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1,1,4,4,4-六氟-2-丁烯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00798发布日期:2018-11-02 21:25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相制备e-1,1,1,4,4,4-六氟-2-丁烯(e-hfo-1336mzz),尤其涉及一种以z-1,1,1,4,4,4-六氟-2-丁烯(z-hfo-1336mzz)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异构化反应得到e-hfo-1336mzz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截至目前,各类文献共公开了八条合成e-1,1,1,4,4,4-六氟-2-丁烯的路线。

第一条路线是消去法。文献[a.i.burmakov,l.a.motnyak,b.v.kunshenko,l.a.alekseeva,l.m.yagupolskii,journaloforganicchemistryussr(englishtranslation),1980,16,1204-1209.]报道了1,1,1,4,4,4-六氟丁-2-醇在四氟化硫存在下,发生消去得到e-1,1,1,4,4,4-六氟-2-丁烯、z-1,1,1,4,4,4-六氟-2-丁烯和1,1,1,2,4,4,4-七氟丁烷,其中,e-1,1,1,4,4,4-六氟-2-丁烯的产率仅为37%。方程式见反应(1)。文献[a.l.henne,m.nager,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1951,73,5527-5528.]报道了1,1,1,4,4,4-六氟-2-碘丁烷与乙醇碱反应,得到e-1,1,1,4,4,4-六氟-2-丁烯,方程式见反应(2)。文献[r.n.haszeldine,journalofthechemicalsociety,1952,p.2504-2513.]报道了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2-卤-1,1,1,4,4,4-六氟丁烷(卤为氯、溴或者碘)发生脱卤化氢反应,得到e-1,1,1,4,4,4-六氟-2-丁烯,其中原料为2-氯-1,1,1,4,4,4-六氟丁烷时,e-1,1,1,4,4,4-六氟-2-丁烯产率为88%;原料为2-溴-1,1,1,4,4,4-六氟丁烷时,e-1,1,1,4,4,4-六氟-2-丁烯产率为85%;原料为2-碘-1,1,1,4,4,4-六氟丁烷时,e-1,1,1,4,4,4-六氟-2-丁烯产率为95%。方程式见反应(2)、(3)和(4)。

第二条路线是氟化法。wo2012067864a1报道了在氟氧化铬存在下,2,4,4-三氯1,1,1-三氟丁烷与hf发生气相氟化反应,得到主产物e-1,1,1,4,4五氟-2-烯和e-1,1,1,4,4,4-六氟-2-丁烯以及2-氯1,1,1,4,4五氟丁烷,其中e-1,1,1,4,4,4-六氟-2-丁烯的产率仅为6.5%。方程式见反应(5)。美国专利us5463150a1报道了在四亚甲基砜溶剂中,960克1,2-二氯-1,1,4,4,4-五氟丁烷与830克氟化钾反应,得到650克e-1,1,1,4,4,4-六氟-2-丁烯,方程式见反应(6)。

第三条路线是加氢脱氯法。文献[a.a.stepanov,n.i.delyagina,v.f.cherstkov,russianjournaloforganicchemistry,2010,46:1290-1295]报道了240℃时,e/z-2,3-二氯六氟-2-丁烯与氢气反应,得到e-1,1,1,4,4,4-六氟-2-丁烯、z-1,1,1,4,4,4-六氟-2-丁烯和z-1,1,1,4,4,4-六氟-2-氯-2-丁烯,其中e-1,1,1,4,4,4-六氟-2-丁烯的产率为34.2%。方程式见反应(7)。美国专利us2009012335a1和us2010/160696a1也报道了类似合成路线。

第四条路线是调聚法。世界专利wo2009117458a2报道了在铜与二乙胺组成催化体系,催化1,1-二氯-2,2,2-三氟乙烷(hcfc-123)发生调聚,生成e-1,1,1,4,4,4-六氟-2-丁烯、z-1,1,1,4,4,4-六氟-2-丁烯、1,1-二氟乙烯和1,1-二氟-2-(三氟甲基)-1-丙烯,其中e-1,1,1,4,4,4-六氟-2-丁烯的产率为65.26%。方程式见反应(8)。

第五条路线是加氢法。美国专利us2008269532a1报道了催化剂为铅改性的pd/caco3,催化六氟-2丁炔与氢气反应,得到e-1,1,1,4,4,4-六氟-2-丁烯、z-1,1,1,4,4,4-六氟-2-丁烯和1,1,1,4,4,4-六氟丁烷,其中e-1,1,1,4,4,4-六氟-2-丁烯的产率不到10%。方程式见反应(9).

