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返工性OCA树脂组合物及OCA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79635发布日期:2020-01-14 17:09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高返工性oca树脂组合物及oca胶带。
背景技术
:oca(opticallyclearadhesive)是用于胶接透明光学元件或屏幕模组的特种粘胶剂,要求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胶接强度良好,可在室温或在中温下固化,且有固化收缩率小等特点。全贴合技术即是以胶水或光学胶将显示屏与触摸屏无缝隙完全粘合在一起,可杜绝粉尘和水汽侵入。全贴合oca胶填充无空隙,可以消除框贴技术屏幕间的空气,能大幅降低光线损耗从而提升亮度,增加屏幕的显示效果、减少噪声干扰;简化装配,精简机身。但是全贴合技术工艺复杂,设备投入成本较高,对车间环境要求高,生产率较低,返工较难。现有oca胶带在制备时,其所需的丙烯酸预聚物,大多都是通过溶液聚合,然后再将溶剂抽提,该法在制备丙烯酸预聚物时,由于溶剂稀释效果降低了单体浓度,预聚物分子量较低,最终制备的oca光学胶在维持粘着力和内聚力的同时,提升伸长率较为困难,与光学元件或屏幕模组贴合后再剥离容易断裂,不利于光学元件或屏幕模组的反复使用。也有丙烯酸预聚物在制备过程中,通过加入多官能团的丙烯酸单体或使用反应物来提高预聚物分子量,但过程容易发生交联反应,获得的非长链结构的丙烯酸预聚物,同样不具有良好的拉伸效果。还有一些直接利用uv光曝光丙烯酸单体,使其聚合制得oca胶带,这类产品由于缺少聚丙烯酸树脂的“骨架”作用,依赖交联形成的大分子,制得的oca胶带无法获得较大的拉伸伸长率,不具有返工性,此外丙烯酸酸单体组分过多,造成uv固化反应过快,反应热积聚造成产品膨胀收缩,多存在外观不良等缺陷。然而,现有的oca胶带不论使用了其他改进方法,均不具备良好的返工性,通常有以下缺点:1)丙烯酸预聚物分子量小,交联度不足,oca胶带拉伸强度低,易断。2)丙烯酸预聚物过度交联,oca胶带拉伸倍率小。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事情。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返工性oca树脂组合物及oca胶带,该oca胶带返工性好,拉伸强度高,不易断裂、耐候性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返工性oca树脂组合物,所述0ca树脂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组分:聚丙烯酸树脂50-80份、功能性丙烯酸单体ⅰ5-20份、非功能性丙烯酸单体ⅰ0-45份、夺氢型自由基光引发剂0.2-1份、裂解型uv光引发剂0.2-1份,其中,所述聚丙烯酸树脂的分子量为50-100万,所述非功能性单体ⅰ中包含叔c结构。优选地,所述聚丙烯酸树脂是由功能性丙烯酸单体ⅱ及非功能性丙烯酸单体ⅱ经热引发剂通过本体聚合得到,其中,按重量份数计,非功能性丙烯酸单体60-80份、功能性丙烯酸单体30-50份、热引发剂0.1-1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功能性丙烯酸单体ⅰ和功能性丙烯酸单体ⅱ均选自含羟基的单体、含羧基的单体、含环氧基的单体、含伯仲叔胺基的单体、含氰基的单体、含酰胺基的单体、含氯氟元素的单体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功能性丙烯酸单体ⅰ和功能性丙烯酸单体ⅱ均选自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胺乙酯、α-氰基丙烯酸酯、丙烯酰吗啉、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非功能性丙烯酸单体ⅰ和非功能性丙烯酸单体ⅱ均选自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异壬酯、丙烯酸异癸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夺氢型自由基光引发剂选自二苯甲酮及其衍生物、硫杂蒽酮类、蒽醌类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裂解型uv光引发剂选自苯偶姻及其衍生物、苯偶酰及其衍生物、苯乙酮及其衍生物、α-羟烷基苯乙酮、α-胺烷基苯乙酮、酰基膦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夺氢型自由基光引发剂选自二苯甲酮(bp)、2-乙基蒽醌(2-ea)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裂解型uv光引发剂选自二苯乙醇酮(be)、α,α‘-二甲基苯偶酰缩酮(irgacure651)、α,α‘-二乙氧基苯乙酮(deap)、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irgacure184)、苯甲酰甲酸酯(mbf)、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热引发剂选用了偶氮类引发剂。