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鉴定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4587发布日期:2018-09-29 05:15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检验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微生物鉴定检测仪。



背景技术:

自然界和人体中存在的微生物种类繁多,且新的微生物不断涌现,这给从事微生物检测的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将感染人类的病原微生物快速准确地鉴定到种属,同时得出病原体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是摆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市面上很多微生物检测设备只是单纯地将微生物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而很多微生物的形态十分相似,通过简单的视觉观察并不能对微生物的种类进行准确区分。

鉴于此,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生物鉴定检测仪,通过设置加液模块向鉴定筒内部加入鉴定试剂与鉴定筒底部的微生物液体充分混合,使不同的微生物在鉴定试剂的作用下显现不同的颜色,以区分鉴别微生物种类,设备操作步骤简单,鉴定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微生物鉴定检测仪,本发明主要用于鉴定微生物种类。本发明通过设置鉴定筒内壁上的基座和连接件,使搅动模块里的搅拌轴在加液模块和拉动模块的配合作用下实现转动,对鉴定筒内部的微生物液体和鉴定试剂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加速微生物和鉴定试剂的混合反应,有利于提高鉴定的速率和降低鉴定的难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生物鉴定检测仪,包括鉴定筒、基座、加液模块、拉动模块和搅动模块,所述鉴定筒为圆筒形,鉴定筒顶面开设过孔,鉴定筒内壁水平安装基座;所述加液模块设置在鉴定筒上方,加液模块用于向鉴定筒内部加入鉴定试剂;所述拉动模块安装在加液模块上,拉动模块用于将加液模块向上运动;所述搅动模块设置在加液模块的下方,搅动模块用于对鉴定筒内部的液体进行搅动以加强微生物液体和鉴定试剂的混合;所述鉴定筒的侧边设有细菌入口,细菌入口上设有密封门;所述鉴定筒的底部设有清洗口,清洗口沿鉴定筒的切向设置,清洗液由清洗口进入鉴定筒内,在水压作用下,清洗液沿着鉴定筒内壁圆周螺旋运动,实现对鉴定筒内部的清洗;在鉴定筒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上安装有密封塞,通过排水口可将检测后的细菌以及清洗液排出;所述鉴定筒的内壁设有加热棒,加热棒用于对鉴定筒内的蒸馏水进行加热并形成水蒸气,实现对鉴定筒内部进行灭菌。

所述加液模块包括加液杆、转动座和手柄,所述加液杆下端竖直穿过鉴定筒的过孔位于鉴定筒内部,加液杆为圆柱体,加液杆中心竖直开设一号通孔,加液杆在一号通孔的底部水平开设二号通孔,二号通孔与加液杆的外壁相通,一号通孔和二号通孔相连通,加液杆的外表面下端设置有一段能够实现自锁的螺纹;所述转动座水平安装在加液杆的顶部,转动座为圆盘型,转动座中心开设三号通孔且三号通孔与一号通孔相通;所述手柄安装在转动座的上表面,手柄用于带动转动座转动。工作时,通过转动座向加液杆内注入鉴定试剂;然后转动手柄使加液杆向下运动。

所述拉动模块包括卷轴、扭簧和钢丝绳,所述鉴定筒顶部开设一号凹槽,一号凹槽里水平安装卷轴;所述扭簧安装在卷轴上;所述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卷轴上,钢丝绳另一端缠绕在加液杆的上部。在加液杆边转动边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钢丝绳不断的卷绕在加液杆上,扭簧因此受扭力。