第六条路线是自由基反应。文献[k.fields,r.n.haszeldine,journalofthechemicalsociety,1964,1881–1889.]报道了在2,2,2-三氟重氮乙烷与环己烯、三氟乙烯、乙烯中的任意一种发生光解反应,得到e-1,1,1,4,4,4-六氟-2-丁烯和z-1,1,1,4,4,4-六氟-2-丁烯,其中e-1,1,1,4,4,4-六氟-2-丁烯仅为13%-41%,方程式见反应(10)。文献[j.e.o’gara,w.p.dailey,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1994,116,:12016–12021.]报道了在37k温度时,2,2,2-三氟亚乙基在紫外光照射8小时,得到e-1,1,1,4,4,4-六氟-2-丁烯和z-1,1,1,4,4,4-六氟-2-丁烯,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方程式见反应(11)。文献[d.r.mcdowell,b.e.holmesvol,internationaljournalofchemicalkinetics,1996,28:109-114.]报道了1,1,1-三氟丙烯与六氟丙酮反应得到e-1,1,1,4,4,4-六氟-2-丁烯、1,1,1,4,4,4-六氟丁烷、1,1,1,4,4,4-六氟-2-(三氟甲基)丁烷和1,1,1,6,6,6六氟-3,4-二(三氟甲基)己烷方程式见反应(12)。

第七条路线是异构化法。文献[k.fields,r.n.haszeldine,journalofthechemicalsociety,1964,1881–1889.]报道了z-1,1,1,4,4,4-六氟-2-丁烯在紫外线下照射24小时,得到e-1,1,1,4,4,4-六氟-2-丁烯,其产率为14%。世界专利wo2017027323a1采用间歇法,在圆底烧瓶中,反应温度为10℃至24℃,z-1,1,1,4,4,4-六氟-2-丁烯在氯氟化铝存在下发生异构化反应,得到e-1,1,1,4,4,4-六氟-2-丁烯,并且在权利要求15中指明异构化催化剂不能是氟化铝。方程式见反应(13)。

第八条路线是热解法。文献文献[a.i.burmakov,l.a.motnyak,b.v.kunshenko,l.a.alekseeva,l.m.yagupolskii,journaloforganicchemistryussr(englishtranslation),1980,16,1204-1209.]报道了2-羟基琥珀酸在四氟化硫存在下,60℃发生热解,得到e-1,1,1,4,4,4-六氟-2-丁烯、1,1,1,2,4,4,4-七氟丁烷、2,2,3,5,5-五氟-四氢呋喃、2,2,5,5-四氟-2,5-二氢呋喃等产物,其中e-1,1,1,4,4,4-六氟-2-丁烯的产率仅为4%,方程式见反应(14)。文献[l.a.motnyak,a.i.burmakov,b.v.kunshenko,t.a.neizvestnava,l.a.alekseeva,l.m.yagupolskii,journaloforganicchemistryussr(englishtranslation),1983,19,634–640.]报道了4,4,4-三氟-3-羟基丁酸在四氟化硫和无水氟化氢存在下,100℃发生热解,得到e-1,1,1,4,4,4-六氟-2-丁烯、z-1,1,1,4,4,4-六氟-2-丁烯和1,1,1,2,4,4,4-七氟丁烷,其中,e-1,1,1,4,4,4-六氟-2-丁烯和z-1,1,1,4,4,4-六氟-2-丁烯的产率之和为30%,方程式见反应(15)。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第一条路线的原料不易获取,且采用液相法,使用大量溶剂,产生大量废液和废固;其次,第二条路线的原料不易获取,产率较低;再其次,第三条路线的产率较低;第四条路线不但产率低下,而且容易产生大量的废液和废固;第五条路线的产率太低;第六条路线中紫外照射难以操控,产率低下;第七条路线中紫外照射的产率太低,而氯氟化铝作为催化剂的方法也同样难以操控,z-1,1,1,4,4,4-六氟-2-丁烯沸点为33-33.5℃(760mmhg),与反应温度(10℃至24℃)很接近,容易气化导致反应失控,上述液相法难以实现大规模连续化生产e-1,1,1,4,4,4-六氟-2-丁烯。第八条路线使用的四氟化硫是剧毒物质,难以安全操作,而且目标产物的产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原料容易获取、转化率高,而且反应容易控制、容易实现大规模的连续工艺进行制备e-1,1,1,4,4,4-六氟-2-丁烯的方法。

