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表达PII信号转导蛋白的重组钝齿棒杆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90451发布日期:2020-06-20 18:26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表达PII信号转导蛋白的重组钝齿棒杆菌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表达pii信号转导蛋白的重组钝齿棒杆菌,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l-精氨酸是人体和动物体内的半必需氨基酸,具有多种独特的生理和药理作用。例如,研究表明,l-精氨酸不仅对氨中毒性肝昏迷、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显著,还可防止氨过量积累而引起中毒(具体可见参考文献:于向鹏,刘静,刘洁,等.l-精氨酸合成及高产菌选育与发酵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12(01):76-80.)。研究表明,l-精氨酸-一氧化氮通路中所产生的一氧化氮可调节一系列的免疫过程,对肌体起着全方位的保护作用(具体可见参考文献:阎仁福,周跃,丘晟,等.l-精氨酸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中一氧化氮和选择素的影响[j].中华创伤杂志,2009,025(010):884-885.)。并且,研究表明,l-精氨酸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的功能、可抑制肿瘤生长,促进受伤组织愈合等。另外,l-精氨酸是尿素、鸟氨酸及肌丁胺的直接前体,是合成肌肉素的重要原素(具体可见参考文献:王霞,陶文沂,孙志浩,等.l-精氨酸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中一氧化氮和选择素的影响[j].工业微生物,2000,30(4):50-54.和王哲,周岩民.l-精氨酸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及生产工艺研究进展[j].饲料研究,2014,000(013):80-84.)。l-精氨酸也常被用作聚胺、瓜氨酸及谷氨酰胺的合成。因此,l-精氨酸在食品、饲料、化妆品以及医药等领域均有十分重要而广泛的应用(具体可见参考文献:thiagos,thiagos,yageshn,etal.l-arginineasapotentialergogenicaidinhealthysubjects[j].sportsmedicine,2011,41(3):233-248.和alfonsos,ermenegildap,robertoi,etal.bloodpressureandmetabolicchangesduringdietaryl-argininesupplementationinhumans[j].americanjournalofhypertension,2000,13:547–551.)。

l-精氨酸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蛋白水解法、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这三种,其中,蛋白水解法具有操作复杂、费时费力、成本高和产物产量低等缺陷,化学合成法则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两者都不适合大规模的生产。与蛋白水解法和化学合成法相比,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精氨酸具有环境友好、条件温和、成本低和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势,因此,目前工业上常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精氨酸。

