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改性颗粒发泡性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096409发布日期:2022-03-02 03:58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改性颗粒发泡性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塑料材料改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改性颗粒发泡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2.pp材料是聚丙烯的简称,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塑料材料,由于pp材质具有良好的特性且性价比高,在市场的催动下,pp颗粒被改性成了多种性能要求的材料。一般软制品利用挤出机可以挤成软管、电缆、电线等;利用注射成型机配合各种模具,可制成塑料凉鞋、鞋底、拖鞋、玩具、汽车配件等。但是其在低环境下时变脆、不耐磨、易老化,且制备材料发泡性差等问题,不能有效的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上述介绍可以得知对于改性pp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求就是质软、发泡性好,对pp进行改进,其发泡的有益性能并不明显,为了提高 pp的发泡性能,扩大pp材料的应用范围,提高pp的发泡性能,我们提出一种提高改性颗粒发泡性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提高pp材料发泡性能,扩大使用范围功能的提高改性颗粒发泡性的方法。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改性颗粒,所述颗粒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pp树脂35-55份、pe蜡10-30份、复合增塑剂6-10份、碳酸钙0.6-1份、发泡调节剂0.5-0.9份、滑石粉2-10份、钛白粉0.8-4.8份以及补强剂1-5份;
5.所述补强剂为炭黑和炭白的共混组合物,所述炭黑和炭白的质量比为 (0.2-0.7):(1.5-3.8)。
6.优选的,所述颗粒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pp树脂35-55份、pe蜡10-30份、复合增塑剂6-10份、碳酸钙0.6-1份、发泡调节剂0.5-0.9份、滑石粉2-10 份、钛白粉0.8-4.8份以及补强剂1-5份。
7.优选的,所述颗粒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pp树脂35份、pe蜡10份、复合增塑剂6份、碳酸钙0.6份、发泡调节剂0.5份、滑石粉2份、钛白粉0.8份以及补强剂1份。
8.优选的,所述颗粒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pp树脂40份、pe蜡15份、复合增塑剂7份、碳酸钙0.7份、发泡调节剂0.6份、滑石粉4份、钛白粉1.8份以及补强剂2份。
9.优选的,所述颗粒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pp树脂45份、pe蜡20份、复合增塑剂8份、碳酸钙0.8份、发泡调节剂0.7份、滑石粉6份、钛白粉2.8份以及补强剂3份。
10.优选的,所述颗粒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pp树脂50份、pe蜡25份、复合增塑剂9份、碳酸钙0.9份、发泡调节剂0.8份、滑石粉8份、钛白粉3.8份以及补强剂4份。
11.优选的,所述颗粒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pp树脂55份、pe蜡30份、复合增塑剂10份、碳酸钙1份、发泡调节剂0.9份、滑石粉10份、钛白粉4.8份以及补强剂5份。
12.优选的,所述复合增塑剂为单体型和聚合型的共混物,其具体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由二元酸和二元酵缩聚而得的聚酯的组合物,所述发泡调节剂为pp 发泡调节剂。
13.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提高改性颗粒发泡性的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4.步骤一:称取以下质量份原料:pp树脂、pe蜡、复合增塑剂、碳酸钙、发泡调节剂、滑石粉、钛白粉以及补强剂,并对补强剂进行共混处理,获得炭黑和炭白的共混组合物;
15.步骤二:原料预混:步骤一中除增塑剂、补强剂和发泡调节剂以外的其他原料混合搅拌机填料混合,获得混合物a;
16.步骤三:密炼成型:将混合物a投入密炼机中,并向密炼机中依次投入增塑剂、补强剂和发泡调节剂,完成密炼后出料待用,再用开炼机开炼,时间 4-8min,开炼机通冷却水,得到pp胶片材,并通过造粒后封装保存。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8.本发明在改性颗粒中添加pe蜡提高改性颗粒的润滑性和透明性,它不会对熔体张力带来不利影响,并提供了优良的抗粘连和控制流动作用,通过复合增塑剂将各种原料之间的发泡性能挥发到极致,使得制备的改性pp材料发泡性能到很好的提升,同时发泡调节剂使得pp材料内的分子分布的更为均匀,从而制备的pp制品发泡性、均匀性等各种性能都较为均匀,避免发泡不均的情况出现,提高制品整体性能;
19.综上所述,本发明制备的改性材料其发泡性能提升,从而提高制品的柔韧性和均匀性,扩大改性材料的应用范围,获得突出的经济效益,提高改性材料的分子均匀性,从而提高材料的抗拉伸、强度、韧性等方面的性能,适合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文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21.实施例一
2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改性颗粒,颗粒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pp树脂35份、pe蜡10份、复合增塑剂6份、碳酸钙0.6份、发泡调节剂0.5份、滑石粉2 份、钛白粉0.8份以及补强剂1份;
23.补强剂为炭黑和炭白的共混组合物,炭黑和炭白的质量比为0.6:2.9,复合增塑剂为单体型和聚合型的共混物,其具体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由二元酸和二元酵缩聚而得的聚酯的组合物,发泡调节剂为pp发泡调节剂。
24.本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提高改性颗粒发泡性的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25.步骤一:称取以下质量份原料:pp树脂、pe蜡、复合增塑剂、碳酸钙、发泡调节剂、滑石粉、钛白粉以及补强剂,并对补强剂进行共混处理,获得炭黑和炭白的共混组合物;
26.步骤二:原料预混:步骤一中除增塑剂、补强剂和发泡调节剂以外的其他原料混合搅拌机填料混合,获得混合物a;
