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氮唑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79023发布日期:2018-11-17 00:0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氮唑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二)技术背景

化合物1是利巴韦林等生物活性化合物的重要合成中间体,其合成主要通过化合物2重氮化得到化合物3的磷酸盐、盐酸盐或硫酸盐,再经还原脱氮而得【cn105439968a】。但是,化合物3的氮含量较高,易于爆炸,分离化合物3再进行还原脱氮反应常会导致危险。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式(1)所示三氮唑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适合的还原性条件下,可对式(2)所示化合物在一锅中同时进行重氮化和还原反应,从而避免分离式(3)所示化合物,直接由原料式(2)所示化合物得到产品式(1)所示三氮唑衍生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式(1)所示三氮唑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

惰性气体(例如氮气)保护下,将式(2)所示化合物、酸性物质、还原剂、溶剂混合,在-40~20℃(优选-5~4℃)下加入亚硝酸钠的水溶液,随后在-20~50℃(优选10~35℃)下反应0.5~5h,之后过滤,滤饼洗涤(用甲醇)后干燥,得到式(1)所示三氮唑衍生物;

所述式(2)所示化合物、酸性物质、还原剂、亚硝酸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1~3:1~5,优选1:1.2:1.2:1.5;

所述溶剂的体积用量以式(2)所示化合物的物质的量计为0.2~8ml/mmol;

所述亚硝酸钠的水溶液的浓度为1~20mmol/ml,优选6.6mmol/ml;

所述酸性物质例如亚磷酸、次亚磷酸、磷酸、硫酸、盐酸、磷酸二氢钠、硫酸氢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还原剂例如亚磷酸、次亚磷酸、亚磷酸氢二钠、亚磷酸二氢钾、次亚磷酸钠、亚硫酸氢钠、二氧化硫、硫代硫酸钠、连二亚硫酸钠、甲醛化次硫酸钠(吊白块,rongalite)、甲醛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溶剂为水、甲醇、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式(2)所示化合物、酸性物质、还原剂、溶剂混合的操作方法为:

先将溶剂加入反应容器中,调节温度至20℃以下(优选10~15℃),接着加入酸性物质、还原剂,保持温度在20℃以下,加入式(2)所示化合物,搅拌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为了表述的简洁,式(2)所示化合物仅用其游离碱结构式表示,而实际上,式(2)所示化合物也包括其盐形式,例如硫酸盐、盐酸盐、磷酸盐等。相应的,式(3)所示化合物除了游离碱形式,同样包括其盐形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方法避免了分离危险的中间体化合物3,同时将重氮化和还原两步反应一锅完成,显著降低了三氮唑衍生物1的生产风险和成本。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下述实施例中,质谱在watersq-tofultimaglobalspectrometer型仪器上测定。

下述实施例中,除说明外,所有反应均是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并用tlc跟踪,一般试剂购自上海毕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书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耐吉化学或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化合物2的硫酸盐采购自上海毕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例1

将水(16ml)加入反应瓶中,降温至内温20℃以下,依次加入磷酸(25mmol,1.2eq,85wt%水溶液形式)和亚磷酸氢二钠(25mmol,1.2eq)。保持内温20℃以下,加入化合物2(硫酸盐形式,20.82mmol,1eq),搅拌均匀并降低内温至0℃,缓慢滴加亚硝酸钠(31.25mmol,1.5eq)的水溶液(6.6mmol/ml),控制内温在0℃左右。随后将反应液自然升至20℃后反应1h,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50℃烘箱真空干燥得产物1,收率69%。

1hnmr(400mhz,dmso-d6)δ8.69(s,1h),3.86(s,3h)。c4h6n3o2+的高分辨质谱:计算值128.0455,测量值128.0458。

实施例2

将水(16ml)加入反应瓶中,降温至内温20℃以下,加入磷酸(25mmol,1.2eq,85wt%水溶液形式)和亚磷酸二氢钾(25mmol,1.2eq)。保持内温20℃以下,加入化合物2(硫酸盐形式,20.82mmol,1eq),搅拌均匀并降低内温至0℃,缓慢滴加亚硝酸钠(31.25mmol,1.5eq)的水溶液(6.6mmol/ml),控制内温在0℃左右。随后将反应液自然升至20℃后反应1h,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50℃烘箱真空干燥得产物1,收率55%。氢谱数据与实施例1的产物1一致。