但是,现有的微生物发酵法仍具有一定缺陷,其中,产量低是限制l-精氨酸的工业化生产进程的缺陷之一,例如,mireilleginesy等人将大肠杆菌sjb009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发酵48h,仅可使发酵液中l-精氨酸的产量达11.6g/l(具体可见参考文献:ginesym,belotserkovskyj,enmanj,etal.metabolicengineeringofescherichiacoliforenhancedargininebiosynthesis[j].microbcellfact,2015,14(29).);zhangbin等人将钝齿棒杆菌mt-m4δprob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发酵108h,仅可使发酵液中l-精氨酸的产量达16.5g/l(具体可见参考文献:zhangb,wanf,qiuy,etal.increasedl-arginineproductionbysite-directedmutagenesisofn-acetyl-l-glutamatekinaseandprobgenedeletionincorynebacteriumcrenatum.[j].biomedic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s,2015,28(12):864-87.);xum等人将过表达lyse基因的钝齿棒杆菌sypa5-5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发酵96h,仅可使发酵液中l-精氨酸的产量达35.9g/l(具体可见参考文献:xum,raoz,yangj,etal.theeffectofalyseexporteroverexpressiononl-arginineproductionincorynebacteriumcrenatum[j].currentmicrobiology,2013,67(3):271-8.)。因此,急需找到一种可高产l-精氨酸的l-精氨酸生产菌株以克服现有微生物发酵法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高产l-精氨酸的重组钝齿棒杆菌。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钝齿棒杆菌,所述重组钝齿棒杆菌以钝齿棒杆菌为宿主,表达编码pii信号转导蛋白glnk的基因glnk。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pii信号转导蛋白glnk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编码pii信号转导蛋白glnk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重组钝齿棒杆菌以钝齿棒杆菌sypa5-5为宿主,以pxmj-19质粒或pdxw-10质粒为载体表达编码pii信号转导蛋白glnk的基因glnk。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生产l-精氨酸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先将上述重组钝齿棒杆菌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获得含有l-精氨酸的发酵液,然后将含有l-精氨酸的发酵液进行分离,获得l-精氨酸。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的条件为温度为28~32℃、转速为500~600rpm、ph为7.0~7.2。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的条件为温度为30℃、转速为600rpm、ph为7.0。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包含葡萄糖120~150g/l、硫酸铵30~50g/l、酵母提取物10~20g/l、七水合硫酸镁0.2~0.6g/l、氯化钾0.5~1.5g/l、磷酸二氢钾1.0~2.0g/l、七水合硫酸亚铁0.01~0.04g/l、一水合硫酸锰0.01~0.04g/l,以及0.02~0.06mmol/ll-精氨酸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包含葡萄糖150g/l、硫酸铵40g/l、酵母提取物15g/l、七水合硫酸镁0.5g/l、氯化钾1g/l、磷酸二氢钾1.5g/l、七水合硫酸亚铁0.02g/l、一水合硫酸锰0.02g/l以及0.05mmol/ll-精氨酸。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重组钝齿棒杆菌或上述方法在生产l-精氨酸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高产l-精氨酸的重组钝齿棒杆菌sypa5-5/pxmj19-glnk,将此重组钝齿棒杆菌sypa5-5/pxmj19-glnk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发酵96h,即可使发酵液中l-精氨酸的产量高达49.53g/l,较野生型钝齿棒杆菌sypa5-5提高了28.65%。

附图说明

图1:重组质粒pxmj19-glnk的质粒图谱。

图2:不同钝齿棒杆菌的pcr验证结果;其中,m:marker,1:野生型钝齿棒杆菌sypa5-5,2~3:重组钝齿棒杆菌sypa5-5/pxmj19-glnk。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涉及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bl21购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述实施例中涉及的pxmj19质粒购自biovector质粒载体菌种细胞基因保藏中心;下述实施例中涉及的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crenatum)sypa5-5记载于公开号为cn1441055a的专利申请文本中,保藏编号为cgmccno.0890(此菌株在专利申请文本中的菌株编号为sdnn403,发明人在实验过程中将其重新编号为sypa5-5)。

下述实施例中涉及的培养基如下:

lb液体培养基:蛋白胨10g/l、酵母膏5g/l、nacl10g/l。

lb固体培养基:蛋白胨10g/l、酵母膏5g/l、nacl10g/l、琼脂15g/l。

脑心浸液体培养基:脑心浸液37.5g/l(购自海博生物公司)。

脑心浸固体培养基:脑心浸液37.5g/l、琼脂15g/l。

种子培养基:葡萄糖50g/l、硫酸铵25g/l、酵母提取物15g/l、七水合硫酸镁0.5g/l、磷酸二氢钾1.5g/l,ph为7.0。

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50g/l、硫酸铵40g/l、酵母提取物15g/l、七水合硫酸镁0.5g/l、氯化钾1g/l、磷酸二氢钾1.5g/l、七水合硫酸亚铁0.02g/l、一水合硫酸锰0.02g/l、0.05mmol/ll-精氨酸,ph为7.0。

下述实施例中涉及的检测方法如下:

l-精氨酸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c18色谱柱;浓度为0.8wt%的乙酸钠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338nm。

