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恒温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48485发布日期:2020-01-21 18:58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恒温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培养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恒温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微生物的使用大幅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微生物的使用范围广泛,一般多利用于病原、害虫、杂草防治或诱发作物,或是由微生物的有效成分经由配方所制成产品,一般由自然界分离所得,也可再经人工品系改良,如人为诱变、汰选或遗传基因改造。以微生物制作的产品多半无毒性,而且在环境中能被生物所分解。

目前,市场上的微生物培养装置,一般较为简单,有多方面的弊端,例如,不能有效地向液态基质中输送足量的气体,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不能恒温保证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基质内部流动性差,营养物质不能传递。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现有的微生物培养装置,一般较为简单,且不能保证恒温。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恒温培养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间歇搅拌装置,所述间歇搅拌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机体内的反应腔和位于所述反应腔下侧的营养液储存腔,所述营养液储存腔内存放有营养液向所述反应腔内输送营养液,所述反应腔内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搅拌片,所述搅拌轴转动带动所述搅拌片转动对所述反应腔内的微生物进行培养,所述反应腔右侧设有热量感应装置,所述热量感应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反应腔右侧的感应腔,所述感应腔内设有贯通所述反应腔与感应腔的第一移动槽,所述第一移动槽左端壁设有受热金属块,所述受热金属块对所述反应腔内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感应腔右侧设有热量调节装置,所述热量调节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感应腔右侧的液体传输腔,所述液体传输腔内设有离心泵,所述离心泵工作,对冷却液进行输送,从而调节所述反应腔内的温度,所述反应腔左侧设有吸气排气装置,所述吸气排气装置固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有吸气风扇腔,所述吸气风扇腔内设有吸气风扇,所述吸气风扇转动对所述反应腔内气体吸入并排除。

其中,所述间歇搅拌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反应腔右侧的吸气风扇,所述搅拌轴向右延伸至所述吸气风扇内并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右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诉吸气风扇下侧设有间歇传动腔,所述第二锥齿轮轴心处固设有槽轮轴,所述槽轮轴向下延伸至所述间歇传动腔内并固设有槽轮,所述槽轮右侧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轴心处固设有第一传动轴,且所述第一传动轴向下延伸并与位于所述间歇传动腔下端壁的启动电机动力连接,所述营养液储存腔内还设有液泵,所述液泵外与所述反应腔相通连接有管道,从而,所述液泵打开将营养液通过所述管道向所述反应腔内输送,所述启动电机启动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使得所述槽轮转动带动所述搅拌轴转动,使得所述搅拌片转动对所述反应腔内的营养液与微生物进行间歇搅拌。

其中,所述热量感应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槽内的受热膨胀液体,所述受热膨胀液体右侧设有可滑动连接于第一移动槽内的移动推块,所述移动推块上转动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槽右侧的传动齿轮,所述感应腔内还设有位于所述传动齿轮右下侧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轴心处固设有主动轴,所述感应腔右侧设有锥齿轮腔,所述主动轴向右延伸至所述锥齿轮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右侧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且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固定连接,从而,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带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当所述反应腔内温度过高时,所述受热金属块受热使得所述受热膨胀液体受热膨胀推动所述移动推块向右移动,使得所述传动齿轮向右移动,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并转动。

其中,所述热量调节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感应腔内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轴心处固设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向右延伸至所述液体传输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锥齿轮前侧啮合有第二传动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锥齿轮轴心处固设有向前延伸的第一传动转轴,所述第一传动转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锥齿轮前侧的第一皮带轮,且所述第一传动转轴与所述液体传输腔前端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上侧设有第二皮带轮,且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所述皮带连接,所述皮带轴心处固设有第二传动转轴,且所述第二传动转轴与所述离心泵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转轴与所述液体传输腔后端壁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轴向右延伸并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锥齿轮,所述第三传动锥齿轮前侧啮合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固设有固定销,所述转盘前侧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可滑动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设有第二移动槽,且所述固定销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槽内,所述移动块上端面固定连接有t型推杆,所述液体传输腔内还设有冷却液腔,且所述t型推杆上端位于所述冷却液腔内,所述冷却液腔通过所述冷却管道与所述离心泵连接,从而,所述传动齿轮转动带动所述从动轴转动,使得所述第二传动锥齿轮转动,进而所述第一皮带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二皮带轮转动,使得所述离心泵工作,所述从动轴转动带动所述第三传动锥齿轮转动,使得所述转盘转动,进而移动块上下移动将所述冷却液腔内的冷却液通过所述冷却管道向左传动。

