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纤/聚酰亚胺纤维复合增强高分子合金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与流程

文档序号:30064463发布日期:2022-05-18 00:3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玻纤/聚酰亚胺纤维复合增强高分子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树脂基材的选择:树脂基材选择ppa、pps、tpu、tpee一种或几种作为基体高分子树脂原料;增强改性材料选择:将玻璃纤维、聚酰亚胺纤维混合,制得增强改性材料;增强改性材料表面修饰:采用浸润的方式对增强改性材料进行表面修饰,增加其与表面修饰剂接触的均匀性;制备玻纤/聚酰亚胺纤维复合增强高分子合金:将增强改性材料与树脂粉体进行复配,经过预混机进行混合后,生产制得到玻纤/聚酰亚胺纤维复合增强高分子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玻纤/聚酰亚胺纤维复合增强高分子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树脂基材在玻纤/聚酰亚胺纤维复合增强高分子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例为50~9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玻纤/聚酰亚胺纤维复合增强高分子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其规格为单纤直径为1~100微米。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玻纤/聚酰亚胺纤维复合增强高分子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增强改性材料,其中,玻璃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两者质量比例为1:4~4: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玻纤/聚酰亚胺纤维复合增强高分子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增强改性材料在玻纤/聚酰亚胺纤维复合增强高分子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例为10~5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玻纤/聚酰亚胺纤维复合增强高分子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改性材料表面修饰,包括,将玻璃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分别浸润在盛放表面修饰剂的槽中,常温下浸润后,并股待用;其中,浸润时间为10~15min。7.如权利要求5所述玻纤/聚酰亚胺纤维复合增强高分子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修饰剂,包括甲基硅油、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环甲基硅氧烷。8.如权利要求6所述玻纤/聚酰亚胺纤维复合增强高分子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修饰剂,其使用量为增强改性材料质量的0.1~3%。9.如权利要求1所述玻纤/聚酰亚胺纤维复合增强高分子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玻纤/聚酰亚胺纤维复合增强高分子合金,包括,将树脂切片通过真空上料,经连续失重式称量,经一阶双螺杆机熔融;将玻纤及聚酰亚胺纤维,经连续式输送再通过切断计量后,与一阶双螺杆熔融的树脂熔体一起输送至二阶双螺杆机混配,经定量切断保温,输送模压成型后处理工艺,获得产品。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玻纤/聚酰亚胺纤维复合增强高分子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与聚酰亚胺纤维输送速度为50~600m/min,工作温度为常温,一阶双螺杆挤出加工温度为200~330℃,工作效率为1~10mhz,二阶双螺杆机加工温度为220~340℃,工作效率为2~12mhz。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纤/聚酰亚胺纤维复合增强高分子合金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包括,树脂基材选择PPA、PPS、TPU、TPEE一种或几种作为基体高分子树脂原料;将玻璃纤维、聚酰亚胺纤维混合,制得增强改性材料;采用浸润的方式对增强改性材料进行表面修饰,增加其与表面修饰剂接触的均匀性;将增强改性材料与树脂粉体进行复配,经过预混机进行混合后,生产制得到玻纤/聚酰亚胺纤维复合增强高分子材料。本发采用玻璃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进行复配,能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可以在较低填充物添加量的条件下提高高分子合金的强度和韧性,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龙 郑大权 陈艳丽 喻文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科运新型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0
技术公布日:2022/5/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