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制备液相色谱分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03710发布日期:2019-07-31 10:35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制备液相色谱分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植物药有效成分提取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制备液相色谱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香蒲属植物长于池沼、水边或浅沼泽中,世界共有18种,我国约有10种,资源极其丰富。蒲黄,别名蒲棒花粉、蒲草黄系香蒲科(typhaceae)植物水烛香蒲(typhaangustifolial.)、东方香蒲(typhaorientalis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具有止血、化胶、通淋的功能,用于吐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血淋涩痛。蒲黄主要含有凶类、黄酬类、长链脂肪侄类化合物、酸性成分、氨基酸、无机成分等。其中黄酬类成分具有改善微循环、降低心脑组织耗氧量、扩张血管、促凝血、抗炎、降低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2015版中国药典中明确规定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为蒲黄的特征成分,为此,实际工作中需要高纯度的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单体作为对照品使用,特别是在含有蒲黄的药物制剂开发过程当中,如何快速、简捷的得到高纯度的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单体是制剂工艺研发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主要提取分离方法大多数采用溶剂萃取、正相硅胶柱色谱等分离手段,工艺路线繁琐,收率较低,生产过程中试剂消耗大,难以工业化生产,最终产品的纯度不高,使得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作为质量控制用对照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包括醇提浓缩、大孔树脂柱层析、制备液相色谱纯化的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制备液相色谱分离方法,经hplc检测纯度大于99.0%,该方法可以连续规模化生产,并且克服了传统方法正相硅胶色谱柱和溶剂萃取的操作繁琐、分离周期长、环境污染严重的缺点,减少了易挥发溶剂的使用,对环境更加友好,效率更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制备液相色谱分离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醇提浓缩以蒲黄为原料,经醇提浓缩得到蒲黄提取液;步骤二:大孔树脂柱层析将步骤一所述蒲黄提取液加入大孔树脂柱中层析,经洗脱后得到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粗品;步骤三:制备液相色谱纯化将步骤二所述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粗品通过制备液相色谱仪进行纯化,即采用反相c18色谱柱经流动相等度洗脱,再经后处理得到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精品;步骤四:将步骤三所述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精品经甲醇溶解、过滤、减压蒸干,溶剂重结晶,最后经过滤、烘干得到高纯度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单体。优选的,在步骤一中,将干燥的蒲黄粉碎后与醇溶液混合提取,其中蒲黄与醇溶液的固液比为1:4~1:8,待提取完全后将提取液采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将离心后的溶液在45~60℃下进行真空旋转蒸发除醇,得到蒲黄提取液。更优选的,所述醇溶液为甲醇水溶液或乙醇水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且所述醇溶液为体积百分浓度为60%~100%的醇水体系。进一步更优选的,在步骤二中,将所述蒲黄提取液注入大孔树脂柱中,先用去离子水冲洗大孔树脂柱,再用体积百分浓度为30~90%的醇溶液梯度洗脱,然后收集体积百分浓度为70~80%的醇溶液洗脱液,再在温度65~80℃下真空旋转蒸发除醇,得到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粗品。进一步更优选的,所述大孔树脂柱为ab-8或d101。进一步更优选的,在步骤三,将步骤二所述的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粗品用去离子水复溶后,注入制备液相色谱仪中进行纯化,所述反相c18色谱柱规格为250*200mm,硅胶粒径为10~20μm,流速为500~700ml/min,所述流动相由a相与b相混合而成,其中a相为乙腈,b相为体积百分浓度为0.3~0.9%酸水体系,所述等度洗脱比例为20%a相,所述酸水体系中的酸为甲酸、乙酸、磷酸、三氟乙酸中的一种。进一步更优选的,在步骤四中,所述重结晶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酮、乙腈中至少一种。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对高纯度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单体经过hplc检验纯度,根据文献及核磁图谱解析结果,所得组分为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运用本发明的方法从蒲黄中分离得到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单体,其纯度可高达99.0%,该分离方法样品处理量大,重复性好,产品纯度高,适合于实验室以及工业化规模生产,该方法可控,可以连续规模化生产,并且克服了传统方法正相硅胶色谱柱和溶剂萃取的操作繁琐、分离周期长、环境污染严重的缺点,减少了易挥发溶剂的使用,对环境更加友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步骤一蒲黄提取液分析液相色谱图;图2是实施例1中步骤三制备液相色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一种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制备液相色谱分离