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靶向TRBC1CAR-T细胞的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9252472发布日期:2022-03-16 10:09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靶向TRBC1CAR-T细胞的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一种靶向trbc1 car-t细胞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靶向trbc1 car-t细胞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嵌合抗原修饰的t细胞(chimericantigen receptor modifiedt cell,car-t) 是一种经过基因改造的t细胞,利用基因转导技术将含有肿瘤抗原特异性识别单链抗体(scfv)和t细胞激活基序的car导入患者t细胞,使得这些转导了car的t细胞能直接识别癌细胞表面抗原而活化,进而杀死癌细胞。正是因为car-t细胞杀伤癌细胞不需要借助抗原递呈,而大大提高癌细胞杀伤效率。
3.2012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carl june教授使用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治愈白血病患儿emilywhitehead,2017年美国fda又突破性批准两款car-t细胞药物用于b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治疗,成为细胞治疗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靶向trbc1 car-t细胞的制备方法与应用,该car-t细胞表达trbc1-car同时可以分泌抗体或细胞因子,能更好的克服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增强car-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靶向trbc1 car-t细胞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1)构建携带trbc1-car及抗体或细胞因子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质粒;
7.(2)将携带trbc1-car及抗体或细胞因子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质粒及辅助质粒转染宿主细胞,制备可感染t细胞的重组慢病毒载体;
8.(3)从供者提供的外周血中分离pbmc,使用磁珠分离、活化t细胞;
9.(4)将步骤(2)所得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转导进入t细胞,产生表达 trbc1-car的同时分泌抗体或细胞因子的car-t细胞;
10.(5)将步骤(4)所得细胞体外培养;
11.(6)将步骤(5)所得细胞大量扩增;
12.(7)收集表达trbc1-car的同时分泌抗体或细胞因子的car-t细胞。
13.进一步地说,所述抗体为pd-1抗体。
14.进一步地说,所述细胞因子为il18细胞因子。
15.进一步地说,所述trbc1-car所包含的scfv区域为优化密码子后得到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16.进一步地说,所述重组慢病毒质粒是靶向trbc1抗原且分泌il18细胞因子的慢病毒转基因质粒。
17.进一步地说,所述重组慢病毒质粒是第三代慢病毒转基因质粒。
18.进一步地说,所述重组慢病毒载体依此包含cmv启动子序列、trbc1 单链抗体、c-myc表位标记、cd8α嵌合受体跨膜区、胞内信号传导区、ef1 启动子序列、il2ss序列、pd-1抗体序列。
19.进一步地说,步骤(2)中所述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将靶向trbc1抗原的嵌合抗原受体表达在t细胞表面,同时能够分泌il18细胞因子。
20.进一步地说,所述宿主细胞为293ft细胞或293t细胞。
21.一种靶向trbc1 car-t细胞,用于制备抗肿瘤的细胞治疗药物,特别是靶向trbc1阳性的肿瘤干细胞的细胞治疗药物。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3.本发明通过表达trbc1-car而识别和结合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的 trbc1的糖蛋白,并通过胞内信号传导区将信号传入t细胞,从而活化t细胞,促进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该细胞因子进而可以杀伤高表达trbc1的肿瘤细胞。此外,构建一种car-t细胞还可以分泌pd-1抗体,阻断pd-1对效应细胞活性的抑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25.实施例1制备表达trbc1-car的同时分泌pd-1抗体的car-t细胞
