以及第三流通管,所述储存培养盒的底面连通有所述第一流通管、所述第二流通管以及所述第三流通管;述第一流通管、所述第二流通管以及所述第三流通管之间相互错开倾斜状分布,所述第一流通管、所述第二流通管以及所述第三流通管与所述储存培养盒的侧边之间距离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流通管、所述第二流通管以及所述第三流通管的长度逐渐减小;血红细胞液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流通管、所述第二流通管以及所述第三流通管排出,从而实现血红细胞液的快速流通,无需再人工手动转移。

具体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盖板和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与所述储存培养盒的顶部开口处相互配合连接,所述密封塞的顶部设有所述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为透明结构,且所述密封盖板的面积大于所述储存培养盒的表面积;可将密封塞塞入到储存培养盒内,对储存培养盒进行密封保护,防止外界环境干扰到血红细胞的生长,并且采用透明结构的密封盖板,能够便于操作人员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

具体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盒和限位旋钮,所述支撑盒设于所述储存培养盒的底部,所述支撑盒的内壁开有滑槽,所述支撑盒的两侧壁均螺纹连接有所述限位旋钮,所述支撑盒为空腔结构,所述支撑盒的侧截面呈u字型,所述支撑盒的内壁由上至下开有至少三个所述滑槽;通过支撑机构能够对储存培养盒进行稳定的支撑,从而保证所述细胞储存机构和分散处理机构的稳定性;供水机构能够将水提供到保温管内,通过保温管能够改变储存培养盒内的培养液温度,使得细胞处于适宜的温度下培养观察。

具体的,所述保温机构包括保温管、连接管、进水接头、出水接头以及供水机构,所述保温管安装于所述储存培养盒的底面,所述保温管内部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相互连通,所述保温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水接头,所述保温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所述出水接头均通过导管连通至所述供水机构,所述保温管呈水平阵列状分布,且所述保温管的长度与所述储存培养盒的宽度相同;供水机构能够将水提供到保温管内,通过保温管能够改变储存培养盒内的培养液温度,使得细胞处于适宜的温度下培养观察。

具体的,所述供水机构包括水箱、电热棒以及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一端通过导管连接所述进水接头,所述循环泵的另一端通过导管连通至所述水箱的内部,所述水箱的内部安装有所述电热棒;为了实现适宜温度的水的循环供给。

具体的,所述分散处理机构包括第一收集板、第二收集板以及第三收集板,所述第一收集板、所述第二收集板以及所述第三收集板均与所述滑槽相互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收集板的表面靠近侧边处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所述第一流通管的底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收集板的表面靠近侧边处设有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二流通管的底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收集板的表面靠近侧边处设有第三进料口,所述第三进料口与所述第三流通管的底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收集板、所述第二收集板以及所述第三收集板的长度逐渐减小;为了与不同流通管相互匹配,实现将血红细胞液分散收集,以便于操作人员观察检测。

具体的,所述第一收集板、所述第二收集板以及所述第三收集板的侧壁均对称安装有导轨,所述第一收集板、所述第二收集板以及所述第三收集板的外壁均设有把手,所述导轨与所述滑槽相互配合连接,所述导轨的端部开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旋钮之间螺纹连接;操作人员可手持把手将收集板插入或拉出,使得收集板在操作时更为方便。