偶氮类引发剂与过氧化物引发剂相比,分解产生自由基活性较低,在聚合物中不易夺取氢原子,所得大分子分子量分布较窄;分解速率受溶液影响较小,在不同溶剂中的分解速率常数不大,均呈一级反应,较易控制。因此,在丙烯酸树脂的本体聚合中,优选偶氮类引发剂。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oca胶带,由上述oca树脂组合物制备得到。优选地,所述oca胶带是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按照重量份数,将聚丙烯酸树脂、功能性丙烯酸单体、非功能性丙烯酸单体ⅰ、夺氢型自由基光引发剂、裂解型uv光引发剂混匀,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得到。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高返工性oca树脂组合物及oca胶带,其利用非功能性丙烯酸单体ⅱ、功能性丙烯酸单体ⅱ经热裂解引发剂通过本体聚合制备得到聚丙烯酸树脂,该聚丙烯酸树脂分子量较大,分子量分布较窄,几乎不存在交联结构,设计的大分子结构上存在的叔c原子,其后期uv聚合反应提供交联点。而通过聚丙烯酸树脂、功能性丙烯酸单体ⅰ、非功能性丙烯酸单体ⅰ、夺氢型自由基光引发剂、裂解型uv光引发剂的进一步复配,调整原料组分以具备更高的适配度。利用uv光固化反应,聚合物高分子发生交联反应,提高内聚强度,从而获得性能优异的oca光学胶,有效地解决了现有oca胶带存在的返工性差及使用过程中的技术不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1以质量份计,称量丙烯酸异癸酯60份、丙烯酸羟丙酯30份、丙烯酰吗啉10份,偶氮二异丁腈0.5份。混合液先用氮气除氧1h,再缓慢升温至60℃,在氮气保护下进行本体聚合,充分反应后继续升温至80℃,制得聚丙烯酸树脂a,测得分子量为80w。实施例1-1取聚丙烯酸树脂a70份、丙烯酸异癸酯20份、丙烯酸羟丙酯10份、二苯甲酮(bp)0.5份、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irgacure184)0.5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1。实施例2以质量份计,称量丙烯酸异癸酯60份、丙烯酸羟丙酯30份、丙烯酰吗啉10份,偶氮二异丁腈0.1份。混合液先用氮气除氧1h,再缓慢升温至60℃,在氮气保护下进行本体聚合,充分反应后继续升温至80℃,制得聚丙烯酸树脂b,测得分子量为100w。实施例2-1取聚丙烯酸树脂b70份、丙烯酸异癸酯20份、丙烯酸羟丙酯10份、二苯甲酮0.5份、irgacure1840.5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1。实施例3以质量份计,称量丙烯酸异癸酯60份、丙烯酸羟丙酯30份、丙烯酰吗啉10份,偶氮二异丁腈1份。混合液先用氮气除氧1h,再缓慢升温至60℃,在氮气保护下进行本体聚合,充分反应后继续升温至80℃,制得聚丙烯酸树脂c,测得分子量为50w。实施例3-1取聚丙烯酸树脂c70份、丙烯酸异癸酯20份、丙烯酸羟丙酯10份、二苯甲酮0.5份、irgacure1840.5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1。对比例1以质量份计,称量丙烯酸异癸酯60份、丙烯酸羟丙酯30份、丙烯酰吗啉10份,偶氮二异丁腈0.05份。混合液先用氮气除氧1h,再缓慢升温至60℃,在氮气保护下进行本体聚合,充分反应后继续升温至80℃,制得聚丙烯酸树脂d,测得分子量为120w。对比例1-1取聚丙烯酸树脂d70份、丙烯酸异癸酯20份、丙烯酸羟丙酯10份、二苯甲酮0.5份、irgacure1840.5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1。对比例2以质量份计,称量丙烯酸异癸酯60份、丙烯酸羟丙酯30份、丙烯酰吗啉10份,偶氮二异丁腈2份。混合液先用氮气除氧1h,再缓慢升温至60℃,在氮气保护下进行本体聚合,充分反应后继续升温至80℃,制得聚丙烯酸树脂e,测得分子量为30w。对比例2-1取聚丙烯酸树脂e70份、丙烯酸异癸酯20份、丙烯酸羟丙酯10份、二苯甲酮0.5份、irgacure1840.5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1。