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时测量溶氧含量的摇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6553发布日期:2019-02-01 19:54阅读:7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实时测量溶氧含量的摇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实时测量溶氧含量的摇瓶。



背景技术:

摇瓶发酵是发酵菌种小试以及扩培的一种方式。在发酵条件优化方面可以节约原料和菌种,也可以更好的观察反应情况以及对培养条件进行调整。溶氧量在好氧发酵中也是一个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参数。目前,在实验室摇瓶培养中,转速与装液量的不同,其溶氧也不同,目前摇瓶培养不能直观地显示摇瓶发酵中溶氧的含量,进而无法为后续发酵罐扩大培养提供更直观的数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时测量溶氧含量的摇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实时测量溶氧含量的摇瓶,包括瓶体,内接玻璃管和连接管,内接玻璃管位于瓶体内部,且一端竖直朝下,另一端与连接管接合固定,连接管位于瓶体上半部并贯穿瓶体侧壁,连接管与瓶体侧壁密封连接或者一体成型,溶氧电极头端朝下安装在内接玻璃管中,同时溶氧电极的溶氧探头伸到瓶体底部液体中,与溶氧电极相连接的溶氧测定仪线从连接管通向瓶体外部。

进一步地,连接管外侧还设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用于阻止外部空气中的微生物由连接管进入瓶体内部。

优选地,密封装置为外接U形管,外接U形管位于瓶体外部,一端与连接管连接,且其中部弯曲向下,工作时外接U形管中部装水进行液封。外接U形管的一端与连接管连接,另一端采用脱脂棉塞紧封闭。

进一步地,内接玻璃管为上宽下窄设计,内接玻璃管上部设有一接合口用于与连接管内部接合固定,溶氧测定仪线从接合口穿过连接管通向瓶体外部,内接玻璃管下部宽度与溶氧电极最宽处一致,且其底端距离瓶体底部3cm,溶氧电极放进内接玻璃管后能卡住不往下掉,同时溶氧探头又能伸到瓶体底部的液体中。

进一步地,瓶内玻璃管、连接管和外接U形管的接口处均采用磨砂密封插接设计。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可实时测量溶氧含量的摇瓶,可直接放置溶氧测定仪实时直观测定摇瓶发酵过程中溶解氧含量,并最大程度避免了染菌问题,保证发酵过程中不会染菌,从而为后续发酵罐大规模发酵最适溶氧提供数据参考。而且该可实时测量溶氧含量的摇瓶还能够直接获取摇瓶发酵过程中不同装液量,不同转速下溶解氧的含量,进而为后续发酵罐大规模生产提供更直观的溶氧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可实时测量溶氧含量的摇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可实时测量溶氧含量的摇瓶。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瓶体1,内接玻璃管2和连接管3

其中,内接玻璃管2位于瓶体1内部,且一端竖直朝下,另一端与连接管3接合固定。

连接管3位于瓶体1上半部并贯穿瓶体1侧壁。

连接管2与瓶体1侧壁密封连接或者一体成型。

溶氧电极头端朝下安装在内接玻璃管2中,同时溶氧电极的溶氧探头伸到瓶体1底部液体中,与溶氧电极相连接的溶氧测定仪线从连接管3通向瓶体1外部。

连接管3外侧还设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用于阻止外部空气中的微生物由连接管3进入瓶体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装置为外接U形管4。

外接U形管4位于瓶体1外部,且其中部弯曲向下,工作时外接U形管4中部装水进行液封。外接U形管4的一端与连接管3连接,另一端采用脱脂棉5塞紧封闭。

在本实施中,内接玻璃管2为上宽下窄设计。

内接玻璃管2上部设有一接合口21用于与连接管3内部接合固定,溶氧测定仪线从接合口21穿过连接管3通向瓶体1外部。

内接玻璃管2下部宽度与溶氧电极最宽处一致,且其底端距离瓶体1底部3cm,溶氧电极放进内接玻璃管2后能卡住不往下掉,同时溶氧探头又能伸到瓶体1底部的液体中。

优选地,瓶内玻璃管2、连接管3和外接U形管4的接口处均采用磨砂密封插接设计。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可实时测量溶氧含量的摇瓶,可直接放置溶氧测定仪实时直观测定摇瓶发酵过程中溶解氧含量,并最大程度避免了染菌问题,保证发酵过程中不会染菌,从而为后续发酵罐大规模发酵最适溶氧提供数据参考。而且该可实时测量溶氧含量的摇瓶还能够直接获取摇瓶发酵过程中不同装液量,不同转速下溶解氧的含量,进而为后续发酵罐大规模生产提供更直观的溶氧数据。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