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壁单细胞分双层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2380发布日期:2020-05-22 21:40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贴壁单细胞分双层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用化学或物理实验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贴壁单细胞分双层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贴壁细胞(adherentcells)是一类依靠自身分泌、培养液提供或支持物表面涂布的黏附因子才能在支持物表面生长、繁殖的真核细胞系。贴壁细胞的生长过程主要分为游离期、贴壁期、潜伏期、对数期、平台期和衰退期,贴壁后一般形成上皮细胞样或成纤维细胞样生长形态。贴壁细胞已经成为研究疫苗、开发新药、制备单克隆抗体、解析基因功能和药物作用机理、体外培养病原微生物和探明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及贴壁细胞自身活动规律的重要实验室材料,其科研价值不可轻视。

目前,常用的贴壁细胞培养方法为:待传代细胞经胰酶消化后被吹打成单细胞悬液,随后按指定接种比例铺入细胞瓶或培养板,置于细胞培养箱内继续营贴壁生长,直至达到实验需求或布满支持物底面。不难发现,运用上述传代方式所得的贴壁细胞,其实就是数目不明的贴壁单细胞经多次有丝分裂得到的细胞群,除起初细胞铺入数和有丝分裂次数不同外,各细胞瓶或培养板内贴壁单细胞之间的细胞间距亦不相等。所得贴壁细胞看似还是一个形态比较均一、生长比较稳定、生物性状比较清楚的细胞群体,其实其繁殖活性和新陈代谢能力已明显各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贴壁单细胞分双层培养装置,包括载片、插片、拨片、驱条、载架和固柱,所述驱条位于装置上方,包括条头和条体;所述拨片位于驱条下方,包括片体、夹持部、拨片环、旋转柱和转柱底座,拨片环为连接插片的卡扣,拨片可相对插片转动,片体为拨动插片侧翼的玻片;所述插片包括插片侧翼、顶盖和铰链区,侧翼底部有防止双翼粘连的抵柱,压棱位于侧翼上方内侧,高度与顶柱相同,插片侧翼经铰链区与顶盖相连;所述载片为中空玻片,包括载槽、边缘孔、载槽支架、载片内外框和上下撑棱,边缘孔供插入边缘柱,撑棱为支撑载片、辅助固定插片和保持相邻载片间距的方柱;所述固柱为固定载片的长方柱;所述载架为包括边缘柱和固柱卡槽的立体架。

优选地,所述驱条为运动方向相反的双片条,条头为捏持部,表面有防滑纹,条体有圆形条孔,数量与被驱动的拨片数量相同。

优选地,所述拨片的旋转柱为插入条孔的圆立柱,高度与驱条厚度相同,直径小于旋转底座;旋转柱的外径略小于条孔的内径,驱条与拨片之间可绕旋转柱旋转。

优选地,所述拨片的夹持部位于拨片的上方中间,高度与旋转底座相同,所述夹持部用于手夹持提起。

优选地,所述顶盖中部有两个拨片插孔,四角各有一个圆形顶柱。

优选地,所述插片侧翼为呈镜像的左右双翼,双翼内侧面有贴壁细胞黏附区。

优选地,所述载槽为仅能承载单个贴壁细胞的u型渠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双层培养贴壁单细胞的新装置,以及一种贴壁单细胞分双层培养的新的可行性方案。

本实用新型根据地球重力和贴壁细胞贴壁生长特性设计,首先将装有载片的载架浸入贴壁细胞悬液中,作用3-5s后取出;插入插片和拨片,装上驱条和固柱,待细胞完全贴壁后倒立培养装置至首次有丝分裂完成;胰酶消化双细胞间连接后取出固柱,正向拔出插片,展开培养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精细,设计巧妙,贴壁单细胞分双层效率高,便于实验室研究和无菌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贴壁单细胞分双层培养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贴壁单细胞分双层培养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贴壁单细胞分双层培养装置的透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贴壁单细胞分双层培养装置的横切面示意图。

图5是载片的俯视图。

图6是载片的纵切面和横切面示意图。

图7是插片的竖立、外展和外展俯视示意图。

图8是拨片的立体图。

图9是拨片的纵切面示意图。

图10是驱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固柱的立体图。

图12是载架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贴壁单细胞分双层培养装置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图中,1:载片;2:插片;3:拨片;4:驱条;5:载架;6:固柱;11:载槽;12:载槽支架;13:载片内框;14:上撑棱;15:下撑棱;16:载片外框;17:边缘孔;18:细胞承载区;21:插片侧翼;22:抵柱;23:压棱;24:顶盖;25:顶柱;26:拨片插孔;27:黏附区;28:铰链区;31:片体;32:夹持部;33:拨片环;34:旋转柱;35:转柱底座;41:条头;42:条体;43:条孔;44:防滑纹;51:边缘柱;52:固柱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贴壁单细胞分双层培养装置,是一种用于分双层培养贴壁单细胞的玻片组合型容器。