实施例3

将水(16ml)加入反应瓶中,降温至内温20℃以下,加入磷酸(25mmol,1.2eq,85wt%水溶液形式)和次亚磷酸钠(25mmol,1.2eq)。保持内温20℃以下,加入化合物2(硫酸盐形式,20.82mmol,1eq),搅拌均匀并降低内温至0℃,缓慢滴加亚硝酸钠(31.25mmol,1.5eq)的水溶液(6.6mmol/ml),控制内温在0℃左右。随后将反应液自然升至20℃后反应1h,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50℃烘箱真空干燥得产物1,收率75%。氢谱数据与实施例1的产物1一致。

实施例4

将水(16ml)加入反应瓶中,降温至内温20℃以下,加入硫酸(25mmol,1.2eq,98wt%水溶液形式)和亚磷酸氢二钠(25mmol,1.2eq)。保持内温20℃以下,加入化合物2(硫酸盐形式,20.82mmol,1eq),搅拌均匀并降低内温至0℃,缓慢滴加亚硝酸钠(31.25mmol,1.5eq)的水溶液(6.6mmol/ml),控制内温在0℃左右。随后将反应液自然升至20℃后反应1h,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50℃烘箱真空干燥得产物1,收率71%。氢谱数据与实施例1的产物1一致。

实施例5

将水(16ml)加入反应瓶中,降温至内温20℃以下,加入硫酸(25mmol,1.2eq,98wt%水溶液形式)和亚磷酸二氢钾(25mmol,1.2eq)。保持内温20℃以下,加入化合物2(硫酸盐形式,20.82mmol,1eq),搅拌均匀并降低内温至0℃,缓慢滴加亚硝酸钠(31.25mmol,1.5eq)的水溶液(6.6mmol/ml),控制内温在0℃左右。随后将反应液自然升至20℃后反应1h,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50℃烘箱真空干燥得产物1,收率75%。氢谱数据与实施例1的产物1一致。

实施例6

将水(16ml)加入反应瓶中,降温至内温20℃以下,加入硫酸(25mmol,1.2eq,98wt%水溶液形式)和次亚磷酸钠(25mmol,1.2eq)。保持内温20℃以下,加入化合物2(硫酸盐形式,20.82mmol,1eq),搅拌均匀并降低内温至0℃,缓慢滴加亚硝酸钠(31.25mmol,1.5eq)的水溶液(6.6mmol/ml),控制内温在0℃左右。随后将反应液自然升至20℃后反应1h,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50℃烘箱真空干燥得产物1,收率70%。氢谱数据与实施例1的产物1一致。

实施例7

将水(16ml)加入反应瓶中,降温至内温20℃以下,加入亚磷酸晶体(50mmol,2.4eq)。保持内温20℃以下,加入化合物2(硫酸盐形式,20.82mmol,1eq),搅拌均匀并降低内温至0℃,缓慢滴加亚硝酸钠(31.25mmol,1.5eq)的水溶液(6.6mmol/ml),控制内温在0℃左右。随后将反应液自然升至20℃后反应1h,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50℃烘箱真空干燥得产物1,收率65%。氢谱数据与实施例1的产物1一致。

实施例8

将水(6ml)和甲醇(10ml)加入反应瓶中,降温至内温20℃以下,加入亚磷酸晶体(50mmol,2.4eq)。保持内温20℃以下,加入化合物2(硫酸盐形式,20.82mmol,1eq),搅拌均匀并降低内温至-40℃,缓慢滴加亚硝酸钠(31.25mmol,1.5eq)的水溶液(6.6mmol/ml),控制内温在-40℃~-30℃左右。随后将反应液自然升至20℃后反应1h,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50℃烘箱真空干燥得产物1,收率68%。氢谱数据与实施例1的产物1一致。

实施例9

将水(16ml)加入反应瓶中,降温至内温20℃以下,加入亚磷酸晶体(50mmol,2.4eq)。保持内温20℃以下,加入化合物2(硫酸盐形式,20.82mmol,1eq),搅拌均匀并降低内温至0℃,缓慢滴加亚硝酸钠(31.25mmol,1.5eq)的水溶液(6.6mmol/ml),控制内温在0℃左右。随后将反应液自然升至20℃后反应0.5h,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50℃烘箱真空干燥得产物1,收率40%。氢谱数据与实施例1的产物1一致。

实施例10

将水(16ml)加入反应瓶中,降温至内温20℃以下,加入亚磷酸晶体(50mmol,2.4eq)。保持内温20℃以下,加入化合物2(硫酸盐形式,20.82mmol,1eq),搅拌均匀并降低内温至0℃,缓慢滴加亚硝酸钠(31.25mmol,1.5eq)的水溶液(6.6mmol/ml),控制内温在0℃左右。随后将反应液自然升至20℃后反应5h,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50℃烘箱真空干燥得产物1,收率60%。氢谱数据与实施例1的产物1一致。

