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饮料品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3422发布日期:2019-11-05 23:23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金银花饮料品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发酵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金银花饮料品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乳酸菌应用于饮料加工,已成为金银花凉茶的营养和保健成分;传统在发酵过程中,向发酵罐内填入半成品饮料人然后再在饮料内接种训话后的植物乳酸菌PMO,最后在无氧环境下搅拌发酵;此过程中需要通过罐顶的电机带动发酵罐内部的扇叶进行搅拌,因发酵罐体积较大,在强度允许范围内扇叶一般设计较小,发酵罐内壁和扇叶间隙较大,从而造成搅拌不均匀的问题;发酵罐内部温度不恒定,乳酸菌发酵温度过高过低均匀影响其活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金银花饮料品发酵装置,采用内恒温发酵搅拌装置的设计,通过水泵将发酵罐内的原料流动起来,原料在分水盘位置泵出时形成若干股向上的水流,从而在向上水流的作用下对原料进行进一步搅拌,水流搅拌作用范围广泛,搅拌更加充分发酵效果好,解决了传统发酵罐通过扇叶搅拌,密封效果和搅拌效果较差的问题;泵料盘管部位设计在发酵罐外部的水箱内部,通过恒温水箱来保证盘管内原料以恒温状态发酵,乳酸菌活性强发酵效率高,解决了发酵罐内部温度不恒定,乳酸菌发酵温度过高过低均匀影响其活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发酵罐、焊接架和内恒温发酵搅拌装置;发酵罐固定焊接在焊接架顶部中间位置;发酵罐底部一侧设置有出料管;发酵罐一侧中部上方设置有回料管;内恒温发酵搅拌装置左侧固定安装在发酵罐内部底端;内恒温发酵搅拌装置右侧固定在发酵罐外侧;内恒温发酵搅拌装置包括布水盘、泵料管、水泵、保温加热管、连接管和水箱。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布水盘固定安装在发酵罐内部底端;布水盘底部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和水泵出口端通过泵料管连通;泵料管贯穿焊接在发酵罐底部。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布水盘内周均匀设置有多个分水板;布水盘外周均匀焊接有多个布水管;布水管和分水板间隔设置;布水管顶部在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排水孔。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水箱固定安装在发酵罐一侧中部;水箱内部安装有盘管;盘管顶部贯穿水箱后和回料管通过连接管连通;盘管底部贯穿水箱后和水泵进口端通过连接管连通;保温加热管固定安装在水箱内部中间位置;保温加热管一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内恒温发酵搅拌装置的设计,通过水泵将发酵罐内的原料流动起来,原料在分水盘位置泵出时形成若干股向上的水流,从而在向上水流的作用下对原料进行进一步搅拌,水流搅拌作用范围广泛,搅拌更加充分发酵效果好,解决了传统发酵罐通过扇叶搅拌,密封效果和搅拌效果较差的问题;2、泵料盘管部位设计在发酵罐外部的水箱内部,通过恒温水箱来保证盘管内原料以恒温状态发酵,乳酸菌活性强发酵效率高,解决了发酵罐内部温度不恒定,乳酸菌发酵温度过高过低均匀影响其活性的问题;3、整个装置的设计密封效果较好,填料或者发酵罐清洗时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金银花饮料品发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金银花饮料品发酵装置的内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金银花饮料品发酵装置的内恒温发酵搅拌装置整体结构图。

图4为金银花饮料品发酵装置的布水盘和布水管安装示意图。

图5为金银花饮料品发酵装置的内水平内部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6为金银花饮料品发酵装置的布水盘底部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中:1、发酵罐;101、出料管;102、回料管;2、焊接架;3、内恒温发酵搅拌装置;301、布水盘;302、泵料管;303、水泵;304、保温加热管;305、连接管;306、水箱;307、进水口;308、分水板;309、布水管;310、排水孔;311、盘管;312、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6所示,金银花饮料品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罐1、焊接架2和内恒温发酵搅拌装置3;发酵罐1固定焊接在焊接架2顶部中间位置;发酵罐1底部一侧设置有出料管101;发酵罐1一侧中部上方设置有回料管102;内恒温发酵搅拌装置3左侧固定安装在发酵罐1内部底端;内恒温发酵搅拌装置3右侧固定在发酵罐1外侧;内恒温发酵搅拌装置3包括布水盘301、泵料管302、水泵303、保温加热管304、连接管305和水箱306;布水盘301固定安装在发酵罐1内部底端;布水盘301底部设置有进水口307;进水口307和水泵303出口端通过泵料管302连通;泵料管302贯穿焊接在发酵罐1底部;布水盘301内周均匀设置有多个分水板308;布水盘301外周均匀焊接有多个布水管309;布水管309和分水板308间隔设置;布水管309顶部在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排水孔310;水箱306固定安装在发酵罐1一侧中部;水箱306内部安装有盘管311;盘管311顶部贯穿水箱306后和回料管102通过连接管305连通;盘管311底部贯穿水箱306后和水泵303进口端通过连接管305连通;保温加热管304固定安装在水箱306内部中间位置;保温加热管304一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12。

使用时,步骤一,结合图1-6所示,向发酵罐1内填入半成品饮料人然后再在饮料内接种训话后的植物乳酸菌PMO,最后在无氧环境下搅拌发酵;发酵过程中启动水泵303,水泵303工作时通过回料管102将发酵罐1内部的原料通过连接管305吸入盘管311内部,然后通过下方的连接管305到达布水盘301下方的进水口307位置,当原料到达此位置时,在分水板308的作用下原料均匀的流向相邻两分布板的间隔空隙位置(如图6所示),分水板308的设置起到均匀分布水流的作用,水流进入分水盘内部时流向外周的布水管309,最后通过分水管顶部的排水孔310排出;当原料通过分水管排出时,形成若干股向上的急速水流,在向上水流的作用下将原料进行搅拌,通过内部水流在发酵罐1内进行搅拌代替传统扇叶搅拌,搅拌效果较好,乳酸菌活性高发酵效果好;综上所述,内恒温发酵搅拌装置3的设计,通过水泵303将发酵罐1内的原料流动起来,原料在分水盘位置泵出时形成若干股向上的水流,从而在向上水流的作用下对原料进行进一步搅拌,水流搅拌作用范围广泛,搅拌更加充分发酵效果好,解决了传统发酵罐通过扇叶搅拌,密封效果和搅拌效果较差的问题。

步骤二,结合图1-3所示,当原料通过连接管305进入盘管311内部时,因盘管311设置在水箱306内部,水箱306内部添加有导热液体,通过温度传感器312实时监测水箱306内部温度,通过保温加热管304作用控制水箱306内部温度始终保持在35-40℃,这样当盘管311内部的原料位于水箱306内部时,可以对原料进行控温,保证乳酸菌以最适环境生存,采用盘管311结构可大大增加原料在水箱306内部运动路程,原料控温效果较好;综上所述泵料盘管311部位设计在发酵罐1外部的水箱306内部,通过恒温水箱306来保证盘管311内原料以恒温状态发酵,乳酸菌活性强发酵效率高,解决了发酵罐内部温度不恒定,乳酸菌发酵温度过高过低均匀影响其活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