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源于天然植物的菲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30794发布日期:2018-12-01 00:17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化学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源于天然植物的菲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灯心草(juncuseffusus),又名蓑草、拟金菜或羊胡子草,其根系发达,草层覆盖速率和覆盖度高,因而具有较好的蓄水作用。灯心草因木质素含量低、纤维素含量高,且纤维细长、质韧、易成浆、易漂白,是制造高档纸、人造棉、人造丝的优质原料,也是多种手工编制品的上乘原料。尤其是作为造纸原料,其纤维含量和品质是草本纤维的佼佼者,优于湿地松、杨树等。菲及其衍生物具有潜在的药物活性,且在新型材料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这使得菲及其衍生物备受关注。例如,菲经氧化制得的菲醌、联苯酸可用于制造聚酯树脂、醇酸树脂;在造纸工业中,菲可作为纸浆防雾剂;在医药领域,菲可合成生物碱;在染料工业中,菲可制取2-氨基菲醌、硫化还原染料等;菲在高温高压下加氢可得到氢菲,是高级喷气式飞机的燃料。然而,目前大部分的菲类化合物都是经化学合成的得到的,工艺十分复杂,提纯难度高,且常常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原料、溶剂来合成,难以作为生物、医药领域的原料药。本发明首次从灯心草中分离得到了结构新颖的菲类化合物,发现其对细菌和真菌均有一定的活性表现。目前,该化合物及其应用未见相关报道。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菲类化合物;第二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菲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菲类化合物在对抗真菌和细菌活性方面的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源于天然植物的菲类化合物从灯心草中分离得到,其分子式为c19h20o2,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一种源于天然植物的菲类化合物,结构式如式(i)所示:英文名为2-methoxy-1,6-dimethyl-5-vinyl-9,10-dihydrophenanthren-7-ol;中文名为2-甲氧基-1,6-二甲基-5-乙烯基-9-邻二氢菲-7-醇。本发明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源于天然植物的菲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浸膏提取:将干燥的灯心草全草粉碎到30~50目,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95%乙醇水溶液,室温提取2~4次,每次6~10h,合并提取液,过滤,取滤液减压浓缩,得浸膏;步骤(2),硅胶柱层析:将步骤(1)得到的浸膏上硅胶柱层析,以石油醚和丙酮混合有机溶剂进行梯度洗脱,每个梯度洗脱到tlc点板无点后,更换下一梯度洗脱;收集各梯度的梯度洗脱液并浓缩,经tlc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得到a1-a7七个部分;步骤(3),凝胶色谱分离:以体积比为1:1氯仿和甲醇混合有机溶剂作为洗脱剂,采用凝胶色谱对步骤(2)中a2部分进行洗脱,得到b1-b4四个部分;对得到的b2部分再采用高压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即得式(i)所述的源于天然植物的菲类化合物。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1)中,每次提取时乙醇水溶液的体积与干燥的灯心草全草质量比为50l:25kg。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2)中,装柱硅胶为200-300目。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2)中,装柱所用硅胶重量为浸膏重量3~5倍。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2)得到的浸膏在经硅胶柱层析前,用浸膏重量1.5~4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95%的甲醇水溶液溶解,然后用浸膏质量2~4倍的100目硅胶拌样,之后上样。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2)中,梯度洗脱时,所使用的石油醚和丙酮混合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依次为10:1、10:3、10:5、10:6、10:7、10:9和10:10;每个梯度洗脱到tlc点板无点后,更换下一梯度洗脱。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3)中,凝胶色谱使用的是sephadexlh-20凝胶柱。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3)中,高压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是采用20mm×250mm,5μm的c18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80:20,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4nm,每次进样20μl,收集12min样品的色谱峰,多次累加后蒸干,得到式(i)所述的源于天然植物的菲类化合物。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菲类化合物结构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测定:2-甲氧基-1,6-二甲基-5-乙烯基-9-邻二氢菲-7-醇(ⅰ):黄色粉末;uv(meoh)λmax(logε):213(4.25),282(3.93);ir(kbr)νmax:3431(oh),2931,1629,1392,1098cm-1;氢谱(cdcl3,500mhz)和碳谱(cdcl3,125mhz)见表1、图1和图2。hmbc和cosy图如图3,1h,1hcosy图如图4。hmbc图如图5。