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茱萸阳荷保健酒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82909发布日期:2018-11-17 00:32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酒的酿造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山茱萸阳荷保健酒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山茱萸,山茱萸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的果实,别名山萸肉、药枣、枣皮。山茱萸入药,在我国秦代或秦以前就开始使用,其性味酸涩、入肝、肾经,酸涩收敛,有滋肝补肾、固肾涩精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滑泄、眩晕耳鸣等症。据化学分析,山茱萸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山茱萸甙、酒石酸、没食子酸、苹果酸、树脂、鞣质和多种维生素等有效成分。据抗菌试验,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以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据药理研究,有利尿和降压作用,常用以治疗高血压。中国卫生部将其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名单。

阳荷,属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药同源的蔬菜。阳荷全身都具有独特的香味,它的枝叶、根茎、花果可以祛风止痛、清肿解毒、止咳平喘、化积健胃,具有极好的药用价值,尤其对治疗便秘、糖尿病有特效。它的嫩芽、茎果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多种氨基酸以及有“第七大营养元素”之称的膳食纤维,是名贵的“山珍”。阳荷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丰富的纤维素,所含纤维素是一种不产生热能的多糖营养物质。《本草纲目》记载:阳荷有活血调经、镇咳祛痰、消肿解毒、消积健胃等功效,对治疗糖尿病有特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目前,槲树和藤枣的药用价值高,将其加工成山茱萸阳荷保健酒可实现对槲树的综合利用,便于储存,提高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山茱萸阳荷保健酒的制作方法,提高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山茱萸阳荷保健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为:

(1)原料预处理:采摘新鲜完整的山茱萸和阳荷,加入少许白芍、枸杞叶,淋洗后杀青处理,放入含0.35%柠檬酸的水溶液中浸泡45min,冷冻干燥,粉碎,制得原料细粉;

(2)热萃取:将原料细粉放入微波萃取设备中,按1:2的比例加入清水,设置萃取功率为450w,温度控制为55℃,时间控制为20min,重复萃取2次,制得原料萃取物;

(3)基质制备:选取优质干燥的血糯米,加入适量的辣木籽、黑豆和苦荞,洗净去杂后,于40℃的温水中浸渍8h,磨浆,制得基质浆;

(4)配料:将原料萃取物、基质浆按1:3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基质浆重量12%的米曲汁、0.5%的淀粉酶和1%的葡萄糖液,搅拌均匀,于35℃的恒温箱中静置2h,进行糖化,制得酒醅;

(5)前发酵:将酒醅于品温42℃下密封发酵8天,当液体的温度接近室温时,即前发酵结束;

(6)后发酵:发酵结束后,将发酵醪通过滤网过滤,制得发酵液和残渣;将残渣进行后发酵,温度控制在45℃,时间7天,压滤后,与发酵液合并,制得酒液;

(7)澄清:将酒液置于密封条件下于45℃进行增香后熟,3天后结束,再加入少许壳聚糖与明矾进行澄清,取澄清液,制得成品酒;

(8)杀菌与装瓶:将成品酒用板式热交换器杀菌,温度100℃,时间10min,杀菌后趁热灌装,采用玻璃瓶进行密封包装,即为成品。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保健价值高的山茱萸和阳荷为原料,血糯米为基质,预处理后经热萃取、配料、前发酵、后发酵、澄清、杀菌的加工工序,能够充分保留原料的活性物质,增加了成品酒的营养价值,使制得的成品保健酒营养价值高、酒香独特,口感醇绵,还具有滋肝补肾,镇咳祛痰、消积健胃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山茱萸阳荷保健酒的制作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原料预处理:采摘新鲜完整的山茱萸和阳荷,加入少许茼蒿、观音菜,淋洗后杀青处理,放入含0.3%柠檬酸的水溶液中浸泡45min,冷冻干燥,粉碎,制得原料细粉;

(2)热萃取:将原料细粉放入微波萃取设备中,按1:3的比例加入清水,设置萃取功率为650w,温度控制为55℃,时间控制为20min,重复萃取2次,制得原料萃取物;

(3)基质制备:选取优质干燥的血糯米,加入适量的五加皮、小麦粒和金荞麦,洗净去杂后,于40℃的温水中浸渍5h,磨浆,制得基质浆;

(4)配料:将原料萃取物、基质浆按1:3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基质浆重量10%的麦曲汁、0.5%的淀粉酶和1%的葡萄糖液,搅拌均匀,于35℃的恒温箱中静置2h,进行糖化,制得酒醅;

(5)前发酵:将酒醅于品温40℃下密封发酵12天,当液体的温度接近室温时,即前发酵结束;

(6)后发酵:发酵结束后,将发酵醪通过滤网过滤,制得发酵液和残渣;将残渣进行后发酵,温度控制在45℃,时间5天,压滤后,与发酵液合并,制得酒液;

(7)澄清:将酒液置于密封条件下于50℃进行增香后熟,3天后结束,再加入少许壳聚糖与明矾进行澄清,取澄清液,制得成品酒;

(8)杀菌与装瓶:将成品酒用板式热交换器杀菌,温度100℃,时间10min,杀菌后趁热灌装,采用玻璃瓶进行密封包装,即为成品。

实施例2:

一种山茱萸阳荷保健酒的制作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原料预处理:采摘新鲜完整的山茱萸和阳荷,加入少许灯芯草、杜仲叶,淋洗后杀青处理,放入含0.3%柠檬酸的水溶液中浸泡45min,冷冻干燥,粉碎,制得原料细粉;

(2)热萃取:将原料细粉放入微波萃取设备中,按1:3的比例加入清水,设置萃取功率为650w,温度控制为55℃,时间控制为20min,重复萃取2次,制得原料萃取物;

(3)基质制备:选取优质干燥的血糯米,加入适量的锁阳、青粱米和山药豆,洗净去杂后,于40℃的温水中浸渍6h,磨浆,制得基质浆;

(4)配料:将原料萃取物、基质浆按1:3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基质浆重量10%的麦曲汁、0.5%的淀粉酶和1%的葡萄糖液,搅拌均匀,于35℃的恒温箱中静置2h,进行糖化,制得酒醅;

(5)前发酵:将酒醅于品温40℃下密封发酵12天,当液体的温度接近室温时,即前发酵结束;

(6)后发酵:发酵结束后,将发酵醪通过滤网过滤,制得发酵液和残渣;将残渣进行后发酵,温度控制在45℃,时间5天,压滤后,与发酵液合并,制得酒液;

(7)澄清:将酒液置于密封条件下于50℃进行增香后熟,3天后结束,再加入少许壳聚糖与明矾进行澄清,取澄清液,制得成品酒;

(8)杀菌与装瓶:将成品酒用板式热交换器杀菌,温度100℃,时间10min,杀菌后趁热灌装,采用玻璃瓶进行密封包装,即为成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皆应属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茱萸阳荷保健酒的制作方法,属于保健酒加工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山茱萸阳荷保健酒,采用保健价值高的山茱萸和阳荷为原料,血糯米为基质,预处理后经热萃取、配料、前发酵、后发酵、澄清、杀菌的加工工序,能够充分保留原料的活性物质,增加了成品酒的营养价值,使制得的成品保健酒营养价值高、酒香独特,口感醇绵,还具有滋肝补肾,镇咳祛痰、消积健胃的功效。

技术研发人员:汪保华;张克明;林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汪保华
技术研发日:2018.08.02
技术公布日:2018.1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