所述搅动模块包括连接件、搅拌轴和搅拌板,所述连接件通过基座安装在鉴定筒内壁上,连接件用于连接搅拌轴;所述搅拌轴通过连接件设置在鉴定筒内部,搅拌轴由两个不同半径的圆筒竖直叠加而成且上方的圆筒的直径小于下方的圆筒的直径,搅拌轴上部的内壁上设置一段螺纹,加液杆位于搅拌轴的内部,搅拌轴与加液杆通过螺纹实现连接,搅拌轴底部开设斜孔,斜孔用于搅拌轴内部空腔中鉴定试剂的流出;所述搅拌板铰接在搅拌轴的底端且搅拌板位于搅拌轴的相邻斜孔之间,搅拌板倾斜设置。加液杆沿着搅拌轴向下运动使液体顺利进入搅拌轴并流入鉴定筒后,停止转动手柄,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卷轴转动,钢丝绳卷绕在卷轴上,钢丝绳因此拉动加液杆反向转动,由于此时连接件使搅拌轴处于活动状态,加液杆带动搅拌轴转动,实现对鉴定筒内鉴定试剂的搅拌;然后,连接件重新使搅拌轴固定,反向转动手柄使加液杆向上运动,加液杆恢复到原位。

所述连接件可以是轴承,连接件包括内圈、外圈、滚珠、阻挡块、一号电磁铁和一号弹簧,所述内圈外侧水平开设二号凹槽;所述外圈固定在基座上,外圈内侧水平开设三号凹槽,外圈与内圈之间安装有滚珠,二号凹槽与三号凹槽处于同一高度;所述阻挡块水平设置在二号凹槽与三号凹槽内,三号凹槽内部还安装有一号电磁铁,一号电磁铁和阻挡块之间通过一号弹簧实现连接,搅拌轴竖直穿过内圈与内圈相固联。当需要连接件使搅拌轴处于活动状态时,一号电磁铁带电,阻挡块在一号电磁铁磁力的作用下从内圈的二号凹槽内抽出,内圈能够与外圈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搅拌轴处于活动状态。

所述连接件还可以由外环、二号电磁铁、二号弹簧、压板和橡胶板组成,所述外环安装在基座上,外环内表面均匀开设四号凹槽;所述压板位于外环的四号凹槽内;所述二号电磁铁设置在四号凹槽的底部;所述二号弹簧设置在四号凹槽,二号弹簧一端与二号电磁铁相连接,二号弹簧另一端与压板相连接;所述橡胶板位于压板内侧,橡胶板固定安装在压板上,橡胶板用于穿过连接件的搅拌轴。当需要连接件使搅拌轴处于活动状态时,二号电磁铁带电,压板在磁力作用下沿着外环的四号凹槽向外运动,此时压板上的橡胶板便不再压紧搅拌轴,使搅拌轴处于活动状态。

所述搅拌板内部开设空腔,搅拌板表面开设微气孔,微气孔与空腔相通,空腔用于盛放ph缓冲液。工作时,搅拌板转动时,ph缓冲液从搅拌板表面的微气孔内被甩出,对鉴定筒内部的微生物液体的ph进行缓冲,有利于维持微生物的生长。

所述搅拌轴下部的空腔内壁安装紫外线灯,紫外线灯用于将进入空腔内部的鉴定试剂进行杀毒灭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生物鉴定检测仪,本发明通过设置加液杆和搅拌轴底部的斜孔向鉴定筒内部加入鉴定试剂,再通过加液模块和拉动模块的相互配合,使搅动模块对鉴定筒内部的微生物液体和鉴定试剂进行充分搅动混合,加速微生物反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生物鉴定检测仪,本发明通过设置搅拌板内部的空腔和表面的微气孔,使空腔内的ph缓冲液进入鉴定筒内部与微生物液体和鉴定试剂混合,从而调节鉴定筒内部液体的ph值,有利于维持微生物的生长,提高鉴定的准确性。

3.本发明所述一种微生物鉴定检测仪,本发明通过设置搅拌轴内部的紫外线灯,可对进入鉴定筒内部的鉴定试剂进行消毒杀菌,防止鉴定试剂中存在的细菌影响微生物液体的鉴定结果,提高鉴定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连接件的剖视图;

图3是连接件的剖视图;

