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酶消化贴壁细胞中间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4039发布日期:2019-02-22 22:15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胰酶消化贴壁细胞中间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于对贴壁细胞进行胰酶消化的反应容器。



背景技术:

生物反应器细胞大规模悬浮培养技术已经在生物制品制造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利用微载体的单位表面积优势,细胞培养密度不断攀升,伴随着工艺的成熟,并应用于生产,生物制品的生产规模不断增大。这就需要通过细胞消化实现贴壁细胞,并使之游离下来,并重新分配到新的载体上,实现细胞培养规模的不断放大。

在传统生物反应器消化放大工艺中,贴壁细胞的消化大多在生物反应器内完成;存在操作困难,很难控制细胞消化的程度,导致细胞重新分配后细胞贴壁不均匀,给后期细胞培养带来不稳定性,给后续生产过程造成损失等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胰酶消化贴壁细胞中间反应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胰酶消化贴壁细胞中间反应器,其特征是包括:

反应瓶体,为密闭结构;

反应液流入管,其内端伸入所述反应瓶体内,外端用于与生物反应器相连,用于将生物反应器内的反应液移入反应瓶体中,而且所述内端伸到反应液的液面以下;

液体流出管,其内端伸入所述反应瓶体内并伸到液面以下,外端为排放口;

通气管,其内端伸入所述反应瓶体内的液面上方,外端部分设有通气滤盘;

液体添加管,其内端伸入所述反应瓶体内并伸到液面以下,外端为添加口。

所述的胰酶消化贴壁细胞中间反应器,其中,所述反应瓶体用瓶塞予以密封。

所述的胰酶消化贴壁细胞中间反应器,其中,所述反应液流入管、液体流出管、通气管以及液体添加管均穿过所述瓶塞而伸入所述反应瓶体内。

所述的胰酶消化贴壁细胞中间反应器,其中,所述反应液流入管的外端连接有蠕动泵。

所述的胰酶消化贴壁细胞中间反应器,其中,所述通气管的外端连通有压力气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好操作、好观察的中间反应器来进行胰酶消化贴壁细胞的操作,具有操作容易、控制细胞消化程度准确的优点,有助于细胞重新分配后的细胞均匀贴壁,能够提高后期细胞培养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胰酶消化贴壁细胞中间反应器的结构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反应瓶体1;瓶塞2;反应液流入管3;液体流出管4;通气管5;液体添加管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胰酶消化贴壁细胞中间反应器,包括:

反应瓶体1,为密闭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是用瓶塞2予以密封;

反应液流入管3,其内端穿过所述瓶塞2而伸入所述反应瓶体1内,外端用于与生物反应器相连,能够通过外部压力(如蠕动泵)将生物反应器内长有细胞的微载体混悬液(简称为反应液)移入反应瓶体1中,而且所述内端伸到反应液的液面以下;

液体流出管4,其内端穿过所述瓶塞2而伸入所述反应瓶体1内并伸到液面以下,外端为排放口;

通气管5,其内端穿过所述瓶塞2而伸入所述反应瓶体1内的液面上方,外端部分设有通气滤盘51;

液体添加管6,其内端穿过所述瓶塞2而伸入所述反应瓶体1内并伸到液面以下,外端为添加口。

使用时,将经过消毒处理的胰酶消化贴壁细胞中间反应器的反应液流入管3 与生物反应器连接,通过外部动力(如蠕动泵)将生物反应器内长有细胞的微载体混悬液移入到反应瓶体1中,静置沉淀,通过给液体流出管4的排放口施加负压,排出反应瓶体1中的残留培养基;再通过液体添加管6将PBS液体(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移入反应瓶体1中,充分混匀后,静置沉淀,通过通气管5和液体流出管4排出PBS;重复2次;再通过液体添加管6将胰酶消化液移入反应瓶体1中充分混匀,置于水浴锅内(37℃),不断震荡,观察细胞脱落情况,当有80~90%微载体上的细胞全部脱落后,迅速通过液体添加管6加入胰酶消化终止液,终止胰酶作用。之后,即可将反应瓶体1 中所有的细胞混悬液,转入补加有新鲜微载体的生物反应器,开启反应器自动控制,悬浮培养细胞。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好操作、好观察的中间反应器来进行胰酶消化贴壁细胞的操作,具有操作容易、控制细胞消化程度准确的优点,有助于细胞重新分配后的细胞均匀贴壁,能够提高后期细胞培养的稳定性。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