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定影良好的苯丙共聚树脂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506946发布日期:2020-04-24 18:03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碳粉树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定影良好的苯丙共聚树脂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使用于打印机、复印机的碳粉树脂,有相当大的部分是苯丙共聚树脂,但是鉴于苯丙共聚树脂结构特性,在较为适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下,其软化点(ts)也较高,从而在低温定影方面表现不好,也限制了苯丙共聚树脂在高速打印机、复印机中的应用。因此急需一种可以有效保证安全可靠,品质稳定,性能良好的低温定影良好的苯丙共聚树脂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保证性能的低温定影良好的苯丙共聚树脂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保证苯丙共聚树脂的安全可靠,品质稳定,性能良好,本发明涉及了一种低温定影良好的苯丙共聚树脂及其制造方法,包括:所述低温定影良好的苯丙共聚树脂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合物中间体树脂a为10-80份、共聚物中间体树脂b为20-70份、共聚树脂中间体c为1-10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含有二个双键的化合物作为分子量调节剂,使得在保持苯丙共聚树脂的tg及其良好电性能前提下,适当降低ts,提高其低温定影性能,并且通过使用溶液聚合方式,安全可靠,品质稳定;成品为固体粉末,储运方便,不会形成危废;使用该树脂制成的碳粉,比常规的苯丙树脂在低温定影方面有明显优势。

进一步的,所述聚合物中间体树脂a通过烯烃类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共聚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烯烃类单体为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富马酸单丁酯、马来酸单丁酯、丙烯腈、顺丁烯二酸酐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交联剂为二乙烯基苯、丁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引发剂为异丙苯过氧化氢、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特丁酯、过氧化甲乙酮、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戊腈、偶氮二异庚腈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共聚物中间体树脂b通过烯烃类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共聚而成;所述烯烃类单体为α-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富马酸单丁酯、马来酸单丁酯、丙烯腈、顺丁烯二酸酐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交联剂为二乙烯基苯、丁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异戊二烯、丁二烯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进一步的,该低温定影良好的苯丙共聚树脂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s1:首先将聚合物中间体树脂a进行溶液聚合方式进行加工处理,先按重量份数称取100份的单体、0.5-5份的引发剂、1-10份的交联剂,加入混合槽充分混匀备用;将6-120份的甲苯或二甲苯加入反应器中,启动搅拌,加热至沸腾,将上述混合槽中的液体匀速滴加至沸腾的甲苯或二甲苯溶剂中,保持混合液在3-5小时内滴加完成;然后在反应器内物料沸腾回流的状态下,恒温反应1-3小时。此后,保持沸腾回流状态进行抽真空减压蒸馏,将溜出液收集,直至体系内无蒸馏液流出,表明溶剂已经全部脱除。放出反应器中的物料,冷却固化后粉碎,得到聚合物中间体树脂a;

s2:再将共聚物中间体树脂b采用溶液聚合法低压密闭方式制备,按重量份数称取100份的单体、0.5-5份的引发剂、1-10份的交联剂,加入混合槽充分混匀备用;将60-120份的甲苯或二甲苯加入反应器中密闭下,启动搅拌,加热至140℃,将上述混合槽中的液体匀速滴加至反应器中,保持混合液在3-5小时内滴加完成;然后保持在140℃下恒温反应1-3小时。此后,排空泄压,并进行抽真空减压蒸馏,将溜出液收集,直至体系内无蒸馏液流出,表明溶剂已经全部脱除。放出反应器中的物料,冷却固化后粉碎,得到共聚物中间体树脂b;

s3:然后再将共聚树脂中间体c通过常压溶液聚合,按重量份数称取100份的单体、0.5-5份的引发剂、1-10份的交联剂,加入混合槽充分混匀备用;将60-120份的甲苯或二甲苯加入反应器中,启动搅拌,加热至沸腾,将上述混合槽中的液体匀速滴加至沸腾的甲苯或二甲苯溶剂中,保持混合液在3-5小时内滴加完成;然后在反应器内物料沸腾回流的状态下,恒温反应1-3小时。此后,保持沸腾回流状态进行抽真空减压蒸馏,将溜出液收集,直至体系内无蒸馏液流出,表明溶剂已经全部脱除。放出反应器中的物料,冷却固化后粉碎,得到共聚树脂中间体c;

s4:将s1-s3得到的聚合物中间体树脂a为10-80份、共聚物中间体树脂b为20-70份、共聚树脂中间体c为1-10三种树脂按照以上重量配比进行混合,并在在带有自转和公转的z形搅拌容器中,充分混合均匀搅拌时间约为1-3小时,包装即得树脂成品。

