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理胃病的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19670发布日期:2019-09-06 22:21阅读:7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理胃病的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胃病,实际上是许多病的统称,它们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返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等。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胃息肉、胃结石、胃的良恶性肿瘤,还有胃粘膜脱垂症、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等。胃病发病率高,且是一种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内治愈。中医学认为引起胃病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肥厚、暴饮暴食、情志不舒、伤及脾胃,导致胃气阻滞,胃失所养引发胃肠功能失调,日积月累逐渐形成一种慢性胃病,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如果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制成药酒,可以最大限度地浸出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保健效果。酒一旦进入体内,可以直接通过消化道的黏膜,进入血液,扩散到全身。而其他口服药如药片、药丸、药汤之类,都要经过物理的和化学的消化过程,改变化学结构,才能被吸收而进入血液。所以,药酒相对于其他养生疗疾的方法来说,起效更快,尤其是对药物中有效成分迅速地最大限度地吸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发挥治疗作用。俗话说胃病是“三分治七分养”,根据药酒原理同样也可以利用药酒进行调理。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调理胃病的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对胃炎、肠胃糜烂、溃疡等慢性胃病有保健调理作用,特别是针对长期饮酒形成的胃病效果更佳,并且无任何副作用,疗效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调理胃病的保健酒,按照下列重量份的原材料配制而成:

40~120份的第一混合物;

40~120份的第二混合物;

20~60份的第三混合物;

50000~55000份的白酒;

10~20份的蜂蜜;

所述第一混合物包含等比例的鱼腥草和鲫鱼,第二混合物包含等比例的香椿和杜梨,第三混合物包含等比例的制首乌、鸡内金、干姜、砂仁、茯苓。

一种调理胃病的保健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原料重量份的配比分别称取原料,并洗净、晾干,所述白酒选用58~65的纯粮食白酒;

(2)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装入白酒中,密封后,在常温条件下置于阴凉处密封浸泡6~12个月;

(3)将步骤(2)中经过浸泡后的药酒加入上述配比的蜂蜜,搅拌均匀,搅拌后进行过滤,滤出药渣后沉淀,取上层清液,最后灌装密封即得所述保健酒。

进一步限定,从开始浸泡时间起计算,第三个月初开始晃动,每间隔两周晃动5~6次。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调理胃病的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上述原材料混合物经过高度白酒浸泡后,药物材料中的成分被浸泡出来,使其具有治疗慢性胃炎、胃酸过多、肠胃糜烂、胃溃疡等病症的效果,并辅助调节脏腑功能,疏肝理气、温胃止痛、健脾补肾、清肠导滞、清热解毒。治疗过程成本低,适用于大多数胃病患者使用,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调理胃病的保健酒,按照下列重量份的原材料配制而成:40~120g的混合等比例的鱼腥草、鲫鱼;40~120g的混合等比例的香椿花、杜梨;20~60g的混合等比例的制首乌、鸡内金、干姜、砂仁、茯苓;50000~55000g的白酒;10~20g的蜂蜜。

实施例二:一种调理胃病的保健酒,按照下列重量份的原材料配制而成:60~80g的混合等比例的鱼腥草、鲫鱼;60~80g的混合等比例的香椿、杜梨;30~40g的混合等比例的制首乌、鸡内金、干姜、砂仁、茯苓;50000g的白酒(100斤白酒);20g的蜂蜜。

实施例三:一种调理胃病的保健酒,按照下列重量份的原材料配制而成:40g的混合等比例的鱼腥草、鲫鱼;40g的混合等比例的香椿花、杜梨;20g的混合等比例的制首乌、鸡内金、干姜、砂仁、茯苓;50000g的白酒(100斤白酒);10g的蜂蜜。