实施例11

将水(16ml)加入反应瓶中,降温至内温20℃以下,加入亚磷酸晶体(50mmol,2.4eq)。保持内温20℃以下,加入化合物2(硫酸盐形式,20.82mmol,1eq),搅拌均匀并降低内温至0℃,缓慢滴加亚硝酸钠(31.25mmol,1.5eq)的水溶液(6.6mmol/ml),控制内温在0℃左右。随后将反应液升至50℃后反应1h,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50℃烘箱真空干燥得产物1,收率27%。氢谱数据与实施例1的产物1一致。

实施例12

将水(16ml)加入反应瓶中,降温至内温20℃以下,加入亚磷酸晶体(50mmol,2.4eq)。保持内温20℃以下,加入化合物2(硫酸盐形式,20.82mmol,1eq),搅拌均匀并降低内温至-20℃,缓慢滴加亚硝酸钠(31.25mmol,1.5eq)的水溶液(6.6mmol/ml),控制内温在-20℃左右。随后将反应在-20℃下搅拌1h,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50℃烘箱真空干燥得产物1,收率27%。氢谱数据与实施例1的产物1一致。

实施例13

将水(100ml)和甲醇(60ml)加入反应瓶中,降温至内温20℃以下,加入亚磷酸晶体(50mmol,2.4eq)。保持内温20℃以下,加入化合物2(硫酸盐形式,20.82mmol,1eq),搅拌均匀并降低内温至0℃,缓慢滴加亚硝酸钠(31.25mmol,1.5eq)的水溶液(6.6mmol/ml),控制内温在0℃左右。随后将反应液自然升至20℃后反应1h,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50℃烘箱真空干燥得产物1,收率41%。氢谱数据与实施例1的产物1一致。

实施例14

将水(150ml)加入反应瓶中,降温至内温20℃以下,加入亚磷酸晶体(50mmol,2.4eq)。保持内温20℃以下,加入化合物2(硫酸盐形式,20.82mmol,1eq),搅拌均匀并降低内温至0℃,缓慢滴加亚硝酸钠(31.25mmol,1.5eq)的水溶液(6.6mmol/ml),控制内温在0℃左右。随后将反应液自然升至20℃后反应1h,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50℃烘箱真空干燥得产物1,收率45%。氢谱数据与实施例1的产物1一致。

实施例15

将水(6.5ml)加入反应瓶中,降温至内温20℃以下,加入亚磷酸晶体(50mmol,2.4eq)。保持内温20℃以下,加入化合物2(硫酸盐形式,20.82mmol,1eq),搅拌均匀并降低内温至0℃,缓慢滴加亚硝酸钠(31.25mmol,1.5eq)的水溶液(6.6mmol/ml),控制内温在0℃左右。随后将反应液自然升至20℃后反应1h,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50℃烘箱真空干燥得产物1,收率42%。氢谱数据与实施例1的产物1一致。

实施例16

将水(2.5ml)和甲醇(2.5ml)加入反应瓶中,降温至内温20℃以下,加入亚磷酸晶体(50mmol,2.4eq)。保持内温20℃以下,加入化合物2(硫酸盐形式,20.82mmol,1eq),搅拌均匀并降低内温至0℃,缓慢滴加亚硝酸钠(31.25mmol,1.5eq)的水溶液(6.6mmol/ml),控制内温在0℃左右。随后将反应液自然升至20℃后反应1h,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50℃烘箱真空干燥得产物1,收率42%。氢谱数据与实施例1的产物1一致。

实施例17

将水(16ml)加入反应瓶中,降温至内温20℃以下,加入次亚磷酸(50mmol,2.4eq,50wt%水溶液形式)。保持内温20℃以下,加入化合物2(硫酸盐形式,20.82mmol,1eq),搅拌均匀并降低内温至0℃,缓慢滴加亚硝酸钠(31.25mmol,1.5eq)的水溶液(6.6mmol/ml),控制内温在0℃左右。随后将反应液自然升至20℃后反应1h,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50℃烘箱真空干燥得产物1,收率59%。氢谱数据与实施例1的产物1一致。

实施例18

将水(16ml)加入反应瓶中,降温至内温20℃以下,加入硫酸(25mmol,1.2eq,98wt%水溶液形式)和亚硫酸氢钠(25mmol,1.2eq)。保持内温20℃以下,加入化合物2(硫酸盐形式,20.82mmol,1eq),搅拌均匀并降低内温至0℃,缓慢滴加亚硝酸钠(31.25mmol,1.5eq)的水溶液(6.6mmol/ml),控制内温在0℃左右。随后将反应液自然升至20℃后反应1h,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50℃烘箱真空干燥得产物1,收率60%。氢谱数据与实施例1的产物1一致。

