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划痕培养皿底部外边缘的防交叉污染菌落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07290发布日期:2018-12-08 07:16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微生物划痕培养皿底部外边缘的防交叉污染菌落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分离鉴定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微生物划痕培养皿底部外边缘的防交叉污染菌落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微生物分离鉴定的领域中,鉴定之前需要先通过生物划痕装置将微生物单菌落分离得到较为纯的微生物菌落,再将微生物划痕培养皿中的菌落取出,进行鉴定,目前微生物划痕培养皿具有以下缺陷:

在无菌的条件下,要将菌落从培养皿中取出鉴定时,技术人员需要打开培养皿的上盖,才能将培养皿中的菌落取出,培养皿内底部外边缘的菌落取出较难,因此培养皿上盖的打开时间较长,交叉污染风险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微生物划痕培养皿底部外边缘的防交叉污染菌落提取装置,其结构包括菌落提取器、培养皿、盖子,所述的盖子与培养皿相配合,所述的培养皿被盖子包覆,所述的菌落提取器安装在盖子内壁中央,所述的菌落提取器与盖子固定连接,所述的培养皿外径与盖子内径相吻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菌落提取器由固定环、活动环、提取机构、辅助提取机构构成,所述的固定环固定安装在盖子内壁中央,所述的固定环与活动环相配合,所述的活动环安装在固定环外侧,所述的辅助提取机构与活动环机械连接,所述的辅助提取机构与提取机构相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提取机构由第一固定轴、第一弹簧、活动板、三角形垫层、菌落吸进口、活动管壁、第二弹簧、吸出管、限位杆构成,所述的第一固定轴贯穿活动板的一端,所述的活动板远离第一固定轴的一端与三角形垫层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弹簧与活动板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弹簧与限位杆分别设于活动板两侧,所述的活动管壁与吸出管相连接,所述的菌落吸进口与活动管壁活动连接,所述的活动管壁位于吸出管底部,所述的活动管壁与第二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弹簧设于活动管壁外壁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辅助提取机构由充气球、一号管、防回气机构、固定管、二号管构成,所述的充气球与一号管相连接,所述的一号管与二号管相通,所述的一号管与二号管互相垂直设立,所述的二号管与提取机构相连接,所述的防回气机构安装在一号管与二号管相连接处,所述的防回气机构与一号管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防回气机构由限位板、第三弹簧、梯形垫层、防回气活动板、矩形限位板、第二固定轴构成,所述的限位板通过第三弹簧与防回气活动板相连接,所述的防回气活动板的一端被第二固定轴贯穿并固定,所述的矩形限位板与限位板分别设于防回气活动板两侧,所述的梯形垫层位于防回气活动板远离第二固定轴的一端。

有益效果

本发明微生物划痕培养皿底部外边缘的防交叉污染菌落提取装置,当需要将培养皿内底部外边缘的某处的菌落取出时,通过手动旋转活动环,使得活动环带动辅助提取机构随之转动,当提取机构与该处菌落位置匹配时,停止旋转,并手动按压充气球,使得充气球对一号管进行充气,从而气体通过防回气机构以及二号管进入提取机构中,二号管中的气体推动活动板绕第一固定轴往靠近限位杆的方向旋转,气体从活动板与三角形垫层之间的开口运动到活动管壁处并推开活动管壁,活动管壁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实现复位,由于气体从活动管壁往菌落吸进口方向运动后活动管壁被复位,此时菌落吸进口开口处的气压低于待吸入菌落处的气压,因此气体往菌落吸进口运动形成负压状态,在负压的作用下,待鉴定的菌落通过菌落吸进口被吸入,并通过吸出管被吸出,实现在不需要大概盖子的前提下,将培养皿内底部外边缘的某处的菌落取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利用充气球对提取机构进行充气,使得待鉴定的菌落在负压的作用下被从菌落吸进口吸入,通过吸出管被吸出,从而避免了传统的菌落提取装置在提取菌落时将培养皿盖子打开提取,降低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有效保证菌落的单一性。

通过手动旋动活动环,带动辅助提取机构随之旋转,可以使得提取机构对准待提取的菌落,确保生物划痕培养皿底部外边缘菌落提取的准确性,并且有效缩短传统提取方式的提取时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微生物划痕培养皿底部外边缘的防交叉污染菌落提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微生物划痕培养皿底部外边缘的防交叉污染菌落提取装置的辅助提取机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微生物划痕培养皿底部外边缘的防交叉污染菌落提取装置的提取机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微生物划痕培养皿底部外边缘的防交叉污染菌落提取装置的防回气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微生物划痕培养皿底部外边缘的防交叉污染菌落提取装置的提取机构工作状态侧视图。