所述贴壁为依靠细胞自身分泌、培养液提供或细胞支持物表面涂布的黏附因子才能在支持物表面生长、繁殖的特性。

所述单细胞为待传代的贴壁细胞经胰酶消化后所得的单细胞群。

所述分双层培养为运用地球重力和贴壁细胞贴壁生长特性,将单细胞首次有丝分裂所得的双细胞呈镜像分离的培养方式。

所述容器为玻璃质容器。

一种贴壁单细胞分双层培养装置,包括载片1、插片2、拨片3、驱条4、载架5和固柱6,所述驱条4位于装置上方,包括条头41和条体42;所述拨片3位于驱条4下方,包括片体31、夹持部32、拨片环33、旋转柱34和转柱底座35,拨片环33为连接插片2的卡扣,拨片可相对插片转动,片体31为拨动插片侧翼21的玻片;所述插片2包括插片侧翼21、顶盖24和铰链区28,侧翼底部有防止双翼粘连的抵柱22,压棱23位于侧翼上方内侧,高度与顶柱25相同,插片侧翼21经铰链区28与顶盖24相连,铰链可为能回折的软质材料;片体下部位于顶盖24下面,用于拨动插片侧翼21;所述载片1为中空玻片,包括载槽11、边缘孔17、载槽支架12、载片内外框13、16和上下撑棱14、15,边缘孔17供插入边缘柱51,撑棱为支撑载片1、辅助固定插片2和保持相邻载片1间距的方柱;所述固柱6为固定载片1的长方柱;所述载架5为包括边缘柱51和固柱卡槽52的立体架。

所述驱条4为运动方向相反的双片条,条头41为捏持部,表面有防滑纹44,条体42有圆形条孔43,数量与被驱动的拨片3数量相同。

所述拨片3的旋转柱34为插入条孔43的圆立柱,高度与驱条4厚度相同,直径小于旋转底座;旋转柱34的外径略小于条孔43的内径,驱条与拨片之间可绕旋转柱旋转。

所述拨片3的夹持部32位于拨片3的上方中间,高度与旋转底座相同,所述夹持部32用于手夹持提起。

所述顶盖24中部有两个拨片插孔26,四角各有一个圆形顶柱25。

所述插片侧翼21为呈镜像的左右双翼,双翼内侧面有贴壁细胞黏附区27。

所述载槽11为仅能承载单个贴壁细胞的u型渠槽。

操作流程如下:

1、贴壁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1)待贴壁细胞布满支持物底面时,移除上部培养液,加入适量的0.25%胰酶溶液,放置co2培养箱内,消化至细胞完全脱落。

2)加入适量细胞培养液(含10%胎牛血清和1×双抗),轻轻混匀,吹打至单细胞状态,移入无菌50ml离心管、6孔或12孔培养板内备用。

2、实用新型装置的组装、拆卸与细胞培养;

1)沿边缘柱51将载片1依次装入载架5,将装有载片的载架直立浸入上述单细胞悬液中,作用3-5s后取出。

2)将插片双翼小心插入下撑棱侧槽(下撑棱与载片内框13间区域),装上拨片3(使片体31方向与插片2侧翼平行)后向下推送至载架5底部。

3)随后依照图13指示,将插片2向前推至上撑棱14,用无菌镊夹持插片2双翼,使其紧抵中间载槽11。

4)将插片2向前推入上撑棱14侧槽(上撑棱14与载槽支架12间区域),将固柱6插入固柱卡槽52后,于适量细胞培养液(含10%胎牛血清和1×双抗)中继续孵育培养。

5)待细胞完全贴壁后,将装置倒置并培养至细胞首次有丝分裂完成。

6)用适量胰酶消化所得双细胞间连接后,取出固柱6,将插片2向后拉至下撑棱,装上并向两侧抽动驱条4。

7)待插片2侧翼抵至载片内框13时,拆下驱条4,将插片2向后拉进下撑棱侧槽。

8)取出拨片3,向上拔出插片2,将插片2置于细胞瓶或培养板内,以细胞黏附区27向上的方式展开培养。

9)根据研究需求,如需要大量呈镜像的贴壁细胞时,可适当增加插片侧翼尺寸和/或增加载片1、插片2数量。

贴壁细胞是一类依靠自身分泌、培养液提供或支持物表面涂布的黏附因子才能在支持物表面生长、繁殖的真核细胞系,已经成为研究疫苗、开发新药、制备单克隆抗体、解析基因功能和药物作用机理、体外培养病原微生物和探明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及贴壁细胞自身活动规律的重要实验室材料。运用传统传代方式,所得的贴壁细胞其实是数目不明的贴壁单细胞经多次有丝分裂得到的细胞群,除起初细胞铺入数和有丝分裂次数不同外,各细胞瓶或培养板内贴壁单细胞之间的细胞间距亦不相等,致使所得贴壁细胞的繁殖活性和新陈代谢能力明显各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贴壁单细胞分双层培养的复杂装置,运用地球重力和贴壁细胞贴壁生长特性,将贴壁单细胞首次分裂所得的双细胞经直立孵育和倒立培养黏附在呈镜像的插片侧翼上。该装置结构精细,设计巧妙,操作简便,分双层效率高,便于实验室研究和无菌操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