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烷基丙烯酰胺的合成及精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88633发布日期:2018-08-04 12:42阅读:9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n-烷基丙烯酰胺的合成及精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甲基)丙烯酰胺聚合物是应用最广泛的合成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之一,n-烷基(甲基)丙烯酰胺是丙烯酰胺衍生物,由于其氮原子有一个活泼氢,从而赋予聚合物多种特殊性能,尤其是长链烷基,其单体和聚合物具有典型的两亲性分子结构,与普通丙烯酰胺单体相比,n-(甲基)烷基丙烯酰胺在其n原子上增加了具有疏水性的烷基基团,并随着烷基基团碳链的增长和取代数量的增多,n烷基丙烯酰胺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亲油亲水双亲特征,可以与其他单体共聚而得到不同结构和性能的聚合物,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采油、涂料、化妆品、污水处理、太阳能转换等诸多领域,被认为是发展潜力很大的新型材料。同时某些n-烷基(甲基)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具有温敏性能,如透明-白浊的热可逆性,在生物分离工程、药物控制释放、传感器材料等方面都有潜在应用价值。

根据文献资料报道,n-烷基(甲基)丙烯酰胺合成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丙烯酰胺的n-烷基化反应

(2)丙烯酸与伯胺直接酰胺化反应

(3)丙烯腈醇解反应

(4)丙烯酰氯与伯胺发生氨解反应

(5)丙烯酸酯与伯胺发生氨解反应

由于n-烷基(甲基)丙烯酰胺容易聚合,且单体具有热敏性,合成温度的温度受限制。方法(5)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合成方法。但采用该方法生产n-烷基(甲基)丙烯酰胺时,副反应较多,产品收率较低,产品采用精馏或蒸馏提纯大多比较困难,难以得到高纯度的产品。王筠、刘芳《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的合成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第37卷第4期)报道了一种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以氯仿为溶剂,将十二胺溶解后,室温下滴加丙烯酰氯,制得目标产物,合成液洗涤后,通过柱层析提纯再真空干燥得到产品,平均收率72.3%,最高80.5%。未提及产品纯度,但叙述熔点为50~52℃,含量应该不高(据有关资料为58℃)。目前工业化柱层析法相对生产效率较低,设备投资量大,溶剂消耗量高,因此,探索新的工艺,特别是精制工艺,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丙烯酰氯转化率高,产品纯度高的n-烷基丙烯酰胺的合成及精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n-烷基丙烯酰胺的合成及精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n-烷基丙烯酰胺的通式为:

式中:r1为-h或-ch3,r2为c3~c20烷基或芳基;

(1)将溶剂a和通式为r2-nh2的伯胺加入到反应器中,升温搅拌溶解后,降温到35℃以下,加入缚酸剂;

(2)向上述反应器中滴加通式为丙烯酰氯,保持温度10~40℃,滴加完毕后在此温度下保温,至伯胺完全反应后,反应结束.反应时间1~6小时;

(3)将上述反应器中物料温度升至35~45℃,加入同温度的热水,搅拌,在此温度下保温静置0.5~4小时,保温静置0.5~1小时后分相,排出水相后,有机相加入一定浓度、同样温度的食盐水,按同样办法保温、静置、分相;

(4)将步骤(3)所得有机相加入酿造用活性炭,升温至40~60℃,保温0~1小时后抽滤,滤饼用溶剂a洗涤后抽干,合并滤液;

(5)将步骤(4)所得滤液回温至完全溶解,搅拌0~1小时后降温至30~40℃,开始有晶体析出时保温,同时降低搅拌速度,保温0~2小时后,继续降温至20~25℃,保温0~2小时,然后降温至0~10℃,保温0~4小时;保温结束后,抽滤,滤饼用冷却后的溶剂b洗涤,洗涤后,再将滤饼抽干,得到粗品;

(6)将步骤(5)所得粗品加入溶剂b,升温完全溶解后,保温0~2小时,降低搅拌转速,降温至0~10℃,保温0~4小时,抽滤,滤饼用冷却的溶剂b清洗一次,抽干后,将滤饼在真空条件下烘干,烘干温度不超过40℃,得到目标产品。

所述溶剂a为苯、甲苯等芳烃、正庚等烷烃、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缩二乙二醇二甲醚、三缩乙二醇二甲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的配合。

所述缚酸剂为有机碱和碱性无机盐,

所述缚酸剂为三乙胺或碳酸钾;所述丙烯酰氯为甲基丙烯酰氯。

溶剂b为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二氯乙烷、丙酮、石油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本方案中,步骤(2)反应温度为10~40℃,进一步优化为18~25℃。

