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抗病毒PVC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420877发布日期:2022-06-15 13:11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抗病毒pvc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pvc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抗病毒pvc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近两年来,随着新型流感、新型冠状等各种病毒、肺炎克雷伯菌等细菌的爆发,于是空间的杀菌、消毒成为我们的日常。认识到杀菌消毒工作的繁琐与不便,资源的浪费以及潜在的危害性,物体表面的抗菌抗病毒变成为一种大势所趋的选择。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对具有抗菌抗病毒性的功能膜材料的需求提高。
3.作为这样的具有抗菌抗病毒性的功能膜材料已有报道。cn105348756b公开了一种抗菌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它的用途,将纳米银分散在聚酯切片中而制备得的抗菌性薄膜制品。然而,至能够获得期望的抗菌性薄膜制品需要复杂的工艺制程,存在制备复杂、应用不方便这样的问题。此外,还存在纳米银材料在聚酯切片中的分散性低,抗菌性产生不均的问题。
4.cn111732906a公开了一种抗病毒抗菌功能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功能薄膜包括基材、固着在基材上表面的抗病毒抗菌涂层,以及固着在基材层下表面的低粘有机胶层;所述抗病毒抗菌涂层是由含纳米无机/有机复合抗病毒抗菌处理剂和透明树脂的涂布液在基材上涂布得到的。由于抗病毒抗菌涂层形成在基材之上,易受外力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抗病毒pvc膜,抗菌成分掺入膜原料成分中,极易捕捉细菌和病毒,引发ros,产生高活性氧、其它离子和自由基粘附在病毒表面,破坏病毒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接触催化式抗菌抗病毒机理可以将捕捉的细菌和病毒,快速灭活。
6.一种抗菌抗病毒pvc膜,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pvc树脂粉、增塑剂、偶联剂、稳定剂、硅藻土粉、香草醛抗菌剂、石墨烯基复合抗病毒材料、润滑剂以及阻燃剂。
7.石墨烯特殊的能带结构及复合材料的半导体特性,内腔具有双极性电场效应,极易捕捉细菌和病毒,引发ros,产生高活性氧、其它离子和自由基粘附在病毒表面,破坏病毒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接触催化式抗菌抗病毒机理可以将捕捉的细菌和病毒,快速灭活。通过硅藻土纳米中空分子筛结构偶联石墨烯复合抗病毒材料,使得抗菌抗病毒效果更佳均匀、持久。抗菌率>99%,抗病毒率>96%。
8.其中的抗病毒材料可以是咪唑类、噻唑类、异噻唑酮衍生物、季铵盐类、双呱类、酚类、银、铜一种或几种。
9.作为优选,所述硅藻土粉的粒径在1000目-1800目之间。
10.具体地,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pvc树脂粉80-100份、增塑剂20-30份、偶联剂3-5份、稳定剂3-5份、硅藻土粉20-30份、香草醛抗菌剂2-4份、石墨烯基复合抗病毒材料3-5份、润滑剂2-3份以及阻燃剂3-5份。
11.更具体地优选,pvc树脂粉85份、增塑剂30份、偶联剂3份、稳定剂3份、硅藻土粉25
份、香草醛抗菌剂3份、石墨烯基复合抗病毒材料5份、润滑剂3份以及阻燃剂3份。
12.所述增塑剂采用常规增塑剂,可以选用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2-丙基庚)酯(dphp)、聚酯类增塑剂等。
13.所述偶联剂采用硅烷偶联剂。
14.所述稳定剂包括光稳定剂和热稳定剂,所述光稳定剂采用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热稳定剂优选采用复合稳定剂,例如钙锌复合稳定剂、钡锌复合稳定剂、钾锌复合稳定剂等。
15.所述阻燃剂采用常规阻燃剂,可以选用磷酸烷基酯类,磷酸三丁酯、磷酸三(2-乙基己基)酯,磷酸三(2-氯乙基)酯,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磷酸三(2,3-二溴丙基)酯,磷酸芳基酯等。
16.在以pvc树脂为主成分的pvc膜中,加入上述各种抗菌抗病毒功能性添加剂,尤其是石墨烯复合抗病毒材料的加入后,导致成膜性能变差,主要表现在有凹凸点,有裂纹等,在加工过程中,pvc次品率增加。
17.优选,在pvc树脂中掺杂弹性体,可以解决石墨烯复合抗病毒材料等功能性添加剂的加入所带来的上述缺陷,弹性体的加入量不超过pvc树脂总量的1 %。
18.更加具体的,弹性体为热塑性苯乙烯类弹性体。
1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抗菌抗病毒pvc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组分以及重量份,依次将硅藻土粉、偶联剂、石墨烯复合抗病毒材料、香草醛抗菌剂加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一;步骤2:将pvc树脂粉、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阻燃剂加入搅拌机,与pvc树脂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二;步骤3:将混合物一、混合物二导入塑炼机内塑炼;步骤4:将塑炼后的混合物喂入挤出机挤出后冷却成型。
20.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将抗菌抗病毒成分融入到pvc膜内,增加抗菌抗病毒的有效持久性。
