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藻发酵藻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78138发布日期:2019-01-02 23:4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藻发酵藻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藻发酵藻糕。



背景技术:

龙须菜等海藻原藻具有特殊的藻腥味,不仅给加工带来一定的困难,也让消费者难以接受。目前,对于研究海藻脱腥方法的报道有很多,主要的脱腥方法有三种,即物理脱腥、化学脱腥、生物脱腥。比较三种方法脱腥技术,以物理脱腥效果较差,会破坏龙须菜特有的藻香典型性风味;化学脱腥存在安全与污染问题,不适宜产业化应用;生物脱腥不仅可实现海带的脱腥、改善风味,且可提高营养。生物脱腥技术在鱼类、贝类脱除腥味成分方面的文献报道比较多,对龙须菜等海藻的生物脱腥技术研究报道鲜少。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研制出脱除海藻腥味且含特有藻香味的新产品,是研发人员所面临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香酵母菌,该菌株结合形态特征和基于细菌26srd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酿酒酵母jj4(saccharomycescerevisiaejj4),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8219,保藏日期为2018年4月19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产香酿酒酵母jj4在海藻发酵藻糕中的应用。

一种海藻发酵藻糕的制备方法,利用本发明的酿酒酵母jj4对海藻进行脱腥处理,得到海藻发酵液,再将海藻发酵液制备成海藻发酵藻糕。

所述海藻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海藻洗净、沥干,切成4.5-5.5mm宽的块状或颗粒;

(2)按照海藻与水的质量比为1:2-5,往海藻中添加水,打浆至无明显颗粒物,得到藻浆;

(3)将藻浆的ph值调至4.0-4.6(利于酿酒酵母jj4的快速生长繁殖),然后往藻浆中加入海藻质量4.5-5.5%的甜味剂,得到调配液,将所述调配液加热溶解、灭菌、冷却;

(4)将酿酒酵母于糖蜜培养基中30℃培养20-24h,得到酿酒酵母jj4菌种培养液;

(5)往冷却后的调配液中加入酿酒酵母jj4菌种培养液,于25-35℃发酵72-130h,得到脱腥后的海藻发酵液。

步骤(1)中,所述海藻为龙须菜、海带、紫菜、裙带菜或石花菜等海藻。

步骤(3)中,所述藻浆采用苹果酸、乳酸或柠檬酸调节ph值;所述甜味剂为葡萄糖、蔗糖中的一种或两种,生理生化试验结果表明,酿酒酵母jj4可代谢利用碳源葡萄糖和蔗糖,因此,在发酵时添加一定量的葡萄糖和蔗糖混合物,更有利于jj4的快速生长繁殖。

步骤(3)中,所述加热溶解的温度为95℃-100℃,灭菌的温度为100℃,灭菌时间10-12min。

步骤(4)中,所述糖蜜培养基中含有0.1-1.0g/l的葡萄糖、麦芽糖或蔗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糖蜜培养基中加入以上酿酒酵母jj4可利用的糖类,可促进酿酒酵母jj4生长繁殖。培养基组成均为食品添加剂范围,可直接将活化好的菌种连同培养基一起进行下一步发酵,突破传统菌种培养或使用过程中将非可食用成分带入的技术瓶颈。

进一步,所述糖蜜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将糖蜜用水搅拌稀释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5-50%,将ph值调节至3.5-3.8,搅拌加热至85-90℃保温10-15min,冷却后过滤取清液,将清液稀释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15%,然后加入葡萄糖、麦芽糖或蔗糖中的一种或几种,最后调节ph值至5.0,121℃灭菌20min。

步骤(5)中,所述酿酒酵母jj4菌种培养液的添加量为调配液质量的0.1-3.0%。

进一步,将海藻发酵液制备成海藻发酵藻糕的方法为:

1)将白砂糖和净水按质量比2.5-3.5∶1的比例混合,加热溶解制备成糖液;

2)将海藻发酵液经100-220目目绢布过滤,收集藻沉淀,将藻沉淀与上述糖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糖液的用量为使得混合料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8-35%,然后将混合料倒入容器中,于55-65℃下热风干燥10-24h,得到海藻发酵藻糕。

