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光泽交联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80589发布日期:2020-05-08 18:21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材料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低光泽交联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聚丙烯改性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在汽车外饰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包括尤其应用于汽车内外饰件,如:保险杠、下护板、防擦条、轮眉、门内饰板、仪表板、立柱、座椅护板等。然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汽车驾驶室内的舒适性及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驾驶室内塑料饰件的光泽度较高,就会有较强的光线反射,从而影响驾驶人员及乘坐人员的舒适性。因此近些年来,很多汽车主机厂纷纷要求汽车材料开发商开发低光泽的聚丙烯内饰材料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技术实现要素:基于
背景技术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光泽交联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本发明表面光泽度低,可以满足汽车外饰件对低光泽度的要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光泽交联聚丙烯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pp树脂40-80份,增韧剂5-15份,填充剂5-30份,抗氧剂0.2-0.5份,光稳定剂0.1-0.4份,润滑剂0.2-0.5份,交联母粒5-15份。优选地,pp树脂为共聚聚丙烯和均聚聚丙烯。优选地,共聚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10-40g/10min。优选地,均聚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40-60g/10min。优选地,交联母粒的原料为高密度聚乙烯和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基苯。优选地,高密度聚乙烯和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基苯的重量比为100:0.4。优选地,增韧剂为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丙烯-α烯烃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填充剂为滑石粉、碳酸钙、硫酸钡、硅灰石、云母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硫代酯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受阻酚类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硫代酯类抗氧剂为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醇酯,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为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优选地,光稳定剂为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优选地,润滑剂为聚乙烯蜡、硬脂酸盐、乙撑双硬脂酰胺、接枝乙撑双硬脂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还提出了上述低光泽交联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高密度聚乙烯和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基苯共混,经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得到交联母粒,其中,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的机筒温度为170-190℃,螺杆转速为400-600r/min,真空度为-0.06至-0.1mpa;s2、取pp树脂、增韧剂、填充剂、交联母粒、抗氧剂、光稳定剂和润滑剂共混,经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得到低光泽交联聚丙烯复合材料,其中,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的机筒温度为180-230℃,螺杆转速为300-500r/min,真空度为-0.06至-0.1mpa。本发明还提出了上述低光泽交联聚丙烯复合材料在汽车饰件中的应用。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添加无味交联剂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基苯,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出的交联母粒可以更方便、有效的应用于改性材料的制备中;2、本发明制备的低光泽交联聚丙烯复合材料,注塑成型后制件表面光泽度大大降低,可以广泛的应用于汽车内外饰件中;3、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可以大批量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制备交联母粒,其重量份配方如表1所示。表1实施例1配方组分实施例1高密度聚乙烯100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基苯0.4实施例1的交联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高密度聚乙烯和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基苯共混,经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得到交联母粒,其中,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的机筒温度为180℃,螺杆转速为550r/min,真空度为-0.1mpa。实施例2-5和对比例1-2制备低光泽交联聚丙烯复合材料,其重量份配方如表2所示。表2实施例2-5和对比例1-2的配方备注:共聚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10-40g/10min,均聚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40-60g/10min。实施例2-5和对比例1-2的制备方法相同,包括以下步骤:取表2中的各原料共混,经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得到低光泽交联聚丙烯复合材料,其中,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的机筒温度为210℃,螺杆转速为400r/min,真空度为-0.08mpa。试验例按iso标准分别检测实施例2-5、对比例1-2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光泽度等性能,测试结果见表3。表3检测结果由表3可以看出,采用交联母粒制备的低光泽交联聚丙烯复合材料,表面光泽度大大降低,可以满足汽车外饰件对低光泽度的要求。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