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南极磷虾蛋白肽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6334发布日期:2019-03-22 20:32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南极磷虾蛋白肽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南极磷虾蛋白肽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南极磷虾蕴藏量丰富,其体内含有大量蛋白质,降解产物主要是肽类与氨基酸,蛋白肽作为活性物质和药用原料,其需求不断提升,因此,从南极磷虾中有效获取蛋白肽成为现如今蛋白肽活性物质获得的关键。现有南极磷虾蛋白肽过滤效果存在不足,主要包括:1、过滤装置直接移用现有植物蛋白过滤装置,一般只是膜的使用,整体结构改动不大,造成过滤效果欠佳;2、过滤过程中一般只采用泵吸、使原料经过膜进行处理,容易造成堵塞、降低膜使用寿命;3、物料由开始到过滤结束整体流程平稳,物料分散不均匀,降低了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南极磷虾蛋白肽的过滤装置,结构设计科学、合理,过滤效果优异,大大提升了南极磷虾蛋白肽的过滤效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南极磷虾蛋白肽的过滤装置,包括导料腔室、经第一输送泵与导料腔室相连的过滤腔室、以及经第二输送泵与过滤腔室相连的储料箱。

所述导料腔室包括一顶端设有一入料口的筒体,在筒体上部一侧设有一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筒体侧壁设置,在筒体内部的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若干个左右间隔设置的梭形导料锥。

所述过滤腔室包括上过滤腔室和下过滤腔室,上过滤腔室包括左腔室和右腔室,在左腔室内设有一从上向下向右倾斜设置的输送机构,在输送机构右侧设有一隔板,在隔板下部固连一第一微滤膜,所述隔板、第一微滤膜的外端均与上过滤腔室内侧壁固连,所述隔板、第一微滤膜呈从上向下向左倾斜设置;在第一微滤膜底端设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二微滤膜,第二微滤膜的外端固定支撑设于过滤腔室内侧壁上,所述上、下过滤腔室由第二微滤膜分隔,所述左、右腔室由隔板和第一微滤膜分隔;在下过滤腔室内设有一与第二微滤膜平行的纳滤膜,纳滤膜下方的下过滤腔室与第二输送泵相连。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上输送轴和下输送轴,上、下输送轴的两端均与上过滤腔室内侧壁固连,在上、下输送轴上均设有一输送辊,在两输送辊上设有一输送带;所述输送机构经外部驱动电机驱动输送带运动。

在输送带上方的上过滤腔室左侧壁上设有一倾斜挡板,倾斜挡板顶端设于第一输送泵体与上过滤腔室相连接位置的下方,倾斜挡板的底端左侧与输送带顶部右侧留有间隙。

输送带的前、后两端与上过滤腔室内侧壁间隙配合。

在上、下输送轴之间的上过滤腔室内侧壁上还设有若干个输送轴,各输送轴上均设有输送辊;各输送辊支撑、输送所述输送带。

第一微滤膜顶端与上输送轴上的输送辊顶端齐平。

所述输送带与第一微滤膜围成纵向截面呈V型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用于南极磷虾蛋白肽的过滤装置通过导料腔室、过滤腔室及储料箱的设计,相互之间采用输送泵动力输送,对需要生产南极磷虾蛋白肽的原料进行分散、充分挤压过滤、收集,延长了过滤膜使用寿命,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过滤腔室内的特殊结构设计,提升了南极磷虾蛋白肽过滤效果,经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料腔室、2第一输送泵、3过滤腔室、4第二输送泵、5储料箱、6电机、7梭形导料锥、8左腔室、9右腔室、10隔板、11第一微滤膜、12第二微滤膜、13纳滤膜、14上输送轴、15下输送轴、16输送辊、17输送带、18倾斜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该用于南极磷虾蛋白肽的过滤装置包括导料腔室1、经第一输送泵2与导料腔室相连的过滤腔室3、以及经第二输送泵4与过滤腔室相连的储料箱5。