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醇提浓缩将10kg干燥的蒲黄粉碎后置于100l提取罐中,与体积百分浓度为60%甲醇混合,其中蒲黄与醇溶液的固液比为1:4,提取三次,每次180min,待提取完全后将提取液采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将离心后的溶液在45℃下进行真空旋转蒸发除醇,得到蒲黄提取液;步骤二:大孔树脂柱层析将步骤一所述的蒲黄提取液注入已经处理好的ab-8大孔吸附树脂柱中层析,先用5倍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洗脱,再用体积百分浓度为30%的甲醇溶液洗脱,再用体积百分浓度为60%的甲醇溶液洗脱,再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甲醇溶液洗脱,然后收集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醇溶液洗脱液,再在温度65℃下真空旋转蒸发除醇,得到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粗品;步骤三:制备液相色谱纯化将步骤二所述的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粗品用去离子水复溶后,注入制备液相色谱仪中进行纯化,所述反相c18色谱柱规格为250*200mm,硅胶粒径为10μm,流速为500ml/min,所述流动相由a相与b相混合而成,其中a相为乙腈,b相为体积百分浓度为0.3%甲酸水体系,所述等度洗脱比例为20%a相,洗脱比例为:时间(min)乙腈(%)水(%)甲酸(%)02079.70.31002079.70.3然后收集13-15min馏份,浓缩得到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精品;步骤四:将步骤三所述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精品经甲醇溶解、过滤、减压蒸干,然后用甲醇加热溶解放置至室温,最后经过滤、烘干得到高纯度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单体。实施例二一种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制备液相色谱分离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醇提浓缩将10kg干燥的蒲黄粉碎后置于100l提取罐中,与体积百分浓度为80%乙醇混合,其中蒲黄与醇溶液的固液比为1:6,提取三次,每次180min,待提取完全后将提取液采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将离心后的溶液在55℃下进行真空旋转蒸发除醇,得到蒲黄提取液;步骤二:大孔树脂柱层析将步骤一所述的蒲黄提取液液注入已经处理好的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中层析,先用5倍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洗脱,再用体积百分浓度为40%的乙醇溶液洗脱,再用体积百分浓度为60%的乙醇溶液洗脱,再用体积百分浓度为80%的乙醇溶液洗脱,然后收集体积百分浓度为80%的乙醇溶液洗脱液,再在温度75℃下真空旋转蒸发除醇,得到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粗品;步骤三:制备液相色谱纯化将步骤二所述的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粗品用去离子水复溶后,注入制备液相色谱仪中进行纯化,所述反相c18色谱柱规格为250*200mm,硅胶粒径为15μm,流速为600ml/min,所述流动相由a相与b相混合而成,其中a相为乙腈,b相为体积百分浓度为0.6%乙酸-水体系,所述等度洗脱比例为20%a相,洗脱比例为:时间(min)乙腈(%)水(%)乙酸(%)02079.40.61002079.40.6然后收集13-15min馏份,浓缩得到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精品;步骤四:将步骤三所述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精品经甲醇溶解、过滤、减压蒸干,然后用乙腈加热溶解放置至室温,最后经过滤、烘干得到高纯度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单体。实施例三一种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制备液相色谱分离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醇提浓缩将10kg干燥的蒲黄粉碎后置于100l提取罐中,与体积百分浓度为100%甲醇混合,其中蒲黄与甲醇溶液的固液比为1:8,提取三次,每次180min,待提取完全后将提取液采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将离心后的溶液在60℃下进行真空旋转蒸发除醇,得到蒲黄提取液;步骤二:大孔树脂柱层析将步骤一所述的蒲黄提取液液注入已经处理好的ab-8大孔吸附树脂柱中层析,先用5倍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洗脱,再用体积百分浓度为50%的甲醇溶液洗脱,再用体积百分浓度为60%的甲醇溶液洗脱,再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甲醇溶液洗脱,然后收集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甲醇溶液洗脱液,再在温度80℃下真空旋转蒸发除醇,得到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粗品;步骤三:制备液相色谱纯化将步骤二所述的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粗品用去离子水复溶后,注入制备液相色谱仪中进行纯化,所述反相c18色谱柱规格为250*200mm,硅胶粒径为20μm,流速为700ml/min,所述流动相由a相与b相混合而成,其中a相为乙腈,b相为体积百分浓度为0.9%的磷酸-水体系,所述等度洗脱比例为20%a相,洗脱比例为:时间(min)乙腈(%)水(%)磷酸(%)02079.10.91002079.10.9然后收集13-15min馏份,浓缩得到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精品;步骤四:将步骤三所述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精品经甲醇溶解、过滤、减压蒸干,然后用乙醇加热溶解放置至室温,最后经过滤、烘干得到高纯度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单体。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同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