图中:鉴定筒1、基座2、加液模块3、拉动模块4、搅动模块5、紫外线灯6、加液杆31、转动座32、手柄33、卷轴41、钢丝绳42、连接件51、搅拌轴52、搅拌板53、内圈511、外圈512、阻挡块513、一号电磁铁514、一号弹簧515、外环516、二号电磁铁517、二号弹簧518、压板519、橡胶板5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生物鉴定检测仪,包括鉴定筒1、基座2、加液模块3、拉动模块4和搅动模块5,所述鉴定筒1为圆筒形,鉴定筒1顶面开设过孔,鉴定筒1内壁水平安装基座2;所述加液模块3设置在鉴定筒1上方,加液模块3用于向鉴定筒1内部加入鉴定试剂;所述拉动模块4安装在加液模块3上,拉动模块4用于将加液模块3向上运动;所述搅动模块5设置在加液模块3的下方,搅动模块5用于对鉴定筒1内部的液体进行搅动以加强微生物液体和鉴定试剂的混合;所述鉴定筒1的侧边设有细菌入口,细菌入口上设有密封门;所述鉴定筒1的底部设有清洗口,清洗口沿鉴定筒1的切向设置,清洗液由清洗口进入鉴定筒1内,在水压作用下,清洗液沿着鉴定筒1内壁圆周螺旋运动,实现对鉴定筒1内部的清洗;在鉴定筒1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上安装有密封塞,通过排水口可将检测后的细菌以及清洗液排出;所述鉴定筒1的内壁设有加热棒,加热棒用于对鉴定筒1内的蒸馏水进行加热并形成水蒸气,实现对鉴定筒1内部进行灭菌。

所述加液模块3包括加液杆31、转动座32和手柄33,所述加液杆31下端竖直穿过鉴定筒1的过孔位于鉴定筒1内部,加液杆31为圆柱体,加液杆31中心竖直开设一号通孔,加液杆31在一号通孔的底部水平开设二号通孔,二号通孔与加液杆31的外壁相通,一号通孔和二号通孔相连通,加液杆31的外表面下端设置有一段能够实现自锁的螺纹;所述转动座32水平安装在加液杆31的顶部,转动座32为圆盘型,转动座32中心开设三号通孔且三号通孔与一号通孔相通;所述手柄33安装在转动座32的上表面,手柄33用于带动转动座32转动。工作时,通过转动座32向加液杆31内注入鉴定试剂;然后转动手柄33使加液杆31向下运动。

所述拉动模块4包括卷轴41、扭簧和钢丝绳42,所述鉴定筒1顶部开设一号凹槽,一号凹槽里水平安装卷轴41;所述扭簧安装在卷轴41上;所述钢丝绳42一端固定在卷轴41上,钢丝绳42另一端缠绕在加液杆31的上部。在加液杆31边转动边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钢丝绳42不断的卷绕在加液杆31上,扭簧因此受扭力。

所述搅动模块5包括连接件51、搅拌轴52和搅拌板53,所述连接件51通过基座2安装在鉴定筒1内壁上,连接件51用于连接搅拌轴52;所述搅拌轴52通过连接件51设置在鉴定筒1内部,搅拌轴52由两个不同半径的圆筒竖直叠加而成且上方的圆筒的直径小于下方的圆筒的直径,搅拌轴52上部的内壁上设置一段螺纹,加液杆31位于搅拌轴52的内部,搅拌轴52与加液杆31通过螺纹实现连接,搅拌轴52底部开设斜孔,斜孔用于搅拌轴52内部空腔中鉴定试剂的流出;所述搅拌板53铰接在搅拌轴52的底端且搅拌板53位于搅拌轴52的相邻斜孔之间,搅拌板53倾斜设置。加液杆31沿着搅拌轴52向下运动使液体顺利进入搅拌轴52并流入鉴定筒1后,停止转动手柄33,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卷轴41转动,钢丝绳42卷绕在卷轴41上,钢丝绳42因此拉动加液杆31反向转动,由于此时连接件51使搅拌轴52处于活动状态,加液杆31带动搅拌轴52转动,实现对鉴定筒1内鉴定试剂的搅拌;然后,连接件51重新使搅拌轴52固定,反向转动手柄33使加液杆31向上运动,加液杆31恢复到原位。

