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核酸质谱分析的检测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7031发布日期:2019-09-20 22:58阅读:1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核酸质谱分析的检测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质谱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核酸质谱分析的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MALDI-TOF MS(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即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软电离质谱,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样本用量少、高通量等特点。MALDI-TOF质谱仪检测的基本原理为分析物样本和基质形成共结晶,当用激光轰击共结晶体的时候,基质吸收能量并将其传递给分析物,辅助分析物分析解吸附并实现离子化,由固态变为气态离子。带电荷的离子,经加速电压通过飞行时间离子分离器,进而被离子检测器所检测。这个过程中,因为离子质量大小不同,飞行到达检测器时间的长短不同,最后将质量不同的离子根据质荷比分离开来,形成质谱图。

MALDI-TOF MS能有效地应用到寡核苷酸的检测上,例如单核苷酸多态性,胞嘧啶甲基化标志物的分析。尤其对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在生物、医学、农学等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相较于其他的研究方法如凝胶电泳、特异性PCR、DNA芯片,MALDI–TOF质谱是一种具备高通量、高精度,又相对简单便捷等优势的一种分析方式。

针对于每一个特定的待测物,最优化的MALDI过程取决于基质的选择和样品制备方法。而在MALDI过程中DNA片段的碎裂化是一种常见的现象,DNA的碎裂化能被碱基的质子化所诱导,导致碱基的丢失,最终导致了完整的DNA片段的信号强度的丢失。而DNA的碎片化主要取决于所使用基质的性质。此外,所有传统有机基质的共同问题是结晶很难均匀,存在“有效点”的问题,导致实验结果重复性很差。同时因为对核酸样品解吸电离作用效果的不够理想,只能检测特定分子量范围内的核酸分子。

所以基于MALDI-TOF质谱的核酸分析,为了解决传统的试剂盒存在的不足,对更高效、更灵敏、重复性更好的检测试剂盒仍有着迫切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核酸质谱分析的检测试剂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核酸质谱分析的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以及盒盖,所述盒盖与盒体之间相互铰接,所述盒盖上连接有盒盖卡扣,所述盒体上连接有盒体卡扣,所述盒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盒体上设置有泡沫垫层,所述泡沫垫层上设置有组分Ⅰ放置区、组分Ⅱ放置区和组分Ⅲ放置区,所述组分Ⅰ放置区、组分Ⅱ放置区和组分Ⅲ放置区均开设有试管槽,所述试管槽内放置有试剂管,所述盒盖上设置有海绵垫。

上述的一种用于核酸质谱分析的检测试剂盒中,所述盒盖卡扣为L型结构,所述盒盖卡扣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上端铰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定位板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延伸板,所述限位板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延伸板嵌设在盒盖卡扣的端面上,且与盒盖卡扣滑动连接。

前述的一种用于核酸质谱分析的检测试剂盒中,所述盒体卡扣内设置有空槽,所述空槽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楔块,所述空槽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

前述的一种用于核酸质谱分析的检测试剂盒中,所述试管槽均为圆柱状结构,所述组分Ⅰ放置区的试管槽和组分Ⅲ放置区的试管槽的直径均为1cm,深度均为2.7cm。

前述的一种用于核酸质谱分析的检测试剂盒中,所述组分Ⅱ放置区上的试管槽直径为1.5cm,深度为4cm。

前述的一种用于核酸质谱分析的检测试剂盒中,所述组分Ⅰ放置区中的试剂管盛装了纯化水,体积在1-1.2mL之间。所述组分Ⅱ放置区中的试剂管盛装了纳米基质材料,所述组分Ⅲ放置区中的试剂管盛装了乙腈,体积1-1.2mL。

前述的一种用于核酸质谱分析的检测试剂盒中,所述海绵垫包括有组分Ⅰ试剂管海绵垫、组分Ⅱ试剂管海绵垫以及组分Ⅲ试剂管海绵垫,所述海绵垫与试管槽的位置相互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创新设计的包装结构,盒盖上加设了海绵垫,有利于试剂的运输稳定,存取方便,试剂盒内作为试剂管放置区进行分区设置,使用过程中,直接使用不同组分放置区试剂管进行震荡混匀,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盒体与和盒盖之间通过卡扣件连接,安装方便,连接稳定,在运输中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盖上盒盖之后的试管槽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盒体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盒盖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质谱检测后所得的效果图。