实施例19

将水(16ml)加入反应瓶中,降温至内温20℃以下,加入硫酸(25mmol,1.2eq,98wt%水溶液形式),保持内温20℃以下,加入化合物2(硫酸盐形式,20.82mmol,1eq),保持so2气体鼓泡,降低内温至0℃,缓慢滴加亚硝酸钠(31.25mmol,1.5eq)的水溶液(6.6mmol/ml),控制内温在0℃左右。随后保持so2气体鼓泡,并将反应液自然升至20℃后继续保持so2气体鼓泡反应1h,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50℃烘箱真空干燥得产物1,收率55%。氢谱数据与实施例1的产物1一致。

实施例20

将水(16ml)加入反应瓶中,降温至内温20℃以下,加入硫酸(25mmol,1.2eq,98wt%水溶液形式)和硫代硫酸钠(25mmol,1.2eq)。保持内温20℃以下,加入化合物2(硫酸盐形式,20.82mmol,1eq),搅拌均匀并降低内温至0℃,缓慢滴加亚硝酸钠(31.25mmol,1.5eq)的水溶液(6.6mmol/ml),控制内温在0℃左右。随后将反应液自然升至20℃后反应1h,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50℃烘箱真空干燥得产物1,收率67%。氢谱数据与实施例1的产物1一致。

实施例21

将水(16ml)加入反应瓶中,降温至内温20℃以下,加入磷酸(25mmol,1.2eq,85wt%水溶液形式)和连二亚硫酸钠(25mmol,1.2eq)。保持内温20℃以下,加入化合物2(硫酸盐形式,20.82mmol,1eq),搅拌均匀并降低内温至0℃,缓慢滴加亚硝酸钠(31.25mmol,1.5eq)的水溶液(6.6mmol/ml),控制内温在0℃左右。随后将反应液自然升至20℃后反应1h,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50℃烘箱真空干燥得产物1,收率61%。氢谱数据与实施例1的产物1一致。

实施例22

将水(16ml)加入反应瓶中,降温至内温20℃以下,加入磷酸(25mmol,1.2eq,85wt%水溶液形式)和甲醛化次亚硫酸钠(25mmol,1.2eq)。保持内温20℃以下,加入化合物2(硫酸盐形式,20.82mmol,1eq),搅拌均匀并降低内温至0℃,缓慢滴加亚硝酸钠(31.25mmol,1.5eq)的水溶液(6.6mmol/ml),控制内温在0℃左右。随后将反应液自然升至20℃后反应1h,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50℃烘箱真空干燥得产物1,收率61%。氢谱数据与实施例1的产物1一致。

实施例23

将水(16ml)加入反应瓶中,降温至内温20℃以下,加入硫酸(25mmol,1.2eq,98wt%水溶液形式)和甲醛(25mmol,1.2eq,37%水溶液形式)。保持内温20℃以下,加入化合物2(硫酸盐形式,20.82mmol,1eq),搅拌均匀并降低内温至0℃,缓慢滴加亚硝酸钠(31.25mmol,1.5eq)的水溶液(6.6mmol/ml),控制内温在0℃左右。随后将反应液自然升至20℃后反应1h,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50℃烘箱真空干燥得产物1,收率52%。氢谱数据与实施例1的产物1一致。

实施例24

将水(16ml)加入反应瓶中,降温至内温20℃以下,加入磷酸(25mmol,1.2eq,85wt%水溶液形式)和甲醛(25mmol,1.2eq,37%水溶液形式)。保持内温20℃以下,加入化合物2(硫酸盐形式,20.82mmol,1eq),搅拌均匀并降低内温至0℃,缓慢滴加亚硝酸钠(31.25mmol,1.5eq)的水溶液(6.6mmol/ml),控制内温在0℃左右。随后将反应液自然升至20℃后反应1h,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50℃烘箱真空干燥得产物1,收率55%。氢谱数据与实施例1的产物1一致。

实施例25

将水(6ml)和甲醇(10ml)加入反应瓶中,降温至内温20℃以下,加入磷酸(25mmol,1.2eq,85wt%水溶液形式)和甲醛(25mmol,1.2eq,37%水溶液形式)。保持内温20℃以下,加入化合物2(硫酸盐形式,20.82mmol,1eq),搅拌均匀并降低内温至-40℃,缓慢滴加亚硝酸钠(31.25mmol,1.5eq)的水溶液(6.6mmol/ml),控制内温在-40℃~-30℃左右。随后将反应液自然升至20℃后反应1h,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50℃烘箱真空干燥得产物1,收率61%。氢谱数据与实施例1的产物1一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