进一步,所述混合料中还可以添加0.01-0.15%的食品胶,所述食品胶为果胶,魔芋胶或卡拉胶。

本发明提供的酿酒酵母jj4具有显著的海藻脱腥效果和产香能力。本发明通过采用该酿酒酵母jj4对龙须菜等海藻进行生物发酵,代谢脱除藻腥味、产生具有果香的风味物质,具体是以海藻为原料,制成藻浆,添加酿酒酵母jj4,调控发酵,制备得到无藻腥味、具有乳酸发酵香的海藻发酵液,然后利用发酵液自有胶体多糖,辅以卡拉胶等,经调配、均质、成型、干燥制作成的休闲食品。本发明保持了海藻富含活性多糖等功能营养物质,同时去除藻腥味,赋予发酵的果香味,实现海藻的高值化加工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产香酿酒酵母jj4的菌落形态图;

图2为产香酿酒酵母jj4的微观形态图;

图3为产香酿酒酵母jj4与相关种的26srdna序列系统发育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安琪酵母jaq:购于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酵母菌分离纯化培养基:改良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马铃薯200g/l、葡萄糖20g/l、去氧胆酸钠0.5g/l、氯霉素0.1g/l、琼脂15g/l。其中去氧胆酸钠可以抑制丝状真菌菌丝的蔓延生长。

麦芽汁培养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麦芽汁,使用乳酸及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5.4,121℃灭菌20min,冷却备用。加2%琼脂可制成麦芽汁琼脂培养基。

大米糖化液培养基:称量100g的糯米于500ml锥形瓶中,浸泡过夜后沥干,121℃灭菌20min,冷却后添加150ml无菌水,再分别加入用量为每g米饭70u、560u的α-淀粉酶和糖化酶,酶解后基质固形物含量30%,总酸0.23g/l,ph值6.0。

实施例1菌株的分离、筛选、鉴定及保存

采用平板划线法,从风味优良的蜂窝样品发酵液中分离酵母菌;通过发酵风味和酿造特性试验,筛选出具有独特发酵风味的优良酵母菌。

1.菌株的分离、纯化

以风味优良的蜂窝样品为选育菌源,梯度稀释并涂布于酵母菌分离纯化培养基平板上,经多次划线分离和镜检,得到较纯的菌株。根据ttc颜色变化试验,挑选出具有典型酵母菌菌落特征的菌株6株,编号为jj1、jj2、jj3、jj4、jj5、jj6,得到的菌株分别接种于麦芽汁斜面培养基上,28℃培养1d,4℃冰箱保藏,备用。

2.菌株的初筛

将分离得到的菌株分别以2%的接种量加入大米糖化液培养基中,在20℃控温发酵3d,以发酵风味为指标初筛产香酵母菌株。

发酵样品按其风味特征分为3级。一级为发酵香浓郁,标记为“+++”;;二级为发酵一般,标记为“++”;三级为发酵香不明显,标记为“-”。请24个经培训过的专业人士进行独立评价,取平均值统计分析。

6株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发酵风味试验结果见表1。酵母菌jj2、jj4和jj6在大米糖化液中具有浓郁的发酵香,评分为“+++”,酵母菌jj3在大米糖化液均具有发酵香,评分为“+”,酵母菌jaq、jj1和jj5均不能产生发酵香,评分为“-”。结果表明,具有独特发酵风味的优良酵母菌共有3株,编号分别为jj2、jj4和jj6。

表16株酵母菌在培养基中的发酵风味评价

3.菌株的复筛

将龙须菜洗净、沥干,切成4.5-5.5mm宽的龙须菜颗粒。按龙须菜颗粒与水的质量比为1:5添加蒸馏水,搅拌均匀,打浆至无明显颗粒物,得到藻浆。将藻浆的ph值调至4.3-4.7,然后往藻浆中加入龙须菜颗粒质量5%的葡萄糖,加热溶解,然后分装于三角瓶中,100℃灭菌10min,冷却后加入5%的酵母菌jj2、jj4、jj6菌种培养液,控温30℃发酵120h,取发酵液进行感官风味评价,以不添加酵母菌的处理为对照,筛选龙须菜脱腥适宜酵母菌株,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jj4发酵产香的风味最好,为龙须菜脱腥适宜菌株。

表2酵母菌复筛

4.菌株的鉴定

将菌株jj4接种于mea培养基,28℃培养7d,观察到呈乳白色,质地粘稠,表面反光,边缘不整齐的菌落,如图1所示。如图2,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呈椭圆形或棒状,大小2.5-6×4-15μm,繁殖方法为出芽生殖。