negativeuplc-it-tofm/z279.1391[m-h]-(calcdforc19h19o2-,279.1391)表1本发明第三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式(ⅰ)所示源于天然植物的菲类化合物作为制备抗菌剂的应用。具体抗真菌和抗细菌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表2化合物的抗细菌活性(mic,μg/ml)strain本发明化合物ketoconazole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rziasolani3.1256.25马铃薯黄萎病菌verticilliumdahliaekleb6.2512.5玉米小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maydis500.78125烟草赤星菌alternariaalternata10025油菜菌核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n6.251.5625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saubinetii12.51.5625玉米圆斑菌bipolariscarbonumwilson6.2525茄子绵疫病菌phytophthoraparasitica6.253.125草莓黑斑病菌alternariafragriae>1000.78125表3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mic,μg/ml)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菲类化合物是首次从灯心草的全草中被分离出来的,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测定方法确定了为菲类化合物,并表征了其具体结构。本发明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马铃薯黄萎病菌、油菜菌核菌、小麦赤霉病菌、玉米圆斑菌、茄子绵疫病菌等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其最低抑制浓度从3.125~12.5ug/ml不等。同时本发明化合物也表现出很好的抗细菌活性,对于乙型副伤寒杆菌和溶壁微球菌,其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12.5和25ug/ml,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化合物(ⅰ)的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图;图2为本发明化合物(ⅰ)的核磁共振氢谱(1hnmr)图;图3为本发明化合物(ⅰ)的hmbc和cosy图;图4为本发明化合物(ⅰ)的1h,1hcosy图。图5为本发明化合物(ⅰ)的hmbc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材料或设备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本发明所使用的灯芯草为普通市售干制品,对于含水率没有具体限制。本发明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百分数为质量百分数,比例为质量比。本发明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色谱分离时,也可同时采用tlc薄层色谱点板跟踪。实施例1一种源于天然植物的菲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浸膏提取:将干燥的灯心草全草粉碎到30~50目,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乙醇水溶液,室温提取2次,每次6h,合并提取液,过滤,取滤液减压浓缩,得浸膏;步骤(2),硅胶柱层析:将步骤(1)得到的浸膏上硅胶柱层析,以石油醚和丙酮混合有机溶剂进行梯度洗脱,每个梯度洗脱到tlc点板无点后,更换下一梯度洗脱;收集各梯度的梯度洗脱液并浓缩,经tlc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得到a1-a7七个部分;步骤(3),凝胶色谱分离:以体积比为1:1氯仿和甲醇混合有机溶剂作为洗脱剂,采用凝胶色谱对步骤(2)中a2部分进行洗脱,得到b1-b4四个部分;对得到的b2部分再采用高压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即得式(i)所述的源于天然植物的菲类化合物。实施例2一种源于天然植物的菲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浸膏提取:将干燥的灯心草全草粉碎到30~50目,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乙醇水溶液,室温提取2次,每次6h,合并提取液,过滤,取滤液减压浓缩,得浸膏;每次提取时乙醇水溶液的体积与干燥的灯心草全草质量比为50l:25kg;步骤(2),硅胶柱层析:将步骤(1)得到的浸膏用浸膏重量1.5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95%的甲醇水溶液溶解,然后用浸膏质量2倍的100目硅胶拌样,之后上硅胶柱,装柱硅胶为200-300目,装柱所用硅胶重量为浸膏重量3倍;以石油醚和丙酮混合有机溶剂进行梯度洗脱,所使用的石油醚和丙酮混合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依次为10:1、10:3、10:5、10:6、10:7、10:9和10:10;每个梯度洗脱到tlc点板无点后,更换下一梯度洗脱;收集各梯度的梯度洗脱液并浓缩,经tlc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得到a1-a7七个部分;步骤(3),凝胶色谱分离:以体积比为1:1氯仿和甲醇混合有机溶剂作为洗脱剂,采用凝胶色谱对步骤(2)中a2部分进行洗脱,得到b1-b4四个部分;对得到的b2部分再采用高压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即得式(i)所述的源于天然植物的菲类化合物。其中,凝胶色谱使用的是sephadexlh-20凝胶柱。高压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是采用20mm×250mm,5μm的c18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80:20,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4nm,每次进样20μl,收集12min样品的色谱峰,多次累加后蒸干,得到式(i)所述的源于天然植物的菲类化合物。