26.制备方法如下:
27.一、优化密码子:准备trbc1嵌合抗原受体(car),进行密码子优化,使之更易于在人体细胞内表达,密码子优化后地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28.二、构建携带trbc1-car及抗体基因的慢病毒质粒:
29.通过基因合成获得trbc1-cd8-cd28-4-1bbl-cd3ζ+ef1+anti pd1基因,且基因两端分别带有sanb1/sall酶切位点。所述trbc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ef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cd8、 cd28、4-1bbl、cd3ζ等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id no.2、seq idno.3、seq id no.4、seq id no.5所示。snab1/sall双酶切 pcdh-cmv-mcs-ef1-copgfp载体,通过in-fusion技术将各基因片段克隆至载体中,挑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正确的质粒扩大培养。获得靶向trbc1且分泌pd-1抗体的慢病毒载体,命名为pcdh-cmv-trbc1-myc-ef1
‑ꢀ
anti-pd1-3rd质粒。
30.三、携带trbc1-car及抗体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质粒感染293ft细胞,制备可感染t细胞的重组慢病毒载体;
31.1. 293ft细胞长到80%时,提前1h换无双抗培养液;
32.2.配置lipo2000(40μl)+1.5ml optimmem,混匀,静置5min;
33.3.配置质粒混合液:准备一支无菌的5ml离心管加入1.5ml无血清 opti-mem培养液、辅助质粒(prsv-rev、pcmv-vsv-g、pmdlg-prre,和慢病毒表达质粒pcdh-cmv-trbc1-myc-ef1-anti-pd1-3rd,充分吹打混匀;
34.4.coating dish:10%ploy-l-lys+80%pbs,3ml/10cm dish,37℃10 min;
35.5.将lipo2000和质粒一起混匀,静置20min;
36.6. 1x te消化293ft细胞,37℃消化1min;
37.7. 1000rpm离心3min收集细胞,pbs或dmem清洗一次;
38.8.将ploy-l-lys coating好的dish用pbs清洗3次;
39.9.向coating好的dish中加入5ml dmem;
40.10.向每个dish中加入3ml lipo2000和质粒的混合液;
41.11.向每个dish中加入3ml用dmen重悬的293ft细胞,充分混匀,均匀铺版,37℃培养;
42.12. 12h后换液,dmem含10%fbs,无双抗;
43.13. 36h后观察细胞中荧光表达情况;
44.14.收集细胞培养液,4℃保存;
45.15.向培养皿中加入8ml培养液,继续37℃培养,生产病毒;
46.16. 36h后收集培养液;
47.17. 4500rpm离心5min;
48.18. 0.45μm滤膜过滤;
49.19.将滤液放入超速离心管中,18000rpm离心3h;
50.20.弃上清,沉淀用dmem重悬;
51.21.再用1ml dmen洗一次,将重悬液加入真空超速离心管中,共6-7ml;
52.22.向离心管底部加3ml 20%蔗糖溶液;
53.23. 24000rpm离心2h;
54.24.弃上清,吸干液体;
55.25.用100μl pbs重悬沉淀;
56.26. 4℃摇床溶解;
57.27.-80℃保存;
58.28.有限稀释法感染293ft细胞测定包装有重组载体的慢病毒滴度。
59.四、从供者提供的外周血中分离pbmc;
60.1.用抗凝管采集健康人外周血15ml,室温静止30min;
61.2. 400g离心30min,吸出血浆备用;
62.3.用pbs稀释抗凝血(1:1)混匀,依据样品体积取15ml离心管,按1:2 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血液样本缓慢加入ficoll,速度尽量缓慢,450g 离心,25min;
63.4.离心结束后,小心吸取淋巴细胞分离液上方的白膜层,转入一个新的 15ml离心管中,加入pbs,300g离心10min,弃上清;
64.5.再次加入10ml pbs重悬细胞,160g离心15min,弃上清;
65.6.最后加入10ml的rpmi培养基重悬,300g离心10min,弃上清即得到pbmc。
66.五、使用磁珠分离、活化t细胞:
67.1.以约1
×
106/ml密度加入淋巴细胞培养液培养,并按照磁珠:细胞比例为1:1加入同时包被有抗cd3和cd28抗体的磁珠和终浓度为300u/ml的重组人il-2刺激培养48h;
68.2.retronectin包被24孔板,每孔加入380μl 5μg/ml的retronectin溶液 (pbs),4℃孵育过夜;
