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加快合成速率的氯乙烷气相法合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7954发布日期:2019-06-22 00:3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加快合成速率的氯乙烷气相法合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合成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加快合成速率的氯乙烷气相法合成装置。



背景技术:

氯乙烷无色气体,有类似醚样的气味,微溶于水,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氯乙烷主要用作四乙基铅、乙基纤维素及乙基咔唑染料等的原料,也用作烟雾剂、冷冻剂、局部麻醉剂、杀虫剂、乙基化剂、烯烃聚合溶剂、汽油抗震剂等,还用作聚丙烯的催化剂,磷、硫、油脂、树脂、蜡等的溶剂,农药、染料、医药及其中间体的合成。

现有的氯乙烷气相法合成装置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氯乙烷气相法合成装置在不增加另外需要外接能源的设备时,只能以一种固定的速度进行合成操作,这样就会影响其合成效率,使其使用起来偏于小众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加快合成速率的氯乙烷气相法合成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只能以一种固定的速度进行合成操作而影响合成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加快合成速率的氯乙烷气相法合成装置,包括混合室和第一反应管,所述混合室安装在第一反应管的最左端,所述混合室内部与第一反应管内部保持连通状态,所述混合室最左侧上端外壁上设置有合成媒介进管,所述混合室最右侧下端外壁上设置有合成媒介出管,所述合成媒介进管和合成媒介出管均与混合室内部保持连通状态,所述混合室的最左端设置右主进料口,所述主进料口的中间段上端外壁上设置有向上伸出的辅助进料口,所述第一反应管的右端下壁上设置有取样口,所述第一反应管的圆周内部设置有加速装置,所述第一反应管的上侧连接有第二反应管,所述第二反应管的最左侧上端外壁上设置有温度表,所述第二反应管的上侧连接有第三反应管,所述第三反应管的上侧连接有第四反应管,所述第一反应管、第二反应管、第三反应管和第四反应管的两侧外壁上设置有向下伸出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设置有安放底座,所述第四反应管的最左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第四反应管内部保持连通状态。

优选的,所述加速装置上的最右端设置有轴承器,所述轴承器的左端设置有向左伸出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右端设置在轴承器的内部,所述旋转轴的左端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扇叶,所述轴承器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向外伸出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安装片,所述加速装置通过安装片固定安装在第一反应管的圆周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加速装置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加速装置均通过安装片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反应管、第二反应管、第三反应管和第四反应管的圆周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扇叶共设置有六片,且六片扇叶均等距安装在固定盘的圆周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共设置有四根,且四根支撑杆均通过焊接方式等距安装在固定圈的圆周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支架通过焊接方式和安放底座固定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该氯乙烷气相法合成装置的第一反应管到第四反应管内部均增加了一个加速装置,来使得注入到该氯乙烷气相法合成装置四个反应管内部需要混合反应的混合气体能够加速混合,也会使得混合更加的均匀,从而有利于该装置的合成成功率,也会加速混合气体能够快速均匀分布而增加其合成效率,并且该加速装置不需要另外连接别的外部能源,只需要通过混合气体注入时的气流的带动使得加速装置上的扇叶转动即可,从而使其能够不消耗另外的能源就能使其合成效率增加,也会更加符合节能减排的环保要求,也会大大减小其能源消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该加速装置是由扇叶、固定盘、旋转轴、轴承器、固定圈、支撑杆和安装片组成,其中轴承器的左端设置有向左伸出的旋转轴,旋转轴的右端设置在轴承器的内部,而旋转轴的左端设置有固定盘,且固定盘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扇叶,轴承器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固定圈,固定圈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向外伸出的支撑杆,而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安装片,且加速装置通过安装片固定安装在四个反应管的圆周内壁上,这样当安装好散发装置之后,注入的混合气体所产生的气流会经过加速装置的扇叶,这样气流会带动扇叶转动,从而会加速四个反应管内部的气流流通,从而加速混合气体的合成效率,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其使用起来更加的人性化和多元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氯乙烷气相法合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放底座;2、主进料口;3、混合室;4、辅助进料口;5、温度表;6、第二反应管;7、出料口;8、第四反应管;9、第三反应管;10、合成媒介进管;11、合成媒介出管;12、加速装置;13、第一反应管;14、取样口;15、支架;121、扇叶;122、固定盘;123、旋转轴;124、轴承器;125、固定圈;126、支撑杆;127、安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能够加快合成速率的氯乙烷气相法合成装置,包括混合室3和第一反应管13,混合室3安装在第一反应管13的最左端,混合室3内部与第一反应管13内部保持连通状态,混合室3最左侧上端外壁上设置有合成媒介进管10,混合室3最右侧下端外壁上设置有合成媒介出管11,合成媒介进管10和合成媒介出管11均与混合室3内部保持连通状态,混合室3的最左端设置右主进料口2,主进料口2的中间段上端外壁上设置有向上伸出的辅助进料口4,第一反应管13的右端下壁上设置有取样口14,第一反应管13的圆周内部设置有加速装置12,第一反应管13的上侧连接有第二反应管6,第二反应管6的最左侧上端外壁上设置有温度表5,第二反应管6的上侧连接有第三反应管9,第三反应管9的上侧连接有第四反应管8,第一反应管13、第二反应管6、第三反应管9和第四反应管8的两侧外壁上设置有向下伸出的支架15,支架15的下端设置有安放底座1,第四反应管8的最左端设置有出料口7,出料口7与第四反应管8内部保持连通状态。