表3菌株jj4的生理生化特征

注:+表示反应为阳性,-表示反应为阴性。

从表3中可以看出,菌株jj4可以d-葡萄糖、海藻糖、d-麦芽糖、d-棉籽糖、d-半乳糖、d-蔗糖为碳源。

对菌株jj4进行26srdna检测,测序结果如seqidno.1所示。序列比对结果如下:

alignment:酵母菌jj4

100%saccharomycescerevisiaenrrly-12632t(ay048154)

99%saccharomycescariocanusnrrly-27337t(af398478)

99%saccharomycesparadoxusnrrly-17217t(ay048155)

98%saccharomyceskudriavzeviinrrly-27339t(af398480)

98%saccharomycesarboricoluscbs10644t(ef580918)

98%saccharomycesbayanusvar.uvarumnrrly-17034t(ay130339)

98%saccharomycesbayanusnrrly-12624t(ay048156)

98%saccharomycespastorianusnrrly-27171t(ay048172)

97%saccharomycesmikataenrrly-27341t(af398479)

采用mega5.0软件,邻位连接法显示菌株“酵母菌jj4”与相关种的26srdna序列系统发育树,进行1000次的相似度重复计算,图3中发育树节点只显示bootstrap值大于70%数值,上标“t”代表模式菌株。

根据菌株的基因测序结果与酿酒酵母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结合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等鉴定结果,将菌株jj4鉴定为saccharomycescerevisiaejj4,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8219,保藏日期为2018年4月19日。

实施例2采用酿酒酵母jj4对龙须菜进行脱腥处理

1.试验组样品制备:

(1)将龙须菜洗净、沥干,切成4.5-5.5mm宽的龙须菜颗粒;

(2)按照龙须菜颗粒与水的质量比为1:2-5,往龙须菜颗粒中添加蒸馏水,搅拌均匀,打浆至无明显颗粒物,得到藻浆;

(3)往藻浆中加入龙须菜颗粒质量0.28-0.3%的苹果酸(目的是将ph值调到4.5左右,该ph值为酵母菌的最适起始生长ph值),然后加入龙须菜颗粒质量4.5-5.5%的白砂糖,得到调配液,将所述调配液于95℃-100℃加热溶解,然后分装于三角瓶中,于100℃灭菌10min,冷却;

(4)将酿酒酵母于糖蜜培养基培养中30℃培养24h,4800rpm离心10min,取菌坭沉淀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重悬,菌量达108cfu/ml,得到酿酒酵母jj4菌种培养液;

(5)往冷却后的调配液中加入酿酒酵母jj4菌种培养液,接种后菌量为105cfu/ml以上,于30℃培养箱中发酵120h,得到脱腥后的龙须菜发酵液。

对照组样品:未进行脱腥处理的龙须菜原浆。

2.脱腥处理后的风味物质测定

2.1固相微萃取(spme)取样

取脱腥处理得到的龙须菜发酵液样品5g置于20ml的顶空进样瓶中进行萃取。萃取条件:萃取头老化温度250℃;老化时间15min;平衡温度60℃;平衡时间30min;250℃解吸附3min。

2.2gc-ms分析条件以及数据处理

gc条件:db-5ms(30m×0.25mm,膜厚0.25μm);采用程序升温方式,起始温度50℃,保持3min,以10℃/min的速率上升至90℃,保持5min,以10℃/min的速率上升至230℃,保持2min;以20℃/min的速率上升至280℃,保持5min;载气为he,流速1.0ml/min;不分流进样。

ms条件:电子电离源;电子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30℃;质量扫描范围m/z35~550;发射电流100μa。

gc-ms数据分析:对不同龙须菜发酵液样品挥发性物质的定性分析主要采用gc-ms联用仪nist14谱库对照,选择相似度大于80%的物质,另外结合保留指数(retentionindex,ri)进行确定。按以下公式计算ri:

式中:n和n+1为未知物流出前、后正构烷烃碳原子数;tn+1和tn为正构烷烃的保留时间/min;tr为未知物的保留时间/min(tn<tr<tn+1)。

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求得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

