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料油生产榨干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0217发布日期:2019-01-15 23:36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香料油生产榨干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香料精油生产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香料油生产榨干釜。



背景技术:

从天然香料中提取香料精油需要用到榨干釜,榨干釜的榨干效果对香精油的提取率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现有的香料油生产榨干釜大都采用外部加热的方式,这种加热方式容易造成局部温度过高,影响香精物料的榨干效果;同时,由于香精物料与热量之间隔了一个榨干釜,热量在外部传递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浪费,致使能源的利用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香料油生产榨干釜,加热效果好,可以保证釜体内的物料具有较一致的加热温度,提高物料的榨干效果;同时,可以避免热量的损失,减少能源的浪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香料油生产榨干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为圆筒形结构,所述釜体的底部为漏斗形结构,所述釜体的右顶壁设置有升气口,所述釜体的左顶壁设置有进料口,所述釜体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排渣口,所述釜体的底部设置有支腿,所述釜体的侧壁和底壁均包括内侧的导热层以及外侧的保温层,所述导热层和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空隙内设置有电加热棒,所述空隙对应的釜体顶壁两端均开设有注油孔,所述空隙内通过所述注油孔注有导热油,所述釜体内设置有加热导管,所述加热导管一端与釜体的顶壁相连,另一端延伸到釜体底壁的正上方,所述加热导管设置在釜体顶壁的中心位置以及绕釜体顶壁中心位置的圆周上,所述釜体顶部中心位置的加热导管与其他任意两个相邻加热导管所构成的角度为90°,所述加热导管内设置有电加热棒,所述加热导管对应的釜体顶壁上均开设有注油孔,所述加热导管内通过所述注油孔注有导热油,所述釜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釜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电加热棒、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装置相连。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为硅酸铝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导热层为陶瓷导热层。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内设置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通过控制装置与温度传感器相连。

优选的,所述釜体的顶壁上设置有观察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香料油生产榨干釜,釜体的侧壁和底壁均由内侧的导热层和外侧的保温层组成,并且在导热层和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空隙,空隙内注有导热油,通过电加热棒加热导热油,从而实现釜内物料的加热效果;同时,在釜体内部均匀设置有加热导管,加热导管内也注有导热油,同样通过加热棒实现对釜内物料的加热效果,保证釜体内的物料具有较一致的加热温度,大大提高了物料的榨干效果;再者,由于这种加热方式是通过釜体内部传热的,可以避免热量的损失,减少能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釜体,101-升气口,102-进料口,103-排渣口,104-支腿,105-导热层,106-保温层,107-空隙,108-电加热棒,109-注油孔,110-导热油,111-加热导管,112-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香料油生产榨干釜,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为圆筒形结构,所述釜体1的底部为漏斗形结构,所述釜体1的右顶壁设置有升气口101,所述釜体1的左顶壁设置有进料口102,所述釜体1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排渣口103,所述釜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腿104,所述釜体1的侧壁和底壁均包括内侧的导热层105以及外侧的保温层106,所述导热层105和保温层106之间设置有空隙107,所述空隙107内设置有电加热棒108,所述空隙107对应的釜体1顶壁两端均开设有注油孔109,所述空隙107内通过所述注油孔109注有导热油110,所述釜体1内设置有加热导管111,所述加热导管111一端与釜体1的顶壁相连,另一端延伸到釜体1底壁的正上方,所述加热导管111设置在釜体1顶壁的中心位置以及绕釜体1顶壁中心位置的圆周上,所述釜体1顶部中心位置的加热导管111与其他任意两个相邻加热导管111所构成的角度为90°,所述加热导管111内设置有电加热棒108,所述加热导管111对应的釜体1顶壁上均开设有注油孔109,所述加热导管111内通过所述注油孔109注有导热油110,所述釜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釜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控制装置112,所述电加热棒108、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装置相连11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香料油生产榨干釜,釜体1的侧壁和底壁均由内侧的导热层105和外侧的保温层106组成,并且在导热层105和保温层106之间设置有空隙107,空隙107内注有导热油110,通过电加热棒108加热导热油110,从而实现釜内物料的加热效果;同时,在釜体1内部均匀设置有加热导管111,加热导管111内也注有导热油110,同样通过加热棒108实现对釜内物料的加热效果,保证釜体1内的物料具有较一致的加热温度,大大提高了物料的榨干效果;再者,由于这种加热方式是通过釜体内部传热的,可以避免热量的损失,减少能源的浪费。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106为硅酸铝保温层,使釜体1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效果。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层105为陶瓷导热层,使釜体1内部具有较好的导热效果。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112内设置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通过控制装置112与温度传感器相连,从而实现对釜体1内温度的自动检测,减少人工干预,减轻劳动强度。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釜体1的顶壁上设置有观察窗,便于实时监测釜体1内物料的榨干情况。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