69.3.去除24孔板中的retronectin溶液(pbs),1ml pbs洗2次。
70.六、采用步骤(3)所得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转导进入t细胞,产生表达 trbc1-car的
同时分泌pd-1抗体的car-t细胞:
71.1.在转染前1h,步骤(5)所得培养液中补加终浓度为10μg/ml的 polybrene以提高转染效率,将细胞接种于包被了retronectin的24孔板中,每孔细胞数目3
×
105,培养液体积600μl;
72.2.按照moi=10,在pbmcs细胞中加入浓缩后的慢病毒,32℃,1800rpm,离心40min后,转移至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73.七、将步骤(6)所得细胞体外培养:按照moi=10,在pbmcs细胞中加入浓缩后的慢病毒,32℃,1800rpm,离心40min后,转移至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74.八、将步骤(7)所得细胞大量扩增:感染后的细胞每隔一天采用5
×
105/ml 的密度进行传代,同时在淋巴细胞培养液中补加终浓度为300u/ml的重组人 il-2。
75.九、取部分细胞悬液,加入bfa 24h后,elisa检测上清液中pd-1的分泌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分泌pd-1抗体,说明成功制得表达trbc1-car 且分泌pd-1抗体的car-t细胞,将细胞扩大培养并冻存。
76.十、培养7天后收集细胞,获得表达trbc1-car且分泌pd-1抗体的 car-t细胞。
77.实施例2:制备表达trbc1-car的同时分泌il18的car-t细胞
78.制备方法如下:
79.一、优化密码子:准备trbc1嵌合抗原受体(car),即trbc1-car,进行密码子优化,使之更易于在人体细胞内表达,密码子优化后地序列为seq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80.二、构建携带trbc1-car及细胞因子基因的慢病毒载体骨架。
81.通过基因合成获得trbc1-cd8-cd28-4-1bbl-cd3ζ+nfat+il18基因,且基因两端分别带有sanb1/sall酶切位点。所述nfat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 seq id no.6所示,cd8、cd28、4-1bbl、cd3ζ等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2、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no.5所示。snab1/sall 双酶切pcdh-cmv-mcs-nfat-copgfp载体,通过in-fusion技术将各基因片段克隆至载体中,挑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正确的质粒扩大培养。获得靶向trbc1且分泌il-12细胞因子的慢病毒载体,命名为 pcdh-cmv-trbc1-myc-nfat-il18-3rd质粒。
82.三、携带trbc1-car及细胞因子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质粒感染293ft细胞,制备可感染t细胞的重组慢病毒载体。
83.1. 293ft细胞长到80%时,提前1h换无双抗培养液;
84.2.配置lipo2000(40μl)+1.5ml optimmem,混匀,静置5min;
85.3.配置质粒混合液:准备一支无菌的5ml离心管加入1.5ml无血清 opti-mem培养液、辅助质粒(prsv-rev、pcmv-vsv-g、pmdlg-prre,和慢病毒表达质粒pcdh-cmv-trbc1-myc-nfat-il18-3rd,充分吹打混匀;
86.4.coating dish:10%ploy-l-lys+80%pbs,3ml/10cm dish,37℃10 min;
87.5.将lipo2000和质粒一起混匀,静置20min;
88.6. 1x te消化293ft细胞,37℃消化1min;
89.7. 1000rpm离心3min收集细胞,pbs或dmem清洗一次;
90.8.将ploy-l-lys coating好的dish用pbs清洗3次;
91.9.向coating好的dish中加入5ml dmem;
92.10.向每个dish中加入3ml lipo2000和质粒的混合液;
93.11.向每个dish中加入3ml用dmen重悬的293ft细胞,充分混匀,均匀铺版,37℃培养;
94.12. 12h后换液,dmem含10%fbs,无双抗;
95.13. 36后观察细胞中荧光表达情况;
96.14.收集细胞培养液,4℃保存;
97.15.向培养皿中加入8ml培养液,继续37℃培养,生产病毒;
98.16. 36h后收集培养液;
99.17. 4500离心5min;
100.18. 0.45m滤膜过滤;
101.19.将滤液放入超速离心管中,18000rpm离心3h;
102.20.弃上清,沉淀用dmem重悬;
103.21.再用1ml dmen洗一次,将重悬液加入真空超速离心管中,共6-7ml;