实施例四:一种调理胃病的保健酒,按照下列重量份的原材料配制而成:120g的混合等比例的鱼腥草、鲫鱼;120g的混合等比例的香椿花、杜梨;60g的混合等比例的制首乌、鸡内金、干姜、砂仁、茯苓;50000g的白酒(100斤白酒);20g的蜂蜜。

实施例五:一种调理胃病的保健酒,按照下列重量份的原材料配制而成:60g的混合等比例的鱼腥草、鲫鱼;60g的混合等比例的香椿、杜梨;30g的混合等比例的制首乌、鸡内金、干姜、砂仁、茯苓;50000g的白酒(100斤白酒);20g的蜂蜜。

以上五个实施例中,鱼腥草和鲫鱼:香椿和杜梨:制首乌、鸡内金、干姜、砂仁和茯苓的混合物配比遵循2:2:1的比例混合,其中鱼腥草和鲫鱼配比克数相同,香椿和杜梨的配比克数相同,制首乌、鸡内金、干姜、砂仁和茯苓的配比克数相同。

以上实施例中的香椿具体是指香椿树的果实或者花,两者均可泡酒。

优选的,所述鲫鱼摘去苦胆,避免药酒中出现苦味,蜂蜜起调味作用,最主要的目的是中和药酒中的腥味,使得口感更好,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在成品保健酒中自行添加蜂蜜调味。

以上五个实施例中的保健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原料重量份的配比分别称取原料,并洗净、晾干,所述白酒选用58~65度的纯粮食白酒;

(2)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装入白酒中,密封后,在常温条件下置于阴凉处密封浸泡6~12个月;从开始浸泡时间起计算,第三个月初开始晃动,每间隔两周晃动5~6次。

(3)将步骤(2)中经过浸泡后的药酒加入上述配比的蜂蜜,搅拌均匀,搅拌后进行过滤,滤出药渣后沉淀,取上层清液,最后灌装密封即得所述保健酒。

在上述原材料配比中,其中:

鱼腥草:鱼腥草入药,中医认为其味辛、性寒凉,能清热解毒、排痛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单用或配伍复方,内服外用或民间多种食疗方法的使用均疗效确切。药理研究,鱼腥草主含挥发油,癸酰乙醛鱼腥草素等多种成份,对各种致病杆菌、球菌、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等有抑制抗菌作用,并能提高人体免疫调节功能。

鲫鱼: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羸、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

香椿: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在安徽地区也有叫春苗,本发明的保健酒中采取香椿树的果实或者花入酒,香椿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清热解毒、健胃理气、痢疾等。

杜梨:别名有棠梨、海棠梨、野梨子、土梨。性味归经:味酸、甘、涩,性寒。归肺、胃、大肠经。治食积胃痛,胃酸缺乏,消化不良。

制首乌:制首乌为何首乌的炮制加工品,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凹凸不平。质坚硬,断面角质样,棕褐色或黑色。功效: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

鸡内金:为雉科动物家鸡gallusgallusdomesticusbrisson的沙囊内壁。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药理作用是:胃液分泌量、酸度和消化力均见提高,胃运动机能明显增强。具有消食健胃,涩精止遗的功效。

干姜:指姜属植物的块根茎,为姜属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的新鲜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药用以老姜为佳。性味: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功用: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

砂仁:别名有缩沙蜜、缩砂仁、缩砂密。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villosumlour.、绿壳砂amomumvillosumlour.var.xanthioidest.l.wuetsenjen或海南砂amomumlongiligularet.l.wu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的功效。主治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脾胃虚寒吐泻,气滞妊娠恶阻及胎动不安。

茯苓:别名有茯菟、松腴、不死面、松薯、松苓、松木薯。性味归经: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茯苓多糖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茯苓有护肝作用,能降低胃液分泌,对胃溃疡有抑制作用。

用药方法:服用本发明的保健酒,每日服大约3次,服用时间不限制,中间最好间隔几小时,最好是早、中、晚饭时间服用,在睡觉前也可引用一次,每次20ml左右。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调理胃病的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