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34528发布日期:2018-12-28 20:2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性体,具体涉及一种耐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加工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tpu即热塑性聚氨酯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耐低温性、耐油性和拉伸强度,常用于制作脚轮、电线电缆的护套、密封件、合成革、减震块等,但是,热塑性聚氨酯的阻燃性较差,一旦燃烧,火焰非常剧烈且伴有浓烈的黑烟,同时伴有严重的熔滴现象,有扩大火灾火势的风险并且目前大部分的材料都是从国外进口,成本较高,依赖性较强,不利于国内各行业的发展,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方案解决该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耐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加工方法该技术方案原料来源广泛,并且该产品的耐磨性能较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由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组成: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40-95份,碳酸钙6-14份,镀银玻璃纤维2-6份,丙烯酸酯改性剂2-8份,分散剂3-8份,紫外线吸收剂1-5份,纳米二氧化硅3-12份,硅烷偶联剂3-7份,磷酸盐4-10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弹性体由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组成: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50份,碳酸钙6份,镀银玻璃纤维2份,丙烯酸酯改性剂2份,分散剂3份,紫外线吸收剂2份,纳米二氧化硅6份,硅烷偶联剂4份,磷酸盐5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弹性体由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组成: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88份,碳酸钙8份,镀银玻璃纤维6份,丙烯酸酯改性剂8份,分散剂8份,紫外线吸收剂5份,纳米二氧化硅10份,硅烷偶联剂7份,磷酸盐10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弹性体由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组成: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66份,碳酸钙7份,镀银玻璃纤维3份,丙烯酸酯改性剂3份,分散剂4份,紫外线吸收剂2份,纳米二氧化硅6份,硅烷偶联剂4份,磷酸盐5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弹性体由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组成: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85份,碳酸钙12份,镀银玻璃纤维5份,丙烯酸酯改性剂7份,分散剂6份,紫外线吸收剂4份,纳米二氧化硅9份,硅烷偶联剂6份,磷酸盐9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弹性体由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组成: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75份,碳酸钙10份,镀银玻璃纤维4份,丙烯酸酯改性剂5份,分散剂5份,紫外线吸收剂3份,纳米二氧化硅7份,硅烷偶联剂5份,磷酸盐7份。

一种耐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上述比例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碳酸钙,镀银玻璃纤维,丙烯酸酯改性剂,一起放入反应釜中,然后对反应釜升温,直至温度达到160~280℃,真空度达到0.7~1.2mpa,保持5-8小时,其次加入分散剂,紫外线吸收剂,纳米二氧化硅,硅烷偶联剂剂,磷酸盐进行反应,反应时间在2-3小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该技术方案通过添加碳酸钙、镀银玻璃纤维、丙烯酸酯改性剂分散剂、紫外线吸收剂、纳米二氧化硅、硅烷偶联剂等,在达到良好的阻燃性的同时,保证了tpu材料原有的高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较好的机械性能,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老化性;2)该技术方案中没有重金属,尤其不含铅、镉、汞、六价铬重金属,满足国内环保以及欧盟相关标准的要求;3)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原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便于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耐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加工方法所述弹性体由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组成: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50份,碳酸钙6份,镀银玻璃纤维2份,丙烯酸酯改性剂2份,分散剂3份,紫外线吸收剂2份,纳米二氧化硅6份,硅烷偶联剂4份,磷酸盐5份。

实施例2:一种耐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加工方法,所述弹性体由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组成: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88份,碳酸钙8份,镀银玻璃纤维6份,丙烯酸酯改性剂8份,分散剂8份,紫外线吸收剂5份,纳米二氧化硅10份,硅烷偶联剂7份,磷酸盐10份。

实施例3:一种耐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加工方法所述弹性体由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组成: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66份,碳酸钙7份,镀银玻璃纤维3份,丙烯酸酯改性剂3份,分散剂4份,紫外线吸收剂2份,纳米二氧化硅6份,硅烷偶联剂4份,磷酸盐5份。

实施例4:一种耐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加工方法所述弹性体由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组成: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85份,碳酸钙12份,镀银玻璃纤维5份,丙烯酸酯改性剂7份,分散剂6份,紫外线吸收剂4份,纳米二氧化硅9份,硅烷偶联剂6份,磷酸盐9份。

实施例5:一种耐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加工方法,所述弹性体由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组成: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75份,碳酸钙10份,镀银玻璃纤维4份,丙烯酸酯改性剂5份,分散剂5份,紫外线吸收剂3份,纳米二氧化硅7份,硅烷偶联剂5份,磷酸盐7份。

具体生产方法如下:一种耐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上述比例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碳酸钙,镀银玻璃纤维,丙烯酸酯改性剂,一起放入反应釜中,然后对反应釜升温,直至温度达到160~280℃,真空度达到0.7~1.2mpa,保持5-8小时,其次加入分散剂,紫外线吸收剂,纳米二氧化硅,硅烷偶联剂剂,磷酸盐进行反应,反应时间在2-3小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替代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加工方法,所述弹性体由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组成: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40‑95份,碳酸钙6‑14份,镀银玻璃纤维2‑6份,丙烯酸酯改性剂2‑8份,分散剂3‑8份,紫外线吸收剂1‑5份,纳米二氧化硅3‑12份,硅烷偶联剂3‑7份,磷酸盐4‑10份;该方案提供一种耐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加工方法,该技术方案原料来源广泛,并且该产品的耐磨性能较好。

技术研发人员:石鹏杰;王家兵;周颂阳;韩雨桐;黄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宜凯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21
技术公布日:2018.1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