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端嗜高温菌及其在高温堆肥发酵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03868发布日期:2020-02-22 03: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极端嗜高温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端嗜高温菌命名为gw-2,已在2019年6月2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18012,微生物分类命名为chelativoranscomposti;所述gw-2的16s核糖体亚基基因序列如seqidno.1所示。

2.一种极端嗜高温菌,其特征在于,为权利要求1所述gw-2的培养物或者传代后的培养物。

3.一种极端嗜高温菌的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体为对权利要求1或2所述极端嗜高温菌进行诱变、驯化、基因重组或者经自然突变而获得的突变体。

4.一种含有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极端嗜高温菌或含有如权利要求3所述突变体的菌体培养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菌体培养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体培养物为菌液、菌剂或活性污泥。

6.一种含有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极端嗜高温菌或含有如权利要求3所述突变体的酶制剂或单细胞蛋白。

7.权利要求1或2所述极端嗜高温菌或权利要求3所述突变体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堆肥、酶制剂生产、单细胞蛋白生产中的应用。

8.一种极端嗜高温菌在高温堆肥发酵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批物料预处理;

2)菌种投放: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极端嗜高温菌或权利要求3所述突变体发酵完成后所得发酵液与木屑充分混合,在60-85℃下烘干形成菌剂,将菌剂投放至首批物料中;

3)物料加热;

4)高温发酵:发酵温度为70-100℃;

5)半连续进料出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温堆肥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具体为:将首批物料切割打碎,使之成为半径3-5cm的颗粒状,然后加入占物料质量3-6%的生石灰,所得混合物控制含水率在70-85%;搅拌均匀后向每吨物料中依次投入0.3-1.0g酯酶、0.8-2.0g纤维素酶、0.3-1.0g碱性淀粉酶、0.2-1.2g碱性蛋白酶,再次混合均匀;和/或

步骤2)中,将发酵液与木屑按体积比1:0.8-1.0进行混合,烘干制成的菌剂按首批物料质量的25-35%进行投加;和/或

步骤3)具体为:将首批物料加热至45℃以上,然后保持加热状态2-4h,直至堆体温度达到60-65℃,停止加热;和/或

步骤4)具体为:将发酵环境湿度控制在85-90%,若湿度不足则及时补水或垃圾渗沥液;发酵时间持续48-60h;和/或

步骤5)具体为:经过高温发酵后,物料转变为腐殖质,然后开始进入反复进料出料阶段;出料占比控制在20wt%以下,进料无需再次进行预处理而直接投加,投加量不超过步骤4)所得物料的20wt%;在反复进料出料阶段,每一次的间隔控制在12-24h。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30-50次出料补料操作后重新添加菌剂。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