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亲肤性吸液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20494712发布日期:2020-04-21 22:18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亲肤性吸液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用途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亲肤性吸液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高吸水材料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高分子材料,具有三维网络结构,吸水、保水和生物相容等性能良好,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化妆品和农业等领域20世纪50年代,美国goodrich公司开发了交联聚丙烯酸,这一典型的高吸水性材料当时是作为增粘剂使用的。与此同时,197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时任美国康奈尔大学化学教授的保罗·弗洛里(florypauljoin)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建立了高分子凝胶吸水理论,也称为flory吸水理论,为高分子吸水材料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初期,作为土壤和园艺保水剂使用的交联聚氧化乙烯、交联聚丙烯酸羟乙酯、交联聚乙烯醇等交联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开始进入市场。这些交联聚合物的吸水能力是自重10至30倍,这些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成为高吸水材料研究的萌芽。1959年,美国农业部北方研究所c.r.russell开始进行淀粉接枝丙烯腈研究,发明了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水解物,这些产品主要应用在农业和园艺中,作为植物生长和运输时的水凝胶,保持周围土壤的水分。1966年,c.f.fanta等人通过铈盐引发把丙烯腈接枝共聚在小麦淀粉上,吸水率为300-1000g/g,吸水后溶胀为凝胶,加压力下水不容易挤出,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进入21世纪,日本住友化学、三洋化成工业、德国basf、赢创、中国台塑、韩国lg等世界各国一些公司对高吸水性树脂的品种、制造方法、性能和应用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高吸水树脂可以是各种化学品形式,包括取代和未被取代的天然和合成高分子,但它们都具有三维的网络分子结构,如聚丙烯酸(钠)、淀粉丙烯腈接枝聚合物的水解产物、羧甲基纤维素、交联的聚丙烯酸酯类、聚乙烯醇、聚氧化乙烯、磺化聚苯乙烯以及聚丙烯腈等等。如今,高吸水树脂已经在农业(植物栽培、沙漠改造等)、个人护理(一次性纸尿裤、护理垫、妇女卫生巾等)、医疗、食品、工业(油田等)、矿业、日化用品等领域广泛应用,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高吸水材料用于生理卫生用品主要是纸尿裤/片、卫生巾、床垫、药棉及乳垫等。过去使用的都是天然吸水性材料,如棉纤维、木纤维、纸纤维等。吸水能力低,使用量多,不耐压,很不方便。高吸水性树脂的超强吸水能力和保水能力使得生理卫生方面的产品大大轻便化、舒适化,消除了人们的很多苦恼。用于生理卫生用品的高吸水树脂一般要求具有:(1)安全可靠,禁止含有毒有害物质,对皮肤、粘膜无刺激性;(2)高吸液率,并且在压力下仍具有高吸液性;(3)吸收速度较快,并且具有高的通液速度;(4)表面不粘连,流动性好,具有合适、规整的粒径范围,并且能够与其他吸收芯材良好复配;(5)吸收体液后能够较长时间保持干爽。由于生理卫生用品大多应用在与人体直接接触的部分,因而生理卫生用品的接触舒适性就变得越来越重要。高吸水材料吸收体液后如果很快返渗大量液体便会对人体皮肤产生瘙痒、异物感等不舒服的感觉,这是发明人、卫生用品制造者以及消费者都不希望看到的。普通的高吸水树脂共同具有的严重缺陷在于以上5种或更多的基本要求无法同时满足。例如,市售品通常具有较高的返渗量,当小便排泄在含有常规高吸水树脂的纸尿裤上时,初期穿戴者感觉较为舒适,但较长时间后,尿液即会慢慢渗出,给穿戴着带来非常不舒适的感觉,这归因于高吸水树脂较差的抗返渗能力。有人尝试(这里仅指可人工改性或者合成的高分子)通过增加高吸水树脂的三维网络密度来改善高吸水树脂的返渗问题,获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当高吸水树脂的三维网络密度提高时,它通常降低了高吸水树脂的吸液倍率。一般来说,高吸水树脂的吸液率与返渗量代表了相反的性能。也有卫生用品制造者采用提高高吸水树脂用量的方式来降低或者消除高吸水树脂返渗体液带来的不舒适感,但这种做法势必带来生产成本的提高。更严重的后果是,高吸水树脂在生理卫生用品中的用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较多高吸水树脂的添加带来生理卫生用品稳定性的降低。