21.2.本发明的抗菌抗病毒成分极易捕捉细菌和病毒,引发ros,产生高活性氧、其它离子和自由基粘附在病毒表面,破坏病毒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接触催化式抗菌抗病毒机理可以将捕捉的细菌和病毒,快速灭活。
22.3.本发明通过硅藻土纳米中空分子筛结构偶联石墨烯复合抗病毒材料,使得抗菌抗病毒效果更佳均匀、持久。
23.4.本发明的pvc膜抗菌率>98%,抗病毒率>96%。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5.实施例1一种抗菌抗病毒pvc膜,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pvc树脂粉80份、增塑剂totm 30份、硅烷偶联剂3份、稳定剂4份、硅藻土粉20份、香草醛抗菌剂4份、石墨烯基复合ag离子
抗病毒材料3份、润滑剂2份以及阻燃剂3份。石墨烯特殊的能带结构及复合材料的半导体特性,内腔具有双极性电场效应,极易捕捉细菌和病毒,引发ros,产生高活性氧、其它离子和自由基粘附在病毒表面,破坏病毒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接触催化式抗菌抗病毒机理可以将捕捉的细菌和病毒,快速灭活。通过硅藻土纳米中空分子筛结构偶联石墨烯复合抗病毒材料,使得抗菌抗病毒效果更佳均匀、持久。对本实施例的pvc膜进行性能测试,抗菌性测试标准为iso 22196-2011,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99.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99.2%,对a型流感病毒(h3n2)抗病毒率达到97%。
26.实施例2一种抗菌抗病毒pvc膜,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pvc树脂粉85份、增塑剂didp 30份、硅烷偶联剂3份、稳定剂3份、1500目硅藻土粉25份、香草醛抗菌剂3份、石墨烯基复合噻唑锌5份、润滑剂3份以及阻燃剂3份。对本实施例的pvc膜进行性能测试,抗菌性测试标准为iso 22196-2011,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99.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99%,对a型流感病毒(h3n2)抗病毒率达到97.4%。
27.实施例3一种抗菌抗病毒pvc膜,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pvc树脂粉100份、增塑剂didp 26份、硅烷偶联剂4份、稳定剂4份、1500目硅藻土粉25份、香草醛抗菌剂4份、石墨烯基复合有机硅季铵盐4份、润滑剂2份以及阻燃剂5份。对本实施例的pvc膜进行性能测试,抗菌性测试标准为iso 22196-2011,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99.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99.2%,对a型流感病毒(h3n2)抗病毒率达到96.9 %。
28.实施例4一种抗菌抗病毒pvc膜,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pvc树脂粉85份、增塑剂dphp 25份、硅烷偶联剂5份、稳定剂2份、1500目硅藻土粉30份、香草醛抗菌剂3份、石墨烯基复合有机硅季铵盐5份、润滑剂2份以及阻燃剂5份。
29.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上述添加份数,依次将硅藻土粉、偶联剂、石墨烯复合抗病毒材料、香草醛抗菌剂加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一;步骤2:将pvc树脂粉、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阻燃剂加入搅拌机,与pvc树脂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二;步骤3:将混合物一、混合物二导入塑炼机内塑炼;步骤4:将塑炼后的混合物喂入挤出机挤出后冷却成型。
30.对本实施例的pvc膜进行性能测试,抗菌性测试标准为iso 22196-2011,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99.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99.7%,对a型流感病毒(h3n2)抗病毒率达到98%。
31.实施例5一种抗菌抗病毒pvc膜,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pvc树脂粉85份、热塑性苯乙烯类弹性体8份、增塑剂dphp 25份、硅烷偶联剂5份、稳定剂2份、1500目硅藻土粉30份、香草醛抗菌剂3份、石墨烯基复合有机硅季铵盐5份、润滑剂2份以及阻燃剂5份。
32.采用同样的制备方法,在加入热塑性苯乙烯类弹性体前,其次品率在5%左右。通过改进,加入8份的热塑性苯乙烯类弹性体后,次品率低至0.2%。
33.对比例1:一种抗菌抗病毒pvc膜,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pvc树脂粉85份、增塑剂dphp 25份、硅烷偶联剂5份、稳定剂2份、1500目硅藻土粉30份、香草醛抗菌剂3份、有机硅季铵盐5份、润滑剂2份以及阻燃剂5份。
34.本对比例中的抗病毒材料未采用石墨烯复合,对本对比例的pvc膜进行性能测试,抗菌性测试标准为iso 22196-2011,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96.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96%,对a型流感病毒(h3n2)抗病毒率达到88.7%。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