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使肉油分离的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17061发布日期:2020-10-30 21:32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使肉油分离的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制作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使肉油分离的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饲料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将动物肉里的油提炼出来,且通常使用动物油提炼设备进行提炼,在提炼完成以后需要使用传送装置将其传送至另一个工序进行下一步的加工。

参见附图1和附图2,现有的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机构1,传送机构1包括底座12和安装于底座12上的传送带11。

其中,底座12包括两平行且竖直设置的横架121,且两横架121两端的下表面均向下延伸设有支撑脚122支撑于地面,同时传送带11设置于两横架121之间且其传送方向与横架121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且传送带11的带面呈筛网状,即油可以通过传送带11的带面过滤使肉油分离。

并且,传送装置还包括有接油箱2,接油箱2安装在传送带11的上下两带面之间且开口朝上,同时在接油箱2下表面的四个角处分别向下延伸设有支撑柱3支撑于地面。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肉油混合物掉落在此实用新型传送装置上时,肉与油可通过传送带11的上带面进行过滤将肉油分离,但是接油箱2位于传送带11的上下带面之间,则传送带11的上带面残留的油转动到下方且处于接油箱2的下方,造成油滴落到地面影响操作间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肉油分离的传送装置,使分离的油可完全掉落在接油箱内,保证了操作间的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使肉油分离的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和接油箱,所述传送机构安装于接油箱上,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带面呈筛网状,所述传送机构安装在接油箱的内部,即所述传送带的上下带面均位于接油箱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传送机构安装设置在接油箱的内部,使接油箱包覆于传送机构的下方,则传送带带面上的油可完全的滴落在接油箱内,避免了传送带带面上残留的油滴落在地面,保证操作间的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接油箱的上表面高于传送带上带面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肉油混合物落在传送带上带面上时会向两边分散,若接油箱的上表面与传送带的上表面齐平则肉油混合物会从接油箱的上表面溢出,若将接油箱的上表面设置高于传送带上表面,则肉油混合物会被接油箱的上端阻挡,使肉油混合不会溢出接油箱流到地面影响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送带的外表面上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沿传送带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挡板不平行与传送带表面设置,所述挡板与传送带同步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肉油混合物掉落在传送带上时,由于油的作用使传送带的带面很滑,则只通过传送带与肉渣之间摩擦不易带动肉渣移动,因此此时设置挡板和传送带同步运动,则使传送带上的肉渣被挡板推动着与传送带同步运动,使肉渣不易在传送上的同一处堆积,保证正常的肉油分离过程。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板的数量大于一,所述挡板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均匀排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传送带带面上的肉渣持续的被推离出料口的正下方,以免在出料口的正下方堆积影响肉与油分离的过程。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接油箱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包括两斜面板,两所述斜面板呈从上往下收束放置的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被过滤后的油滴落在接油箱内,通过油泵抽取出,若将底板设置成平面板则油泵对接油箱内的油抽取不干净,若将底板设置呈从上往下朝向其中心收束设置的形状,则在使用油泵抽取油时,接油箱内的油会自动朝向底板的收束处流动,使接油箱内的油抽取较为彻底。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送带的两边缘还分别固定设有链条,所述链条围绕传送带表面一圈同步固定设置,且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链条的相对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链条固定设于传送带的表面且处于链条的两边缘,即对掉落在传送带边缘处的肉渣具有阻挡的作用,使处于传送带边缘的肉渣不易从传送带的边缘处直接掉落到接油箱内,并且同时挡板两端固定在两链条上实现挡板与传送带的同步运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有提炼设备,且所述提炼设备数量大于一且沿传送机构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每个所述提炼设备均位于传送机构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多个提炼设备同时出料,且在传送带上各处进行油过滤,提高传送和过滤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提炼设备的下底面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向下延伸至靠近传送带上带面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提炼设备的出料口靠近传送带的带面设置,减少出料口与传送带带面的高度差,使肉油从出料口掉落后不易飞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将传送机构安装设置在接油箱的内部,接油箱包覆于传送机构的下方,则传送带带面上的油可完全的滴落在接油箱内,避免了传送带带面上残留的油滴落在地面,保证操作间的工作环境;