其中,所述吸气排气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吸气风扇动力连接的第一转轴,所述反应腔左侧设有动力腔,所述第一转轴向左延伸至所述动力腔内并固设有第一动力齿轮,所述第一动力齿轮左侧啮合有第二动力齿轮,所述第二动力齿轮轴心处固设有第二转轴,所述动力腔上侧设有风扇腔,所述第二转轴向上延伸至所述风扇腔内并固设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前侧啮合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轴心处固设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向后延伸并与位于所述风扇腔后端壁的传动电机动力连接,从而,所述传动电机启动带动所述第六锥齿轮转动,使得所述吸气风扇转动进行吸气。

可优选地,所述第五锥齿轮右侧还啮合连接有第七锥齿轮,所述第七锥齿轮轴心处固设有第三转轴,且所述第三转轴的左右端与所述风扇腔的左右端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上还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七锥齿轮右侧的第八锥齿轮,所述第八锥齿轮右侧啮合连接有第九锥齿轮,所述第九锥齿轮轴心处固设有第四转轴,所述反应腔内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有冷却风扇腔,所述第四转轴向下延伸至所内所述冷却风扇腔内并动力连接有冷风扇,从而,所述第五锥齿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七锥齿轮转动,使得所述冷风扇转动进行吹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搅拌轴右侧设有间歇传动装置,使得营养液与所需培养的微生物充分接触培养,使得培养效果更加明显,所述反应腔内还设有受热金属块对反应腔内的热量进行检测,反应腔右侧还设有热量调节装置,当反应腔热量过大时,往反应腔内吹如冷气,进行调节,避免热量过大影响培养结果,反应腔左侧还设有吸气装置,对反应腔内气体进行排放,保持腔内气压平衡,此装置培养效率高,且能一直保持恒温状态,培养效果好,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微生物恒温培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离心泵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c-c”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d-d”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6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恒温培养装置,主要用于谷物破碎工作,下面将结合本发明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恒温培养装置,包括机体10,所述机体10内设有间歇搅拌装置901,所述间歇搅拌装置901包括位于所述机体10内的反应腔26和位于所述反应腔26下侧的营养液储存腔27,所述营养液储存腔27内存放有营养液向所述反应腔26内输送营养液,所述反应腔26内设有搅拌轴25,所述搅拌轴25上设有搅拌片24,所述搅拌轴25转动带动所述搅拌片24转动对所述反应腔26内的微生物进行培养,所述反应腔26右侧设有热量感应装置902,所述热量感应装置902包括位于所述反应腔26右侧的感应腔43,所述感应腔43内设有贯通所述反应腔26与感应腔43的第一移动槽71,所述第一移动槽71左端壁设有受热金属块64,所述受热金属块64对所述反应腔26内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感应腔43右侧设有热量调节装置903,所述热量调节装置903包括位于所述感应腔43右侧的液体传输腔54,所述液体传输腔54内设有离心泵52,所述离心泵52工作,对冷却液进行输送,从而调节所述反应腔26内的温度,所述反应腔26左侧设有吸气排气装置904,所述吸气排气装置904固设有固定块75,所述固定块75内设有吸气风扇腔72,所述吸气风扇腔72内设有吸气风扇76,所述吸气风扇76转动对所述反应腔26内气体吸入并排除。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间歇搅拌装置901进行详细说明,所述间歇搅拌装置901还包括位于所述反应腔26右侧的吸气风扇76,所述搅拌轴25向右延伸至所述吸气风扇76内并固设有第一锥齿轮30所述第一锥齿轮30右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4,所诉吸气风扇76下侧设有间歇传动腔31,所述第二锥齿轮34轴心处固设有槽轮轴33,所述槽轮轴33向下延伸至所述间歇传动腔31内并固设有槽轮32,所述槽轮32右侧啮合有齿轮35所述齿轮35轴心处固设有第一传动轴37,且所述第一传动轴37向下延伸并与位于所述间歇传动腔31下端壁的启动电机36动力连接,所述营养液储存腔27内还设有液泵28,所述液泵28外与所述反应腔26相通连接有管道29,从而,所述液泵28打开将营养液通过所述管道29向所述反应腔26内输送,所述启动电机36启动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37转动,使得所述槽轮32转动带动所述搅拌轴25转动,使得所述搅拌片24转动对所述反应腔26内的营养液与微生物进行间歇搅拌。