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丹籽油加工及萃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024283发布日期:2021-05-11 16:49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牡丹籽油加工及萃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油料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牡丹籽油加工及萃取方法。



背景技术:

牡丹籽油,牡丹籽油营养均衡合理,不饱和脂肪酸达到92%,其中油酸24%,亚油酸27%,α-亚麻酸43%,真正达到了1:1:1.5的黄金比例,而α-亚麻酸的高含量让牡丹籽油有“油中贵族”、“液体黄金”的美誉,除此之外,牡丹籽油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让牡丹籽油拥有很多的功效和作用。

目前植物油的制取技术多种多样,传统制取方法主要包括热榨法、冷榨法和浸出法等,除此之外还有超临界萃取法、超声波辅助法、亚临界流体萃取法和水酶法等。随着人们对牡丹籽油的愈加关注,人们也在积极探讨牡丹籽油制取方法,很多研究人员提供了实验室制取牡丹籽油的各种方式,但缺乏切实可行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当然的现有技术中也提出了相关的可适应于工业化生产的方案,但其工艺复杂,可操作性不强,且其出油率较低,相较于传统压榨用油来说,其油品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步骤三、将去皮后的牡丹籽进行压制使其成坯片结构;

步骤五、将坯片设置于投入压榨机中进行压榨处理,得到对应的压榨饼与毛油;

步骤六、采用萃取工艺对压榨饼进行二次回收,并将回收后的油料与毛油混合;

步骤七、对混合后的毛油进行脱酸、脱臭处理得到牡丹籽油。

优选的是,在步骤二中,去皮后的牡丹籽通过相配合的传输单元向步骤五的压榨机进料口输出;

所述传输单元上设置有与其传输方向相配合,以将牡丹籽压制成坯片结构的多个压辊。

优选的是,所述传输单元被配置为包括:

与离心烘干设备出料端相配合的水平传输机构;

设置于水平传输机构出料侧的z形提升机构;

分别与水平传输机构、z形提升机构相配合的动力机构;

其中,在水平传输机构的两侧设置有对牡丹籽传输进行限定的挡板;

各压辊被配置在与水平传输机构传输面之间的间距,在其传输方向上呈递减状态。

优选的是,还包括对去皮牡丹籽进行清洁操作的清洁单元,其被配置在水平传输机构上方且位于各压辊的上游侧;

其中,所述清洁单元被配置为包括:

设置在水平传输机构上方的罩壳;

设置于罩壳内部,且靠近离心烘干设备侧的多个第一抽吸机构;

设置于罩壳内部,且与第一抽吸机构邻接的多个喷淋机构;

设置于罩壳内部,且与喷淋机构邻接的多个吹风或烘干机构;

其中,所述水平传输机构在与清洁单元相配合的一端设置为辊式传输,与各压辊相配合的一端设置为带式传输;

所述罩壳内部通过纵向设置的多个隔板,间隔得到与第一抽吸机构、喷淋机构、吹风或烘干机构相配合的多个区间;

所述罩壳被配置呈双层结构,且在与水平传输机构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与挡板外侧相配合的倾斜部,且其上设置有相配合的硅胶层。

优选的是,所述离心烘干设备被配置为包括:

通过外壳、内壳限定得到的双层壳体,所述内壳侧壁被配置为具有多个可供牡丹籽皮分离的通孔;

设置于内壳内以产生离心力的旋转组件;

与外壳、内壳之间空腔连通,以对内壳分离出来的牡丹籽皮进行抽吸操作的第二抽吸机构;

其中,所述内壳侧壁上纵向设置有多个电加热机构。

优选的是,所述旋转组件被配置为包括:

与电机传动连接的转轴;

分别设置在转轴顶部、底部的第一转刀、第二转刀;

其中,所述第一转刀、第二转刀均被配置为包括具有与转轴相配合的第一环形安装部、第二环形安装部,以及以第一环形安装部、第二环形安装部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布的多个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

所述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板的相向侧,以转轴为中心错开排布有多层螺旋去皮辊;