表1实施例1-1实施例2-1实施例3-1对比例1-1对比例2-1胶水分子量801005012030对玻璃粘着力(n/25mm)25.125.224.723.519.8凝胶分率(%)6066557243断裂伸长率(%)26002100280013001800拉伸强度(mpa)1.751.921.671.610.99耐候性(85℃,85%rh,240h)良好良好良好良好差(气泡)返工性●○○△△备注:●优秀;○良好;△一般。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制备聚丙烯酸树脂时,可以通过调整热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的组分含量来调整聚丙烯酸树脂的分子量,当获得的聚丙烯酸树脂的分子量在50-100w时,所制得的oca胶带具备较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满足耐候性,且返工性佳。其中以聚丙烯酸树脂分子量在80w时,返工性最佳。实施例1-2取聚丙烯酸树脂a70份、丙烯酸异癸酯20份、丙烯酸羟丙酯10份、二苯甲酮0.2份、irgacure1840.5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2。实施例1-3取聚丙烯酸树脂a70份、丙烯酸异癸酯20份、丙烯酸羟丙酯10份、二苯甲酮1份、irgacure1840.5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2。实施例1-4取聚丙烯酸树脂a70份、丙烯酸异癸酯20份、丙烯酸羟丙酯10份、二苯甲酮0.4份、irgacure1840.5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2。实施例1-5取聚丙烯酸树脂a70份、丙烯酸异癸酯20份、丙烯酸羟丙酯10份、二苯甲酮0.7份、irgacure1840.5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2。对比例1-2取聚丙烯酸树脂a70份、丙烯酸异癸酯20份、丙烯酸羟丙酯10份、irgacure1840.5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2。对比例1-3取聚丙烯酸树脂a70份、丙烯酸异癸酯20份、丙烯酸羟丙酯10份、二苯甲酮2份、irgacure1840.5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2。表2备注:●优秀;○良好;△一般。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制备oca胶带时,其他组分不变的情况下,调整二苯甲酮的用量能够改善交联,但添加量不足或不添加时则无法改善oca胶带的拉伸强度,而过度添加会使断裂伸长率变差,耐候性变差并带来不良的外观,返工性能差。实施例1-6取聚丙烯酸树脂a70份、丙烯酸异癸酯20份、丙烯酸羟丙酯10份、二苯甲酮0.5份、irgacure1840.2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3。实施例1-7取聚丙烯酸树脂a70份、丙烯酸异癸酯20份、丙烯酸羟丙酯10份、二苯甲酮0.5份、irgacure1841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3。实施例1-8取聚丙烯酸树脂a70份、丙烯酸异癸酯20份、丙烯酸羟丙酯10份、二苯甲酮0.5份、irgacure1840.4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3。实施例1-9取聚丙烯酸树脂a70份、丙烯酸异癸酯20份、丙烯酸羟丙酯10份、二苯甲酮0.5份、irgacure1840.8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3。对比例1-4取聚丙烯酸树脂a70份、丙烯酸异癸酯20份、丙烯酸羟丙酯10份、二苯甲酮0.5份、irgacure1840.1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3。对比例1-5取聚丙烯酸树脂a70份、丙烯酸异癸酯20份、丙烯酸羟丙酯10份、二苯甲酮0.5份、irgacure1842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3。表3备注:●优秀;○良好;△一般。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irgacure184反应速度明显大于二苯甲酮,当irgacure184添加量较大时,二苯甲酮来不及反应,导致uv固化过程过早结束,二苯甲酮剩余从而无法实现反应交联,而irgacure184添加量过少时,则会影响胶带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实施例1-10取聚丙烯酸树脂a50份、丙烯酸异癸酯20份、丙烯酸羟丙酯10份、二苯甲酮0.5份、irgacure1840.5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4。