一种e-1,1,1,4,4,4-六氟-2-丁烯的制备方法,在催化剂存在下,z-1,1,1,4,4,4-六氟-2-丁烯于气相条件下发生异构化反应,得到e-1,1,1,4,4,4-六氟-2-丁烯,异构化反应条件为: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压力为0.01mpa~0.5mpa,反应温度为100~600℃,z-1,1,1,4,4,4-六氟-2-丁烯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为0.1~100s;所述催化剂为活性炭或金属氟化物,所述金属氟化物为氟化铝、氟化镁、氟化铁、氟化钴、氟化镍、氟化铬、氟化锌中的至少一种或数种。

所述催化剂为活性炭、氟化铝、氟化镁、氟化铬中的至少一种或数种。

所述异构化反应条件为: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压力为0.01mpa~0.5mpa,反应温度为300~500℃,z-1,1,1,4,4,4-六氟-2-丁烯的接触时间为0.5~30s。

所述异构化反应条件为: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压力为0.1mpa~0.3mpa,反应温度为350~450℃,z-1,1,1,4,4,4-六氟-2-丁烯的接触时间为0.10~20s。

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反应后的提纯,所述提纯为反应产物在蒸馏塔内进行加压蒸馏,压力可以控制在0.1mpa至2.5mpa之间,从而使蒸馏塔的加热温度容易控制,塔顶组分为粗品e-1,1,1,4,4,4-六氟-2-丁烯,经过精馏、干燥步骤得到产品e-1,1,1,4,4,4-六氟-2-丁烯;塔釜组分为z-1,1,1,4,4,4-六氟-2-丁烯,可循环至异构化反应器继续发生异构化反应转化为e-1,1,1,4,4,4-六氟-2-丁烯。

所述异构化反应器材质为不锈钢316材质或者因康合金。

所述金属氟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金属可溶盐溶解于水中,滴加浓氨水进行沉淀,调节ph值为7.5,然后陈化12小时,水洗、过滤,在80℃烘箱中干燥12-48小时;然后在氮气保护下,300-500℃焙烧5-20小时;在温度200-400℃,同时通入物质的量比为1:2的氟化氢与氮气组成的混合气体,活化5-20小时,停止通入混合气体,制得金属氟化物;其中,金属可溶盐为cr、al、mg、fe、co、ni、zn的氯化物或者硝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或数种。

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优选为:将金属可溶盐溶解于水中,滴加浓氨水进行沉淀,调节ph值为7.5,然后陈化12小时,水洗、过滤,在80℃烘箱中干燥36小时;然后在氮气保护下,450℃焙烧5-20小时;在温度300℃,同时通入物质的量比为1:2的氟化氢与氮气组成的混合气体,活化12小时,停止通入混合气体,制得催化剂;其中,金属可溶盐为cr、al、mg、fe、zn的氯化物或者硝酸盐至少一种或数种。

本发明的异构化反应以z-1,1,1,4,4,4-六氟-2-丁烯为原料,经过气相异构化反应,得e-1,1,1,4,4,4-六氟-2-丁烯。其主要反应如下:

本发明可在常压下进行,也可在高压下进行。本发明优选压力为0.1mpa-0.5mpa。

本发明可在不锈钢316材质或者因康合金的反应器中进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e-1,1,1,4,4,4-六氟-2-丁烯的制备方法。只需对反应结束后含有e-1,1,1,4,4,4-六氟-2-丁烯和z-1,1,1,4,4,4-六氟-2-丁烯的混合物进行分离、除水等后处理,即可得到相应产品:e-1,1,1,4,4,4-六氟-2-丁烯沸点为8.5℃(760mmhg)。