所述转轴在第一转刀与第二转刀之间的一段被配置为呈螺旋状。

优选的是,所述转轴在第一转刀与第二转刀之间的一段,其内部被配置呈空心结构,且其表面具有多个气孔;

所述转轴底部设置与外部供气设备相连通的进气孔;

所述供气设备的连接管与进气孔之间采用相配合的轴承进行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一中的干燥、脱壳处理是将带壳牡丹籽在温度50~55℃且压力0.03~0.05mpa下进行,直至含水量为18~25%时停止干燥,并通过配合的脱壳设备完成脱壳处理以得到。

优选的是,在步骤二中,所述离心烘干机的工作温度被配置在50-55度,且每次工作时间被配置为3-7分钟。

优选的是,所述萃取工艺被配置为采用亚临界萃取处理,其条件配置为:萃取温度40~45℃,萃取压强为0.75~1mpa,萃取时间为25~35分钟,循环萃取2~3次。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其一,本发明通过对牡丹籽油加工及萃取方法进行改进,使得其制备工艺简单,贴合传统的油加工领域,可以适应于工业生产,产油率高。

其二,本发明根据牡丹籽油的加工特性,对其传输设备进行结构改进限定,在实现传输的过程中,与后期加工流程中压制、压榨工艺相配合,使得在压榨之前牡丹籽的外形结构得到改善,压榨效果更好,出油率更高,保证油品质量。

其三,本发明根据牡丹籽油的加工特性,对传输过程中的牡丹籽进行清洁处理,保证其后期加工油品的清亮度,进一步保证油品质量。

其四,本发明通过离心烘干设备进行结构改进,使得其在烘干过程中完成去皮操作,实现皮、籽分离,保证后期油渣处理后毛油的质量,同时保证油品后期的口感。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传输单元与清洁单元配合的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离心烘干机的结构示布局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牡丹籽油加工及萃取方法实现形式,其中包括:

步骤一、将带壳牡丹籽进行干燥、脱壳处理,其用于将牡丹籽表面的硬壳进行处理,方便后面的压榨操作,脱壳后牡丹壳通过破碎后成为生物肥料的原料;

步骤二、将脱壳后的牡丹籽在离心烘干设备中进行烘干、去皮处理,其用于通过离心烘干设备对其进行烘干、去皮操作,保证后期压榨油品的质量;

步骤三、将去皮后的牡丹籽进行压制使其成坯片结构,其用于通过压制使得后期压榨工艺中的牡丹籽外形结构得到改善,保证压榨效果和出油率,提升压榨效果;

步骤五、将坯片设置于投入压榨机中进行压榨处理,得到对应的压榨饼与毛油,其用于通过压榨机完成对牡丹籽的压榨操作,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需要通离心烘干设备对压榨饼进行甩油、烘干操作,进而保证压榨饼含油率可控性好,其甩出的油与毛油可以进行混合;

步骤六、采用萃取工艺对压榨饼进行二次回收,并将回收后的油料与毛油混合,这里对压榨饼进行二次处理,保证其出油率同时可以使后期压榨饼中的含油率更小,便于存储和运输以及作为有机肥料的原料,而为了保证萃取后渣料的含水率可以通过离心烘干设备对其进行脱水处理,保证其在运输和存储中,不会产生质变和过多的臭味,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步骤七、对混合后的毛油进行脱酸、脱臭处理得到牡丹籽油,在这里可以对混合后的毛油进行二次萃取,进而控制油品的含水率以及纯度,同时保证其油品清亮度满足要求,而脱酸、脱臭处理为加工过程中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叙述,在这种方案中,通过对牡丹籽油加工及萃取方法进行改进,使得其制备工艺简单,贴合传统的油加工领域,可以适应于工业生产,产油率高。

在另一种实例中,在步骤二中,去皮后的牡丹籽通过相配合的传输单元1向步骤五的压榨机进料口输出,在这种结构中,通过相配合的传输单元,实现离心烘干设备与压榨设备的连动性,利于产线的布局,以及工业化生产,保证产线的生产速率;