104.22.向离心管底部加3ml 20%蔗糖溶液;
105.23. 24000rpm离心2h;
106.24.弃上清,吸干液体;
107.25.用100μl pbs重悬沉淀;
108.26. 4℃摇床溶解;
109.27.-80℃保存;
110.28.有限稀释法感染293ft细胞测定包装有重组载体的慢病毒滴度。
111.四、从供者提供的外周血中分离pbmc。
112.1.用抗凝管采集健康人外周血15ml,室温静止30min;
113.2. 400g离心30min,吸出血浆备用;
114.3.用pbs稀释抗凝血(1:1)混匀,依据样品体积取15ml离心管,按1:2 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血液样本缓慢加入ficoll,速度尽量缓慢,450g 离心,25min;
115.4.离心结束后,小心吸取淋巴细胞分离液上方的白膜层,转入一个新的 15ml离心管中,加入pbs,300g离心10min,弃上清;
116.5.再次加入10ml pbs重悬细胞,160g离心15min,弃上清;
117.6.最后加入10ml的rpmi培养基重悬,300g离心10min,弃上清即得到pbmc。
118.五、使用磁珠分离、活化t细胞。
119.1.以约1
×
106/ml密度加入淋巴细胞培养液培养,并按照磁珠:细胞比例为1:1加入同时包被有抗cd3和cd28抗体的磁珠和终浓度为300u/ml的重组人il-2刺激培养48h;
120.2.retronectin包被24孔板,每孔加入380μl 5μg/ml的retronectin溶液(pbs),4℃孵育过夜;
121.3.去除24孔板中的retronectin溶液(pbs),1ml pbs洗2次。
122.六、采用步骤三所得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转导进入t细胞,产生表达 trbc1-car的同时分泌细胞因子il18的car-t细胞。
123.1.在转染前1h,步骤(5)所得培养液中补加终浓度为10μg/ml的 polybrene以提高转染效率,将细胞接种于包被了retronectin的24孔板中,每孔细胞数目3
×
105,培养液体积600μl;
124.2.按照moi=10,在pbmcs细胞中加入浓缩后的慢病毒,32℃,1800rpm,离心40min后,转移至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125.七、将步骤六所得细胞体外培养:按照moi=10,在pbmcs细胞中加入浓缩后的慢病毒,32℃,1800rpm,离心40min后,转移至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126.八、将步骤七所得细胞大量扩增:感染后的细胞每隔一天采用5
×
105/ml 的密度进行传代,同时在淋巴细胞培养液中补加终浓度为300u/ml的重组人 il-2。
127.九、取部分细胞悬液,与靶细胞u251-trbc1共培养后,再用pma刺激两天,elisa检测上清液中il18的分泌情况,与对照组相比il18的分泌增强,说明成功制得表达trbc1-car且分泌细胞因子il-12的car-t细胞。
128.十、培养7天后收集细胞,获得表达trbc1-car且分泌细胞因子il-12 的car-t细胞。
129.实施例3制备的表达trbc1-car的同时分泌il18的car-t细胞和表达trbc1-car的同时分泌pd-1抗体的car-t细胞体外杀伤验证
130.分别培养raji细胞和效应细胞表达trbc1-car的同时分泌il18的 car-t细胞和表达trbc1-car的同时分泌pd-1抗体的car-t细胞和表达 trbc1-car的car-t细胞。
131.收集靶细胞raji4
×
105cells和效应细胞(car-t细胞)各3
×
106cells, 300g,离心10min,慢升慢降,弃上清;用1ml pbs溶液分别重悬靶细胞和效应细胞,300g,离心10min,慢升慢降,弃上清;重复一次;用700μl培养基(aim-v培养基+10%fbs)重悬效应细胞,用2ml培养基(1640培养基 +10%fbs)重悬靶细胞。
132.设置效靶比为0.31:1、0.63:1、2.5:1、5:1的实验孔,并设置对照组,每组3个复孔,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h;500g,离心5min,慢升慢降平板离心;取每个孔的20μl上清到新96孔板中,并且每孔加入50μl底物溶液,室温避光孵育15min;每孔加入50μl终止液,酶标仪检测490nm吸光度。不同效靶比条件下,表达trbc1-car的同时分泌il18的car-t细胞和表达trbc1-car的同时分泌pd-1抗体的car-t细胞在raji靶细胞中杀伤效率明显强于表达trbc1-car的car-t细胞,当效靶比为5:1时,本发明制得的表达trbc1-car的同时分泌il18的car-t细胞和表达trbc1-car 的同时分泌pd-1抗体的car-t细胞肿瘤杀伤能力分别为56%和60%。
13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34.135.136.137.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