因此,目前在生理卫生用品中使用高吸水树脂时希望其能够提供适当的液体吸收量、低反渗率、低成本、干爽度和尺寸(厚度)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抗衰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良好的抗衰老的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亲肤性吸液材料的制备方法,在水中将丙烯酸单体接枝到纤维素上后,继续加入聚乙烯醇、丙烯酰胺、丙烯酸乙酯交联得到含有网络状高分子的水相a液,加入油相b液中,在偶联剂的作用下与蒙脱土反应,生成具有高吸水性的核壳结构固体颗粒,为亲肤性吸液材料。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丙烯酸单体的水溶液中加入碱液中和,得到含有丙烯酸和丙烯酸盐的单体溶液;s2.向步骤s1得到的单体溶液中加入聚乙烯醇、纤维素,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引发剂,搅拌均匀,在一定温度下反应1-4h后,继续加入丙烯酰胺、丙烯酸乙酯和交联剂,搅拌均匀,得到水相a液;s3.向石油醚中加入复合表面活性剂,均质,得到油相b液;s4.向油相b液中加入90%的水相a液,微波辅助反应1-2h后,继续加入剩余的水相a液、偶联剂和蒙脱土,继续反应2-4h后,过滤,固体颗粒用乙醇洗涤,得到亲肤性吸液材料。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发剂选自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环己酮、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交联剂选自聚碳化二亚胺类交联剂、氮丙啶类交联剂、多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环氧硅烷类交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合表面活性剂为两种或多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合,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高碳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失水山梨醇酯、蔗糖酯、烷基醇酰胺中的两种或多种。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选自kh550、kh560、kh570、kh792、kh580、kh590、dl602、a151、a171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4中在加入剩余的水相a液、偶联剂和蒙脱土的同时,加入纳米氧化锌粉。本发明进一步保护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亲肤性吸液材料。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亲肤性吸液材料的吸液倍率为120-200g/g,吸液速率15-22s,返渗量0.25-0.57g/g。本发明进一步保护一种上述亲肤性吸液材料在制备婴儿尿不湿、妇女卫生巾中的应用。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纤维素接枝丙烯酸,继续与聚乙烯醇和丙烯酰胺、丙烯酸乙酯交联,得到三维网状结构的高吸水性树脂,通过偶联剂与蒙脱土连接,形成核壳结构,不仅具有吸水速率快,吸液倍率高,同时,吸收液体后液体集中在壳内,具有反渗率低的效果,制备得到卫生巾、尿不湿等卫生用品后,能够快速吸液、长时间使用不会产生与皮肤接触表面液体反渗的现象,客户满意度高;同时,本发明在形成核壳结构时加入纳米氧化锌粉末,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有效避免与皮肤接触后细菌滋生从而影响皮肤健康;本发明亲肤性吸液材料为白色核壳结构,流动性好、抗压耐盐,吸液速度快,表面液体传输性能好,吸液量大,残留单体含量少,吸水后表面干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3亲肤性吸液材料的电子扫描电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亲肤性吸液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60wt%的丙烯酸单体(丙烯酸单体为100重量份)的水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的naoh溶液中和,得到含有丙烯酸和丙烯酸盐的单体溶液;s2.向步骤s1得到的单体溶液中加入1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2重量份的纤维素,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0.1重量份的过氧化苯甲酰,搅拌均匀,在50℃反应1h后,继续加入15重量份的丙烯酰胺、10重量份的丙烯酸乙酯和1重量份的环氧硅烷类交联剂,搅拌均匀,得到水相a液;s3.向石油醚中加入1重量份的复合表面活性剂,复合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高碳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组合,质量比为5:1,10000r/min均质5min,得到油相b液;s4.