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86914发布日期:2020-08-07 20: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导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得到:

连续导热网络12~30份;

树脂基体8~12份;

导热填料0.8~2.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导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导热网络为短切碳纤维毡和/或碳纳米纤维毡,当所述连续导热网络为短切碳纤维毡和碳纳米纤维毡时,短切碳纤维毡和碳纳米纤维毡的质量比为0.8~1.2:0.9~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导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导热网络为在短切碳纤维毡和/或碳纳米纤维毡表面沉积催化层后负载碳纳米管而得,所述催化层所含的元素为镍、铜和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导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导热网络中纤维的直径为100nm~50μm,长度为3~20mm,热导率为500~1000w/m·k。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导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基体为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或橡胶弹性体,所述热固性树脂为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氰酸酯树脂或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酰亚胺树脂、聚酯、聚砜、聚醚砜、聚醚醚酮或聚苯硫醚,所述橡胶弹性体为液体硅橡胶、天然橡胶或聚硫橡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导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填料为al2o3、aln、bn、sic、金刚石粉和石墨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导热填料的粒径为10nm~10μm。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高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连续导热网络、浓硫酸溶液和浓硝酸溶液混合后进行氧化反应,得到氧化的连续导热网络;

2)将氧化的连续导热网络和偶联剂溶液混合后进行偶联反应,得到偶联连续导热网络;

3)将导热填料、树脂基体与固化剂混合后进行脱泡处理,得到树脂基体混合物;

4)将所述树脂基体混合物和所述偶联连续导热网络混合后固化,得到高导热复合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浓硫酸溶液和浓硝酸溶液的体积比为3~4:1,所述氧化反应的温度为80~100℃,时间为2~4h。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偶联反应的时间为3~6h,所述偶联剂溶液中,偶联剂的质量分数为1~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脱泡处理为真空脱泡处理,所述真空脱泡处理的时间为10~30min,真空压力≤-0.092mpa,所述固化剂和树脂基体的质量比为2~50:90~11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导热复合材料,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得到:连续导热网络12~30份、树脂基体8~12份、导热填料0.8~2.4份。本发明以连续导热网络、树脂基体和导热填料为组分得到的高导热复合材料,热导率显著高于目前通用的导热界面材料的热导率,本发明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为20~40W/m·K。本发明的高导热复合材料能够快速、有效的散热,适用于部件小型化、高密度安装、高发热化组装的电子产品。

技术研发人员:叶崇;刘玲;黄东;曾超;廖超前;伍孝;余洋;吴晃;叶高明;张岳峰;刘金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东映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3
技术公布日:2020.08.0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