本方案中,伯胺和(甲基)丙烯酰氯的摩尔比为1:0.9~1.2,进一步优化为1:1.01~1.09。

本方案中,伯胺和(甲基)丙烯酰胺总反应时间为1~6小时,进一步优化为2~4小时。

本方案中,洗步骤(3)涤温度为35~45℃,进一步优化为38~42℃。第二次洗涤使用8~10%食盐水。

本方案中,吸附杂质、脱色使用酒用活性炭,吸附过程中温度为40~60℃,进一步优化为45~50℃。

本方案中,溶剂b为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二氯乙烷、丙酮、石油醚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本方案中,溶剂a、溶剂b的使用量,均以40~50℃正好将目标产品完全溶解为度,进一步优化为40~42℃完全溶解。

本方案中,粗品采用分段降温结晶,在40~42℃保温搅拌半小时后,开始分段降温:第一段在1小时左右降至30~40℃,进一步优化为36~38℃,降低搅拌转速,在36~38保温1~2小时;第二段在1~2小时降温至20~25℃,在20~25℃保温1小时;第三段在1小时左右降温至0~10℃,进一步优化为6~8℃,在此温度下保温0~4小时,逐渐恢复搅拌速度。

本方案中,粗品采用重结晶方法精制,溶解时最高温度不超过45℃,进一步优化不超过42℃。结晶温度为0~10℃,进一步优化为6~8℃

本方案中,产品采用真空干燥,最高温度不超过40℃。

本发明丙烯酰氯转化率85%以上,产品纯度98.5%以上。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氮气保护下在干燥的带搅拌的2000ml四口瓶加入无水乙二醇二乙醚900ml,搅拌加入正十二胺226.5克(98%,1.20mol),升温到40℃,全部溶解后加入三乙胺146克(99%,1.43mol),然后水浴到20℃,滴加丙烯酰氯121.5克(96%,1.29mol)。保持温度20~25℃,滴加完毕后保温2小时,取样检测,至十二胺含量小于0.2%,反应结束。将四口瓶水浴加热到38~40℃,加入40℃纯水400克,搅拌30分钟,40℃水浴保温静置2小时,分相,排出下层水相,加入40℃8%食盐水550克,搅拌1小时后,静置两小时,分出水相。有机相加酒用活性炭2.5克,搅拌升温至45℃,保温30分钟,抽滤,滤饼用50ml45℃乙二醇二乙醚浸泡洗涤后抽干,合并滤液。将滤液在40℃水浴保温搅拌半小时后,自然降温至35~37时溶液发浑,转速调至100转/分,35℃水浴保温一小时,然后一小时降温至25℃,25℃水浴保温一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6~7℃,保温2小时,抽滤,滤饼抽干后,用0~6℃冷乙醇200ml洗涤,再抽干滤饼,得到粗品。将粗品加入四口瓶,加乙醇620ml,另用80ml乙醇清洗残留粗品,全部并入四口瓶,搅拌升温至全部溶解(42℃),保温1小时,降低转速,自然降温至6℃,保温2小时,抽滤,滤饼抽干后,用冷乙醇50ml清洗一次,再抽干,滤饼真空干燥,最高温度40℃,-0.099mpa。得白色有光泽片状结晶242.5克,熔点56.6~57.8℃。gc检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含量98.62%,收率83.4%(以十二胺计算)。

实施例2:

氮气保护下在干燥的带搅拌的2000ml四口瓶加入无水乙二醇二乙醚920ml,搅拌加入正十八胺225.5克(98%,0.82mol),升温到40℃,全部溶解后加入三乙胺102克(99%,1.0mol),然后水浴到20℃,滴加甲基丙烯酰氯95.7克(95%,0.87mol)。保持温度20~25℃,滴加完毕后保温2小时,取样检测,至十八胺含量小于0.2%,反应结束。将四口瓶水浴加热到38~40℃,加入40℃纯水380克,搅拌30分钟,40℃水浴保温静置2小时,分相,排出下层水相,加入40℃8%食盐水500克,搅拌1小时后,静置两小时,分出水相。有机相加酒用活性炭2.5克,搅拌升温至45℃,保温30分钟,抽滤,滤饼用50ml45℃乙二醇二乙醚浸泡洗涤后抽干,合并滤液。将滤液在40℃水浴保温搅拌半小时后,自然降温至35~37时溶液发浑,转速调至100转/分,35℃水浴保温一小时,然后一小时降温至25℃,25℃水浴保温一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6~7℃,保温2小时,抽滤,滤饼抽干后,用0~6℃冷乙醇180ml洗涤,再抽干滤饼,得到粗品。将粗品加入四口瓶,加乙醇600ml,另用80ml乙醇清洗残留粗品,全部并入四口瓶,搅拌升温至全部溶解(42℃),保温1小时,降低转速,自然降温至6℃,保温2小时,抽滤,滤饼抽干后,用冷乙醇50ml清洗一次,再抽干,滤饼真空干燥,最高温度40℃,-0.099mpa。得白色有光泽片状结晶234.2克,熔点65.1~66.9℃,gc检n-十八烷基甲基丙烯酰胺含量98.80%,收率83.61%(以十八胺计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