向油相b液中加入90%的水相a液,500w微波辅助反应1h后,继续加入剩余的水相a液、1重量份的偶联剂kh560和5重量份的蒙脱土,继续反应2h后,过滤,固体颗粒用乙醇洗涤,得到亲肤性吸液材料。实施例2亲肤性吸液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70wt%的丙烯酸单体(丙烯酸单体为100重量份)的水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的koh溶液中和,得到含有丙烯酸和丙烯酸盐的单体溶液;s2.向步骤s1得到的单体溶液中加入2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7重量份的纤维素,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0.1重量份的过氧化二异丙苯,搅拌均匀,在100℃反应4h后,继续加入30重量份的丙烯酰胺、15重量份的丙烯酸乙酯和3重量份的氮丙啶类交联剂,搅拌均匀,得到水相a液;s3.向石油醚中加入3重量份的复合表面活性剂,复合表面活性剂为蔗糖酯和烷基醇酰胺组合,质量比为1:1,10000r/min均质5min,得到油相b液;s4.向油相b液中加入90%的水相a液,500w微波辅助反应2h后,继续加入剩余的水相a液、2重量份的偶联剂kh550和10重量份的蒙脱土,继续反应4h后,过滤,固体颗粒用乙醇洗涤,得到亲肤性吸液材料。实施例3亲肤性吸液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65wt%的丙烯酸单体(丙烯酸单体为100重量份)的水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的naoh溶液中和,得到含有丙烯酸和丙烯酸盐的单体溶液;s2.向步骤s1得到的单体溶液中加入1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5重量份的纤维素,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0.1重量份的过硫酸钾,搅拌均匀,在75℃反应2h后,继续加入22重量份的丙烯酰胺、12重量份的丙烯酸乙酯和2重量份的二亚胺类交联剂,搅拌均匀,得到水相a液;s3.向石油醚中加入2重量份的复合表面活性剂,复合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失水山梨醇酯组合,质量比为3:1,10000r/min均质5min,得到油相b液;s4.向油相b液中加入90%的水相a液,500w微波辅助反应1.5h后,继续加入剩余的水相a液、1.5重量份的偶联剂a171、2重量份的纳米氧化锌粉和7重量份的蒙脱土,继续反应3h后,过滤,固体颗粒用乙醇洗涤,得到亲肤性吸液材料,电子扫描电镜图如图1,标尺为200nm。对比例1与实施例3相比,步骤s1中丙烯酸单体水溶液未添加naoh溶液中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向65wt%的丙烯酸单体(丙烯酸单体为100重量份)的水溶液中加入1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5重量份的纤维素,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0.1重量份的过硫酸钾,搅拌均匀,在75℃反应2h后,继续加入22重量份的丙烯酰胺、12重量份的丙烯酸乙酯和2重量份的二亚胺类交联剂,搅拌均匀,得到水相a液;s2.向石油醚中加入2重量份的复合表面活性剂,复合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失水山梨醇酯组合,质量比为3:1,10000r/min均质5min,得到油相b液;s3.向油相b液中加入90%的水相a液,500w微波辅助反应1.5h后,继续加入剩余的水相a液、1.5重量份的偶联剂a171、2重量份的纳米氧化锌粉和7重量份的蒙脱土,继续反应3h后,过滤,固体颗粒用乙醇洗涤,得到亲肤性吸液材料。对比例2与实施例3相比,采用单一表面活性剂脂肪酸聚氧乙烯酯,总质量不变。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65wt%的丙烯酸单体(丙烯酸单体为100重量份)的水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的naoh溶液中和,得到含有丙烯酸和丙烯酸盐的单体溶液;s2.向步骤s1得到的单体溶液中加入1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5重量份的纤维素,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0.1重量份的过硫酸钾,搅拌均匀,在75℃反应2h后,继续加入22重量份的丙烯酰胺、12重量份的丙烯酸乙酯和2重量份的二亚胺类交联剂,搅拌均匀,得到水相a液;s3.向石油醚中加入2重量份脂肪酸聚氧乙烯酯,10000r/min均质5min,得到油相b液;s4.向油相b液中加入90%的水相a液,500w微波辅助反应1.5h后,继续加入剩余的水相a液、1.5重量份的偶联剂a171、2重量份的纳米氧化锌粉和7重量份的蒙脱土,继续反应3h后,过滤,固体颗粒用乙醇洗涤,得到亲肤性吸液材料。对比例3与实施例3相比,采用单一表面活性剂失水山梨醇酯,总质量不变。