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辣木酒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45513发布日期:2019-07-10 11:43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辣木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辣木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辣木又称鼓槌树,原产印度北部,是多年生热带落叶小时乔木,全世界约有14个品种,目前较常食用的品种有以下三种:印度传统辣木小时、印度改良种辣木(印度t.n.农业大学的改良种,早生且具高豆荚小时产量)和非洲辣木(原只产于肯尼亚图尔卡纳湖附近及埃塞俄比亚西南部)。辣木浑身都是小时宝,作为蔬菜食品药材在增进营养、食疗保健、医药养生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被誉为生命小时之树,神奇之树”,可以活化细胞增强免疫力,有助于分泌胰岛素和调节血糖,有效地抗氧小时化、抗自由基、消除人体活性氧,有丰富的保健养生功效,长期服用对于降高血压、降高血小时脂、降高血糖有明显效果。传统的辣木酒制作方式是把辣木叶放在酒中浸泡制得,在酒的外小时观上是绿色,没有降血压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辣木酒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辣木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年份10-12年,树高9-12公尺的成年健康辣木,采摘新鲜的辣木梗和辣木根,除去表面的老梗、泥土和其他杂质,清水浸泡10-12小时后,用毛刷除去附着在表面的老皮和污垢,将除去老皮和污垢的辣木梗和辣木根浸泡在吸附剂中2-4小时,喷淋洗涤后沥除水分备用;

s2:切片阴干:将s1中沥干的辣木梗和辣木根切片,厚度控制在1.5厘米-2.5厘米,并将切片放置在30摄氏度以下的无菌环境中阴凉处阴干,每隔4-6小时将切片翻一次身,待切片含水量5%-7%时取下备用;

s3:将s2中阴干后的切片粉碎后与高粱混合均匀,放入蒸锅中蒸煮1.5-3小时,高粱与辣木片的比重为1:1;

s4:将s3中蒸煮后的混合物料在180摄氏度高温下杀菌7-8秒,待混合物料冷却至25-35摄氏度时进行无菌静置保存,保存过程中,时长大于20天,温度在25-27摄氏度之间;

s5:向s4中静置完成的物料加入活化处理后的酵母菌进行发酵直至完全腐熟,将腐熟的物料进行多段式蒸馏,得到原浆酒,活性干酵母菌的接种量为0.5%;

s6:将原浆酒与蜂蜜汁液混合,按比重1:3的方式混合,均匀后水浴加热至55摄氏度,持续加热25-35分钟,待混合液降温到25摄氏度时,补充氮、磷发酵助剂,即加入果胶酶10克、加入铵盐10克、磷酸盐10克,添加柠檬酸20克,将蜂蜜汁液p小时值调整为3.2-3.4,搅拌均匀后即可得到母液。

s7:将s6中调制好的母液浸渍发酵、陈酿后即可得到辣木酒。

s8:将s7中所述的辣木酒进行过滤澄清、贮存和灌装即可得到成品辣木酒。

优选的,在s5中所述的活化处理为:在38-41摄氏度的去离子水中加入体积比为6.5-7.5%的蔗糖和体积比为7.5-8.5%的活性干酵母。

优选的,在s5中所述的多段式蒸馏步骤为:

将s5中腐熟后的物料置于蒸锅中进行初段蒸馏、中段蒸馏和尾段蒸馏,初段蒸馏温度为82--88摄氏度,蒸馏时长为1.5小时,中段蒸馏温度为185-195摄氏度,蒸馏时长为0.8小时,尾段蒸馏温度为65-75摄氏度,蒸馏时长为0.5小时。

优选的,在s7中所述的浸渍发酵步骤为:

将调制好的母液放入发酵罐进行发酵,在母液入罐后的比重下降的第二天,根据目标酒的酒精度的需求,添加植物性氮源和酵母进行发酵,具体操作为:将20克蜜酒专业酵母兑200克30度水,搅拌摇匀6小时,制作成酵母液,待母液降温到25.5-27.5摄氏度时,加入酵母液,酵母液与母液的重量比为200:7500,轻轻搅拌均匀,让酵母液悬浮液活化25-28分钟,待泡沫大量产生后,直接加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发酵期间定期测量温度,其温度控制在22-24摄氏度,发酵15天。

优选的,在s7中所述的陈酿工艺步骤为:将浸渍发酵完成的母液转入储酒罐进行二次发酵陈酿,具体操作为:发酵停止产生气泡时分离酒脚进行二次发酵,其二次发酵温度应控制在15摄氏度左右进行陈酿,时间为25天。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辣木酒的制备方法,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选料、切片阴干、物料调和、发酵、蒸馏和调制等多种工序得到一种营养丰富的辣木酒,本辣木酒富含多种矿物质、维生素、20种氨基酸、46种抗氧素、36种自然防炎体和矿物质。长期饮用可以活化细胞增强免疫力,有助于分泌胰岛素和调节血糖,有效地抗氧化、抗自由基、消除人体活性氧,有丰富的保健养生功效,长期饮用对于降高血压、降高血脂、降高血糖有明显效果,还可以预防癌症预防肿瘤,增强免疫力保护心脏,预防治疗糖尿病,保护胃黏膜治疗胃溃疡、预防骨质疏松症、预防脂肪肝、酒精肝,提神醒脑,治疗中风、增强消化、颐养脾胃、消除疲劳、治疗和预防抑郁症,改善男性生育能力,解决不孕问题,促进睡眠增强体力,改善人的精神状态,降低冠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辅助治疗风湿症,有效改善支气管炎,消除便秘,促进愈合伤口,预防结石,保护眼睛提高视力,改善贫血,提高记忆力,保持思维敏捷,平衡人体皮肤色素,美容等方面功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发明提出了一种辣木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年份10-12年,树高9-12公尺的成年健康辣木,采摘新鲜的辣木梗和辣木根,除去表面的老梗、泥土和其他杂质,清水浸泡10-12小时后,用毛刷除去附着在表面的老皮和污垢,将除去老皮和污垢的辣木梗和辣木根浸泡在吸附剂中2-4小时,喷淋洗涤后沥除水分备用;成年健康辣木体内更重矿物质与氨基酸含量更加丰富,提高辣木酒酿造的品质;通过多次浸泡、除杂和洗涤可以去除辣木梗和辣木根的老皮和细菌,防止原材料受到污染。

