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腊肉发酵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6155发布日期:2019-03-05 19:37阅读:9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腊肉发酵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腊肉发酵放置架。



背景技术:

腊肉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发酵,让其在自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微生物或酶的发酵作用,使原料肉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及物理变化,而形成具有特殊风味、色泽和质地以及较长保存期的肉制品。其主要特点是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保质期长。通过有益微生物的发酵,引起肉中蛋白质变性和降解,既改善产品质地,也提高了蛋白质的吸收率;微生物发酵及内源酶共同作用,赋予产品独特的风味;肉中有益微生物可产生乳酸、菌素等代谢产物,降低肉品pH值,发酵的同时还会降低肉品水分含量,这些都将提高产品安全性和延长产品货架期。在商品化的腊肉发酵过程中一般都是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发酵,采用发酵室对温度和湿度、通风等因素进行控制,以增加发酵的速率,但是现有的技术一般都是采用悬挂发酵,即悬挂在发酵室内,这种方法不仅占位置,不能充分利用空间,而且位于最中间的腊肉可能还存在通风不畅等因素造成腊肉发酵的色泽和口感等不好,以致于最后影响商品的销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腊肉发酵放置架,其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腊肉发酵放置架,包括支撑支架和垂直安装于所述支撑支架上的若干层发酵架,所述发酵架包括底框、若干支撑钢管、编织竹席和秸秆层;所述底框上端面水平地平行焊接若干根支撑钢管,所述支撑钢管上依次铺设编织竹席和秸秆层。

进一步的,支撑支架为L形支架。

进一步的,支撑钢管之间的距离为10cm-15cm。

进一步的,秸秆层采用光杆无叶的干燥玉米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底框上端面水平地平行焊接若干根支撑钢管可以保证发酵架底部足够的透气性,而加装钢管主要是因为腊肉质量较大,需要较大的支撑强度才可以,在支撑钢管和秸秆层之间装有编织竹席,编织竹席一是可以保证良好的透气性,二是对秸秆层的一个支撑,避免采用稻杆等容易破碎和折断的秸秆时秸秆漏出,秸秆透气性高,而且有益于微生物的生长,对腊肉的发酵大有裨益,发酵成的腊肉色泽呈现出酒红色或者蜡红色,表皮红润通透,而且发酵成的腊肉具有轻微的秸秆层材料味和竹香味,风味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发酵架爆炸图。

图中:1-支撑支架,2-发酵架,21-底框,22-支撑钢管,23-编织竹席,24-秸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所示:

一种腊肉发酵放置架,包括支撑支架1和垂直安装于所述支撑支架1上的若干层发酵架2,所述发酵架2包括底框21、若干支撑钢管22、编织竹席23和秸秆层24;所述底框21上端面水平地平行焊接若干根支撑钢管22,所述支撑钢管22上依次铺设编织竹席23和秸秆层24。底框21上端面水平地平行焊接若干根支撑钢管22可以保证发酵架底部足够的透气性,而加装钢管主要是因为腊肉质量较大,需要较大的支撑强度才可以,在支撑钢管22和秸秆层24之间装有编织竹席23,编织竹席23一是可以保证良好的透气性,二是对秸秆层24的一个支撑,避免采用稻杆等容易破碎和折断的秸秆时秸秆漏出,秸秆透气性高,而且有益于微生物的生长,对腊肉的发酵大有裨益,发酵成的腊肉色泽呈现出酒红色或者蜡红色,表皮红润通透,而且发酵成的腊肉具有轻微的秸秆层材料味和竹香味,风味更佳。

具体的,支撑支架1为L形支架,因为L型支架可以在支架的底部加装稳定重物,例如砖块等,用于稳定支架,避免支架晃动。

具体的,考虑到肉块的长度一般在40-70cm之间,因此支撑钢管22之间的距离为10cm-15cm最佳,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保证足够的透气空间。

具体的,秸秆层24采用光杆无叶的干燥玉米杆,因为腊肉在发酵的过程中会逐渐的渗出油滴,油滴最后会附着在秸秆层上,而光杆无叶的干燥玉米杆表面是光滑的硬质面,在发酵完一批腊肉后可以很方便地将油污清洗掉,然后烘干后再进行下一次利用。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