为了使得物料混合的更加均匀,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加速装置12上的最右端设置有轴承器124,轴承器124的左端设置有向左伸出的旋转轴123,旋转轴123的右端设置在轴承器124的内部,旋转轴123的左端设置有固定盘122,固定盘122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扇叶121,轴承器124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固定圈125,固定圈125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向外伸出的支撑杆126,支撑杆126的顶端设置有安装片127,加速装置12通过安装片127固定安装在第一反应管13的圆周内壁上。

为了加速效果更加均匀,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加速装置12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加速装置12均通过安装片127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反应管13、第二反应管6、第三反应管9和第四反应管8的圆周内壁上。

为了能够加速合成速度,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扇叶121共设置有六片,且六片扇叶121均等距安装在固定盘122的圆周外壁上。

为了使得加速装置12的支撑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支撑杆126共设置有四根,且四根支撑杆126均通过焊接方式等距安装在固定圈125的圆周外壁上。

为了使得该装置安放的更加稳定,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支架15通过焊接方式和安放底座1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首先分别把第一反应管13、第二反应管6、第三反应管9和第四反应管8自下而上通过连接管连接固定好,然后在第一反应管13、第二反应管6、第三反应管9和第四反应管8的两侧把支架15安装好,使得支架15对第一反应管13、第二反应管6、第三反应管9和第四反应管8起到支撑安放的效果,然后通过安放底座1把该装置安放好,然后通过主进料口2往混合室3内部注入需要混合合成的物料,然后需要通过合成媒介进管10往混合室3内部注入合成媒介,然后需要合成的气体会依次经过第一反应管13、第二反应管6、第三反应管9和第四反应管8反应合成,合成好的氯乙烷则会从出料口7排出,在该氯乙烷气相法合成装置的第一反应管13到第四反应管8内部均增加了一个加速装置12,来使得注入到该氯乙烷气相法合成装置四个反应管内部需要混合反应的混合气体能够加速混合,也会使得混合更加的均匀,从而有利于该装置的合成成功率,也会加速混合气体能够快速均匀分布而增加其合成效率,并且该加速装置12不需要另外连接别的外部能源,只需要通过混合气体注入时的气流的带动使得加速装置12上的扇叶121转动即可,从而使其能够不消耗另外的能源就能使其合成效率增加,也会更加符合节能减排的环保要求,也会大大减小其能源消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该加速装置12是由扇叶121、固定盘122、旋转轴123、轴承器124、固定圈125、支撑杆126和安装片127组成,其中轴承器124的左端设置有向左伸出的旋转轴123,旋转轴123的右端设置在轴承器124的内部,而旋转轴123的左端设置有固定盘122,且固定盘122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扇叶121,轴承器124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固定圈125,固定圈125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向外伸出的支撑杆126,而支撑杆126的顶端设置有安装片127,且加速装置12通过安装片127固定安装在四个反应管的圆周内壁上,这样当安装好散发装置之后,注入的混合气体所产生的气流会经过加速装置12的扇叶121,这样气流会带动扇叶121转动,从而会加速四个反应管内部的气流流通,从而加速混合气体的合成效率,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其使用起来更加的人性化和多元化。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