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热量感应装置902进行详细说明,所述热量感应装置902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槽71内的受热膨胀液体65,所述受热膨胀液体65右侧设有可滑动连接于第一移动槽71内的移动推块66,所述移动推块66上转动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槽71右侧的传动齿轮67,所述感应腔43内还设有位于所述传动齿轮67右下侧的主动齿轮38,所述主动齿轮38轴心处固设有主动轴39,所述感应腔43右侧设有锥齿轮腔40,所述主动轴39向右延伸至所述锥齿轮腔40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42,所述第三锥齿轮42右侧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41,且所述第四锥齿轮41与所述第一传动轴37固定连接,从而,所述第一传动轴37转动带动所述主动齿轮38转动,当所述反应腔26内温度过高时,所述受热金属块64受热使得所述受热膨胀液体65受热膨胀推动所述移动推块66向右移动,使得所述传动齿轮67向右移动,与所述主动齿轮38啮合并转动。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热量调节装置903进行详细说明,所述热量调节装置903还包括位于所述感应腔43内的从动齿轮47,所述从动齿轮47轴心处固设有从动轴46,所述从动轴46向右延伸至所述液体传输腔54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锥齿轮45,所述第一传动锥齿轮45前侧啮合有第二传动锥齿轮69,所述第二传动锥齿轮69轴心处固设有向前延伸的第一传动转轴70,所述第一传动转轴70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锥齿轮69前侧的第一皮带轮44,且所述第一传动转轴70与所述液体传输腔54前端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44上侧设有第二皮带轮51,且所述第四锥齿轮41与所述第二皮带轮51通过所述皮带49连接,所述皮带49轴心处固设有第二传动转轴61,且所述第二传动转轴61与所述离心泵5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转轴61与所述液体传输腔54后端壁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轴46向右延伸并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锥齿轮55,所述第三传动锥齿轮55前侧啮合有转盘60,所述转盘60上固设有固定销59,所述转盘60前侧设有滑动槽58,所述滑动槽58内可滑动设有移动块56,所述移动块56上设有第二移动槽57,且所述固定销59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槽57内,所述移动块56上端面固定连接有t型推杆48,所述液体传输腔54内还设有冷却液腔50,且所述t型推杆48上端位于所述冷却液腔50内,所述冷却液腔50通过所述冷却管道68与所述离心泵52连接,从而,所述传动齿轮67转动带动所述从动轴46转动,使得所述第二传动锥齿轮69转动,进而所述第一皮带轮44转动带动所述第二皮带轮51转动,使得所述离心泵52工作,所述从动轴46转动带动所述第三传动锥齿轮55转动,使得所述转盘60转动,进而移动块56上下移动将所述冷却液腔50内的冷却液通过所述冷却管道68向左传动。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吸气排气装置904进行详细说明,所述吸气排气装置904还包括与所述吸气风扇76动力连接的第一转轴23,所述反应腔26左侧设有动力腔20,所述第一转轴23向左延伸至所述动力腔20内并固设有第一动力齿轮22,所述第一动力齿轮22左侧啮合有第二动力齿轮21,所述第二动力齿轮21轴心处固设有第二转轴16,所述动力腔20上侧设有风扇腔12,所述第二转轴16向上延伸至所述风扇腔12内并固设有第五锥齿轮15,所述第五锥齿轮15前侧啮合有第六锥齿轮79,所述第六锥齿轮79轴心处固设有第二传动轴78,所述第二传动轴78向后延伸并与位于所述风扇腔12后端壁的传动电机77动力连接,从而,所述传动电机77启动带动所述第六锥齿轮79转动,使得所述吸气风扇76转动进行吸气。