所述导料腔室1包括一顶端设有一入料口的筒体,在筒体上部一侧设有一电机6,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筒体侧壁设置,在筒体内部的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若干个左右间隔设置的梭形导料锥7。

所述过滤腔室3包括上过滤腔室和下过滤腔室,上过滤腔室包括左腔室8和右腔室9,在左腔室内设有一从上向下向右倾斜设置的输送机构,在输送机构右侧设有一隔板10,在隔板下部固连一第一微滤膜11,即第一过滤膜11由一支撑框支撑,支撑框的顶端与隔板底端固连,支撑框的前后两端与上过滤腔室的前后内侧壁固连;所述隔板10的顶端、前端和后端均与上过滤腔室内侧壁固连,所述隔板、第一微滤膜呈从上向下向左倾斜设置;在第一微滤膜11底端设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二微滤膜12,第二微滤膜的外端固定支撑设于过滤腔室内侧壁上,即第二微滤膜也由与过滤腔室内侧壁固连的支撑框支撑,所述上、下过滤腔室由第二微滤膜12分隔,所述左、右腔室由隔板10和第一微滤膜11分隔;在下过滤腔室内设有一与第二微滤膜12平行的纳滤膜13,纳滤膜13下方的下过滤腔室与第二输送泵4相连。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上输送轴14和下输送轴15,上、下输送轴的前后两端均与上过滤腔室内侧壁前、后侧固连,在上、下输送轴上均活动套设有一输送辊16,在两输送辊上设有一输送带17;所述输送机构经外部驱动电机驱动上、下输送轴带动输送带运动;在上、下输送轴之间的上过滤腔室内侧壁上还设有若干个输送轴,各输送轴上均活动套设有输送辊16;各输送辊支撑、输送所述输送带17,即这样设置,能够给输送带17纵向方向上更好的支撑,提升挤压效果,增加过滤效率。

在输送带17上方的上过滤腔室左侧壁上设有一倾斜挡板18,倾斜挡板顶端设于第一输送泵2与上过滤腔室相连接位置的下方,倾斜挡板18的底端左侧与输送带17顶部右侧留有间隙,即原料到达倾斜挡板18底端后,能够很好的进入输送带与第一微滤膜围成的空间内,不至于原料直接掉落至输送带左侧的空间内。所述输送带17与第一微滤膜11围成纵向截面呈V型的通道。倾斜挡板18如此设置,目的是将由第一输送泵2输送进上过滤腔室的左腔室8内的原料导至输送带位置,进入输送带17与第一纳滤膜围成的通道内,边挤压边经第一微滤膜过滤至右腔室9,也边挤压边经第二微滤膜过滤至下过滤腔室内,而进入右腔室9内的物料也继续经第二微滤膜12进入下过滤腔室内,继续经纳滤膜过滤后输出至储料箱5。倾斜挡板18的底端低于第一微滤膜顶端设置,这样能够避免在V型通道顶部位置过滤时,因为难以有输送带的输送辅助而使得过滤效果不好的问题。

输送带17的前、后两端与上过滤腔室的前后内侧壁间隙配合,也是更好的保证了在输送带和第一微滤膜之间挤压过滤的效果。

第一微滤膜11顶端与上输送轴上的输送辊顶端齐平,如此设计,使物料已经存在一定左、右压力的情况下开始通过第一微滤膜11,效果更佳。

使用时,启动电机6、第一输送泵2及第二输送泵4,将需要生产南极磷虾蛋白肽的原料放入导料腔室1顶端的入料口内,原料进入筒体即被梭形导料锥7分散、均匀的继续下落,被第一输送泵2输送至过滤腔室3内;首先进入左腔室8,因为倾斜挡板18的导向作用,原料下落在落至隔板10下方的输送带17和第一微滤膜11之间时,因为此处V行通道形状及输送带输送动力的挤压,使在第二输送泵4的输送力引导下、原料下压并逐渐经过第一微滤膜11进入右腔室9,且经第二微滤膜12进入下过滤腔室,继续经过纳滤膜13并最终过滤输出至储料箱。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