图中:菌落提取器-1、培养皿-2、盖子-3、固定环-101、活动环-102、提取机构-103、辅助提取机构-104、第一固定轴-1031、第一弹簧-1032、活动板-1033、三角形垫层-1034、菌落吸进口-1035、活动管壁-1036、第二弹簧-1037、吸出管-1038、限位杆-1039、充气球-1041、一号管-1042、防回气机构-1043、固定管-1044、二号管-1045、限位板-10431、第三弹簧-10432、梯形垫层-10433、防回气活动板-10434、矩形限位板-10435、第二固定轴-1043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微生物划痕培养皿底部外边缘的防交叉污染菌落提取装置,其结构包括菌落提取器1、培养皿2、盖子3,所述的盖子3与培养皿2相配合,所述的培养皿2被盖子3包覆,所述的菌落提取器1安装在盖子3内壁中央,所述的菌落提取器1与盖子3固定连接,所述的培养皿2外径与盖子3内径相吻合。

所述的菌落提取器1由固定环101、活动环102、提取机构103、辅助提取机构104构成,所述的固定环101固定安装在盖子3内壁中央,所述的固定环101与活动环102相配合,所述的活动环102安装在固定环101外侧,所述的辅助提取机构104与活动环102机械连接,所述的辅助提取机构104与提取机构103相配合。

所述的提取机构103由第一固定轴1031、第一弹簧1032、活动板1033、三角形垫层1034、菌落吸进口1035、活动管壁1036、第二弹簧1037、吸出管1038、限位杆1039构成,所述的第一固定轴1031贯穿活动板1033的一端,所述的活动板1033远离第一固定轴1031的一端与三角形垫层1034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弹簧1032与活动板1033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弹簧1032与限位杆1039分别设于活动板1033两侧,所述的活动管壁1036与吸出管1038相连接,所述的菌落吸进口1035与活动管壁1036活动连接,所述的活动管壁1036位于吸出管1038底部,所述的活动管壁1036与第二弹簧1037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弹簧1037设于活动管壁1036外壁上,限位杆1039的设立,可以确保活动板1033在气体的作用下绕第一固定轴1031往靠近限位杆1039的方向旋转时,活动板1033与三角形垫层1034之间的开口恰好在第一弹簧1032的弹性形变范围内,确保可以正常活动板1033复位。

所述的辅助提取机构104由充气球1041、一号管1042、防回气机构1043、固定管1044、二号管1045构成,所述的充气球1041与一号管1042相连接,所述的一号管1042与二号管1045相通,所述的一号管1042与二号管1045互相垂直设立,所述的二号管1045与提取机构103相连接,所述的防回气机构1043安装在一号管1042与二号管1045相连接处,所述的防回气机构1043与一号管1042相连接,充气球1041的设立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手动对一号管1042进行充气,从而驱动提取机构103运行。

所述的防回气机构1043由限位板10431、第三弹簧10432、梯形垫层10433、防回气活动板10434、矩形限位板10435、第二固定轴10436构成,所述的限位板10431通过第三弹簧10432与防回气活动板10434相连接,所述的防回气活动板10434的一端被第二固定轴10436贯穿并固定,所述的矩形限位板10435与限位板10431分别设于防回气活动板10434两侧,所述的梯形垫层10433位于防回气活动板10434远离第二固定轴10436的一端,限位板10431的设立,可是使得防回气活动板10434在停止对一号管1042充气时,充气使被压缩的第三弹簧10432具有一个反向的作用力,推动防回气活动板10434复位,将一号管1042与二号管1045之间堵住,从而避免气体回流。

当需要将培养皿内底部外边缘的某处的菌落取出时,通过手动旋转活动环102,使得活动环102带动辅助提取机构104随之转动,当提取机构103与该处菌落位置匹配时,停止旋转,并手动按压充气球1041,使得充气球1041对一号管1042进行充气,从而气体通过防回气机构1043以及二号管1045进入提取机构103中,二号管1045中的气体推动活动板1033绕第一固定轴1031往靠近限位杆1039的方向旋转,气体从活动板1033与三角形垫层1034之间的开口运动到活动管壁1036处并推开活动管壁1036,活动管壁1036在第二弹簧1037的作用下实现复位,由于气体从活动管壁1036往菌落吸进口1035方向运动后活动管壁1036被复位,此时菌落吸进口1035开口处的气压低于待吸入菌落处的气压,因此气体往菌落吸进口1035运动形成负压状态,在负压的作用下,待鉴定的菌落通过菌落吸进口1035被吸入,并通过吸出管1038被吸出,实现在不需要大概盖子3的前提下,将培养皿内底部外边缘的某处的菌落取出。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在无菌的条件下,要将菌落从培养皿中取出鉴定时,技术人员需要打开培养皿的上盖,才能将培养皿中的菌落取出,培养皿内底部外边缘的菌落取出较难,因此培养皿上盖的打开时间较长,交叉污染风险大,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利用充气球1041对提取机构103进行充气,使得待鉴定的菌落在负压的作用下被从菌落吸进口1035吸入,通过吸出管1038被吸出,从而避免了传统的菌落提取装置在提取菌落时将培养皿盖子打开提取,降低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有效保证菌落的单一性,通过手动旋动活动环102,带动辅助提取机构104随之旋转,可以使得提取机构103对准待提取的菌落,确保生物划痕培养皿底部外边缘菌落提取的准确性,并且有效缩短传统提取方式的提取时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因此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