实施例1-11取聚丙烯酸树脂a80份、丙烯酸异癸酯20份、丙烯酸羟丙酯10份、二苯甲酮0.5份、irgacure1840.5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4。实施例1-12取聚丙烯酸树脂a60份、丙烯酸异癸酯20份、丙烯酸羟丙酯10份、二苯甲酮0.5份、irgacure1840.5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4。对比例1-6取聚丙烯酸树脂a40份、丙烯酸异癸酯20份、丙烯酸羟丙酯10份、二苯甲酮0.5份、irgacure1840.5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4。对比例1-7取聚丙烯酸树脂a90份、丙烯酸异癸酯20份、丙烯酸羟丙酯10份、二苯甲酮0.5份、irgacure1840.5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4。表4备注:●优秀;○良好;△一般。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制备oca胶带时,在其他组分含量相同的情况下,聚丙烯酸树脂用量过少,会导致制备的oca胶带返工性能差,同时耐候性变差;而聚丙烯酸树脂用量过量时,oca胶带的粘着力下降,耐候性差。实施例1-13取聚丙烯酸树脂a70份、丙烯酸异癸酯20份、丙烯酸羟丙酯5份、二苯甲酮0.5份、irgacure1840.5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5。实施例1-14取聚丙烯酸树脂a70份、丙烯酸异癸酯20份、丙烯酸羟丙酯20份、二苯甲酮0.5份、irgacure1840.5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5。实施例1-15取聚丙烯酸树脂a70份、丙烯酸异癸酯20份、丙烯酸羟丙酯15份、二苯甲酮0.5份、irgacure1840.5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5。对比例1-8取聚丙烯酸树脂a70份、丙烯酸异癸酯20份、二苯甲酮0.5份、irgacure1840.5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5。对比例1-9取聚丙烯酸树脂a70份、丙烯酸异癸酯20份、丙烯酸羟丙酯30份、二苯甲酮0.5份、irgacure1840.5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5。表5备注:●优秀;○良好;△一般。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制备oca胶带时,丙烯酸羟丙酯作为功能性单体在改性聚丙烯酸树脂的过程中,添加量对粘着力和凝胶分率有较大影响,在其他组分用量相同的情况,如果不加丙烯酸羟丙酯或超量,均会降低oca胶带对玻璃的粘着力,同时耐候性变差。实施例1-16取聚丙烯酸树脂a70份、丙烯酸羟丙酯10份、二苯甲酮0.5份、irgacure1840.5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6。实施例1-17取聚丙烯酸树脂a70份、丙烯酸异癸酯45份、丙烯酸羟丙酯10份、二苯甲酮0.5份、irgacure1840.5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6。实施例1-18取聚丙烯酸树脂a70份、丙烯酸异癸酯30份、丙烯酸羟丙酯10份、二苯甲酮0.5份、irgacure1840.5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6。对比例1-10取聚丙烯酸树脂a70份、丙烯酸异癸酯55份、丙烯酸羟丙酯10份、二苯甲酮0.5份、irgacure1840.5份。充分搅拌后脱除气泡,利用uv固化后得到oca胶带。所得oca胶带175μm。测试oca胶带对玻璃粘着力、凝胶分率、断裂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见表6。表6从表6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制备oca胶带时,在其他组分添加量相同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非功能性单体的用量,对oca胶带的粘着力、凝胶分率及拉伸性能影响较小,当添加量过大时,则胶水粘度过低,同时容易导致耐候性差、涂布加工性能差从而不具有实用性。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