图中:1-盒体;2-泡沫垫层;3-组分Ⅰ放置区;4-组分Ⅱ放置区;5-Ⅲ放置区;6-组分Ⅰ试剂管海绵垫;7-组分Ⅱ试剂管海绵垫;8-组分Ⅲ试剂管海绵垫;9-盒盖;10-盒盖卡扣;11-盒体卡扣;12-楔块;13-定位槽;14-卡块;15-定位板;16-限位板;17-延伸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核酸质谱分析的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1和盒盖9,盒盖9和盒体1为翻盖扣合式的连接结构,盒盖9的一侧与盒体1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盒体1和盒盖9均为长方体结构。其中,盒体1的长宽高为12*8*5(单位:cm),盒盖9的长宽高为12*8*1.5(单位:cm)。盒盖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盒盖卡扣10,盒体1上连接有盒体卡扣11。

盒盖卡扣10为L型结构,盒盖卡扣10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定位板15,定位板15的上端铰接有限位板16,限位板6与定位板15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板6的底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板的外侧面固定连接。

限位板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延伸板17,限位板16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卡块14,延伸板17嵌设在盒盖9卡扣10的端面上,且与盒盖卡扣10本体滑动连接(如图5所示)。

盒体卡扣11内设置有空槽,空槽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楔块12,空槽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13。

在实际使用中,盒盖9与盒体1之间通过盒盖卡扣10以及盒体卡扣11进行扣合,两个卡扣进行卡接时,首先下压延伸板17,确保限位板16能够进入到盒体卡扣11的空槽中,并将定位板15置入定位槽13内,最后松开延伸板17,限位板16在弹簧的作用下弹起,其外侧的卡块14弹出至楔块12的两侧,并被空槽的顶壁所限位,两个卡扣完成卡接。

打开盒盖9时,首先下压延伸板17,卡块14向下偏移,再将盒盖卡扣10向上提起即可。

盒体上设置有泡沫垫层2,泡沫垫层2上设置有组分Ⅰ放置区3、组分Ⅱ放置区4和组分Ⅲ放置区5,组分Ⅰ放置区3、组分Ⅱ放置区4以及组分Ⅲ放置区5上均开设有两个试管槽,组分Ⅰ放置区3和组分Ⅲ放置区5试管槽直径为1cm,深度为2.7cm,组分Ⅱ放置区4试管槽直径为1.5cm,深度为4cm。在盒盖上设有六个海绵垫,海绵垫包括有组分Ⅰ试剂管海绵垫6、组分Ⅱ试剂管海绵垫7以及组分Ⅲ试剂管海绵垫8,所述海绵垫与试管槽的位置相互对应,在合上盒盖后,各放置区的海绵垫与分别覆盖在相对应的试管口上,保证试剂管的放置稳定。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在组分Ⅰ放置区3试剂管中盛装了纯化水,体积1-1.2mL。组分Ⅱ放置区4试剂管中盛装了纳米基质材料。组分Ⅲ放置区5试剂管中盛装了乙腈,体积1-1.2mL。

(1)将寡核苷酸标准样品点样于靶板上,自然干燥。寡核苷酸标准样品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

(2)将组分Ⅱ试剂管置于离心机中,500rpm离心5min,然后移取1mL组分Ⅰ试剂管中的纯化水于组分Ⅱ试剂管中,移取1mL组分Ⅲ试剂管中乙腈于组分Ⅱ试剂管中,初步混匀,超声20分钟,涡旋震荡器震荡1分钟,得到分散均匀的质谱分析试剂。然后取1μL质谱分析试剂点于靶板上干燥的寡核苷酸样品位置,自然干燥。

(3)将靶板放入MALDI-TOF质谱仪,进行质谱检测。

激光解吸电离质谱仪为bruker autoflexTM speed MALDI-TOF(TOF)质谱,采用smartbeam-II激光器,波长为355nm。使用本实用新型检测核酸样品效果图如图6所示(其中横坐标表示质荷比;纵坐标表示质谱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