2.并且接油箱的上表面高于传送带上带面的上表面,阻挡肉油混合物从传送带的两边缘溢出流到地面,保证操作间的工作环境;

3.同时在传送带的带面上设置挡板,通过挡板与传送带的同步运动推动传送带带面上的肉渣同步运动,避免肉渣堆积在出料口的正下方影响正常的肉油分离的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在a处体现传送带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传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接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在b处体现链条和挡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传送机构;11、传送带;12、底座;121、横架;122、支撑脚;13、链条;14、挡板;2、接油箱;21、底板;211、斜面板;212、水平板;22、侧板;221、短板;222、长板;223、送料口;224、安装板;23、出油管;3、支撑柱;4、提炼设备;41、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使肉油分离的传送装置,包括接油箱2和安装于接油箱2内部的传送机构1。

其中参见附图4,接油箱2呈长条形的箱状且包括位于底面的底板21和与底板21边缘固定连接竖直设置的侧板22。

侧板22包括位于接油箱2长度方向两侧的短板221和位于接油箱2宽度方向两侧的长板222,并且底板21包括上表面与长板222下表面固定连接的两斜面板211和处于最底面水平放置的水平板212,并两斜面板211的下端分别与水平板212的两边缘固定连接,同时两斜面板211的上端分别与两长板2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即使底板21呈从上往下收束的状态,同时在水平板212上一端设有出油管23,出油管23连接并连通接油箱2且可将接油箱2内的油抽取出。

并且,接油箱2上其中一侧的短板221上开有送料口223,且在送料口223处还竖直设有两块安装板224,两安装板224均呈方形的板状且一端固定在长板222靠近送料口223的侧面上,另一端朝向远离接油箱2的方向延伸设置。

并且,在两长板222背离的两竖直侧面均设有支撑脚122支撑于地面,且支撑脚122数量为四,两两一组分别位于长板222长度方向的两端。

同时再参见附图3和附图5,传送机构1包括有传送带11,传送带11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做详细介绍,传送带11带面呈筛网状可将肉渣与油分离开,并且传送带11安装在接油箱2内且传送带11的传送方向平行于接油箱2的长度方向,即接油箱2的两长板222位于传送带11沿传送方向的两侧,并且同时传送带11下游端的两侧安装在两安装板224之间,传送带11的上游端固定在接油箱2的长板222上远离安装板224的一端。

并且,传送机构1安装于接油箱2内时,接油箱2上长板222的上表面高于传送带11上带面的上表面。

另外,传送机构1还包括有环绕传送带11的带面一圈设置的一对链条13,两链条13分别位于传送带11传送方向两侧的边缘,即链条13与传送带11可同步转动。

同时,两链条13之间还设有挡板14,挡板14呈长条形的方形板状,且挡板14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链条13的相对侧面上,并且挡板14与传送带11带面之间不平行设置,此处挡板14垂直于传送带11带面设置,挡板14的数量若干且均沿链条13延伸的方向均匀排列固定。

再则,传送装置的上方放置有提炼设备4,提炼设备4呈圆柱形的罐,且提炼设备4的下底面设有连通其内部的出料口41,并且出料口41从提炼设备4上向下延伸至靠近传送带11带面的位置。同时提炼设备4的数量若干,此处提炼设备4的数量为三且沿传送带11的传送方向均匀排列,上述的提炼设备4为现有技术,对动物油进行提炼,且非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其具体结构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处不做详细介绍。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当提炼设备4内的肉油混合物掉落到传送机构1上,然后通过传送带11的带面进行过滤使油滴入接油箱2内,并且传送机构1安装于接油箱2内,则传送带11带面上的油可完全的滴落在接油箱2内,避免了传送带11带面上残留的油滴落在地面,保证操作间的工作环境。

并且接油箱2的上表面高于传送带11上带面的上表面,阻挡肉油混合物从传送带11的两边缘溢出流到地面。同时在传送带11的带面上设置挡板14,通过挡板14与传送带11的同步运动推动传送带11带面上的肉渣同步运动,避免肉渣堆积在出料口41的正下方影响正常的肉油分离的过程,保证正常的肉油分离过程。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