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设备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39442发布日期:2021-06-25 16:47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设备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酶分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设备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现代化肥的使用,使得农业对秸秆所制肥料的需求大大减少,秸秆的处理成为一大难题。如果秸秆不及时处理,会影响播作物的播种。

之前存在着几类秸秆的处理方法,均存在环境污染和效率低下的问题:(1)秸秆焚烧。焚烧秸秆产生的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可见度下降,直接影响公路、民航、铁路等交通的正常运营;(2)用秸秆等植物纤维作为原料,采用化学制浆法造纸。化学制浆法排出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cod、bod、ss等有害物,将严重污染水源;(3)一些低效率、简单的物理综合利用。如:用作建筑材料;制成草帽、草苫等农用品,但这些用途的需求量远不及每年秸秆的产生量,无法从根本解决大量秸秆的处理问题。

现有技术中,针对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用化学和生物复合的制浆工艺对秸秆进行处理,产出纸浆原料制纸。由于该工艺复合有化学的制浆工艺,因此仍存在废水污染、产出纸浆质量较差的问题,因此目前急需实现一种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可工业化大规模量产的、能够利用田间废弃秸秆分离高端纸浆的制浆技术。对于该制浆技术问题,国内外现在均在研究“生物酶分解分离纤维”的制浆技术,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能够实现“生物酶分解分离纤维”的工业化量产纸浆。实现“生物酶分解分离纤维”的工业化量产纸浆的难点在于:(1)工艺要求非常复杂,工序多;(2)工艺条件非常高。生物菌和酶制剂对其活性条件要求特别高;(3)秸秆纤维剥离技术难度大,因此很难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温控和酸碱度调控。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01911153952.6提出一种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设备,能够满足“生物酶分解分离纤维”的制浆工艺在温控、反应剂添加、酸碱度控制、压力控制等方面的工艺要求。但该申请采用单个分离设备来完成所有的加工工艺,整体效率较低,无法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设备及其系统,能够支持“生物酶分解分离纤维”所需的控制工艺,能提升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效率,从而实现该秸秆处理产业规模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设备,包括第一级反应罐,包括第一级反应罐本体及与所述第一级反应罐本体连接的第一级搅拌装置、蒸汽加温控制装置、ph值调节控制装置、第一级生物酶制剂添加装置、第一级冷却装置和第一级压力控制装置,所述第一级反应罐设有第一控制阀控制的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级反应罐用于容纳反应物质;

第二级反应罐,包括第二级反应罐本体及与所述第二级反应罐本体连接的第二级搅拌装置、第二级冷却装置、ph值检测装置、第二级生物酶制剂添加装置和第二级压力控制装置,所述第二级反应罐设有第二控制阀控制的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级反应罐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出料口接收所述第一级反应罐处理后的反应物质;

多个发酵分罐,通过所述第二出料口接收所述第二级反应罐处理后的反应物质,所述发酵分罐用于实现所述反应物质的发酵工艺;

控制机构,包括反馈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反馈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级反应罐、第二级反应罐和发酵分罐的各组成装置的反馈信号,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反馈装置获得的反馈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级反应罐、第二级反应罐和发酵分罐的各组成装置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级生物酶制剂添加装置包括第一流量计和与所述第一流量计连接的多组第一制剂添加装置,所述第一流量计与第一级反应罐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级生物酶制剂添加装置包括第二流量计和与所述第二流量计连接的多组第二制剂添加装置,所述第二流量计与第二级反应罐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级反应罐、第二级反应罐和多个发酵分罐在垂直方向上依序布置,多个所述发酵分罐在水平方向上并排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料口为2个,布置在所述第一级反应罐的底部两侧,并与所述第二级反应罐的顶部两侧分别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发酵分罐各自具有第三进料口和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三进料口与所述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三出料口与外部的物料缓冲池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每个所述第三进料口上设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前处理装置和进料装置,所述第一级反应罐的顶部开设有进料盖,所述前处理装置、进料装置和进料盖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反应物质经所述前处理装置、进料装置和进料盖进入所述第一级反应罐本体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系统,包括并联的多个前述的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系统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连接每个所述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设备的控制机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单个设备拆分为两级反应罐和发酵分罐,能实现反应物质在分离过程中的连续规模化处理能力,成倍的提高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设备的结构简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在俯视角度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设备的工艺流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系统的逻辑控制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分离设备100第一级反应罐101

