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氯代碳酸乙烯脂的新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2822发布日期:2018-09-12 00:06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氯代碳酸乙烯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氯代碳酸乙烯脂的新型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氯代碳酸乙烯脂主要通过碳酸亚乙烯酯和氯气在紫外灯照射下反应生成,此过程为了控制副产物含量,为间歇化反应,造成反应效率低下,产物纯度低;此外,反应副产物不能得到有效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生产氯代碳酸乙烯脂的新型系统,具有生产效率高、产物纯度高、无环境污染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氯代碳酸乙烯脂的新型系统,包括:液氯汽化器、高位槽、氯化塔、脱氢釜、管式降膜结晶器、产物回收槽、副产物回收罐,所述高位槽和液氯汽化器分别与氯化塔进口段相连,所述氯化塔出口端与脱氢釜相连,所述脱氢釜与管式降膜结晶器相连,所述管式降膜结晶器一端与产物回收槽相连,另一端与副产物回收罐相连,所述副产物回收罐与高位槽相连,形成循环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氯化塔塔径为500-800mm,高为5-8m。

进一步地,所述氯化塔设有紫外灯发生器。

进一步地,所述紫外灯发生器数量为3-7个,且从上到下均匀分布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管式降膜结晶器为哈氏合金材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1)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高,能耗低;2)产物纯度高;3)多余的原料可回用,无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氯代碳酸乙烯脂的新型系统示意图;

其中:1是液氯汽化器、2是高位槽、3是氯化塔、4是脱氢釜、5是管式降膜结晶器、6是产物回收槽、7是副产物回收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氯代碳酸乙烯脂的新型系统,包括:液氯汽化器1、高位槽2、氯化塔3、脱氢釜4、管式降膜结晶器5、产物回收槽6、副产物回收罐7,所述高位槽2和液氯汽化器1分别与氯化塔3进口段相连,所述氯化塔3出口端与脱氢釜4相连,所述脱氢釜4与管式降膜结晶器5相连,所述管式降膜结晶器5一端与产物回收槽6相连,另一端与副产物回收罐7相连,所述副产物回收罐7与高位槽2相连,形成循环回路。

其中,所述氯化塔塔径为500mm,高为5m。

其中,所述氯化塔设有紫外灯发生器。

其中,所述紫外灯发生器数量为3个,且从上到下均匀分布排列。

其中,所述管式降膜结晶器为哈氏合金材质。

本实用新型实现方式如下:

从液氯汽化器1和高位槽2中分别把氯气和碳酸亚乙烯酯引入到氯化塔3,在氯化塔3中的紫外灯的照射下发生反应,生成氯代碳酸乙烯脂和副产物,通过脱氢釜4脱除多余的氯气及氯化氢气体后进入管式降膜结晶器5,管式降膜结晶器5设置温度在零下15℃-零下10℃之间,得到产物氯代碳酸乙烯脂,同时还有副产物,从另一端引入副产物回收罐7,副产物回收罐7中主要组分为碳酸亚乙烯酯,引入到高位槽2实现循环使用,最终,产物回收槽6中产品氯代碳酸乙烯酯含量为90.8%,副产物回收罐7中碳酸亚乙烯酯含量为85.8%。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氯代碳酸乙烯脂的新型系统,包括:液氯汽化器1、高位槽2、氯化塔3、脱氢釜4、管式降膜结晶器5、产物回收槽6、副产物回收罐7,所述高位槽2和液氯汽化器1分别与氯化塔3进口段相连,所述氯化塔3出口端与脱氢釜4相连,所述脱氢釜4与管式降膜结晶器5相连,所述管式降膜结晶器5一端与产物回收槽6相连,另一端与副产物回收罐7相连,所述副产物回收罐7与高位槽2相连,形成循环回路。

其中,所述氯化塔塔径为800mm,高为8m。

其中,所述氯化塔设有紫外灯发生器。

其中,所述紫外灯发生器数量为7个,且从上到下均匀分布排列。

其中,所述管式降膜结晶器为哈氏合金材质。

本实用新型实现方式如下:

从液氯汽化器1和高位槽2中分别把氯气和碳酸亚乙烯酯引入到氯化塔3,在氯化塔3中的紫外灯的照射下发生反应,生成氯代碳酸乙烯脂和副产物,通过脱氢釜4脱除多余的氯气及氯化氢气体后进入管式降膜结晶器5,管式降膜结晶器5设置温度在零下15℃-零下10℃之间,得到产物氯代碳酸乙烯脂,从一端引入到产物回收槽6,同时还有副产物,从另一端引入副产物回收罐7,副产物回收罐7中主要组分为碳酸亚乙烯酯,引入到高位槽2实现循环使用,最终,产物回收槽6中产品氯代碳酸乙烯酯含量为94.9%,副产物回收罐7中碳酸亚乙烯酯含量为89.3%。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1)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高,能耗低;2)产物纯度高;3)多余的原料可回用,无环境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