所述连接件51可以是轴承,连接件51包括内圈511、外圈512、滚珠、阻挡块513、一号电磁铁514和一号弹簧515,所述内圈511外侧水平开设二号凹槽;所述外圈512固定在基座2上,外圈512内侧水平开设三号凹槽,外圈512与内圈511之间安装有滚珠,二号凹槽与三号凹槽处于同一高度;所述阻挡块513水平设置在二号凹槽与三号凹槽内,三号凹槽内部还安装有一号电磁铁514,一号电磁铁514和阻挡块513之间通过一号弹簧515实现连接,搅拌轴52竖直穿过内圈511与内圈511相固联。当需要连接件51使搅拌轴52处于活动状态时,一号电磁铁514带电,阻挡块513在一号电磁铁514磁力的作用下从内圈511的二号凹槽内抽出,内圈511能够与外圈512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搅拌轴52处于活动状态。

所述连接件51还可以由外环516、二号电磁铁517、二号弹簧518、压板519和橡胶板520组成,所述外环516安装在基座2上,外环516内表面均匀开设四号凹槽;所述压板519位于外环516的四号凹槽内;所述二号电磁铁517设置在四号凹槽的底部;所述二号弹簧518设置在四号凹槽,二号弹簧518一端与二号电磁铁517相连接,二号弹簧518另一端与压板519相连接;所述橡胶板520位于压板519内侧,橡胶板520固定安装在压板519上,橡胶板520用于穿过连接件51的搅拌轴52。当需要连接件51使搅拌轴52处于活动状态时,二号电磁铁517带电,压板519在磁力作用下沿着外环516的四号凹槽向外运动,此时压板519上的橡胶板520便不再压紧搅拌轴52,使搅拌轴52处于活动状态。

所述搅拌板53内部开设空腔,搅拌板53表面开设微气孔,微气孔与空腔相通,空腔用于盛放ph缓冲液。工作时,搅拌板53转动时,ph缓冲液从搅拌板53表面的微气孔内被甩出,对鉴定筒1内部的微生物液体的ph进行缓冲,有利于维持微生物的生长。

所述搅拌轴52下部的空腔内壁安装紫外线灯6,紫外线灯6用于将进入空腔内部的鉴定试剂进行杀毒灭菌。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工作时,通过转动座32向加液杆31内注入鉴定试剂;然后转动手柄33使加液杆31向下运动,此时搅拌轴52处于固定状态。在加液杆31边转动边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钢丝绳42不断的卷绕在加液杆31上,扭簧因此受扭力;加液杆31沿着搅拌轴52向下运动使液体顺利进入搅拌轴52并流入鉴定筒1后,停止转动手柄33,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卷轴41转动,钢丝绳42卷绕在卷轴41上,钢丝绳42因此拉动加液杆31反向转动,由于此时连接件51使搅拌轴52处于活动状态,加液杆31带动搅拌轴52转动,实现对鉴定筒1内鉴定试剂的搅拌;然后,连接件51重新将搅拌轴52固定,反向转动手柄33使加液杆31向上运动,加液杆31恢复到原位,为下一次的工作做准备。

清洗时,首先打开密封塞,将检测后的细菌溶液由排水口排出,然后利用密封塞将排水口堵上,然后利用高压泵将清洗液由清洗口进入鉴定筒1内,清洗液沿着鉴定筒1内壁旋转,实现对鉴定筒1内部的清洗,然后打开再次取下密封塞,将清洗液由排水口排出,重复上述清洗步骤,实现对鉴定筒1内部的反复清洗;最后将密封塞对排水口进行密封,然后由清洗口向鉴定筒1内注入蒸馏水,然后将清洗口密封,然后对加热棒进行通电,加热棒对蒸馏水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加液杆31上的一号通孔不与鉴定筒1内部联通,此时在加热棒的作用下,鉴定筒1内的温度及压力升高,高温高压便可对鉴定筒1内部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在鉴定筒1上安装压力表和温度表用于检测鉴定筒1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当鉴定筒1内部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使一号通孔与鉴定筒1内部联通,此时高温高压的水蒸气通过一号通孔排出,此时可实现对检测试剂的添加通道进行消毒灭菌,避免了将本装置进行拆解灭菌的麻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