在实际操作中,共聚树脂中间体c使用的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皆与共聚树脂中间体b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保证性能的低温定影良好的苯丙共聚树脂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保证苯丙共聚树脂的安全可靠,品质稳定,性能良好,本发明涉及了一种低温定影良好的苯丙共聚树脂及其制造方法,包括:所述低温定影良好的苯丙共聚树脂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合物中间体树脂a为10-80份、共聚物中间体树脂b为20-70份、共聚树脂中间体c为1-10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含有二个双键的化合物作为分子量调节剂,使得在保持苯丙共聚树脂的tg及其良好电性能前提下,适当降低ts,提高其低温定影性能,并且通过使用溶液聚合方式,安全可靠,品质稳定;成品为固体粉末,储运方便,不会形成危废;使用该树脂制成的碳粉,比常规的苯丙树脂在低温定影方面有明显优势。

进一步的,所述聚合物中间体树脂a通过烯烃类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共聚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烯烃类单体为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富马酸单丁酯、马来酸单丁酯、丙烯腈、顺丁烯二酸酐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交联剂为二乙烯基苯、丁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引发剂为异丙苯过氧化氢、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特丁酯、过氧化甲乙酮、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戊腈、偶氮二异庚腈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共聚物中间体树脂b通过烯烃类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共聚而成;所述烯烃类单体为α-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富马酸单丁酯、马来酸单丁酯、丙烯腈、顺丁烯二酸酐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交联剂为二乙烯基苯、丁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异戊二烯、丁二烯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进一步的,该低温定影良好的苯丙共聚树脂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s1:首先将聚合物中间体树脂a进行溶液聚合方式进行加工处理,先按重量份数称取100份的单体、0.5-5份的引发剂、1-10份的交联剂,加入混合槽充分混匀备用;将6-120份的甲苯或二甲苯加入反应器中,启动搅拌,加热至沸腾,将上述混合槽中的液体匀速滴加至沸腾的甲苯或二甲苯溶剂中,保持混合液在3-5小时内滴加完成;然后在反应器内物料沸腾回流的状态下,恒温反应1-3小时。此后,保持沸腾回流状态进行抽真空减压蒸馏,将溜出液收集,直至体系内无蒸馏液流出,表明溶剂已经全部脱除。放出反应器中的物料,冷却固化后粉碎,得到聚合物中间体树脂a;

s2:再将共聚物中间体树脂b采用溶液聚合法低压密闭方式制备,按重量份数称取100份的单体、0.5-5份的引发剂、1-10份的交联剂,加入混合槽充分混匀备用;将60-120份的甲苯或二甲苯加入反应器中密闭下,启动搅拌,加热至140℃,将上述混合槽中的液体匀速滴加至反应器中,保持混合液在3-5小时内滴加完成;然后保持在140℃下恒温反应1-3小时。此后,排空泄压,并进行抽真空减压蒸馏,将溜出液收集,直至体系内无蒸馏液流出,表明溶剂已经全部脱除。放出反应器中的物料,冷却固化后粉碎,得到共聚物中间体树脂b;

s3:然后再将共聚树脂中间体c通过常压溶液聚合,按重量份数称取100份的单体、0.5-5份的引发剂、1-10份的交联剂,加入混合槽充分混匀备用;将60-120份的甲苯或二甲苯加入反应器中,启动搅拌,加热至沸腾,将上述混合槽中的液体匀速滴加至沸腾的甲苯或二甲苯溶剂中,保持混合液在3-5小时内滴加完成;然后在反应器内物料沸腾回流的状态下,恒温反应1-3小时。此后,保持沸腾回流状态进行抽真空减压蒸馏,将溜出液收集,直至体系内无蒸馏液流出,表明溶剂已经全部脱除。放出反应器中的物料,冷却固化后粉碎,得到共聚树脂中间体c;

s4:将s1-s3得到的聚合物中间体树脂a为10-80份、共聚物中间体树脂b为20-70份、共聚树脂中间体c为1-10三种树脂按照以上重量配比进行混合,并在在带有自转和公转的z形搅拌容器中,充分混合均匀搅拌时间约为1-3小时,包装即得树脂成品。

在实际操作中,共聚树脂中间体c使用的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皆与共聚树脂中间体b相同。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