所述传输单元上设置有与其传输方向相配合,以将牡丹籽压制成坯片结构的多个压辊2,在这种结构中,通过在传输单元上设置相配合的压辊,其作用在于对传输过程中的牡丹籽进行改性操作,同时改变其外部结构,保证其后期在压榨工艺中的快速出油率,同时籽料与籽料之间的结合度更好,压榨效果更好,压榨速率可以得到提升,减少压榨工艺中的复压流程,保证压榨速率。

如图1,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传输单元被配置为包括:

与离心烘干设备出料端相配合的水平传输机构3,其用于将离心烘干设备处理后的牡丹籽进行传输,以使其通与下一工序形成连接,而这里的水平传输机构是指其在同一水平传输线上完成传输,根据不同的设备位置安排,其水平传输机构可以布置成各种结构,如弧形结构或在水平上呈z形的结构,更甚至是其它异形结构,以实现设备之间的连动性,利于工业化生产;

设置于水平传输机构出料侧的z形提升机构4,其在空间上被配置为呈螺旋结构,一端设置于水平传输结构的出料下方,另一端与榨油设备的进料口相配合,完成设备与设备之间物料的转移,而这里的提升机构可以是采用水平螺杆-垂直螺杆-水平螺杆布置构成的z字形结构,以完成物料在一定高度上的提升,实现物料在空间高度上的转移操作;

分别与水平传输机构、z形提升机构相配合的动力机构(未示出),其包括多个相配合的电机,用于给各部件提供工作的动力;

其中,在水平传输机构的两侧设置有对牡丹籽传输进行限定的挡板5,其用于设置在传输机构的两侧,在实际操作中,对传输过程上的牡丹籽进行限定,防止其在传输过程中落出传输机构,保证物料传输的完整性和持续性,而这里挡板的高度被配置为超出水平传输机构上牡丹籽2-3粒的高度,且在实际配合中,压辊的两端与挡板相配合,伸入挡板与牡丹籽接触完成压制操作;

各压辊被配置在与水平传输机构传输面之间的间距,在其传输方向上呈递减状态,在这种结构下,通过压辊与水平传输机构的距离与其传输方向上的距离呈相关,保证其越到后端的距离越小,压制效果更好,压片的厚度可控性好,且成片效果更好,保证设备的加工稳定性。

如图1,在另一种实例中,还包括对去皮牡丹籽进行清洁操作的清洁单元6,其被配置在水平传输机构上方且位于各压辊的上游侧,在这种结构中,通过清洁单元对去皮后的牡丹籽进行清洁,以对其在去皮操作中产生并粘在牡丹籽上的灰尘、碎屑进行处理,进而保证其后期压榨过程后油品的清亮度和清洁度;

其中,所述清洁单元被配置为包括:

设置在水平传输机构上方的罩壳7,采用罩壳的方式设计,其用于将水平传输机构在传输过程中与外界进行隔离,进而保证其传输过程中不会被外界污染,也防止其清洁过程中雾状清洁水溢散在空间中,空气湿度受影响对其它设备使用寿命造成的影响;

设置于罩壳内部,且靠近离心烘干设备侧的多个第一抽吸机构8,其用于通过抽吸吸机对牡丹籽上的皮状碎屑进行抽吸处理,保证牡丹籽的纯度;

设置于罩壳内部,且与第一抽吸机构邻接的多个喷淋机构9,其用于将牡丹籽上的灰尘进行清洁处理,以保证牡丹籽表面的清洁度,以及后期加工油品的清洁度,在实际操作中,喷淋机构包括与外部供水系统连接的主水管,以及与水平传输机构传输方向相配合的多个支管,各支管上设置有相配合的喷头,将支管内的水在夺力的作用下形成具有一定压力的水流,对牡丹籽进行清洁加工操作,而具有压力的水流在实际作用于水平传输机构表面时,会在空气中产生的雾状结构,使罩壳在喷淋机构端的空气湿度较大,保证清洁效果,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水平传输机构下端设置与罩壳相配合的封闭集水槽,对该端进行封装,实现对水的回收利用以及防止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集水槽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其被配置为尼龙材料制备,其作用在于保证其结构稳定性,同时减小水流流动产生的震动和噪音,在实际工作中,其喷淋水可以根据需要采用纯水,在其中端也可以采用浓度为10-25%的食用盐水或45%的酒精进行消毒,即前端清洁,中端杀菌,后端冲洗,保证其清洁度满足使用要求;