本发明的原料z-1,1,1,4,4,4-六氟-2-丁烯可按照中国专利201610344131.0提供的方法进行制备得到。还可以是背景技术的反应路线中的e-1,1,1,4,4,4-六氟-2-丁烯、z-1,1,1,4,4,4-六氟-2-丁烯等混合产物后,目标产物e-1,1,1,4,4,4-六氟-2-丁烯分离后,还可以分离得到的原料z-1,1,1,4,4,4-六氟-2-丁烯。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法不但原料容易获取、转化率高,而且反应容易控制;反应混合物采用蒸馏提纯的方式,塔顶为产物,可进一步提纯,塔釜为原料可循环至反应器中,实现连续化大规模生产e-1,1,1,4,4,4-六氟-2-丁烯。

附图说明

图1连续制备e-1,1,1,4,4,4-六氟-2-丁烯的工艺流程图

在图1中的标号意义如下。管线:1、2、3、5和7;第一反应器:4;第一蒸馏塔: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不限制本发明。新鲜的z-1,1,1,4,4,4-六氟-2-丁烯经管线1,与经管线2循环使用的z-1,1,1,4,4,4-六氟-2-丁烯一起通过管线3进入装填有催化剂的第一反应器4中进行反应,反应产物流经管线5进入第一蒸馏塔6进行加压蒸馏,压力控制在0.1mpa至2.5mpa之间,第一蒸馏塔6的塔釜组分为z-1,1,1,4,4,4-六氟-2-丁烯,塔釜组分可循环至第一反应器4继续反应转化为e-1,1,1,4,4,4-六氟-2-丁烯,塔顶组分为e-1,1,1,4,4,4-六氟-2-丁烯粗品,经干燥和精馏,得到高纯度的e-1,1,1,4,4,4-六氟-2-丁烯。

分析仪器:岛津gc-2010,色谱柱为db-vrxcapillarycolumn(i.d.0.32mm;length30m;j&wscientificinc.)。

gc分析方法:反应产物经加热分离除去hf和hcl后,冷凝,取液体有机相进行gc分析。检测器温度250℃,汽化室温度250℃,柱初温40℃,保持10分钟,15℃/min升温至230℃,保持8分钟。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述,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催化剂的制备:将金属可溶盐溶解于水中,滴加浓氨水进行沉淀,调节ph值为7.5,然后陈化12小时,水洗、过滤,在80℃烘箱中干燥36小时;然后在氮气保护下,450℃焙烧5-20小时;在温度300℃,同时通入物质的量比为1:2的氟化氢与氮气组成的混合气体,活化12小时,停止上述混合气体,制得催化剂。其中,金属可溶盐为cr、al、mg、fe、zn的氯化物或者硝酸盐至少一种或数种。

实施例1

在内径1/2英寸、长30cm的因康合金制的管式反应器中装填10毫升市售的活性炭(shirasagic2x7/12activatedcarbon,osakagaschemicalsco.ltd.)。反应条件为:反应升温400℃,z-1,1,1,4,4,4-六氟-2-丁烯的接触时间为15s,反应压力为0.1mpa。运行10h后,反应产物经收集和加热,取气相有机相进行gc分析。反应结果为:z-1,1,1,4,4,4-六氟-2-丁烯的转化率为99.5%,e-1,1,1,4,4,4-六氟-2-丁烯的选择性为98.8%。

实施例2

在内径1/2英寸、长30cm的因康合金制的管式反应器中装填10毫升上述方法制备的催化剂alf3。反应条件为:反应升温400℃,z-1,1,1,4,4,4-六氟-2-丁烯的接触时间为15s,反应压力为0.1mpa。运行10h后,反应产物经收集和加热,取气相有机相进行gc分析。反应结果为:z-1,1,1,4,4,4-六氟-2-丁烯的转化率为99.3%,e-1,1,1,4,4,4-六氟-2-丁烯的选择性为98.4%。

实施例3

在内径1/2英寸、长30cm的因康合金制的管式反应器中装填10毫升上述方法制备的催化剂alf3。反应条件为:反应升温300℃,z-1,1,1,4,4,4-六氟-2-丁烯的接触时间为15s,反应压力为0.1mpa。运行10h后,反应产物经收集和加热,取气相有机相进行gc分析。反应结果为:z-1,1,1,4,4,4-六氟-2-丁烯的转化率为73.1%,e-1,1,1,4,4,4-六氟-2-丁烯的选择性为99.2%。

