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Click反应的CO2响应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62883发布日期:2018-12-14 21:43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可用于Click反应的CO2响应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刺激响应性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可用于click反应的co2响应化合物。

背景说明

近年来,智能材料的研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智能材料是材料研究的最高目标之一,是目前材料领域各个分支学科研究的热点,被认为是今后解决可持续发展、人类健康等关键问题的核心技术。所谓智能材料,是指具有像高等生命一样的自我感知、识别和响应能力的新材料。它不是一种单一的材料,而是一个复杂的材料体系,其核心是对外界变化的识别和响应。

环境刺激响应材料是构建智能材料体系的核心,它是一类在环境因素刺激下,自身的某些物理或化学性质会发生相应变化的材料。这类材料会对一种或者多种刺激因素做出识别与响应,它们通常含有对环境刺激因素非常敏感的官能团。当这些刺激因子发生变化时,材料自身结构(形状、形貌等)和性质(如相态、表面能、电荷分布、反应速率、溶解度、透光度或者表面润湿性等)随之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以进一步被转换成光、电、热以及应力变化等信号。利用它们特殊的环境刺激响应功能,可以构建更高级的智能材料体系,发展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例如药物的输送与可控释放、疾病诊断、智能光学系统、智能表面、智能纤维织物、生物质分离、仿生性能以及生化传感器等。

目前,已经大量研究了对光、温度、ph、离子及离子强度、电场、磁场、应力以及一些特殊化学物质敏感的刺激响应材料。近年,co2作为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气体刺激因子获得了大量的关注,已经被成功用于制备“开关”型溶剂、溶液、流体、自组装微结构、智能表面等材料。叔胺是一种典型的co2响应性基团,在湿润的环境中可与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盐。当温度升高后,碳酸氢铵盐又可分解,释放出co2,恢复为叔胺(lin,s.;theato,p.,co2-responsivepolymers.macromolrapidcomm2013,34,1118-1133.)。在该反应前后,基团的亲水性、电荷性质等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并可进一步引发材料形貌、强度、体积等性质的变化,因此可赋予材料特殊的刺激响应性能(jessop,p.g.;mercer,s.m.;heldebrant,d.j.,co2-triggeredswitchablesolvents,surfactants,andothermaterials.energenvironsci2012,5,7240-7253)。

在制备co2响应材料时,需要在材料的某些特殊部位引入具有响应功能的官能团,而这往往需要精细的设计与合成,工作量大,效率低,成本高。点击化学(clickchemistry)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点击化学是通过小单元的拼接,来快速可靠地完成各类分子的化学合成,具有简单、快速、高效的特点。利用click反应能够将具有特殊性质的官能团快速、高效的引入到材料的特殊部位,尤其是材料表面。研究制备出可用于click反应的叔胺化合物,便可利用click反应将具有co2响应性的叔胺基团快速、高效地引入到目标材料中,赋予材料co2响应特性。因此可用于click反应的co2响应化合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类可用于click反应的co2响应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构思是:将具有典型co2响应特性的叔胺基团引入到末端基为炔基的化合物中。末端炔在cu(i)催化下可与叠氮基团发生成环反应,即cu(i)催化的huisgen1,3-偶极环加成反应,该反应为一种典型的click反应。因此,可通过该click反应将叔胺基团直接“嫁接”到其他物质或材料的表面,赋予它们co2刺激响应特性。

基于以上构思,本发明提供可用于click反应的co2响应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可用于click反应的co2响应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通式,

其中,a为1~5,b为1~5,且a、b均为整数。

所述一类可用于click反应的co2响应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三聚氯氰和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在冰水浴下搅拌至均匀分散(数分钟);

(2)向步骤(1)所得反应液中逐滴滴加n,n-二甲基烷基二胺,滴加完成后升温到58~65℃继续反应4~8h;

(3)向步骤(2)所得反应液中逐滴滴加炔丙胺,并逐渐升温到80~95℃,继续反应4~8h;

(4)向步骤(3)所得反应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继续反应0.5~1h;

(5)将步骤(4)所得反应液除去溶剂后加入二氯甲烷溶解产物,过滤收集溶液(滤液),向溶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12~24h,过滤后再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

(6)将所得粗产物溶于二氯甲烷,再加入石油醚充分震荡后静置分层,收集二氯甲烷层,重复操作(加入石油醚充分震荡后静置分层,收集二氯甲烷层)两次,然后除去溶剂,冷冻干燥12~24h后即得所述co2响应化合物。

进一步地,步骤(1)中三聚氯氰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8~20)。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加入的n,n-二甲基烷基二胺为具有如下结构通式中的一种或两种,加入量为与使其与步骤(1)中三聚氯氰的摩尔比2:1。