第二级反应罐102发酵分罐103

第一级反应罐本体104第一级搅拌装置105

蒸汽加温控制装置106ph值调节控制装置107

第一级冷却装置109

第一级压力控制装置110第一控制阀111

第一出料口112第二级反应罐本体113

第二级搅拌装置114第二级冷却装置115

控制机构116液压驱动装置117

第二级压力控制装置118第二控制阀119

反馈装置120控制装置121

第一流量计122第二流量计123

第三进料口124第三出料口125

第二出料口126第三控制阀127

第四控制阀128前处理装置129

进料装置130进料盖131

分离系统500上位pc机60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602驱动模块603

变频调速驱动器604输出控制模块605

输入信号模块60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他的步骤或元素。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应当理解,当一个部件被称为“在另一个部件上”、“连接到另一个部件”、“耦合于另一个部件”或“接触另一个部件”时,它可以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之上、连接于或耦合于、或接触该另一个部件,或者可以存在插入部件。相比之下,当一个部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直接连接于”、“直接耦合于”或“直接接触”另一个部件时,不存在插入部件。同样的,当第一个部件被称为“电接触”或“电耦合于”第二个部件,在该第一部件和该第二部件之间存在允许电流流动的电路径。该电路径可以包括电容器、耦合的电感器和/或允许电流流动的其它部件,甚至在导电部件之间没有直接接触。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尽管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申请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申请。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设备的结构简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1在俯视角度下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设备的工艺流程图。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设备100主要包括第一级反应罐101、第二级反应罐102和多个发酵分罐103。该分离设备100所添加的反应物质主要包括秸秆,反应物质经过第一级反应罐101和第二级反应罐102的依次处理后,被送入到发酵分罐103中进行生物发酵处理,以生成纤维和黄腐酸有机肥等合格产品。

进一步的,结合图4所示,第一级反应罐101包括第一级反应罐本体104及与第一级反应罐本体104连接的第一级搅拌装置105、蒸汽加温控制装置106、ph值调节控制装置107、第一级生物酶制剂添加装置、第一级冷却装置109和第一级压力控制装置110。在第一级反应罐101的底部设有第一控制阀111控制的第一出料口112。

其中,第一级搅拌装置105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级反应罐本体104内的双螺带,第一级搅拌装置105通过双螺带的旋转,可以将反应物质上下搅拌、前后推拉,实现反应物质在第一级反应罐本体104内充分地搅拌。

蒸汽加温控制装置106用以实时动态监测第一级反应罐101的加温情况,同时通过蒸汽实时开/关控制可以将蒸汽导入到第一级反应罐101内,完成第一级反应罐101准确的加温工作。蒸汽可以被导入到第一级搅拌装置105的双螺带上的多个喷嘴口,所以第一级搅拌装置105可以边搅拌边均匀喷射蒸汽加温,在实现快速加温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到添加制剂的活性。

由于生物酶纤维分离工艺的要求,在第一级反应罐101内的ph环境有严格要求,ph值调节控制装置107可以通过对第一级反应罐101的ph实时检测,自动添加酸性或碱性化学品以调节ph值,并根据后续的ph检测信号,自动完成第一级反应罐101内的ph值准确调节。

第一级冷却装置109和第一级压力控制装置110,用于第一级反应罐101内的降温及压力控制,是实现第一级反应罐101内的生物酶纤维分离的必要物理条件,反之会破坏或降低纤维分离质量和效率。

第一级生物酶制剂添加装置用于向第一级反应罐101内添加生物酶制剂。生物酶制剂包括生物菌和酶制剂。由于秸秆在生物菌和酶制剂分解反应的过程中,需要多组生物菌和酶制剂参与分解,而且每组生物菌和酶制剂有其工艺要求,每组生物菌和酶制剂适合的温度区域、反应时间均不相同。通过蒸汽加温控制装置106和第一级冷却装置109的组合可以实现对反应物质和生物酶制剂的迅速、均匀的加热和冷却,以达到生产工艺的需求。

第二级反应罐102包括第二级反应罐本体113及与第二级反应罐本体113连接的第二级搅拌装置114、第二级冷却装置115、ph值检测装置、第二级生物酶制剂添加装置和第二级压力控制装置118,第二级反应罐102的底部设有第二控制阀119控制的第二出料口126,第二级反应罐102用于通过第一出料口112接收第一级反应罐101处理后的反应物质。