实施例4

在内径1/2英寸、长30cm的因康合金制的管式反应器中装填10毫升上述方法制备的催化剂alf3。反应条件为:反应升温500℃,z-1,1,1,4,4,4-六氟-2-丁烯的接触时间为15s,反应压力为0.1mpa。运行10h后,反应产物经收集和加热,取气相有机相进行gc分析。反应结果为:z-1,1,1,4,4,4-六氟-2-丁烯的转化率为99.6%,e-1,1,1,4,4,4-六氟-2-丁烯的选择性为97.1%。

实施例5

在内径1/2英寸、长30cm的因康合金制的管式反应器中装填10毫升上述方法制备的催化剂alf3。反应条件为:反应升温600℃,z-1,1,1,4,4,4-六氟-2-丁烯的接触时间为15s,反应压力为0.1mpa。运行10h后,反应产物经收集和加热,取气相有机相进行gc分析。反应结果为:z-1,1,1,4,4,4-六氟-2-丁烯的转化率为99.8%,e-1,1,1,4,4,4-六氟-2-丁烯的选择性为91.5%。

实施例6

在内径1/2英寸、长30cm的因康合金制的管式反应器中装填10毫升上述方法制备的催化剂alf3。反应条件为:反应升温400℃,z-1,1,1,4,4,4-六氟-2-丁烯的接触时间为0.1s,反应压力为0.1mpa。运行10h后,反应产物经收集和加热,取气相有机相进行gc分析。反应结果为:z-1,1,1,4,4,4-六氟-2-丁烯的转化率为98.8%,e-1,1,1,4,4,4-六氟-2-丁烯的选择性为94.1%。

实施例7

在内径1/2英寸、长30cm的因康合金制的管式反应器中装填10毫升上述方法制备的催化剂alf3。反应条件为:反应升温400℃,z-1,1,1,4,4,4-六氟-2-丁烯的接触时间为100s,反应压力为0.1mpa。运行10h后,反应产物经收集和加热,取气相有机相进行gc分析。反应结果为:z-1,1,1,4,4,4-六氟-2-丁烯的转化率为57.2%,e-1,1,1,4,4,4-六氟-2-丁烯的选择性为88.9%。

实施例8

在内径1/2英寸、长30cm的因康合金制的管式反应器中装填10毫升上述方法制备的催化剂mgf2。反应条件为:反应升温400℃,z-1,1,1,4,4,4-六氟-2-丁烯的接触时间为15s,反应压力为0.1mpa。运行10h后,反应产物经收集和加热,取气相有机相进行gc分析。反应结果为:z-1,1,1,4,4,4-六氟-2-丁烯的转化率为92.6%,e-1,1,1,4,4,4-六氟-2-丁烯的选择性为99.0%。

实施例9

在内径1/2英寸、长30cm的因康合金制的管式反应器中装填10毫升上述方法制备的催化剂fef3。反应条件为:反应升温400℃,z-1,1,1,4,4,4-六氟-2-丁烯的接触时间为15s,反应压力为0.1mpa。运行10h后,反应产物经收集和加热,取气相有机相进行gc分析。反应结果为:z-1,1,1,4,4,4-六氟-2-丁烯的转化率为94.4%,e-1,1,1,4,4,4-六氟-2-丁烯的选择性为97.8%。

实施例10

在内径1/2英寸、长30cm的因康合金制的管式反应器中装填10毫升上述方法制备的催化剂crf3。反应条件为:反应升温400℃,z-1,1,1,4,4,4-六氟-2-丁烯的接触时间为15s,反应压力为0.1mpa。运行10h后,反应产物经收集和加热,取气相有机相进行gc分析。反应结果为:z-1,1,1,4,4,4-六氟-2-丁烯的转化率为98.2%,e-1,1,1,4,4,4-六氟-2-丁烯的选择性为98.5%。

实施例11

在内径1/2英寸、长30cm的因康合金制的管式反应器中装填10毫升上述方法制备的催化剂nif2。反应条件为:反应升温400℃,z-1,1,1,4,4,4-六氟-2-丁烯的接触时间为15s,反应压力为0.1mpa。运行10h后,反应产物经收集和加热,取气相有机相进行gc分析。反应结果为:z-1,1,1,4,4,4-六氟-2-丁烯的转化率为97.6%,e-1,1,1,4,4,4-六氟-2-丁烯的选择性为97.9%。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