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65wt%的丙烯酸单体(丙烯酸单体为100重量份)的水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的naoh溶液中和,得到含有丙烯酸和丙烯酸盐的单体溶液;s2.向步骤s1得到的单体溶液中加入1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5重量份的纤维素,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0.1重量份的过硫酸钾,搅拌均匀,在75℃反应2h后,继续加入22重量份的丙烯酰胺、12重量份的丙烯酸乙酯和2重量份的二亚胺类交联剂,搅拌均匀,得到水相a液;s3.向石油醚中加入2重量份的失水山梨醇酯,10000r/min均质5min,得到油相b液;s4.向油相b液中加入90%的水相a液,500w微波辅助反应1.5h后,继续加入剩余的水相a液、1.5重量份的偶联剂a171、2重量份的纳米氧化锌粉和7重量份的蒙脱土,继续反应3h后,过滤,固体颗粒用乙醇洗涤,得到亲肤性吸液材料。对比例4与实施例3相比,未添加纳米氧化锌粉。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65wt%的丙烯酸单体(丙烯酸单体为100重量份)的水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的naoh溶液中和,得到含有丙烯酸和丙烯酸盐的单体溶液;s2.向步骤s1得到的单体溶液中加入1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5重量份的纤维素,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0.1重量份的过硫酸钾,搅拌均匀,在75℃反应2h后,继续加入22重量份的丙烯酰胺、12重量份的丙烯酸乙酯和2重量份的二亚胺类交联剂,搅拌均匀,得到水相a液;s3.向石油醚中加入2重量份的复合表面活性剂,复合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失水山梨醇酯组合,质量比为3:1,10000r/min均质5min,得到油相b液;s4.向油相b液中加入90%的水相a液,500w微波辅助反应1.5h后,继续加入剩余的水相a液、1.5重量份的偶联剂a171和7重量份的蒙脱土,继续反应3h后,过滤,固体颗粒用乙醇洗涤,得到亲肤性吸液材料。对比例5与实施例3相比,未添加偶联剂,蒙脱土的添加量为8.5重量份。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65wt%的丙烯酸单体(丙烯酸单体为100重量份)的水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的naoh溶液中和,得到含有丙烯酸和丙烯酸盐的单体溶液;s2.向步骤s1得到的单体溶液中加入1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5重量份的纤维素,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0.1重量份的过硫酸钾,搅拌均匀,在75℃反应2h后,继续加入22重量份的丙烯酰胺、12重量份的丙烯酸乙酯和2重量份的二亚胺类交联剂,搅拌均匀,得到水相a液;s3.向石油醚中加入2重量份的复合表面活性剂,复合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失水山梨醇酯组合,质量比为3:1,10000r/min均质5min,得到油相b液;s4.向油相b液中加入90%的水相a液,500w微波辅助反应1.5h后,继续加入剩余的水相a液、2重量份的纳米氧化锌粉和8.5重量份的蒙脱土,继续反应3h后,过滤,固体颗粒用乙醇洗涤,得到亲肤性吸液材料。对比例6与实施例3相比,未添加蒙脱土,偶联剂的添加量为8.5重量份。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65wt%的丙烯酸单体(丙烯酸单体为100重量份)的水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的naoh溶液中和,得到含有丙烯酸和丙烯酸盐的单体溶液;s2.向步骤s1得到的单体溶液中加入1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5重量份的纤维素,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0.1重量份的过硫酸钾,搅拌均匀,在75℃反应2h后,继续加入22重量份的丙烯酰胺、12重量份的丙烯酸乙酯和2重量份的二亚胺类交联剂,搅拌均匀,得到水相a液;s3.向石油醚中加入2重量份的复合表面活性剂,复合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失水山梨醇酯组合,质量比为3:1,10000r/min均质5min,得到油相b液;s4.向油相b液中加入90%的水相a液,500w微波辅助反应1.5h后,继续加入剩余的水相a液、8.5重量份的偶联剂a171和2重量份的纳米氧化锌粉,继续反应3h后,过滤,固体颗粒用乙醇洗涤,得到亲肤性吸液材料。测试例1将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6得到的亲肤性吸液材料进行转化率和球型凝胶的形成率测试,结果见表1。表1转化率(%)形成率(%)实施例16085实施例27090实施例38095对比例15070对比例25575对比例36082对比例45071对比例525对比例657由表1可知,添加偶联剂和蒙脱土能够在表面形成核壳结构,提高转化率。