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醚胺的制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2993发布日期:2019-09-11 23:47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醚胺的制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聚醚胺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醚胺的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聚醚胺又称端胺基聚醚、聚醚多元胺,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可以应用与环氧树脂固化、表面活性剂、润滑油、密封胶、饰品胶等领域。目前大部分市场由亨斯曼及巴斯夫垄断,国内生产厂家较少。

聚醚胺的合成方法高压临氢氨化法、离去基团法、聚醚腈烷基化法,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高压催化氨化法,工艺先进,产品质量稳定,对环境的影响可控,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厂家都采用此类方法生产。

聚醚胺的生产设备有间歇釜式、连续管式反应器,连续装置设备较为复杂,设备投入较高,催化剂寿命较短,生产过程中受水的影响较大,催化效率低,间歇釜式设备简单,牌号切换方便成本低,本发明提到的催化剂挂篮方式使催化剂寿命有效延长,催化效率较高。

专利cn102382294a公布了一种间歇釜式生产装置,此专利直接将催化剂投入高压反应釜中直接催化物料反应,由于搅拌作用,催化剂颗粒粒径会发生变化,导致催化效率降低,产品稳定性降低,同时缩短了催化剂的寿命。

专利cn104117333a公开了一种连续法生产聚醚胺的装置,此专利将2-6个固定床反应器串联,中间增加脱水装置在脱水的同时会将部分小分子的物料脱掉,造成物料浪费、成品率降低,另外此装置较为复杂,控制点较多,工艺控制难度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聚醚胺的制备系统,其制备得到的产品成品率高,物料损失率低,该制备系统,操作简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聚醚胺的制备系统,包括氢气储罐、液氨储罐、聚醚多元醇储罐、反应釜、过滤机、脱水釜、冷凝器、缓冲罐与真空泵;

所述氢气储罐、液氨储罐与聚醚多元醇储罐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反应釜相连通,所述反应釜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过滤机的进口相连通,所述过滤机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脱水釜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脱水釜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脱水釜上设有脱水出口,所述脱水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凝器的进口相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缓冲罐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缓冲罐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真空泵的进口相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备系统其制备得到的产品成品率高,物料损失率低,该制备系统,操作简单。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还包括氮气储罐,所述氮气储罐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氢气储罐、液氨储罐、聚醚多元醇储罐相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氮气储罐内的氮气作为反应过程中的保护性作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所述反应釜上设有尾气排放口,所述废气排放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尾气吸收罐相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避免尾气直接排放,污染环境。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所述反应釜与所述脱水釜内均设有搅拌叶,所述反应釜与所述脱水釜的顶部均设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与对应所述搅拌叶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反应的进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所述反应釜与所述脱水釜内均设有加热盘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反应速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所述反应釜内的所述加热盘管上设有用于存放催化剂的网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反应速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所述液氨储罐与所述聚醚多元醇储罐分别与所述反应釜连通的管道上连通有加料泵。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反应料的输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全部所述管道上均设有控制阀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控制管道内物料的流量大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系统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氢气储罐,2、液氨储罐,3、聚醚多元醇储罐,4、反应釜,5、过滤机,6、脱水釜,7、冷凝器,8、缓冲罐,9、真空泵,10、出料口,11、氮气储罐,12、尾气吸收罐,13、搅拌电机,14、加热盘管,15、加料泵,16、第一导热油泵,17、第二导热油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聚醚胺的制备系统,包括氢气储罐1、液氨储罐2、聚醚多元醇储罐3、反应釜4、过滤机5、脱水釜6、冷凝器7、缓冲罐8与真空泵9;其氢气储罐1内存放的是氢气,液氨储罐2内存放的是液氨,聚醚多元醇储罐3内存放的是聚醚多元醇,其平均分子量为600,。

所述氢气储罐1、液氨储罐2与聚醚多元醇储罐3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反应釜4相连通,所述反应釜4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过滤机5的进口相连通,所述过滤机5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脱水釜6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脱水釜6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0,所述脱水釜6上设有脱水出口,所述脱水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凝器7的进口相连通,所述冷凝器7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缓冲罐8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缓冲罐8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真空泵9的进口相连通。

聚醚胺的制备系统,还包括氮气储罐11,所述氮气储罐11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氢气储罐1、液氨储罐2、聚醚多元醇储罐3相连通,氮气储罐11内存放的是氮气。

所述反应釜4上设有尾气排放口,所述废气排放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尾气吸收罐12相连通。

所述反应釜4与所述脱水釜6内均设有搅拌叶,所述反应釜4与所述脱水釜6的顶部均设有搅拌电机13,所述搅拌电机13的输出轴与对应所述搅拌叶相连接。

所述反应釜4与所述脱水釜6内均设有加热盘管14,反应釜4外设有第一导热油泵16与加热油罐(图中未画出),其第一导热油泵16的出口连接反应釜4上的法兰口,反应釜4内的加热盘管14下端进口连接反应釜4内的法兰口并与第一导热油泵16的出口相连通,同理反应釜4内的加热盘管14上端出口通过管道连通加热油罐的进口,加热油罐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导热油泵16的进口相连通,以此形成一个循环加热过程。

同理脱水釜6的加热过程,采用第二导热油泵17与加热油罐(图中未画出),具体同理上述,这里不再赘述。

所述反应釜4内的所述加热盘管14上设有用于存放催化剂的网篮,网篮其由金属材料制成网状壳体,用于存放催化剂。

所述液氨储罐2与所述聚醚多元醇储罐3分别与所述反应釜4连通的管道上连通有加料泵15。

全部所述管道上均设有控制阀门,本发明产品中的设备均为现有产品设备。

本发明制备系统具体过程为其聚醚多元醇储罐3中的聚醚多元醇经过加料泵15后通过管道通过打入反应釜4中。将液氨储罐2中的液氨通过加料泵15加入到反应釜4中,进料比例控制1.2-3:1(摩尔比)(优选为1.2:1)。在氢气储罐1中的氢气直接通入反应釜4中,同时氮气储罐11中的氮气分别通入氢气储罐1、液氨储罐2与聚醚多元醇储罐3中,控制反应釜4内的分压在1.5mpa-4mpa范围内,通过反应釜4内的加热盘管14将反应釜4内温度提高至200℃-250℃,优选215℃,并控制反应釜4的压力在13mpa-16mpa范围内,反应5h后将反应釜4温度降至100℃以下,反应剩余的废气排放至尾气吸收罐12中,反应结束后的物料通过过滤机5过滤后,得到的反应料打入脱水釜6中,脱水釜温度控制100℃-120℃之间,压力控制在0.05mpa-0.1mpa之间,脱水后的成品聚醚胺通过出料口10排出,并在包装机系统中包装,冷凝器7、缓冲罐8与真空泵9的目的在于脱水过程中将水蒸气冷凝,加快脱水速率。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