实施例1:重组钝齿棒杆菌的构建

根据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crenatum)sypa5-5的编码pii信号转导蛋白glnk的基因glnk设计引物glnkf1、glnkr1;以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crenatum)sypa5-5的基因组为模板,以glnkf1、glnkr1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核苷酸序列如如seqidno.2所示的扩增产物(339bp);将此扩增产物与pxmj-19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hindiii和xbai酶切后进行连接,得到连接产物;将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bl21,得到转化产物;将转化产物涂布在lb固体培养基(含有50μg·ml-1卡那霉素)上,于37℃恒温培养箱中倒置培养8~12h,得到转化子;挑取转化子接种至lb液体培养基中,于37℃、120~180rpm的条件下摇瓶培养8~12h后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验证以及测序验证,验证正确即获得转化成功的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pxmj19-glnk以及重组质粒pxmj19-glnk(质粒图谱见图1)。

将重组质粒pxmj19-glnk电击转化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crenatum)sypa5-5,得到转化产物;将转化产物涂布于脑心浸固体培养基(含有10μg·ml-1氯霉素),于30℃恒温培养箱中倒置培养36h,得到转化子;将转化子在脑心浸固体培养基上划线,于30℃恒温培养箱中倒置培养36h,得到单菌落;将单菌落进行pcr验证(pcr验证结果见图2),验证正确即获得重组钝齿棒杆菌sypa5-5/pxmj19-glnk(上述序列均可见表1)。

表1引物及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实施例2:l-精氨酸的生产

以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crenatum)sypa5-5为对照,挑取实施例1获得的重组钝齿棒杆菌sypa5-5/pxmj19-glnk的单菌落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于温度为30℃、转速为180r/min的条件下摇床培养18h,得到种子液;将种子液以5%(v/v)接种量接种至含有发酵培养基的5l发酵罐中,于温度为30℃、转速为600r/min、通气量为1vvm的条件下发酵96h,获得发酵液。

检测发酵液中l-精氨酸的含量,检测结果为: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crenatum)sypa5-5发酵获得的发酵液中l-精氨酸的含量为38.50g/l;而重组钝齿棒杆菌sypa5-5/pxmj19-glnk发酵获得的发酵液中l-精氨酸的含量为49.53g/l,较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crenatum)sypa5-5提高了28.65%。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序列表

<110>江南大学

<120>一种过表达pii信号转导蛋白的重组钝齿棒杆菌

<160>4

<170>patentinversion3.3

<210>1

<211>112

<212>prt

<213>钝齿棒杆菌

<400>1

metlysleuilethralailevallysprophethrleuthraspile

151015

lysaspalaleugluglnalaglyvalglnglymetthrvalthrglu

202530

thrglnglypheglyglnglnlysglyhisthrgluvaltyrarggly

354045

alaglutyralavalaspphevalprolysvallysilegluvalile

505560

valalaaspalaglnalaglugluvalilethralailevalaspthr

65707580

alaargthrglylysvalglyaspglylysvaltrpmetthrthrval

859095

aspgluleuvalargvalargthrglygluargglyglualaalaleu

100105110

<210>2

<211>339

<212>dna

<213>钝齿棒杆菌

<400>2

atgaaactcatcaccgctatcgtcaagccgtttaccctcactgacattaaggatgcactc60

gagcaggccggtgttcagggaatgacagtcaccgaaacccagggatttggtcagcaaaag120

ggccacactgaggtttaccgcggtgcagaatacgcagttgattttgttccaaaggtcaag180

atcgaagtcatcgttgctgacgctcaggcagaagaagttatcaccgcaatcgtcgatacc240

gcccgtaccggcaaggtaggcgacggcaaggtgtggatgaccactgttgacgagctcgta300

cgcgtgcgtaccggtgagcgcggcgaagctgccctctaa339

<210>3

<211>50

<212>dna

<213>人工序列

<400>3

cccaagcttaaaggaggacaaccatgaaactcatcaccgcaattgtcaag50

<210>4

<211>45

<212>dna

<213>人工序列

<400>4

gctctagattagtggtggtggtggtggtgaagggctgcttcgccg4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