具体的,所述分液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控制旋钮、第二控制旋钮以及第三控制旋钮,所述第一控制旋钮与所述第一流通管的底端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旋钮与所述第二流通管的底端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三控制旋钮与所述第三流通管的底端之间螺纹连接;为了对血红细胞液的流通过程进行控制,并且操作灵活简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医用人体血红细胞培养方法,通过分散处理机构和分液控制机构可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验需求,将血红细胞液从细胞培养盒分散至各个收集板中,从而实现多个培养载体的制备,无需再人工手动转移制备,操作人员能够对不同收集板中的血红细胞液状态进行检测,从而得出更为准确的实验数据,并且各个收集板与流通管之间相互独立设置,可使得血红细胞液在流通至各个收集板的过程中互不干扰。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医用人体血红细胞培养方法,在储存培养盒的底部安装有保温机构,能够使得储存培养盒在观察过程中处于恒温状态,血红细胞液不会过冷或过热,有效的保证了血红细胞的活性,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血红细胞培养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分散处理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保温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供水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细胞储存机构1、储存培养盒11、第一流通管12、第二流通管13、第三流通管14、密封机构2、密封盖板21、密封塞22、支撑机构3、支撑盒31、滑槽311、限位旋钮32、保温机构4、保温管41、连接管42、进水接头43、出水接头44、供水机构45、水箱451、电热棒452、循环泵453、分散处理机构5、第一收集板51、第一进料口511、第二收集板52、第二进料口521、第三收集板53、第三进料口531、导轨6、限位孔61、把手7、分液控制机构8、第一控制旋钮81、第二控制旋钮82、第三控制旋钮8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医用人体血红细胞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提取、分离出人体血红细胞;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制得的人体红细胞放入到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人工配制的培养液的组成及含量与健康的人体不含血红细胞血液相同;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添加了血红细胞的培养液放入到培养仪中进行培养;

其中,所述培养仪包括细胞储存机构1、密封机构2、支撑机构3、保温机构4、分散处理机构5以及分液控制机构8;所述细胞储存机构1的底部安装有所述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分散处理机构5;所述分散处理机构5位于所述细胞储存机构1的底部;所述细胞储存机构1的顶部配合连接有所述密封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3的外侧壁连接有所述分液控制机构8;所述细胞储存机构1的底面安装有所述保温机构4。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细胞储存机构1包括储存培养盒11、第一流通管12、第二流通管13以及第三流通管14,所述储存培养盒1的底面连通有所述第一流通管12、所述第二流通管13以及所述第三流通管14;述第一流通管12、所述第二流通管13以及所述第三流通管14之间相互错开倾斜状分布,所述第一流通管12、所述第二流通管13以及所述第三流通管14与所述储存培养盒11的侧边之间距离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流通管12、所述第二流通管13以及所述第三流通管14的长度逐渐减小;血红细胞液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流通管12、所述第二流通管13以及所述第三流通管14排出,从而实现血红细胞液的快速流通,无需再人工手动转移。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密封机构2包括密封盖板21和密封塞22,所述密封塞22与所述储存培养盒11的顶部开口处相互配合连接,所述密封塞22的顶部设有所述密封盖板21,所述密封盖板21为透明结构,且所述密封盖板21的面积大于所述储存培养盒11的表面积;可将密封塞22塞入到储存培养盒11内,对储存培养盒11进行密封保护,防止外界环境干扰到血红细胞的生长,并且采用透明结构的密封盖板21,能够便于操作人员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支撑盒31和限位旋钮32,所述支撑盒31设于所述储存培养盒11的底部,所述支撑盒31的内壁开有滑槽311,所述支撑盒31的两侧壁均螺纹连接有所述限位旋钮32,所述支撑盒31为空腔结构,所述支撑盒31的侧截面呈u字型,所述支撑盒31的内壁由上至下开有至少三个所述滑槽311;通过支撑机构3能够对储存培养盒11进行稳定的支撑,从而保证所述细胞储存机构1和分散处理机构5的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1、图3、图4以及图5所示,所述保温机构4包括保温管41、连接管42、进水接头43、出水接头44以及供水机构45,所述保温管41安装于所述储存培养盒11的底面,所述保温管41内部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42相互连通,所述保温管41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水接头43,所述保温管4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出水接头44,所述进水接头43、所述出水接头44均通过导管连通至所述供水机构45,所述保温管41呈水平阵列状分布,且所述保温管41的长度与所述储存培养盒11的宽度相同;供水机构45能够将水提供到保温管41内,通过保温管41能够改变储存培养盒11内的培养液温度,使得细胞处于适宜的温度下培养观察。