测试例2对以上实施例及对比例得到的高吸水树脂进行吸液性能测试。其中,吸液速率、加压吸液倍率(0.3psi)以及吸液倍率测试方法依据中华人名共和国国家标准(纸尿裤高吸水树脂gb/t22905-2008以及卫生巾高吸水树脂gb/t22975-2008)。通液速率和返渗量按如下方法进行测试。通液速率:(1)称取0.1g吸水树脂成品,倒入烧杯。加入100g生理盐水使其膨润。(2)60分钟后,将膨润的凝胶全部倒入一端有过滤网(孔径为45μm)的圆筒内(圆筒内径为2.4cm)。(3)将直径为2.4cm的100g砝码缓慢压在测定装置内的凝胶上,静置1分钟。(4)静置后,加入100ml生理盐水。(5)计时1分钟,称量通过凝胶的生理盐水量,即得到吸水树脂的通液速率。返渗量:(1)将80g生理盐水倒入直径9.5cm的培养皿中,迅速加入2.00g吸水树脂并开始计时,摇摆培养皿使其中的sap均匀分散开。(2)30分钟后,将10张已精确计重的滤纸放在凝胶上面,再把1200g的砝码压在培养皿的中心位置,并再次计时5分钟。(3)滤纸增重即为吸水树脂的返渗量。结果见表2。吸液速率(s)加压吸液倍率(0.3psi)(g/g)吸液倍率(g/g)通液速率(g/min)反渗量(g/g)实施例1221021205.450.57实施例218134180100.32实施例31515720013.30.25对比例14652701.5213.22对比例24945671.3712.11对比例34537561.2410.24对比例4271251706.31.24对比例547851002.137.89对比例65076951.99.22由表2中各实施例对比可见,制备亲肤性吸液材料过程中同时添加复合表面活性剂显示出对抗返渗能力的显著改善,同时吸液及通液性能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没有形成核壳结构的亲肤性吸液材料(对比例5、6),其吸水速率、吸水倍率等均明显下降。测试例3抑菌性测试将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6制得的亲肤性吸液材料进行抑菌性试验,结构见表3。抑菌实验1、供试菌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2、供试样品:实施例1-3和对比例1-6制得的亲肤性吸液材料的乙醇溶液(1g/ml);3、培养基的制备:lb液体培养基:蛋白胨10g、酵母粉5g、nacl10g,加纯水至1000ml,调节ph值达7.0;lb固体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酵母粉5g、nac110g、琼脂15~20g,加纯净水至1000ml,调节ph值达7.0高温高压灭菌,制作培养基。将培养皿和试管用报纸包好,按照配方配制好固液培养基,然后一同放入高压灭菌锅中灭菌。固体培养基倒人培养皿中制作平板,液体配基倒入试管中。4、菌悬液的制备:用平板画线法将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分别接种于lb固体培养基上,用封口膜封好,37℃置生化培养箱中培养24h活化细菌,活化后,用接种环挑取同一菌落的细菌,接种于装有lb液体培养基的试管内,然后置于气浴恒温摇床中37℃培养48h用作实验菌种。5、药品抑菌效果的实验:实验菌种培养好以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开始抑菌实验。将实验菌种摇匀,用移液枪移取50μl菌悬液于制好的平板上,平铺涂匀,5种实验菌,将已灭菌的牛津杯等间距置于琼脂表面上,每皿6个,全部排好之后,在超净台上静放10min。用1ml灭菌移液枪吸取目标药液200μl,注入摆好的牛津杯中,每皿中5个牛津杯注人同种药物,另一牛津杯注入灭好菌乙醇200μl作对照,然后用封口膜小心的封好。每种药物对应每种细菌分别做平板,用无菌乙醇为对照组。之后置于37℃生化培养箱内培养24h后观察培养皿内的细菌生长情况,并用千分尺对应测量各个处理组和对照组抑菌圈的直径并记录,有效果记为“+”,没有效果记为“-”,与对照组比较抑菌效果。实验结果见表3。表3抑菌效果表组别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对比例5++---对比例6+---+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的亲肤性吸液材料对大肠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对比例4中未添加纳米锌粉,其抑菌效果大大下降,可见,纳米锌粉的添加在本发明的产品中起到了主要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纤维素接枝丙烯酸,继续与聚乙烯醇和丙烯酰胺、丙烯酸乙酯交联,得到三维网状结构的高吸水性树脂,通过偶联剂与蒙脱土连接,形成核壳结构,不仅具有吸水速率快,吸液倍率高,同时,吸收液体后液体集中在壳内,具有反渗率低的效果,制备得到卫生巾、尿不湿等卫生用品后,能够快速吸液、长时间使用不会产生与皮肤接触表面液体反渗的现象,客户满意度高;同时,本发明在形成核壳结构时加入纳米氧化锌粉末,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有效避免与皮肤接触后细菌滋生从而影响皮肤健康;本发明亲肤性吸液材料为白色核壳结构,流动性好、抗压耐盐,吸液速度快,表面液体传输性能好,吸液量大,残留单体含量少,吸水后表面干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