设置于罩壳内部,且与喷淋机构邻接的多个吹风或烘干机构10,其用于通过吹风或烘干机构的作用将清洁后的牡丹籽表面进行吹干或烘干操作,如采用吹风则用风机,采用烘干则上在罩壳内设置相配合的电加热丝或加热管;

其中,所述水平传输机构在与清洁单元相配合的一端设置为辊式传输,与各压辊相配合的一端设置为带式传输,在这种结构中,通过辊式传输的作用,保证其传输过程中具有缝隙,进而使得其在传输过程中牡丹籽可以根据传输表面位置发生变化以利于抽吸、喷淋、吹风或烘干操作,同时通过缝隙可以保证喷淋使用的水可以外流,不会在水平传输机构中产生滞留,保证清洁效果;

所述罩壳内部通过纵向设置的多个隔板11,间隔得到与第一抽吸机构、喷淋机构、吹风或烘干机构相配合的多个区间,在这种结构中,罩壳整体设置在一体式结构,保证设备的整体集成度,而根据不的工作处理需要,通过隔板对其分别进行区隔开来,使得抽吸、喷淋、吹风或烘干操作之间互相不受影响,各流程处理的稳定性更好;

所述罩壳被配置呈双层结构,且在与水平传输机构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与挡板外侧相配合的倾斜部(未示出),且其上设置有相配合的硅胶层,在这种结构中,通过倾斜部的作用,使得挡板也被罩壳所包含与外界的干涉性较小,设备工作的可控性更好,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倾斜部可与罩壳呈枢接、插接、滑动连接的方式进行,便于检修和加工过程中中对流程查看,而硅胶层的作用在于减小工作中的震动性同时减小噪音,保证工作环境稳定性,在实际操作中,罩壳被配置为采用双层结构,且内外层之间构建的空腔内设置有波纹吸声板,在这种结构中,用于保证设备工作中产生的震动和声音可以得到控制,保证工作环境稳定性,同时减轻罩壳的自重,安装以及结构稳定性、可控性更好。

如图2,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离心烘干设备被配置为包括:

通过外壳12、内壳13限定得到的双层壳体14,所述内壳侧壁被配置为具有多个可供牡丹籽皮分离的通孔15,在这种结构中通过双层结构的壳体,使得二者之间通过间距限定得到一个空腔,而内壳上设置有的通孔,使得在离心作用力下的牡丹籽在干燥到一定程度下,其皮与籽分离后可以从通孔中分离而出,加快内壳内牡丹籽的成熟度,同时也可以保证籽的纯度,进而保证油品的纯度;

设置于内壳内以产生离心力的旋转组件16,其用于在电机的作用下,使内壳中的牡丹籽产生离心作用力,加快干燥,同时便于皮从内壳中分离;

与外壳、内壳之间空腔连通,以对内壳分离出来的牡丹籽皮进行抽吸操作的第二抽吸机构17,其用于通过抽吸机构的辅助作用,通过通孔施加给内壳中牡丹籽一定的作用力,进而保证去掉的皮能顺利的从内壳中分离出来,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抽风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设备上端或下端,同时通过主管与周向布置在空腔上的多个管口与空腔连通;

其中,所述内壳侧壁上纵向设置有多个电加热机构(未示出),其作用在于通过电加热机构对于内壳的温度进行恒定,使得其在加工过程中通过离心作用力使得牡丹籽在内壳中能保持分离状态,进而使得其在一定的温度环境中,其烘干均一性较好,在实际操作中,内壳的周壁上设置多个通孔,侧壁的周向上纵向埋有多个电加热管,对设备内部的温度进行控制,保证其内部工作温度恒定,实现烘干的效果,而根据温度控制的需要内壳侧壁上也可以设置与控制板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如图2,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旋转组件被配置为包括:

与电机传动连接的转轴18,其用于将电机19旋转的动力通过转轴向外传递;