具体的,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供水机构45包括水箱451、电热棒452以及循环泵453,所述循环泵453的一端通过导管连接所述进水接头43,所述循环泵453的另一端通过导管连通至所述水箱451的内部,所述水箱451的内部安装有所述电热棒452;电热棒452能够对水进行加热,实现热水的加工。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分散处理机构5包括第一收集板51、第二收集板52以及第三收集板53,所述第一收集板51、所述第二收集板52以及所述第三收集板53均与所述滑槽311相互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收集板51的表面靠近侧边处设有第一进料口511,所述第一进料口511与所述第一流通管12的底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收集板52的表面靠近侧边处设有第二进料口521,所述第二进料口521与所述第二流通管13的底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收集板53的表面靠近侧边处设有第三进料口531,所述第三进料口531与所述第三流通管14的底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收集板51、所述第二收集板52以及所述第三收集板53的长度逐渐减小;为了与不同流通管相互匹配,实现将血红细胞液分散收集,以便于操作人员观察检测。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收集板51、所述第二收集板52以及所述第三收集板53的侧壁均对称安装有导轨6,所述第一收集板51、所述第二收集板52以及所述第三收集板53的外壁均设有把手7,所述导轨6与所述滑槽311相互配合连接,所述导轨6的端部开有限位孔61,所述限位孔61与所述限位旋钮32之间螺纹连接;操作人员可手持把手7将收集板插入或拉出,使得收集板在操作时更为方便。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分液控制机构8包括第一控制旋钮81、第二控制旋钮82以及第三控制旋钮83,所述第一控制旋钮81与所述第一流通管12的底端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旋钮82与所述第二流通管13的底端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三控制旋钮83与所述第三流通管14的底端之间螺纹连接;为了对血红细胞液的流通过程进行控制,并且操作灵活简便。

通过分散处理机构5和分液控制机构8可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验需求,将血红细胞液从细胞培养盒分散至各个收集板中,从而实现多个培养载体的制备,无需再人工手动转移制备,操作人员能够对不同收集板中的血红细胞液状态进行检测,从而得出更为准确的实验数据;并且各个收集板与流通管之间相互独立设置,可使得血红细胞液在流通至各个收集板的过程中互不干扰;在储存培养盒11的底部安装有保温机构4,能够使得储存培养盒11在观察过程中处于恒温状态,血红细胞液不会过冷或过热,有效的保证了血红细胞的活性,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具体的有:

(1)将需要培养的血红细胞置于储存培养盒11内,然后盖上密封盖板21,对储存培养盒11进行封闭培养;可将第一收集板51插入到最底层的滑槽311内,然后拧上对应位置的限位旋钮32,再重复上述操作,将第二收集板52、第三收集板53插入到滑槽311内,拧上限位旋钮32,此时各个收集板的进料口均会与对应位置的流通管紧密连通;

(2)当需要进行对比观察操作时,可拧下第一控制旋钮81,打开第一流通管12,此时血红细胞液便会通过第一流通管12、第一进料口511进入到第一收集板51内进行收集,当收集所需量时,可再次拧紧第一控制旋钮81、拧松限位旋钮32,通过把手7抽出第一收集板51;然后可根据实验需要,打开第二控制旋钮82、第三控制旋钮83,使得血红细胞液进入到第二收集52、第三收集板53内,使得收集板之间的血红细胞液状态相同或相异;

(3)在培养过程中,当需要对血红细胞液进行观察时,可取出培养设备,然后将水箱451与接头连接,电热棒452加热水箱451内的水至合适的温度,然后启动循环泵453,使得温水流过连接管42、保温管41内,从而使得血红细胞始终处于最适宜的温度下,避免细胞死亡。

本发明通过分散处理机构5和分液控制机构8可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验需求,将血红细胞液从细胞培养盒分散至各个收集板中,从而实现多个培养载体的制备,操作人员能够对不同收集板中的血红细胞液状态进行检测,从而得出更为准确的实验数据;并且各个收集板与流通管之间相互独立设置,可使得血红细胞液在流通至各个收集板的过程中互不干扰;在储存培养盒11的底部安装有保温机构4,能够使得储存培养盒11在观察过程中处于恒温状态,血红细胞液不会过冷或过热,有效的保证了血红细胞的活性,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