其中,c为1~5,且c为整数。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加入的炔丙胺与步骤(1)中三聚氯氰的摩尔比为(1.02~1.10):1。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加入的氢氧化钠与步骤(1)中三聚氯氰的摩尔比3:1,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是饱和溶液。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法制备的co2响应化合物,该化合物可作为co2刺激响应物质,并可用于click反应,快速、高效地赋予材料co2响应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合成路线和操作工艺简单。本发明采用一锅煮法,中间体不需要提纯,直接参与下一步反应。反应完成后,经过简单的过滤、旋蒸等操作除去溶剂就可得到较纯的粗产物。粗产物再经过石油醚洗涤等步骤就可得到最终的纯品。整个过程不需要柱层析等复杂的纯化操作,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2)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含有两个响应性叔胺基团,且间隔较远,相互间没有干扰,因此具有高效的co2响应性,能够赋予材料优良的刺激响应性能。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可用于click反应的co2响应化合物,该化合物co2响应性能优异,溶解性好,能够溶于水、乙醇、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dmf、二甲亚砜等常见有机溶剂,因此可广泛用于各类材料的改性反应,特别是可用于点击化学中制备co2响应材料。利用click反应将叔胺基团快速、高效地直接“嫁接”到其他物质或材料的表面,从而赋予它们co2刺激响应特性,避免了在材料制备初始阶段就需要引入co2响应性官能团的复杂过程。本发明为材料制备完成后的改性提供了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2-(炔丙胺基)-4,6-二(n,n-二甲基-1,3-丙二胺基)-1,3,5-三嗪的红外光谱谱图。图2为实施例1中2-(炔丙胺基)-4,6-二(n,n-二甲基-1,3-丙二胺基)-1,3,5-三嗪在氘代氯仿中的核磁共振氢谱谱图。

图3为实施例1中2-(炔丙胺基)-4,6-二(n,n-二甲基-1,3-丙二胺基)-1,3,5-三嗪的质谱谱图。

图4为应用例中蜂窝状多孔膜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5为应用例中蜂窝状多孔膜水滴接触角的变化。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实施实例、附图,对本发明所述可用于click反应的co2响应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所有物料均可于市场购买。

实施例1

2-(炔丙胺基)-4,6-二(n,n-二甲基-1,3-丙二胺基)-1,3,5-三嗪的制备

(1)将7.38g三聚氯氰和80ml去离子水加入到250ml反应容器中,在冰水浴下搅拌充分;

(2)用恒压滴液漏斗向烧瓶中逐滴滴加8.17g的3-二甲氨基-1-丙胺,滴加完成后升温到60℃继续反应5h;(3)向反应液中再逐滴滴加2.31g炔丙胺,并逐渐升温到85℃,之后继续反应5h;

(4)向反应液中加入含4.80g氢氧化钠的饱和溶液,继续反应1h;

(5)停止反应,除去溶剂,加入50ml二氯甲烷溶解产物,过滤后收集溶液,向溶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24h,过滤后再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

(6)将粗产物溶于二氯甲烷,再加入适量石油醚剧烈震荡,然后静置分层,收集二氯甲烷,重复两次,除去溶剂并冷冻干燥24h后得到产物。

红外光谱(图1)、核磁共振氢谱(图2)和质谱(图3)分析表明,成功制得2-(炔丙胺基)-4,6-二(n,n-二甲基-1,3-丙二胺基)-1,3,5-三嗪。

实施例2

2-(炔丙胺基)-4,6-二(n,n-二甲基乙二胺基)-1,3,5-三嗪的制备

(1)将7.38g三聚氯氰和80ml去离子水加入到250ml反应容器中,在冰水浴下搅拌充分;

(2)用恒压滴液漏斗向烧瓶中逐滴滴加7.06g的n,n-二甲基乙二胺,滴加完成后升温到60℃继续反应6h;

(3)向反应液中再逐滴滴加2.31g炔丙胺,并逐渐升温到90℃,之后继续反应6h;

(4)向反应液中加入含4.80g氢氧化钠的溶液,继续反应0.5h;

(5)停止反应,除去溶剂,加入50ml二氯甲烷溶解产物,过滤后收集溶液,向溶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12h,过滤后再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

(6)将粗产物溶于二氯甲烷,再加入适量石油醚剧烈震荡,然后静置分层,收集二氯甲烷,重复两次,除去溶剂并冷冻干燥24h后得到产物。

以下说明本发明制备的化合物可用于click反应并赋予材料co2响应特性应用例

将实施例1中的产物2-(炔丙胺基)-4,6-二(n,n-二甲基-1,3-丙二胺基)-1,3,5-三嗪和适量的氯化亚铜、维生素c钠以及五甲基二乙烯三胺溶于乙醇得到溶液中,随后将表面带有叠氮基团的蜂窝状多孔膜(图4)浸入上述溶液中,搅拌12h后取出多孔膜,并用去离子水洗涤,自然干燥。

水滴接触角测试表明,该蜂窝状多孔膜在反应前的接触角为130°,为疏水性,而在反应后接触角降低为108°,疏水性降低,说明通过click反应将具有一定亲水性的2-(炔丙胺基)-4,6-二(n,n-二甲基-1,3-丙二胺基)-1,3,5-三嗪引入到了多孔膜的表面。

随后,将饱和co2水溶液滴加到改性后多孔膜的表面,待其自然干燥后,多孔膜的接触角降低至80°,变为亲水性表面。这是因为co2在湿润的环境中将多孔膜表面的叔胺质子化,产生了亲水性更强的碳酸氢铵盐。之后,将该多孔膜放置在60℃的烘箱中3h,冷却后测试表明其接触角升高到107°,又恢复为疏水性(图5)。这是因为高温环境下,碳酸氢铵盐不稳定,易分解,释放出了co2,恢复为叔胺。

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化合物可用于click反应,并赋予材料co2响应特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