第二级搅拌装置114与第一级搅拌装置105的结构类似。在第二级反应罐本体113内除了配置反应罐外盘管循环冷却水装置,特别结合第二级搅拌装置114形成内循环冷却水装置,而该内循环冷却水,可以是单端循环冷却水进/出,也可以是一端进循环冷却水,另一端出循环冷却水形式。通过搅拌旋转实现秸秆物料在第二级反应罐本体113内扰动,同时将反应物质的热量连续导出。这样的结构即实现了快速降温的作用,又能够有效的热能的有效利用,实现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在温度变送器的实时监控下,准确的完成反应物质的温度快速控制。以实现第二级反应罐102内反应物质的快速精确降温控制。

由于第二级反应罐102对快速控温有特别要求,第二级冷却装置115采用循环冷却水方式来实现第二级反应罐102的降温,实现了快速降温的作用,又能够有效利用热能,实现节能环保。

ph值检测装置实时监控第二级反应罐102内的ph值的变化,便于第一级反应罐101更准确的控制反应物质的ph值。

第二级压力控制装置118保证第二级反应罐102内的物理条件,满足纤维酶解分离工艺要求。

第二级生物酶制剂添加装置同样需要多组生物菌和酶制剂参与分解,而且每组生物菌和酶制剂有其工艺要求,每组生物菌和酶制剂适合的温度区域、反应时间均不相同。

多个发酵分罐103通过第二出料口126接收第二级反应罐102处理后的反应物质,发酵分罐103针对第二级反应罐102输出的反应物质,可分别进行发酵反应,能够更准确的完成发酵工艺。

反应物质的发酵工艺。

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设备100还包括控制机构116。该控制机构包括反馈装置120和控制装置121。反馈装置120用于接收第一级反应罐101、第二级反应罐102和发酵分罐103的各组成装置的反馈信号,控制装置121根据反馈装置120获得的反馈信号以控制第一级反应罐101、第二级反应罐102和发酵分罐103的各组成装置动作,从而实现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设备100的自动运行,提升生产效率。

参考图4,较佳地,第一级生物酶制剂添加装置包括第一流量计122和与第一流量计122连接的多组第一制剂添加装置。作为举例而非限制,第一级生物酶制剂添加装置包含3组第一制剂添加装置n1、n2、n3,以分别或同时添加不同的第一制剂。3组第一制剂添加装置n1、n2、n3通过第一流量计122与第一级反应罐101连接。根据控制机构116的指令来完成第一制剂添加。

较佳地,第二级生物酶制剂添加装置包括第二流量计123和与第二流量计123连接的多组第二制剂添加装置。作为举例而非限制,第二级生物酶制剂添加装置包含2组第二制剂添加装置m1、m2,以分别或同时添加第二制剂。2组第二制剂添加装置m1、m2通过第二流量计123与第二级反应罐102连接。根据控制机构116的指令来完成第二制剂添加。

回转至图1,较佳地,第一级反应罐101、第二级反应罐102和多个发酵分罐103在垂直方向上依序布置,多个发酵分罐103在水平方向上并排布置。在本实施例中,发酵分罐103为3个,在水平方向上相邻排布。这样设置有利于反应物质的分别传送,缩减反应物质的传送时间。

较佳地,第一出料口112为2个,分别布置在第一级反应罐101的底部两侧。2个第一出料口112与第二级反应罐102的顶部两侧分别连接。控制机构116通过第一控制阀111来控制2个第一出料口112的开/关。可以让第一级反应罐101与第二级反应罐102连接更顺畅,在第一级反应罐101与第二级反应罐102的交互中,实现快速的输出控制,提高效率。

较佳地,多个发酵分罐103各自具有第三进料口124和第三出料口125。第三进料口124与第二出料口126连通,第三出料口125与外部的物料缓冲池连通。更佳地,在每个第三进料口124上设有第三控制阀127,第三控制阀127与控制机构116电连接。控制机构116通过第三控制阀127选择性的将已经处理的反应物质输出至任一发酵分罐103或采用轮流输出方式向发酵分罐103输出。更佳地,每个第三出料口125上设有一个第四控制阀128,第四控制阀128与控制机构116连接,用于发酵分罐103中的最终产品的控制输出。

较佳地,参考图4,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设备100还包括前处理装置129和进料装置130。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级反应罐10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盖131,前处理装置129、进料装置130和进料盖131与控制机构116电连接。反应物质通过前处理装置129进行预处理、经过进料装置130和进料盖131进入第一级反应罐本体104内。