27.步骤三:密炼成型:将混合物a投入密炼机中,并向密炼机中依次投入增塑剂、补强剂和发泡调节剂,完成密炼后出料待用,再用开炼机开炼,时间 4-8min,开炼机通冷却水,得到pp胶片材,并通过造粒后封装保存。
28.实施例二
29.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改性颗粒,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颗粒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pp树脂40份、pe蜡15份、复合增塑剂7份、碳酸钙0.7份、发泡调节剂0.6份、滑石粉4份、钛白粉1.8份以及补强剂2份;
30.补强剂为炭黑和炭白的共混组合物,炭黑和炭白的质量比为0.6:2.9,复合增塑剂为单体型和聚合型的共混物,其具体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由二元酸和二元酵缩聚而得的聚酯的组合物,发泡调节剂为pp发泡调节剂。
31.本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提高改性颗粒发泡性的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32.步骤一:称取以下质量份原料:pp树脂、pe蜡、复合增塑剂、碳酸钙、发泡调节剂、滑石粉、钛白粉以及补强剂,并对补强剂进行共混处理,获得炭黑和炭白的共混组合物;
33.步骤二:原料预混:步骤一中除增塑剂、补强剂和发泡调节剂以外的其他原料混合搅拌机填料混合,获得混合物a;
34.步骤三:密炼成型:将混合物a投入密炼机中,并向密炼机中依次投入增塑剂、补强剂和发泡调节剂,完成密炼后出料待用,再用开炼机开炼,时间 4-8min,开炼机通冷却水,得到pp胶片材,并通过造粒后封装保存。
35.实施例三
36.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改性颗粒,相较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本实施例颗粒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pp树脂45份、pe蜡20份、复合增塑剂8份、碳酸钙 0.8份、发泡调节剂0.7份、滑石粉6份、钛白粉2.8份以及补强剂3份;
37.补强剂为炭黑和炭白的共混组合物,炭黑和炭白的质量比为0.6:2.9,复合增塑剂为单体型和聚合型的共混物,其具体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由二元酸和二元酵缩聚而得的聚酯的组合物,发泡调节剂为pp发泡调节剂。
38.本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提高改性颗粒发泡性的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39.步骤一:称取以下质量份原料:pp树脂、pe蜡、复合增塑剂、碳酸钙、发泡调节剂、滑石粉、钛白粉以及补强剂,并对补强剂进行共混处理,获得炭黑和炭白的共混组合物;
40.步骤二:原料预混:步骤一中除增塑剂、补强剂和发泡调节剂以外的其他原料混合搅拌机填料混合,获得混合物a;
41.步骤三:密炼成型:将混合物a投入密炼机中,并向密炼机中依次投入增塑剂、补强剂和发泡调节剂,完成密炼后出料待用,再用开炼机开炼,时间 4-8min,开炼机通冷却水,得到pp胶片材,并通过造粒后封装保存。
42.实施例四
4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改性颗粒,相较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本实施例颗粒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pp树脂50份、pe蜡25份、复合增塑剂9份、碳酸钙0.9份、发泡调节剂0.8份、滑石粉8份、钛白粉3.8份以及补强剂4 份;
44.补强剂为炭黑和炭白的共混组合物,炭黑和炭白的质量比为0.6:2.9,复合增塑剂为单体型和聚合型的共混物,其具体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由二元酸和二元酵缩聚而得的聚酯的组合物,发泡调节剂为pp发泡调节剂。
45.本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提高改性颗粒发泡性的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46.步骤一:称取以下质量份原料:pp树脂、pe蜡、复合增塑剂、碳酸钙、发泡调节剂、滑石粉、钛白粉以及补强剂,并对补强剂进行共混处理,获得炭黑和炭白的共混组合物;
47.步骤二:原料预混:步骤一中除增塑剂、补强剂和发泡调节剂以外的其他原料混合搅拌机填料混合,获得混合物a;
48.步骤三:密炼成型:将混合物a投入密炼机中,并向密炼机中依次投入增塑剂、补强
剂和发泡调节剂,完成密炼后出料待用,再用开炼机开炼,时间 4-8min,开炼机通冷却水,得到pp胶片材,并通过造粒后封装保存。
49.实施例五
50.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改性颗粒,相较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本实施例颗粒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pp树脂55份、pe蜡30份、复合增塑剂10份、碳酸钙1份、发泡调节剂0.9份、滑石粉10份、钛白粉4.8份以及补强剂5份;
51.补强剂为炭黑和炭白的共混组合物,炭黑和炭白的质量比为0.6:2.9,复合增塑剂为单体型和聚合型的共混物,其具体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由二元酸和二元酵缩聚而得的聚酯的组合物,发泡调节剂为pp发泡调节剂。
52.本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提高改性颗粒发泡性的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53.步骤一:称取以下质量份原料:pp树脂、pe蜡、复合增塑剂、碳酸钙、发泡调节剂、滑石粉、钛白粉以及补强剂,并对补强剂进行共混处理,获得炭黑和炭白的共混组合物;
54.步骤二:原料预混:步骤一中除增塑剂、补强剂和发泡调节剂以外的其他原料混合搅拌机填料混合,获得混合物a;
55.步骤三:密炼成型:将混合物a投入密炼机中,并向密炼机中依次投入增塑剂、补强剂和发泡调节剂,完成密炼后出料待用,再用开炼机开炼,时间 4-8min,开炼机通冷却水,得到pp胶片材,并通过造粒后封装保存。
56.将本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制备的改性颗粒安装制备工艺制作的鞋底成品,与市场上(对比例)的鞋底成品进行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密度测试的测试,获得如下数据:
[0057][0058]
有上述数据表可以得知本方案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改性发泡颗粒制备的鞋底密度明显要低于对比例,因此本方案制备的改性颗粒发泡性能要由于对比例方案,且本方案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优于对比例。
[0059]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