分别设置在转轴顶部、底部的第一转刀20、第二转刀21,通过第一转刀、第二转刀的作用,使得在伴随转轴转动的同时,对牡丹籽进行去皮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转刀、第二转刀均被配置为包括具有与转轴相配合的第一环形安装部22、第二环形安装部23,以及以第一环形安装部、第二环形安装部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布的多个第一安装板24、第二安装板25;

所述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板的相向侧,以转轴为中心错开排布有多层螺旋去皮辊26,在这种结构下,通过各转轴的转动作用,对牡丹籽进行去皮操作,而通过对各转动进行结构设计,使得其相对于单纯的转动而言,其不仅能起到很好的搅拌,保证烘干一致性的情况下,还能通过转动的作用对烘干的牡丹籽表面进行摩擦、挤压、轻量级撞击,使得其能够快速完成脱皮操作,而在这种结构下,将各转动上设置放射状的安装板,使得其在内壳旋转过程中能够对各个角落的牡丹籽都照顾到,而去皮辊在两层转刀通过错开式设置,在空间上层与层之间呈类似的啮合状态;

所述转轴在第一转刀与第二转刀之间的一段被配置为呈螺旋状,而螺旋状的结构设计使得其旋转操作时,在空间上对牡丹籽的伤害性更小,且能起到综合对牡丹籽进行混合去皮操作,保证其去皮效果,使得设备的配合去皮效果更好。

如图2,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转轴在第一转刀与第二转刀之间的一段,其内部被配置呈空心结构,且其表面具有多个气孔27,在这种结构中,通过将转轴中部设置成空心结构,其内部可以在工作中通入定量的空气,在这种操作下,去皮效果更好,同时能在工作中通过充入气体的向外操作,使得牡丹籽在转动中在空间上可以分散开来,籽与籽之间产生的粘连和混合可能性更小,保证其烘干过程中籽与籽之间的分离性,同时使得籽不会落入在内壳底部,其离心操作中,物料离心操作中可施为的质量更多,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当皮从牡丹籽上分离后,可以通过气孔的作用将内壳中分离出来的皮向内壳的内侧壁运输,保证其快速与内壳中的牡丹籽分离;

所述转轴底部设置与外部供气设备相连通的进气孔28,其作用在于通过与外部供气设备(未示出)连接,以实现连续供气,这里的供气设备可以是吹风机构或空气压缩机;

所述供气设备的连接管29与进气孔之间采用相配合的轴承30进行连接,在这种结构下,通过设备中部件与部件之间采用轴承连接,其作用在于保证部件之间工作之间不会互相干涉,在这种方案中,通过在转轴设置成可通气的结构,对工作中的牡丹籽进行吹风处理,对内壳中离心作用下的牡丹籽尽量少地与转轴接触,进而减小其对转轴作用力,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作用力将皮向外壳推进,实现皮籽分离。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步骤一中的干燥、脱壳处理是将带壳牡丹籽在温度50~55℃且压力0.03~0.05mpa下进行,直至含水量为18~25%时停止干燥,并通过配合的脱壳设备完成脱壳处理以得到,在这种结构下,通过干燥处理,使得其含水量可设置为18~25%时停止干燥,其相对于现有含水量较低的情况下,其加速速率更高,其原因在于后期的离心烘干设备能进一步进行干燥处理,无需做后期的加工处理,能迅速对收回的牡丹籽进行快速处理,利于进行工业化生产中,不需要其它的晾晒操作,减小其工作面积。

在另一种实例中,在步骤二中,所述离心烘干机的工作温度被配置在50-55度,且每次工作时间被配置为3-7分钟,其作用在于减少前期处理时间,在去皮操作进一步进行烘干处理,进而节约加工时间,提升加工速率。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萃取工艺被配置为采用亚临界萃取处理,其条件配置为:萃取温度40~45℃,萃取压强为0.75~1mpa,萃取时间为25~35分钟,循环萃取2~3次,在这种方案下,对后期的压榨料进行进一步处理,进而保证其加工过程中出油率满足使用要求,同时减小油渣中的含油率,保证其后期的存储和应用效果,减小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采用亚临界萃取处理的方式,可以尽可能的保留植物油生物特性以及营养。

以上各方案均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