2.3感官评价

邀请20位经过培训的感官评定分析员组成评价小组,对样品进行感官描述。

3.结果与分析

3.1龙须菜感官评价

表4龙须菜感官评价

3.2龙须菜gc-ms结果分析

表5龙须菜发酵液挥发性风味物质hs-spme-gc-ms分析结果

对jj4发酵脱腥前后的龙须菜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gc-ms解析,对龙须菜藻腥味起主要作用的风味物质有正十九烷、1-辛烯-3-醇、十六醇/棕榈醇、1-十三醇和z-2-庚烯醛等,其经发酵后其相对含量下降甚至未检出。发酵产生了β-苯乙醇等醇类物质、z-2-庚烯醛、苯乙醛等醛类物质、己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酸苯乙酯、反式-4-癸烯酸乙酯、癸酸乙酯、辛酸异戊酯、月桂酸乙酯、己酸-2-苯乙酯、十五烷酸乙酯、肉豆蔻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棕榈酸乙酯、十七烷酸乙酯、9-十六碳烯酸乙酯、(e)-9-十八碳烯酸乙酯、十九烷酸乙酯等多种酯类,以及辛酸、癸酸等酸类物质,这些物质赋予了龙须菜独特的酵母发酵风味。结果表明,通过酿酒酵母jj4发酵不仅脱除龙须菜藻腥味,还可赋予龙须菜浓郁的酵母发酵香。

实施例3酿酒酵母jj4最适发酵条件的确定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菌种:酿酒酵母jj4。

1.1.2生长培养基:ypd液体培养基。

1.2主要仪器设备

spx-250bs-ⅱ生化培养箱: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hzp-250型全温振荡培养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yxq-cs-50sⅱ全自动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博达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dhg-9123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sw-cj-1fd型单人单面净化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sartorius-bs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

1.3测定方法

1.3.1生物量的比浊法检测:将样品稀释10倍测定od600值。

1.4试验方法

1.4.1种子液:将保藏的菌种接入ypd液体培养基中,28℃恒温培养24h,菌体生物量达107cfu/ml后进行以下试验。

1.4.2酵母菌jj4最适生长温度的试验

菌种按1%接种量接入ypd液体培养基,在20℃、25℃、30℃、35℃、40℃下恒温培养8h后测定od600,确定酿酒酵母jj4最适生长温度。试验重复三次。

1.4.3酵母菌jj4最适生长ph值的试验

将ypd培养基ph值分别调整为3.0、3.5、4.0、4.5、5.0、5.5、6.0中,菌种按1%接种量分别接入,在28℃下恒温培养8h,测定od600,确定酿酒酵母jj4生长的最适ph值。试验重复三次。

1.5数据分析

用dps进行显著性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酵母菌jj4最适生长温度

表6酵母菌jj4最适生长温度

由表6可知,菌株jj4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2.3酵母菌jj4的最适ph

表7菌株jj4的最适ph试验结果

由表7知,jj4的最适生长ph值为4.0-4.5。

实施例4

一种龙须菜发酵藻糕,其是利用本发明的酿酒酵母jj4对龙须菜进行脱腥处理,得到龙须菜发酵液,再将发酵液制备成龙须菜发酵藻糕,步骤如下:

(1)将龙须菜洗净、沥干,切成4.5-5.5mm宽的块状或颗粒;

(2)按照龙须菜与水的质量比为1:3.5,往龙须菜中添加水,打浆至无明显颗粒物,得到藻浆;

(3)采用柠檬酸将藻浆的ph值调至4.5,然后往藻浆中加入海藻质量5.0%的甜味剂(葡萄糖或蔗糖),得到调配液,将所述调配液于98℃加热溶解,100℃灭菌时间12min,冷却;

(4)将酿酒酵母于糖蜜培养基中30℃培养20h,得到酿酒酵母jj4菌种培养液;

其中糖蜜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将糖蜜用水搅拌稀释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7.5%,将ph值调节至3.7,搅拌加热至85℃保温15min,冷却后过滤取清液,将清液稀释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然后加入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的混合物(0.5g/l),最后调节ph值至5.0,121℃灭菌20min;

(5)往冷却后的调配液中加入其质量1.5%的酿酒酵母jj4菌种培养液,于30℃发酵96h,得到脱腥后的龙须菜发酵液;

(6)将白砂糖和净水按质量比3∶1的比例混合,加热溶解制备成糖液;

将海藻发酵液经100目绢布过滤,收集藻沉淀,将藻沉淀与上述糖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糖液的用量为使得混合料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30%,然后再往混合料中添加0.12%的果胶,混合均匀后将混合料倒入容器中,于60℃下热风干燥18h,得到海藻发酵藻糕。

实施例5

一种龙须菜发酵藻糕,其是利用本发明的酿酒酵母jj4对龙须菜进行脱腥处理,得到龙须菜发酵液,再将发酵液制备成龙须菜发酵藻糕,步骤如下:

(1)将龙须菜洗净、沥干,切成4.5-5.5mm宽的块状或颗粒;