实施例3一种源于天然植物的菲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浸膏提取:将干燥的灯心草全草粉碎到30~50目,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95%乙醇水溶液,室温提取4次,每次10h,合并提取液,过滤,取滤液减压浓缩,得浸膏;每次提取时乙醇水溶液的体积与干燥的灯心草全草质量比为50l:25kg;步骤(2),硅胶柱层析:将步骤(1)得到的浸膏用浸膏重量4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95%的甲醇水溶液溶解,然后用浸膏质量4倍的100目硅胶拌样,之后上硅胶柱,装柱硅胶为300目,装柱所用硅胶重量为浸膏重量5倍;以石油醚和丙酮混合有机溶剂进行梯度洗脱,所使用的石油醚和丙酮混合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依次为10:1、10:3、10:5、10:6、10:7、10:9和10:10;每个梯度洗脱到tlc点板无点后,更换下一梯度洗脱;收集各梯度的梯度洗脱液并浓缩,经tlc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得到a1-a7七个部分;步骤(3),凝胶色谱分离:以体积比为1:1氯仿和甲醇混合有机溶剂作为洗脱剂,采用凝胶色谱对步骤(2)中a2部分进行洗脱,得到b1-b4四个部分;对得到的b2部分再采用高压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即得式(i)所述的源于天然植物的菲类化合物。其中,凝胶色谱使用的是sephadexlh-20凝胶柱。高压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是采用20mm×250mm,5μm的c18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80:20,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4nm,每次进样20μl,收集12min样品的色谱峰,多次累加后蒸干,得到式(i)所述的源于天然植物的菲类化合物。实施例4一种源于天然植物的菲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浸膏提取:将干燥的灯心草全草粉碎到30~50目,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乙醇水溶液,室温提取3次,每次8h,合并提取液,过滤,取滤液减压浓缩,得浸膏;每次提取时乙醇水溶液的体积与干燥的灯心草全草质量比为50l:25kg;步骤(2),硅胶柱层析:将步骤(1)得到的浸膏用浸膏重量3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95%的甲醇水溶液溶解,然后用浸膏质量3倍的100目硅胶拌样,之后上硅胶柱,装柱硅胶为200-300目,装柱所用硅胶重量为浸膏重量4倍;以石油醚和丙酮混合有机溶剂进行梯度洗脱,所使用的石油醚和丙酮混合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依次为10:1、10:3、10:5、10:6、10:7、10:9和10:10;每个梯度洗脱到tlc点板无点后,更换下一梯度洗脱;收集各梯度的梯度洗脱液并浓缩,经tlc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得到a1-a7七个部分;步骤(3),凝胶色谱分离:以体积比为1:1氯仿和甲醇混合有机溶剂作为洗脱剂,采用凝胶色谱对步骤(2)中a2部分进行洗脱,得到b1-b4四个部分;对得到的b2部分再采用高压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即得式(i)所述的源于天然植物的菲类化合物。其中,凝胶色谱使用的是sephadexlh-20凝胶柱。高压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是采用20mm×250mm,5μm的c18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80:20,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4nm,每次进样20μl,收集12min样品的色谱峰,多次累加后蒸干,得到式(i)所述的源于天然植物的菲类化合物。实施例5------化合物结构的鉴定将实施例1方法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测定:黄色粉末;uv(meoh)λmax(logε):213(4.25),282(3.93);ir(kbr)νmax:3431(oh),2931,1629,1392,1098cm-1;氢谱(cdcl3,500mhz)和碳谱(cdcl3,125mhz)见表1、图1和图2。hmbc和cosy图如图3,1h,1hcosy图如图4。hmbc图如图5。negativeuplc-it-tofm/z279.1391[m-h]-(calcdforc19h19o2-,279.1391)。至此,化合物的结构得到确定,为2-甲氧基-1,6-二甲基-5-乙烯基-9-邻二氢菲-7-醇。实施例6取实施例2-4制备的化合物,为黄色粉末。测定方法与实施例5相同,确认实施例2-4制备的化合物为2-甲氧基-1,6-二甲基-5-乙烯基-9-邻二氢菲-7-醇。应用例本发明还提供澄源于天然植物的菲类化合物的抗真菌和抗细菌试验,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表4.化合物的抗细菌活性(mic,μg/ml)strain本发明化合物ketoconazole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rziasolani3.1256.25马铃薯黄萎病菌verticilliumdahliaekleb6.2512.5玉米小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maydis500.78125烟草赤星菌alternariaalternata10025油菜菌核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n6.251.5625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saubinetii12.51.5625玉米圆斑菌bipolariscarbonumwilson6.2525茄子绵疫病菌phytophthoraparasitica6.253.125草莓黑斑病菌alternariafragriae>1000.78125表5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mic,μg/ml)由以上结果显示,本发明化合物可以作为制备抗菌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