s2:切片阴干:将s1中沥干的辣木梗和辣木根切片,厚度控制在1.5厘米-2.5厘米,并将切片放置在30摄氏度以下的无菌环境中阴凉处阴干,每隔4-6小时将切片翻一次身,待切片含水量5%-7%时取下备用;

s3:将s2中阴干后的切片粉碎后与高粱混合均匀,放入蒸锅中蒸煮1.5-3小时,高粱与辣木片的比重为1:1;

s4:将s3中蒸煮后的混合物料在180摄氏度高温下杀菌7-8秒,待混合物料冷却至25-35摄氏度时进行无菌静置保存,保存过程中,时长大于20天,温度在25-27摄氏度之间;

s5:向s4中静置完成的物料加入活化处理后的酵母菌进行发酵直至完全腐熟,将腐熟的物料进行多段式蒸馏,得到原浆酒,活性干酵母菌的接种量为0.5%;在s5中所述的活化处理为:在38-41摄氏度的去离子水中加入体积比为6.5-7.5%的蔗糖和体积比为7.5-8.5%的活性干酵母;

在s5中所述的多段式蒸馏步骤为:

将s5中腐熟后的物料置于蒸锅中进行初段蒸馏、中段蒸馏和尾段蒸馏,初段蒸馏温度为82--88摄氏度,蒸馏时长为1.5小时,中段蒸馏温度为185-195摄氏度,蒸馏时长为0.8小时,尾段蒸馏温度为65-75摄氏度,蒸馏时长为0.5小时。

s6:将原浆酒与蜂蜜汁液混合,按比重1:3的方式混合,均匀后水浴加热至55摄氏度,持续加热25-35分钟,待混合液降温到25摄氏度时,补充氮、磷发酵助剂,即加入果胶酶10克、加入铵盐10克、磷酸盐10克,添加柠檬酸20克,将蜂蜜汁液p小时值调整为3.2-3.4,搅拌均匀后即可得到母液。原浆酒与蜂蜜汁液混合不仅可以提高成品酒的口感舒适度,也大大丰富了成品酒的营养价值。

s7:将s6中调制好的母液浸渍发酵、陈酿后即可得到辣木酒。

在s7中所述的浸渍发酵步骤为:

将调制好的母液放入发酵罐进行发酵,在母液入罐后的比重下降的第二天,根据目标酒的酒精度的需求,添加植物性氮源和酵母进行发酵,具体操作为:将20克蜜酒专业酵母兑200克30度水,搅拌摇匀6小时,制作成酵母液,待母液降温到25.5-27.5摄氏度时,加入酵母液,酵母液与母液的重量比为200:7500,轻轻搅拌均匀,让酵母液悬浮液活化25-28分钟,待泡沫大量产生后,直接加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发酵期间定期测量温度,其温度控制在22-24摄氏度,发酵15天。

在s7中所述的陈酿工艺步骤为:将浸渍发酵完成的母液转入储酒罐进行二次发酵陈酿,具体操作为:发酵停止产生气泡时分离酒脚进行二次发酵,其二次发酵温度应控制在15摄氏度左右进行陈酿,时间为25天。

二次发酵陈酿可以提高辣木酒的口感,降低酸涩度,增加辣木酒的稳定性也,有利于长期保存。

s8:将s7中所述的辣木酒进行过滤澄清、贮存和灌装即可得到成品辣木酒,所述过滤澄清、贮存和灌装的工艺步骤为:

过滤澄清具体操作为:二次发酵后转入澄清期,添加皂土50克,澄清温度控制在18摄氏度以下,时间为24小时;

贮存具体操作为:把陈酿后酒精混合液用虹吸管分离出上清液层,转入冷冻罐贮存,并进行冬化处理;

灌装具体操作为:灌装前解冻处理的化解温度为55摄氏度以下,解冻后用虹吸管分离上清液层与下浊液层,将上清液层装入预先消毒的酒瓶中,经过6-66摄氏度杀菌,杀菌时间为16-18分钟即可。

本发明通过选料、切片阴干、物料调和、发酵、蒸馏和调制等多种工序得到一种营养丰富的辣木酒,富含多种矿物质,长期饮用对于降高血压、降高血脂、降高血糖有明显效果,还可以预防癌症预防肿瘤,增强免疫力保护心脏,预防治疗糖尿病,有丰富的保健养生功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