(2)按照龙须菜与水的质量比为1:2,往龙须菜中添加水,打浆至无明显颗粒物,得到藻浆;

(3)采用苹果酸将藻浆的ph值调至4.0,然后往藻浆中加入海藻质量4.5%的甜味剂(蔗糖),得到调配液,将所述调配液于95℃加热溶解,100℃灭菌时间10min,冷却;

(4)将酿酒酵母于糖蜜培养基中30℃培养24h,得到酿酒酵母jj4菌种培养液;

其中糖蜜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将糖蜜用水搅拌稀释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5%,将ph值调节至3.5,搅拌加热至90℃保温10min,冷却后过滤取清液,将清液稀释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然后加入麦芽糖(0.5g/l),最后调节ph值至5.0,121℃灭菌20min;

(5)往冷却后的调配液中加入其质量0.1%的酿酒酵母jj4菌种培养液,于25℃发酵130h,得到脱腥后的龙须菜发酵液;

(6)将白砂糖和净水按质量比2.5∶1的比例混合,加热溶解制备成糖液;

将海藻发酵液经220目绢布过滤,收集藻沉淀,将藻沉淀与上述糖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糖液的用量为使得混合料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8%,然后再往混合料中添加0.01%的魔芋胶和0.08%的果胶,混合均匀后将混合料倒入容器中,于55℃下热风干燥24h,得到海藻发酵藻糕。

实施例6

一种龙须菜发酵藻糕,其是利用本发明的酿酒酵母jj4对龙须菜进行脱腥处理,得到龙须菜发酵液,再将发酵液制备成龙须菜发酵藻糕,步骤如下:

(1)将龙须菜洗净、沥干,切成4.5-5.5mm宽的块状或颗粒;

(2)按照龙须菜与水的质量比为1:5,往龙须菜中添加水,打浆至无明显颗粒物,得到藻浆;

(3)采用乳酸的ph值调至4.6,然后往藻浆中加入海藻质量5.5%的甜味剂(葡萄糖和蔗糖的混合物),得到调配液,将所述调配液于100℃加热溶解,100℃灭菌时间10min,冷却;

(4)将酿酒酵母于糖蜜培养基中30℃培养22h,得到酿酒酵母jj4菌种培养液;

其中糖蜜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将糖蜜用水搅拌稀释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50%,将ph值调节至3.8,搅拌加热至88℃保温12min,冷却后过滤取清液,将清液稀释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然后加入葡萄糖和蔗糖的混合物(1.0g/l),最后调节ph值至5.0,121℃灭菌20min;

(5)往冷却后的调配液中加入其质量3%的酿酒酵母jj4菌种培养液,于35℃发酵72h,得到脱腥后的龙须菜发酵液;

(6)将白砂糖和净水按质量比3.5∶1的比例混合,加热溶解制备成糖液;

将海藻发酵液经100目绢布过滤,收集藻沉淀,将藻沉淀与上述糖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糖液的用量为使得混合料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35%,然后再往混合料中添加0.15%的卡拉胶,混合均匀后将混合料倒入容器中,于65℃下热风干燥10h,得到海藻发酵藻糕。

以上以龙须菜为例,阐述了本发明的酿酒酵母jj4在龙须菜藻糕中的应用,所述的制备方法同样适用于海带、紫菜、裙带菜、石花菜等海藻类藻糕的准备。

序列表

<110>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120>一种海藻发酵藻糕

<130>1

<160>1

<170>siposequencelisting1.0

<210>1

<211>528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1

tttgaaatctggtaccttcggtgcccgagttgtaatttggagagggcaactttggggccg60

ttccttgtctatgttccttggaacaggacgtcatagagggtgagaatcccgtgtggcgag120

gagtgcggttctttgtaaagtgccttcgaagagtcgagttgtttgggaatgcagctctaa180

gtgggtggtaaattccatctaaagctaaatattggcgagagaccgatagcgaacaagtac240

agtgatggaaagatgaaaagaactttgaaaagagagtgaaaaagtacgtgaaattgttga300

aagggaagggcatttgatcagacatggtgttttgtgccctctgctccttgtgggtagggg360

aatctcgcatttcactgggccagcatcagttttggtggcaggataaatccataggaatgt420

agcttgcctcggtaagtattatagcctgtgggaatactgccagctgggactgaggactgc480

gacgtaagtcaaggatgctggcataatggttatatgccgcccgtcttg528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