较佳地,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设备100还包括与控制机构116连接的称重装置,用于实时监测在第一级反应罐101中的反应物质的重量,当达到设定值后,向控制机构116反馈,由控制机构116向进料装置130输出一个停止进料信号,则进料装置130停止送料,控制机构116收到停止进料的反馈信号后输出一个已停止进料信号,第一级反应罐101自动关闭进料盖131,并对进料盖131实施自动锁紧。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级反应罐101上还设有多个温度变送器,与蒸汽加温控制装置106连接。多个温度变送器分别用于检测蒸汽的输入温度、反应物质的实际温度及第一级反应罐101内的温度,以便实时动态监测第一级反应罐101的加温情况。此外,第一级反应罐101还配置了与ph值调节控制装置107连接的ph测量变送器,用于ph值的实时监测,以实现第一级反应罐101的ph值的精准调节。

较佳地,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设备100还包括与控制机构116连接的液压驱动装置117,用以向第一级反应罐本体104和第二级反应罐本体113提供持续的压缩空气,保证其工作状态。

较佳地,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设备100还包括物料自动检测装置。该物料自动检测装置用于监测第二级反应罐102内的反应物质状态,通过这个监测信号,可以自动控制第二级反应罐102内的反应物质的输入和输出,避免在输入/输出过程中出错。

较佳地,每个发酵分罐103均配置一个与控制机构116连接的温度检测装置,通过这套温度检测装置可以实时监测发酵分罐103内的温度变化,并且可以准确的反馈带控制机构116,以利于控制机构116及时调整第二级反应罐102的温度控制值。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系统的逻辑控制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系统500,该分离系统包括并联的前述任一的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设备100。在本实施例中,共有8个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设备100,在同一水平位置上,沿一圆周排布,该分离系统可以实现这些分离设备100的并行工作。

较佳地,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系统500还包括控制柜。控制柜连接每个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设备100的控制机构116。参考图6,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系统500可以包括n个分离设备100,在该集中控制系统中,控制柜可以通过一上位pc机601连接至n个分离设备100的控制机构116,每个分离设备100的控制机构116可以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602组成。此处以第一个控制机构116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602为例,第一控制机构116以图1中的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设备100中包含的为例,其它分离设备100的控制机构可以与该控制机构116的类似。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602连接第一控制机构116包括的驱动模块603、变频调速驱动器604、输出控制模块605和输入信号模块606。驱动模块603用于驱动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设备100包括的各类电机及泵,该电机可以包括如各冷却机构的各类进、出风口电动阀,驱动模块603可以控制泵对反应剂进行增压并将其输送至第一级反应罐101中。变频调速驱动器604电连接至各搅拌机构包含的减速器所连接的电机,变频调速驱动器604可以对电机进行变频调速的控制。输出控制模块605电连接至进料机构中的各类电磁阀,输出控制模块605可以根据控制信号来控制电磁阀的开闭,从而实现进料盖131的打开状态、关闭状态、锁紧状态和松开状态。输入信号模块606用于采集内部设置的各类检测状态信号,温度变送器、ph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该状态信号包括温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反馈信号,以及分离设备100中能够采集检测到的任何状态信号。

上述工艺流程控制以此类推,直至完成n组生物菌和酶制剂的自动添加。工艺流程全部执行完成后,通过控制柜控制打开第四控制阀128,将发酵分罐103内生成的产品输送到后续工序缓冲池。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生物酶分解法纤维分离设备,能够满足“生物酶分解分离纤维”的制浆工艺在温控、反应剂添加、酸碱度控制、压力控制等方面的工艺要求,实现全自动化的工业量产。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实用新型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申请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申请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申请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同时,本申请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本申请的一些方面可以完全由硬件执行、可以完全由软件(包括固件、常驻软件、微码等)执行、也可以由硬件和软件组合执行。以上硬件或软件均可被称为“数据块”、“模块”、“引擎”、“单元”、“组件”或“系统”。处理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a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者其组合。此外,本申请的各方面可能表现为位于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产品,该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程序编码。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带……)、光盘(例如,压缩盘cd、数字多功能盘dvd……)、智能卡以及闪存设备(例如,卡、棒、键驱动器……)。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申请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申请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描述成分、属性数量的数字,应当理解的是,此类用于实施例描述的数字,在一些示例中使用了修饰词“大约”、“近似”或“大体上”来修饰。除非另外说明,“大约”、“近似”或“大体上”表明所述数字允许有±20%的变化。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该近似值根据个别实施例所需特点可以发生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值参数应考虑规定的有效数位并采用一般位数保留的方法。尽管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认其范围广度的数值域和参数为近似值,在具体实施例中,此类数值的设定在可行范围内尽可能精确。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或替换,因此,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