有益地,所述第五锥齿轮15右侧还啮合连接有第七锥齿轮13,所述第七锥齿轮13轴心处固设有第三转轴14,且所述第三转轴14的左右端与所述风扇腔12的左右端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14上还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七锥齿轮13右侧的第八锥齿轮11,所述第八锥齿轮11右侧啮合连接有第九锥齿轮17,所述第九锥齿轮17轴心处固设有第四转轴18,所述反应腔26内设有固定块74,所述固定块74内设有冷却风扇腔73,所述第四转轴18向下延伸至所内所述冷却风扇腔73内并动力连接有冷风扇19,从而,所述第五锥齿轮15转动带动所述第七锥齿轮13转动,使得所述冷风扇19转动进行吹气。

以下结合图1至图6对本文中的一种微生物恒温培养装置的使用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初始时,启动电机36不工作,从动齿轮47,传动齿轮67,主动齿轮38互不啮合,冷风扇19,吸气风扇76不工作,搅拌片24不转动。

工作时,液泵28打开,营养液储存腔27通过管道29向反应腔26输送营养液,启动电机36启动带动第一传动轴37转动,使得齿轮35转动带动槽轮32转动,使得槽轮轴33转动,进而第二锥齿轮34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30转动,使得搅拌轴25转动进而搅拌片24转动,对反应腔26内微生物与营养液进行间歇搅拌,使其反应充分;

第一传动轴37转动带动第四锥齿轮41转动,使得第三锥齿轮42转动,进而主动轴39转动带动主动齿轮38转动,当反应腔26内温度过高时,受热金属块64受热使得受热膨胀液体65受热膨胀推动移动推块66向右移动,使得传动齿轮67向右移动与主动齿轮38啮合,开始转动,传动齿轮67转动带动从动齿轮47转动,使得从动轴46转动,进而第一传动锥齿轮45转动带动第二传动锥齿轮69转动,使得第一传动转轴70转动,进而第一皮带轮44转动带动皮带49转动,使得第二皮带轮51转动,进而第二传动转轴61转动带动离心泵52转动,开始工作向所输送冷却液;

所述从动轴46转动带动第三传动锥齿轮55转动,使得转盘60转动,进而移动块56向上移动带动t型推杆48向上移动,使得冷却液腔50内的冷却液向左输送补充,传动电机77启动带动第二传动轴78转动,使得第六锥齿轮79转动,进而第五锥齿轮15转动带动第二转轴16转动,使得第二动力齿轮21转动,进而第一动力齿轮22转动带动第一转轴23转动,使得吸气风扇76转动进行吸气,第五锥齿轮15转动带动第七锥齿轮13转动,使得第三转轴14转动,进而第八锥齿轮11转动带动第九锥齿轮17转动,使得第四转轴18转动,进而冷风扇19转动向反应腔26内吹入冷风,进行降温,使反应腔26内保持恒温直至培养完成,装置回归初始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搅拌轴右侧设有间歇传动装置,使得营养液与所需培养的微生物充分接触培养,使得培养效果更加明显,所述反应腔内还设有受热金属块对反应腔内的热量进行检测,反应腔右侧还设有热量调节装置,当反应腔热量过大时,往反应腔内吹如冷气,进行调节,避免热量过大影响培养结果,反应腔左侧还设有吸气装置,对反应腔内气体进行排放,保持腔内气压平衡,此装置培养效率高,且能一直保持恒温状态,培养效果好,适用范围广。

通过以上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根据工作模式做出各种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