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收缩人工真皮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692264发布日期:2021-12-01 03: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收缩人工真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胶原生物墨水的制备在低温环境下,配制中性胶原溶液;将成纤维细胞和中性胶原溶液混匀,制备细胞密度为1
×
106~9
×
106cells/ml的胶原生物墨水;步骤(2):生物3d打印制备人工真皮双喷头生物3d打印机中的两个墨盒分别装载框架材料和胶原生物墨水,通过打印程序和框架横截面图形文件,由计算机操控双喷头生物3d打印机从而控制两个分别装载框架材料和胶原生物墨水的喷头的先后顺序和沉积位置进行交错打印,形成所需人工真皮;所述框架材料采用医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或水凝胶材料;所述交错打印采用不等间距交错填充方式;步骤(3):将上述人工真皮置于人工真皮培养基培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收缩人工真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己内酯pcl、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乙交酯pga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水凝胶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天然水凝胶和合成类水凝胶,具体包括明胶、海藻酸钠、壳聚糖、纤维蛋白、丝素蛋白、脱细胞外基质、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gelma或甲基丙烯酰化透明质酸hama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及其与胶原复合的水凝胶材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收缩人工真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框架横截面图形具体是由多个同一圆心的圆环构成,相邻圆环间的间距满足公式(1),且在圆环上设置多个径向加强模块;每个径向加强模块包括多个周期性分布的至少穿过n1个圆环的径向加强筋;其中r
i
表示由圆心往外数的第i个圆环半径,i=1,2,

,n,n表示圆环总个数;r0表示圆心,r0=0;2≤n1≤n。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收缩人工真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r
i

r
i
‑1范围控制在0.8mm~1.5mm;所述框架材料的丝径为100μm~500μ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收缩人工真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接收人工真皮的平台温度为37℃,整个打印过程时间控制在5min内;若框架材料为医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则生物3d打印制备人工真皮过程中需待框架材料温度降至37℃时,再进行胶原生物墨水的打印;若框架材料为水凝胶材料,则双喷头生物3d打印机的打印喷头温度为25

37℃。6.一种防收缩人工真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胶原生物墨水的制备在低温环境下,配制中性胶原溶液;将成纤维细胞和中性胶原溶液混匀,制备细胞密度为1
×
106~9
×
106cells/ml的胶原生物墨水;步骤(2):生物3d打印制备人工真皮在双喷头生物3d打印机中的两个墨盒分别装载框架材料和胶原生物墨水,通过打印程序和框架横截面图形文件,由计算机操控双喷头生物3d打印机从而控制装载框架材料的喷头进行交错打印得到真皮培养框架,其经梯度冻干处理后制备得到具有多层级孔隙结构的
真皮培养框架;然后控制胶原生物墨水的喷头对所述具有多层级孔隙结构的真皮培养框架接种胶原生物墨水,形成所需人工真皮;所述框架材料采用水凝胶材料;所述的梯度冻干处理具体是对真皮培养框架4℃、30min,

20℃、2~4h,

80℃、12~24h,得到梯度冻干处理后的框架;对梯度冻干处理后的框架抽真空48h以上,充分去除水分;步骤(3):将上述人工真皮置于人工真皮培养基培养。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收缩人工真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天然水凝胶和合成类水凝胶,具体包括明胶、海藻酸钠、壳聚糖、纤维蛋白、丝素蛋白、脱细胞外基质、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gelma或甲基丙烯酰化透明质酸hama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及其与胶原复合的水凝胶材料。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收缩人工真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人工真皮的平台温度控制在37℃,所述双喷头生物3d打印机的打印喷头温度为25

37℃,所述双喷头生物3d打印机的整个打印过程时间控制在5min内。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收缩人工真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皮培养框架接种胶原生物墨水采用负压接种方式,使胶原充分进入真皮培养框架的微观孔隙结构,在框架内部形成交联网络。10.一种防收缩人工真皮,采用权利要求1

9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收缩人工真皮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3D打印定向分布用于支撑的框架材料,交错分布胶原基质,通过框架材料抵消胶原基质在培养过程中的内部作用力,增强框架材料与胶原的锚定作用,可以减少胶原基质的收缩,改善真皮层与周围组织的融合效果,控制全层皮肤模型的均一性和一致性,为后续药品及化妆品检测提供稳定的体外模型。妆品检测提供稳定的体外模型。妆品检测提供稳定的体外模型。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杨 张一帆 王玲 徐铭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捷诺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3
技术公布日:2021/11/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