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割保护膜用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47381发布日期:2019-04-17 05:52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割保护膜用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在高端制造业的储备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有一段距离,材料领域“缺芯少屏”。随着半导体行业的高速成长,与其配套的材料受到业内的关注。因此除了围绕“屏幕”周边的材料,半导体相关联材料存在重大机遇。

led行业增长趋势:目前led下游应用中市场规模最大的为照明领域,其次是背光应用和显示屏。2016年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整体产值达到5216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上游外延芯片规模约182亿元,同比增长20%;中游封装规模达到748亿元,同比增长21.5%;下游应用规模为4286亿元,同比增长23%。因此整个led产业链与2015年比较,具有较快的发展势头。

半导体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需求量逐年递增。在制程过程中,效率也是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基材,胶水都要更新,老的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新的需要。切割保护膜在制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出货量。因此,开发一种满足新技术的树脂是大势所趋。

现在市场上切割保护膜所用树脂主要为pu树脂、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树脂等。其中pu树脂大量使用,但半导体用切割保护膜由于需要扩膜,所以常用的基材pp、pe、pvc、pet等都不符合扩膜的要求,需要特殊的pvc来实现。对应的常规树脂也都不符合要求,需要合成配套的丙烯酸树脂才能满足需求。

现有的丙烯酸树脂类切割保护膜采用丙烯酸树脂为主体,搭配适当的固化剂,静电剂,增塑剂,增粘剂等使用,扩膜时切割保护膜有与基材分层的风险,而且切割保护膜里面的增塑剂也密封不够好,增塑剂会迁移到外面,影响保护膜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扩膜时不易与基材分离的切割保护膜用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切割保护膜用丙烯酸树脂,所述的丙烯酸树脂由第一单体、第二单体和反应型橡胶聚合而成,所述的第一单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所述的第二单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所述的第二单体为丙烯酸类单体。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单体为玻璃化转变温度≥50℃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第二单体为玻璃化转变温度≤0℃的丙烯酸类单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丙烯腈、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苯乙烯、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单体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的反应型橡胶为异戊二烯橡胶和/或聚丙烯酸酯橡胶。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单体和所述的第二单体的投料摩尔比为1:0.9~1.1。

优选地,所述的反应型橡胶的投料质量为所述的第一单体和所述的第二单体投料总质量的4.5%~5.5%。

本发明制得的丙烯酸树脂的数均分子量控制在2000~10000左右,玻璃化转变温度控制在30℃~70℃之间。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的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将所述的第一单体、所述的第二单体、引发剂混合,在80~100℃下反应1~3h,然后加入所述的反应型橡胶,在80~100℃下反应9~11h,制得所述的丙烯酸树脂。

优选地,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的引发剂的添加量为所述的第一单体和所述的第二单体投料总质量的0.45%~0.55%。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切割保护膜,所述的切割保护膜的原料组分包括上述丙烯酸树脂。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合成的丙烯酸树脂用于切割保护膜中,能够提供合适的粘力,能够避免增塑剂的析出,且扩膜时不易于基材分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的不同要求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为本行业中的常规条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称量甲基丙烯酸甲酯100g,丙烯酸乙酯100g,偶氮二异丁腈1g,氮气保护,混合0.5小时,然后升高温度到90℃反应2小时,加入10g异戊二烯橡胶,继续反应10小时。降低温度到40℃出料。测的分子量为200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

将合成的树脂100克,加入0.5克催化剂,1克抗静电剂,涂在pvc基材测试180度剥离力为280克,老化后为234克。扩膜效果良好。

实施例2

称量甲基丙烯酸86g,丙烯酸丁酯128g,偶氮二异丁腈1.07g,氮气保护,混合0.5小时,然后升高温度到90℃反应2小时,加入聚丙烯酸酯橡胶10.7g,继续反应10小时。降低温度到40℃出料。测的分子量为500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

将合成的树脂100克,加入0.5克催化剂,1克抗静电剂,涂在pvc基材测试180度剥离力为230克,老化后为214克。扩膜效果良好。

实施例3

称量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222.3g,丙烯酸异丁酯128g,偶氮二异丁腈1.75g,氮气保护,混合0.5小时,然后升高温度到90℃反应2小时,加入17.5g异戊二烯橡胶,继续反应10小时。降低温度到40℃出料。测的分子量为700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

将合成的树脂100克,加入0.5克催化剂,1克抗静电剂,涂在pvc基材测试180度剥离力为250克,老化后为224克。扩膜效果良好。

实施例4

称量丙烯酸72g,丙烯酸正丙酯114g,偶氮二异丁腈0.93g,氮气保护,混合0.5小时,然后升高温度到90℃反应2小时,加入9.3g聚丙烯酸酯橡胶,继续反应10小时。降低温度到40℃出料。测的分子量为1000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0℃。

将合成的树脂100克,加入0.5克催化剂,1克抗静电剂,涂在pvc基材测试180度剥离力为267克,老化后为221克。扩膜效果良好。

实施例5

称量n-羟甲基丙烯酰胺101g,丙烯酸乙酯100g,偶氮二异丁腈1g,氮气保护,混合0.5小时,然后升高温度到90℃反应2小时,加入10g异戊二烯橡胶,继续反应10小时。降低温度到40℃出料。测的分子量为800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5℃。

将合成的树脂100克,加入0.5克催化剂,1克抗静电剂,涂在pvc基材测试180度剥离力为243克,老化后为202克。扩膜效果良好。

实施例6

称量甲基丙烯酸甲酯100g,丙烯酸丁酯128g,偶氮二异丁腈1.1g,氮气保护,混合0.5小时,然后升高温度到90℃反应2小时,加入11g聚丙烯酸酯橡胶,继续反应10小时。降低温度到40℃出料。测的分子量为400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3℃。

将合成的树脂100克,加入0.5克催化剂,1克抗静电剂,涂在pvc基材测试180度剥离力为232克,老化后为198克。扩膜效果良好。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